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26章

庚子猎国-第426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反而让中国人得利。如果那时候各国齐心协力,而不是相互拆台的话,中国早就被我们瓜分了。”

尼古拉二世摆摆手,说道:“现在,我们的麻烦是日本,中国人的问题,丢在一边。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维特说道:“对于日本来说,他们最强的并非陆军,而是海军。作为一个岛国,必须有强大的海军来保护自己的国家本土安全。但是日本海军的总吨位是我们的三分之一,我们有三大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里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如今太平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对峙,里海舰队因为土耳其和英国人在达成了协议,关闭了里海海峡,所以我们唯一能够调动的就是波罗的海舰队,而波罗的海舰队总吨位是沙皇俄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我想,如果将波罗的海舰队派到亚洲,必定会碾压日本人。”

“攻击日本本土吗?”

“是的,没错。”维特说道。

“可谁知道,将波罗的海舰队从波罗的海开到亚洲,需要经过多长的距离,多久的时间吗?”尼古拉二世反问。

维特说道:“陛下,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洛夫阵亡之后,单凭太平洋舰队是无法战胜日本舰队的,所以想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调动波罗的海舰队。”

尼古拉二世站起来,看着巨大的世界地图,思考着波罗的海舰队调动情况,最终重重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回头说道:“给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彼里吕耶夫中将,我要召开御前会议。”

很快,御前会议召开了,尼古拉二世根据维特的建议,提出从波罗的海舰队中划出一部分军舰来组建第二太平洋舰队,前往远东支援太平洋舰队并且攻击日本本土。这个计划就是依靠着俄国二分之一的海军力量,彻底摧垮日本海军,并对日本本土进行打击。

不过很显然,彼里吕耶夫知道,如果从波罗的海舰队中划归出军舰,那么依照尼古拉二世的性格,一定会将波罗的海舰队给抹去的。当然了,就算是全都划归为第二太平洋舰队,也是罗曼诺夫家的财产,跟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他只是希望不要让自己担任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就好。

拥有四百斤体重大胖子彼里吕耶夫立即表示支持尼古拉二世的建议,但是自己年事已高,不堪远征重负,还请皇帝陛下体谅。

尼古拉二世又问了一下其他人,没有任何一个贵族出身的军官愿意带领舰队在海上航行一年,从欧洲的波罗的海绕到亚洲的海参崴——就算是快速航行,起码也要十个月的时间,枯燥乏味的海上航行,会让贵族们憋死。

最终尼古拉二世强迫指定了俄国海军参谋长罗杰斯特文斯基少将担任指挥官,并率领从波罗的海舰队中划归出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从波罗地开出发,目标日本本土。

而消息传到了俄国住中国公使卡西尼的耳朵里,卡西尼不禁苦笑起来,原来自己争取了半天,俄国那边依旧没有当中国是一回事儿,就像是一头大象在吃香蕉,踩着蚂蚁的脚趾头了,蚂蚁又跳又叫,大象毫无反应一样。

卡西尼作为外交官,得不到国内的支持,只能自己想办法诓骗曹跃,说什么可以先手贸易最惠国,什么取消法外治权,什么承诺中东铁路沿线将来只驻扎警察部队,什么将来中东铁路局会考虑聘用中国人担任管理层云云。

这些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和假模假样的借口非但没有让曹跃满意,反而激怒了曹跃,认为俄国人在戏弄自己,所以他迅速重新找到了日本人,接收了日本人提出的条件,如果中英和解,中国人将正式对俄国宣战。

傲慢的俄国人,在外交领域,输给了兢兢业业的日本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俄国不管是内应还是外因,似乎都必败无疑了。

第645章 谈判是相互妥协的艺术

为了拉拢中国,并让中国不用担心英国宣战的问题,日本高调介入中英之间的冲突,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亲自从美国来到北京,对中英双方进行调停。

由于日本的介入,英国政府还是做出了让步,在西方人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所以相互的妥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曹跃猜想英国一定会惩罚私自做主却折损了英国颜面的印度总督寇松,而且也会拿惩罚寇松作为双方谈判的切入点。

果不其然,寇松因为私自下令军队入侵中国奘区——而且还战败了,而遭到内阁弹劾,英国国王随后接受了首相贝尔福提出来的建议,将寇松公爵撤职。

入侵西奘两次战败件事成为了英国政坛的一桩大丑闻,英国人不可能坐以待毙,可是这又关系到英国在亚洲的策略,此时如果英国进攻中国,则会间接帮助俄国——在亚洲,俄国才是英国的敌人,而寇松此举无异于将中国推向俄国人的怀抱之中。当然,寇松干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打仗没有打赢,要是打赢了英国人耀武扬威一番撤回到印度也就罢了,现在的问题是,英国人打仗输了,还被人俘虏了8000战俘,再加上去年被俘虏的2000战俘,英国人被抓了一万多人了,尽管这其中只有三百不到的英国白人军官。

曹跃下令鸿胪寺少卿李经方担任中英谈判专属大臣,负责中英关于西奘冲突的一切谈判,而中国要求的底线就是锡金王国重新**,作为中国的番邦属国,锡金王国绝不容侵占。当然,李经方也可以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例如归还香港租界、广州租界、上海租界等等,总之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中英都不想真的打仗,要是打嘴仗就别在乎嘴张得大。

随后曹跃对日本公式宇多一郎提出要求说:“中英问题一日不解决,中日同盟一日有危险。”

宋育仁等人分析说,日本必定是想借这个机会,以中国出兵向俄国宣战为理由,进行中英和解。而由于日本与英国之间的盟友关系,所以他们之间或许早就达成好了协议——日本在前期并不需要中国人的帮助,可是战争持续到现在,日本需要中国人出兵了——于是凑巧中英打起来了,然后再凑巧,日本来调停。

曹跃猛然醒悟,原来这是日本人的一招诡计,这个诡计按照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敲山震虎,小鬼子贼得很,也许他们的本意是让英国人给中国清政府一记重拳,但没想到的是中国人把英国人伸入到西奘的拳头给切掉了。

好么,这下尴尬了,英国人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强硬的底线也被中国看的一干二净,可是要是真发动一场战争,日本政府还不干了。当然,英国如果真的发动战争,最先起来反对的就是需要中国茶叶丝绸等产品的英国国民。

小村寿太郎的调停并非没有效果,曹跃也开诚布公地与英国大使交谈,中国并非不想对俄国宣战,而是因为中**方的注意力现在全都放在了南方,放在了西奘。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中国在西奘仅仅有20000人的驻军,哪里算是把精力全都放在西奘!小村寿太郎也知道曹跃是在胡说八道,妄图拖延时间。于是他威胁曹跃说,假如中国不参战,那么日本将不会介入中英之间的冲突,让英国人重演鸦片战争之役。

谈判自然是你来我往,尽管日本和英国妄图联手压迫中国,可是曹跃越来越明白对方的底线在哪里,而对方也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会谈谈了一周,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进步,那就是将于华吉与袁震从西奘调走,这两个人攻击性太强,常常不按理出牌。

此时恰好聂嘉在西北各集团军进行一番视察,并回到北京,随后与19集团军、18集团军一起北上。

陆军总长聂嘉说,他需要于华吉这种猛将,也需要袁震这种智将,希望曹跃能够将这两个人划归给自己。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提出要求,将于华吉与袁震调出西奘,不允许他们这样具有攻击性的军官留在西奘,以避免破坏中英之间的“友谊”。

好吧,还算是有一丁点的友谊的话,那就算是友谊吧。

曹跃考虑到作为对中英日三方调节洽谈的让步,和对英国撤销寇松的回应,于5月20日下达军事调令,委任袁震担任28集团军参谋长,协助张孝准建设28集团军,在唐努乌梁海省修建防御工事,并逐年扩军增加兵力,升级为3万人的整编集团军。

唐努乌梁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恰恰卡在了俄国远东大铁路的腰眼之上,如果中**队从唐努乌梁海发起进攻,那么俄国的远东大铁路必定会瘫痪,远东与俄国从此之后中断联系,东西伯利亚和外东北地区将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

中国人的这一次举动,让俄国紧张不已,俄国警告中国,如果再增兵唐努乌梁海,无异于挑衅。俄国人清楚地意识到,中国英国和日本已经逐渐走到了一起,这次增兵蒙古,就是准备对俄国动手。可是俄国人清楚是清楚,俄国皇帝却不清楚,此时的尼古拉二世依旧信息满满地等待着大胜的消息。

作为对中国的回应,英国人也让了半步,撤消了印度总督寇松的职务,随后英国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中国从亚东撤军,并不得干涉锡金。

考虑到双方关系逐渐缓和,曹跃答应了这个要求,但是曹跃也提出自己的要求,锡金王子以及锡金王国追随王子的人安全进入中国,英国人不得来到中国进行刺杀和迫害。

一直以来英国人总是喜欢阴别人,现在曹跃也打算阴一下英国人,锡金王子以及追随他的族人总计十五万人民已经翻过大雪山,被安置到条件比较艰苦的申扎地区,那里是西奘地理的中心,人烟稀少,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那里远离边界,英国人的手还伸不到这么远。锡金王子带着锡金王国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财富离开了锡金,因此他们尽管来到的地方艰苦,可架不住有钱啊,人家在申扎地区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寺庙供当地教民拜佛,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曹跃提出这个条件,其实就是在说,你答应或者不答应,锡金王子就在那里,不走不逃。

英国心中记恨着,但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条件。

《中英和平曙光重现》——《东京日报》用了大篇幅地赞扬中英为了和平做出的努力,当然,中英关系越好,中日英三国合伙对付俄国的希望就越大,这对日本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第646章 修订版黄雀计划

几天之后,曹跃再一次以兵部尚书下达军令,晋升于华吉为58集团军军长。

58军驻防在九江,扼守长江要道,如果中英之间发生战争,英国人势必会沿着长江向中国内地进军,而九江炮台则是守住内地的最关键天险,再加上中国南北大铁路经过九江,所以九江即将成为中国东南部一处最重要城市。可以说这道调令其实有着深刻涵义的,于华吉是英国人最不喜欢的人,而九江恰恰地处英国人在中国进行商业布局的最重要地方,于华吉就像是卡在英国人嗓子眼的一根鱼刺一样,让英国人左右上下全都不舒服。

英国人甚至提出要求对于华吉进行审判,因为他入侵了英国印度殖民地,尤其是这个人反英情绪太严重,将来一定会再一次引起中英之间的纷争。

当然,曹跃立即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你丫的英国佬,当我是慈禧吗?于华吉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族,岂能因为他得罪了英国就惩罚他。曹跃委任于华吉担任58集团军军长之后,又让于华吉在陕西武备学堂学习一段时间,多掌握一些现代化战争理论基础。现在的于华吉能够掌握2万大军,但曹跃希望他能够执掌20万大军,甚至将来带领200万大军。执掌那么庞大的军团,仅凭着天生对战争的灵敏嗅觉这种天赋是不行的,必须要进行深造学习。大清朝一本三国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世界。曹跃从战报之中看到,于华吉用兵诡异,但是于华吉似乎不会用炮,这也导致了整个战争期间,中英之间是伤亡比是1:1的比例,中国之所以赢得中英西奘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有很大的成分依靠着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和于华吉诡异的用兵,而非碾压式的战斗。

兵者,诡道。但还有一句话,就是重剑无锋,如果实力足够,何必用什么诡道,所有的诡道都是因为双方没有实力悬殊对比才不得不使用。

于华吉也知道自己在西奘不能长久,于是打好了行李包,带着自己的卫队立即赶赴了西安,在陕西武备学堂进行学习。

而原58军军长郝锦颜郝豹子多次给曹跃写信,诉说了自己刚刚出生的二子体弱多病,急需他照顾的情况,希望自己能够辞去58军军长一职。

但是根据曹跃的观察,郝豹子郝锦颜作为一个猛将尚可,他能够带领一个团的士兵冲到第一线战斗,却不适合指挥团以上规模的军队。在九江,因为郝锦颜的能力,导致58军迄今为止连5000人的军队建设尚未完善,尤其是编制和军官也比较混乱,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