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24章

庚子猎国-第524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育部部长由温国公容闳、次长由临淄伯王寿彭担任;

工业部部长由阜山伯张百熙、次长由潍坊伯熊汝梅担任;

统计部部长由通州侯刘名誉、次长由承德伯刘福姚担任;

内务部部长由华国公吴之英、次长由朔州侯魏光焘担任;

文化部部长由襄阳伯杨度、次长由绥中伯夏同龢担任;

交通部部长由镇江伯盛宣怀、次长由乐国公载湉担任;

农业部部长由淮南伯升允、次长由彰武伯徐世昌担任;

卫生部部长由惠阳伯鹿传霖、次长由长春伯梁鼎芬担任;

能源部部长由开封伯蔡锦堂、次长由高邮伯程小东担任;

贸易部部长由滁州侯李经方、次长由通辽伯饶应祺担任。

随后,曹跃再一次公布帝国元老院,帝国元老院将分为内院与外院,内院负责审核立法,外院负责提出立法,两院共同决定立法是否通过,并由元老院院长左丞相递交给首相,经首相审核后,再递交给皇帝,随后皇帝审核批准或不准。

很显然,帝国元老院取代了礼部与刑部的作用,作为立法与审核的最高部门,帝国元老院的权利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左丞相王宇随后提出了第一项立法,即中华帝国宪法第一条,即中华帝国最高权力为皇权。从法统上确立中华帝国的统治基础,即皇权至上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为皇权。

接下来王宇提出了第二条立法,即中华帝国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帝国国民享受法律面前平等、言论自由、行动自由、工作自由、宗教自由、享受和平、追求富裕、婚姻自由、保护财产和个人安全的权利,但同时承担终于皇帝、纳税、服兵役、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维护国家形象义务。

由于帝国元老院在早在两年前已经组建,如今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士绅地主和商人阶层的承认与支持,因此帝国元老院很快就通过了宪法前两条,递交首相张荫恒,张荫恒在经过斟酌与修饰,并与帝国元老院内院仔细商议后,向曹跃递交了这两条宪法。

曹跃随即宣旨通过,中华帝国宪法第一条与第二条,当天通过,从而规范了国家制度以及国家组成。

随着帝国宪法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通过,帝国元老院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帝国元老院元老的名额有两种,第一种是拥有爵位的内院元老,第二种则是各省推荐的外院元老。外院元老则是各省推选,由于首届元老并非各省推荐,所以曹跃宣布四年之后各省再进行元老席位竞选和各省元老席位数量的划分,因为一些省份明显过多,另一些省份元老席位明显太少。以陕西省为例,曹跃出生的陕西省拥有五十几个外院元老名额,远远超过人口最多的直隶省,陕西省的外院元老名额过多,也引起了其他省份的不满。

因此为了平息各省怨火,曹跃提出按照人口来划分外院元老名额,如此一来一些人口大省自然欣喜若狂,而陕西甘肃这两个外院元老名额多但人口不占优势的省份自然不高兴了,可是这两个省份因为跟随曹跃较早,拥有更多的内院元老名额,因此他们的抗议显得有一些矫情了。

9月1日,北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近百万百姓集中在紫禁城周围,为新皇登基庆祝,同时也举行为期七天的登基欢庆,由首相张荫恒宣布各省同时举行七天的庙会活动,由朝廷花钱请戏班子在各个庙会唱戏。

比起宣传来,好像是唱大戏更让老百姓受到实惠,百姓们看大戏的时候才记得,哦,我们的皇帝请我们看大戏啊,这个皇帝还不错,还知道请老百姓看大戏……

9月5日,曹跃正是向英国人罗伯特·赫德授予中华帝国国籍身份,由于英国并没有规定是否允许人拥有双国籍,因此赫德在咨询了英国驻华大使之后,接受了中华帝国国籍,成为第一个拥有中华帝国与大英帝国双国籍的人。为了表彰赫德在中国海关做出的贡献,曹跃授予赫德松江伯爵位,赫德也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伯爵的英国人。

在同日,曹跃授予曾经的搭档,奥匈帝国公民赫尔·夏普林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夏普林开阳伯爵位,以表彰夏普林这些年中一直以来对帝国皇家陆军后勤方面作出的贡献。

授予俄国人法捷耶夫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法捷耶夫为北镇伯,以表扬法捷耶夫为中国经济方面做出的贡献。

授予法国神父斯达中华帝国国籍,并册封斯达为男爵爵位,以表彰斯达在福建传教时,帮组福建百姓抵抗瘟疫。

曹跃对四位洋人的册封,彰显了中华帝国的泱泱大国气度,也让西洋国家交口称赞,认为曹跃是一个非常开明且接受西洋文明文化的人,甚至希望与西方融合的人,西方国家对曹跃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10月份,帝国皇帝曹跃在紫禁城向四十八位中华帝国驻美利坚合众国、不列颠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沙皇帝国、比利时王国、墨西哥共和国、荷兰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意大利王国、瑞士共和国、丹麦王国、挪威王国、瑞典王国、希腊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塞尔威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日本帝国、暹罗王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葡萄牙王国、阿根廷共和国、智利共和国大使、副使以及各主要城市领事参赞颁布委任状,并将外交国书交到各位大使手中。

三天之后,帝国皇帝曹跃在紫禁城接见各国驻华大使、公使以及领事参赞,并接受外交国书,双方达成外交关系,相互承认对方帝国、王国、共和国和联合王国的合法平等地位。

第819章 曹跃对帝国的控制

接下来一个月里,帝国皇帝似乎消失了,不再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在各国大使们以及群臣们面前出现最多的则是帝国首相张荫恒,曹跃特地为首相在紫禁城划了一块办公地点,反正宫里只有四个女人,太监宫女也陆陆续续少了许多,曹跃决定将紫禁城的后宫功能缩减到最小,并且将自己的后宫占地面积缩减到紫禁城的六分之一。多余的地方出了作为庆祝和办公之外,都用作官员们办公使用。

不过张荫恒哪里敢住进紫禁城里来,连忙恭敬婉拒邀请,其他大臣连忙跑到皇宫苦劝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曹跃一想也理解张荫恒的小心谨慎,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作为一名**丝逆袭做了皇帝,曹跃还没有掌握这个尺度,他有些像是江湖的帮主了。虽然先前他曾经作为军机首辅大臣掌控大清国四年,然而高级打工仔和做皇帝却是不一样的体验。

在曹跃看来帝皇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干好一件事儿,效率极高,就像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也如同现在中国东西大铁路和南北大铁路,所以帝皇制度并非*的根源,即便是百年之后世界上各种思想主义泛滥,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宗教思想、极端思想、社会主义甚至*,都无法根治*。而世界上遏制了*的国家就是西欧这种富裕且高福利国家,所以根治*的现有的成功办法就是让国家富裕,高福利。

但是现在的中国几乎从零开始,甚至皇室生活也必须一切从简,曹跃更没有太多时间给朝臣们建造自己的衙门,于是除了将一些衙门改了名字外,还有一些衙门办公地点临时被他强制性地搬到了紫禁城里,算是给萧条的紫禁城增加了一些人气。

然后,曹跃似乎消失了一样。

曹跃当然不会凭空消失,只不过10月份的北京也是很热的,他带着自己的四个皇后妃子跑到了颐和园避暑去了,将一切行政都撒手给了张荫恒。

曹跃只需要注重军权,军权在他的手中就好。

天气冷了的时候,10月末,曹跃终于带着皇后妃子们以及皇子们回到了紫禁城,但是他对紫禁城很不满意,觉得太冷了,于是自己发明起来暖气。他跑到普罗米修斯大学找人帮着自己一起设计了暖气,跟后世的北方水暖系统几乎一模一样,这算是剽窃吧,但暖气系统是造福人类,总比于正剽窃谋私利好得多。

于是不务正业的中华帝国皇帝曹跃开始给紫禁城的一部分皇宫安装暖气,最起码皇子们和皇后妃子们的屋子里一定要暖和,别还不如唐国公府暖和。通了暖气之后,整个紫禁城果真是暖和了许多,只不过烧煤的暖气需要很大的煤块,而煤块烧起来冒烟,导致紫禁城看起来烟雾缭绕的,但走进了又被呛得够呛。

这北方的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冬季烧煤导致,后世南方还打算冬季烧暖气取暖,可是南方不少暖气都有很严重的雾霾了,一旦南方也烧暖气,估计整个冬天就不用出门了——防止走丢。

为了阻止紫禁城的雾霾问题,不务正业的帝国皇帝曹跃下令普罗米修斯大学立即想办法,减少雾霾。郑小强郁闷够呛,将曹跃的要求告诉了张宏伟,张宏伟大吃一惊,他是一个电磁学专家,让他解决雾霾问题,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幸好此时负责勘测西北矿业的程小东从陕西来到北京,就任能源部次长,曹跃立即将他叫到宫中。

程小东听到曹跃的话,又考察了皇宫之后,仔细思考许久告诉紫禁城太监们,只需要将煤炭制成无烟煤炭就行。现在皇宫使用的煤块质量实在太差,就制成蜂窝煤,再不成做成煤渣,烧起来产生的雾霾就会小很多。

这个办法好,然而紫禁城通了暖气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大臣们以及商人们争相效仿,一时之间达官贵人们家家户户都有了暖气,其结果是紫禁城的雾霾问题,成为了北京城的雾霾问题,反倒更严重了……

时间进入到了11月份,曹跃作为皇帝公布了帝国国防院的一些行政单位以及主要任职人员,帝国国防院尽管名义上是首相负责,但是他们的任命直接受到曹跃控制,首相只有帝国行政院的人事权,其他三院的人事权全都在曹跃手中。所以尽管表面上首相张荫恒好像控制着国家,这个国家仿佛走向了君主立宪制一样,但是内部人员都知道,不务正业的曹跃牢牢控制着这个国家的脚步。

帝国国防院办公衙门就是原来的兵部衙门,只是换了个名字,同时也扩大了一些,加盖了三栋八层楼房,远远地甚至于能看到紫禁城里的一切。帝国国防院下辖六部,分别是指挥总部、情报总部、宪兵总部、后勤总部、陆军总部、海军总部。

帝国国防院院长成为前丞相,由冉东来担任,国防院次长由萨镇冰担任。

指挥总部的全称为中华帝国国防院皇家禁卫军指挥总部,其负责人为帝国皇家禁卫军总参谋长聂嘉、帝国皇家禁卫军参谋次长陈信。所谓的皇家禁卫军,即原来的血军以及海军,在中华帝国内,军队只有一种,即皇家禁卫军,只不过分为皇家陆军与皇家海军。指挥总部即原来的参谋总部,但是在战争发生之后直接指挥军队作战,摇身一变成为联合指挥部,指挥陆海军进行决战。指挥总部除了研究各国情报对抗外,还享有其他部门所没有的人事任命权,这一点是指挥总部凌驾于其他部门的最大特点。

情报总部负责人为情报总长辛洛、情报次长高文龙,负责国内外军事情报以及各种间谍活动。辛洛一直以来负责情报,而高文龙则是曹跃留在西北的重要情报负责人,负责保护曹跃的根基甘肃与陕西的情报安全,这一次算是终于出头了,走向了台面上。

宪兵总部负责人为宪兵司令吴殿英、副司令刘冠雄,负责皇家禁卫军军法军纪方面,并负责对外军礼仪形象方面。其中刘冠雄是海军出身,从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一跃官升一级成为宪兵总部副司令,这其中的调令耐人寻味了,或许与他当初在东京湾的时候,并没有执行曹跃要求炮击东京的抗命事件有关。

后勤总部负责人为武装司令丛晨,副司令陈开天,负责后勤保障、弹药储备、军事研发、武器生产、军事运输保障、物资调配等各方面内容,是帝国皇家禁卫军的最大依仗,而一直以来受到曹跃新任的丛晨和陈开天两位老兄弟坐镇后勤总部,也彰显了曹跃对后勤的重视程度。此外,后勤总部还兼具军事教育以及预备役士兵征调、征兵、抚恤、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如果说权力最大的是指挥总部,那么毫无疑问最有钱的部门就是后勤总部了。

陆军总部负责人为陆军总长严东,陆军次长李亮,负责全国陆军调配指挥、训练、运输、发展等各方面工作,表面上指挥总部的权力大于陆军总部,但是陆军总部却有一个指挥总部所不具备的天然功能,那就是指挥权。指挥总部为陆军方面所做出的一切战争方案,必须由陆军总部来下达,陆军总部觉得指挥总部的方案有问题,可以直接拒绝。当然,至于拒绝之后双方是不是撕破脸面大打出手,这就要看曹跃在其中的作用了。总之,曹跃通过指挥总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