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48章

庚子猎国-第448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树倒猢狲散,阿列克谢耶夫被解职一事,反而让前线的俄军官兵团结一致起来,库特帕罗金终于完全掌握了远东的军权。现在,他在辽阳已经准备了二十万军队,而尼古拉二世的命令就是,拯救旅顺,拯救旅顺的六万俄国人。(战前七万六千人的旅顺,如今只有六万余人,一万余人战死,近两万人负伤坚持作战)

9月1日,库特帕罗金重新将辽阳地区部队分成两个集群,分别是东满集群与南满集群,并制定拯救旅顺计划,开始了辽阳战役。

东满集群包括俄军第10军、第17军、东满支队、东满集群前卫部队、马德里托夫支队、奥尔洛夫支队、萨姆松诺夫骑兵支队,总计13万人,指挥官为比利杰尔格林中将。

南满集群包括西伯利亚第1军、西伯利亚第3军、西伯利亚第4军、米辛科骑兵支队,总计8万人,指挥官为扎鲁巴耶夫中将。其中西伯利亚第3军军长正是此前不久被撤职的扎苏利奇,不过现在他的军衔被降到了少将。

俄军在辽阳的总兵力达到22万人,而在奉天驻扎着新建远东第1集团军、第2集团军、第3集团军,指挥官为利涅维奇中将,总兵力达到8万人。

而俄军的对手日本方面,日军总司令大山岩集中了第1军、第2军和第4军总计15万人以及5万人的补充部队,日军除了那木希典指挥的近10万人的第3军在猛攻旅顺之外,几乎所有日本军队全都集中在了这里。

战争就在9月4日的清晨打响的,俄军东满集群率先发起进攻,由克列尔中将率领东满支队和格尔舍利曼中将率领的前卫部队,分别向日军驻防的分水岭和摩天岭发起进攻。

驻防在分水岭的是日军第4军的第10师团,驻防在摩天岭的是日军第1军的第2师团,而在他们的背后,则是日军第12师团作为策应部队。

雄纠纠气昂昂的俄军毫无征兆地向日军发起了猛攻,但是居高临下的日军立即给与俄沉重的打击。尽管俄军是日军的三倍,然而俄军的山炮数量严重不足,对两个山岭日本阵地毫无办法,遭到了的顽强抵抗。

在经过了一天的战斗之后,隐藏在分水岭和摩天岭后的日军第12师团突然出击,绕道出现在格尔舍利曼中将的部队侧翼,一个冲锋便打垮了这支疲惫不堪的军队。而前卫部队的战败,也导致了克列尔的东满支队侧翼受到威胁,克列尔无奈率领东满支队撤退。

随后,大山岩下令日军日军中最能打的第2军的四个师团(第3师团、第4师团、第6师团、第8师团)趁机向俄军撤退立即发起反攻。

而驻守在大石桥的是俄军南满集群司令官扎鲁巴耶夫将军亲自率领的俄国西伯利亚第4军,总计有50个步兵营60个骑兵连以及122门大炮。尽管他们比奥保巩的日本第二军兵力少,可是他们拥有铁道的优势,可以轻易地获得补给以及支援。

为了阻挡俄国人的进攻,扎鲁巴耶夫将西伯利亚第1军的火炮也全部借了过来,并采用了隐蔽射击的方式。在奥保巩率领日军第2军发起进攻之后,俄国人的大炮猛地砸在日本人的阵地上。日本人的大炮随即进行还击,双方士兵都藏在战壕里,等待着对方首先被大炮消灭干净。

激烈的炮战进行了15个小时,俄国人用了22000枚炮弹,给日军制造了大量的损失,大概近五千日军阵亡,一万名日军受伤,日本第2军遭到重创,不得不暂时向后退去,避其锋芒。

不过日本军队良好预备部队系统和充分的战前准备工作,使得仅仅过了两天,第二军恢复了原来的建制。

日军第2军军长奥保巩愤怒不已,但他也知道正面进攻无异于再一次自投罗网,他下令军队绕过俄军的主阵地,从侧翼一块高粱地里穿过去,从侧后方攻击俄军。

扎鲁巴耶夫沉着以对,下令军队准备对日本第2军进行包围。

但随后扎鲁巴耶夫忽然得到撤退的命令,原来库特帕罗金司令害怕第4军独木难支,让他放弃阵地。

面对日本人的坚决进攻,扎鲁巴耶夫只好无奈地执行军令,毕竟他原本是阿列克谢耶夫的人,库特帕罗金能够勉强地支持他,依旧让他担任南满集群司令和第4军军长,已经让他非常感激了,如果此时他违反了军令,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就地免职——就像一些其他军官一样。

奥保巩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大石桥俄军阵地,搜到了大约2000具俄军尸体,气得奥保巩下令将这些尸体全都烧了,死无全尸。当日军准备大举进攻的时候,遇到了俄军的阻击,日军不得不撤回暂时休整。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在俄军后撤之后,依托着阵地和铁道,日军也暂时休息下来,这一番激烈战斗,导致日军伤亡高达两万人,其中阵亡者达到7000人。不得不说,这一次伤亡之巨大,也是迫使大山岩司令停止追击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弹药没有及时运抵前线,导致很多日本部队手里的步枪简直成为了烧火棍。

日本人非常郁闷,大山岩忽然发现,如果没有了辽东的中国人,日本军队的后勤运输问题将会是比俄国人更大的敌人。所以他提出了希望中国人提供10万明中国劳力,为日本人提供后勤运输人员的请求。

小村寿太郎此时已经离开了中国,因此找到曹跃的依旧是日本的大使宇多一郎,他将此请求交给曹跃,并说:“前一次你们拒绝向盟友提供弹药,理由是贵部即将打响对俄战争,现在,运送弹药的劳工,贵国应该很多吧。”

“是啊,中国人就是人多。”曹跃也无奈地苦笑起来,但他表示你们可以去南方雇佣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这两地,是典型的地少人多农业发展缓慢的地区,但是雇佣总人数有一个限制,不能超过五万人。

宇多一郎气得够呛,如果在中国南方雇佣,这一来一回需要多长时间,如今日本运输船全力以赴帮助日本运送弹药武器,哪里还分得出部队去运送劳工去。于是他再一次提出其他要求,曹跃也没有跟他多谈这件事,而是吧这件事交给了李宁来办。

作为老兄弟,李宁顿时明白了什么意思,拖着日本人呗。

第675章 英国人的新态度

随着中国对俄决战日期的临近和日俄辽阳战役的激烈进行,曹跃再一次召集了所有军官和高官,开始讨论是否要再一次提前对俄宣战。当前的对俄战争准备其实并不充分,而且中国没有发动如此大规模战役的经验,这与平息义和团暴乱不一样,与俄国人的战争需要大量的弹药补给,而中国在后勤运输方便一直以来效率值都非常差。

“如果全力以赴,我们可以在9月18日之前完成准备工作,然而绝不能再提前进攻了。”参谋总长萨镇冰坚持说道。

陆军参谋长段祺瑞道:“我们坚决不能提前发起战争,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还没有将主要军队调集到指定地点,仓促发动战争只会让俄国人警戒起来,对我们下一步战斗起到了非常严重的恶劣影响。”

曹跃点了点头,心中做出了决定,就按照9月20日计划行事,不允许第一军团提前决战,并严格要求聂嘉保持克制等待总决战。

随后,鸿胪寺卿宋育仁说道:“主公,一旦我们对俄宣战,我们还要顾及到列强的影响,最好是把英国人拉下水。”

曹跃抬起头问:“怎么拉英国人下水?”

宋育仁笑道:“英国人和俄国人在波斯和阿富汗前线对峙,据说俄国人在波斯与阿富汗有十几万大军,这个数字虽然不准确,但是我想最少俄国人也要在波斯与阿富汗边境部署十万人吧。因为俄国占领了原本属于波斯王国的北阿塞拜疆省(今阿塞拜疆共和国),而原本是波斯王国的附庸国布哈拉埃米尔国(今土库曼斯坦)如今沦落为俄国的附庸国,并受到俄国突厥斯坦总督的管辖。波斯之所以和英国人走得近,就是被俄国人逼得太紧的原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

众人点了点头,波斯王国近代没落了,就像是大清帝国一样。但不同的是,大清帝国之即便再没落,也不断涌现大批精英分子力挽狂澜,保持国家的基本统一和领土完整,而波斯不但沦为英国的附庸国,还不断被蚕食领土,如今波斯王国的领土仅仅是两百年前的三分之一而已。

宋育仁又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只和日本结盟不行,我们要拉拢英国人,这样将来我们和日本人翻脸的时候,不会让日本人和英国人走在一起,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曹跃支持宋育仁的说法,说道:“好,接下来我宣布,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发起总攻,至于日本人到底打成什么样子,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另外,宋大人立即与英国人接触,中英准备结成盟友关系。”

宋育仁立即找到英国大使窦那乐,然而窦那乐却摇头苦笑着说,自己已经不是驻华大使了,因为英国人在西奘问题上不断的失败,不但让印度总督寇松爵士下课,还让窦那乐承受了国内的压力。窦那乐尽管对中国强硬,可是他并不支持对华发动战争,战争一起,外交官们的作用被降到最低,并且也会让大英帝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两面不讨好的窦那乐,就这样成为了替罪羊,被英国政府罢免了职务。

新的英国驻华大使是萨道义爵士,是英国政府坚定的“光荣孤立”政策支持者。

所谓的光荣孤立的由来,是在普法战争结束之后,英国智囊提出的一种对全球制衡的政策,在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欧洲行程了两个联盟,俄法联盟与德奥意同盟,而英国人则认为,英国应该孤立与任何联盟之外,并且通过挑拨各国联盟之间的争斗,来实现大英帝国的利益最大化。当然,英国有足够的资本成为各方利益争夺的目标。

光荣孤立政策的背后解释,就是一句话,挑拨全世界战争,甚至包括盟友的战争,光荣孤立即利益唯英国主义。当然,后世的美国也利益唯美国主义,只不过美国的政策是推销美式民主外加颠覆反美政府。

萨道义认为,中国是英国利益的一部分,保证中国的利益也是保证大英帝国利益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的经济复苏,英国即便保持在华的空间,其利益也会成倍增加。毕竟中国越现代化,对英国产品的需求量就越高,英国的经济就会越强。萨道义不认为中国和印度有什么相似之处,大英帝国也不应该把治理印度的方法强制性地用在中国上。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和原材料产地,但中国应该成为英国创造财富的消费地点。与其如印度一样进行军事殖民不如进行经济殖民,如同英国控制波斯王国一样。全面控制水路交通矿藏土地,而不是军队进入。萨道义认为,最适合中国人的通知方式就是,用中国人去统治中国人,用中国人去剥削中国人,他们只负责分赃就行。

基于此,萨道义说服了英国国会,并被委任为最新的大英帝国驻华公使,萨道义第一时间赶往中国,并担任驻华公使。

萨道义带着英国首相的密件到达中国,提出制衡俄国的建议,这个建议与宋育仁提出的连英制俄不谋而合,很快,双方就制衡俄国达成一致,并决定修复中英之间的关系。有句话叫做不打不相识,很明显中英就是不打不相识。

萨道义非常积极地认为与中国联合,希望通过打败俄国来巩固英占阿富汗以及实现占领布哈拉埃米尔国,彻底将俄国人的势力赶出中亚。双既然一拍即合,中国也再无顾忌,等待中国的就是对俄最终决战。

而此时的辽阳战场,日俄大军酣战正欢,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日俄双方都谨慎地没有越过辽河,在辽河以西中国领土上进行战争。而在辽河以东,双方不断投入兵力,辽河以东各地到处都响彻着枪炮声,每天大量的日本人或者俄国人的尸体被抬下去。不管是日本,还是俄国,都不惜用尸体来探路,急切南下解救旅顺的俄国人,遭到了顽强的日本人的阻击。

双方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尽快战胜对手,然而双方在这十几天的交战之中,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天的时间,日本就几乎打光了前线所有的炮弹,因此战争不得不进入到相持阶段。这是现代热兵器战争中,世界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而在此之前则是美国南北战争,但南北战争之中美国人还是用单发步枪,而到了现在,各种火炮快枪机关枪甚至如果不是双方都尽量克制,大家会将毒气弹扔给对方。

日本人的日子不好过,俄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受限制与运输条件,俄国人的弹药补给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俄国人手中只有几十发子弹,甚至于俄国人的步兵武器依旧以俄国老式伯丹步枪为主,俄国新式制式步枪莫辛纳甘步枪只占远东军队步枪数量的五分之一。

日俄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也使得日本与俄国两国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