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396章

庚子猎国-第396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九人研究小组就这一份东北军事行动计划展开讨论并完善,其中关于东北的兵力配置火力配置以及运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域广阔且,大规模兵团作战必须要有足够运力,所以以现阶段的骡马配置只能执行防守任务,且火炮的配置实在是乏善可陈。

但是关于火炮数量以及口径的增加受限于中国国力以及外国的限制,所以暂时无法增加,不过关于骡马等运力的增加还是获得了大家的一直同意,从蒙古牧民手中收购10000匹增加东北军团的运力。

最后经过了九个人的共同商讨,决定将此计划命名为黄雀计划,意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该计划总负责人为曹跃,具体负责人为萨镇冰,前方负责人为冉东,其他人同为分项目负责人,务必恪守秘密原则,将日俄拖得精疲力尽。

九个人通过三天的考虑与策划,制定了黄雀计划五阶段的具体行动,但在计划之中,作为前方负责人的冉东,有权利改变计划实施的时间与具体步骤,曹跃给与冉东充分的放权,让他在东北大展拳脚。

萨镇冰认为,该计划至少需要三十万兵力,而此时的血军不过才三十二万兵力,因此从现在开始,东北地区要进行扩军。但扩军不能盲目扩军,需要从其他军区抽调精锐士兵,以中原军区为例,中原地区除了匪患严重之外,不需要两万精锐士兵镇守。

段祺瑞也建议,将中原军区的第89集团军和第88集团军精锐士兵抽调一万两千人调入东北军区,保留八千精锐士兵,随后在湖南、湖北和河南招兵一万两千人,尤其是湖南兵源好,湖南兵虽然身材矮小但作战勇猛,清朝就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所以可以在湖南招兵。同样道理,还可以从华东军区抽调一万两千士兵进入东北军区。华东军区为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三省也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也可以抽调士兵,扩充东北军的兵力,增加其战斗力。

随后,经过九人研究小组的表决,决定从中原(华中)军区、华东军区、东南军区、西南军区分别抽调一万两千五百人,组成五万军士,即可掉入东北,扩充东北军区五个集团军的兵力,使得五个集团军全部满编。而其余四个军区中,即可征调新兵,补充部队,立即训练,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但聂嘉担心,在战争进入到第三阶段的时候,俄国人会趁机进攻新疆与外蒙古,所以这两个区域不得不提前不妨,以免给敌人可乘之机。

曹跃仔细斟酌一番之后,决定将防线从东北军区扩大的西北军区以及华北军区,因此一战区与二战区也要做好战争准备工作,委任第18集团军军长周瑾兼任华北军区代理总司令,即刻起布置一战区部队对俄国的防御,委任第29集团军军长王志勇兼任西北军区代理总司令,即刻起布置二战区部队对俄国进行防御工作。

随后,冉东带领从南方运到东北途径京师的增援部队,一道乘坐火车开赴东北,开始对东北军团五个集团军的整编与布防。

除了一份人事调动之外,冉东还将黄雀计划口述给了陈信,陈信听了之后却神色平淡,冉东有些奇怪,陈信笑道:“我还能猜到,这份计划是主公亲自制定的。”

冉东点点头,道:“的确,他的这份计划交给我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在东北布置的含义,没想到你早就知道了。”

陈信道:“我不知道主公从哪里来的自信,认为日本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这份计划里,表面上是对付俄国,但实际上却是在对付日本,不但将日本当猴子耍,还拿日本当枪使。但是在我看来,俄国才是我们中国的心腹大患。”

“哦?”冉东惊讶地问:“作何解释?”

陈信将他引到地图旁,指着俄国地形,说道:“俄国虽大,但地形下场,俄国重要地带,欧洲、中亚和东亚部分,其中东亚部分受到我国的威胁,俄国的战争大动脉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可是如果我们从唐努乌梁海以及东蒙古出兵,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就能将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切成数段,让东亚成为孤岛。我们看得出来,俄国也一定看得出来,因此俄国人将来一定会想方设法吃掉我们的唐努乌梁海以及东西蒙古。在我看来,中俄之间未来一定会发生一场旷世大决战,且这场决战决定了到底是俄国存活在世界上,还是中国存货在这个世界上。”

第594章 战争准备

关于欧洲国家阵营方面,没有人比曹跃更加清楚欧洲的那一点儿龌龊事儿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想要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是选择了同源的奥地利王国结盟,而俄国一方面摄于德国的军事崛起,一方面与奥地利充满着各种矛盾与冲突,所以俄国选择了德国的敌人法国结盟,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德国为了对付俄国,拉拢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为盟友,因为长达271年的俄土战争,使得俄国人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了绝对的死敌。尤其是五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将克里米亚半岛从奥斯曼帝国的手中抢走,成为了土耳其人的最大耻辱印记。所以,土耳其人宁愿成为德国人手中的一条狗,随时随刻准备扑向俄国,俄国也因此才在欧洲驻扎着90%的军队,也因此导致亚洲的俄军兵力羸弱。

冉东嘿嘿一笑,对陈信说道:“你的看法过于悲观了,俄国的重点是欧洲,我们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俄国与德国在欧洲的军事对峙。德国希望成为欧洲新的神圣罗马帝国,而他们最大的对手就是俄国,如今俄国与法国结盟,随时可能攻打德国。所以如果一旦出现俄国大规模向中国进军,德国一定会趁机进攻俄国,先打败俄国,再打败法国。”

陈信点了点头,道:“话是如此,可是俄国人未来一定会拿我们的蒙古,以避免随时有可能出现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切断情况,所以它才是心腹大患啊。”

冉东想了想说道:“好吧,我会将你的想法报告给主公,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把甲午海战给我们带来耻辱的日本,打得二十年起不来。”不管是冉东还是陈信,他们都看不到未来,更加不能相信,未来的俄国会陷入内战,分裂,而曹跃则可以预见,却又不能说,只能以自己的威望来要求手下按照计划行事。

陈信与冉东两人会心一笑,都明白,其实不管他们怎么说,主公曹跃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绝对不会改变,他们只能完美地执行这个计划,所以陈信说道:“好,先揍他****的。”

两人磋商之后,将司令部设在了最晚成立的35集团军中,而不是最强的39集团军,毕竟将来作战的时候,39集团军和38集团军将是东北军团的主力作战部队,而35集团军将承担大部分后勤工作,接下来两人则开始向蒙古王公贵族们进行牲口采购,以驽马为主,以健马为辅,其中采购用于运送物资和军械的驽马8000匹,用于补充各尤其是38军和39军骑兵团的健马2000匹,这把这两支部队美得够呛。

而关于其他后勤物资方面,陈信则建议说多储存煤炭,扩建兵营,建立全面预备役制度,但在东北施行全面预备役制度比较困难,当初曹跃在西北施行全面预备役制度是因为曹跃在西北的声望和统治力,而且西北人彪悍,用于保卫家乡。可是在东北,尽管百姓也非常勇敢彪悍,却没有那一份保家卫国的思想——东北土地上的很多人都是从山东河北陕西河南逃荒逃过去的,来到这里不过就是为了生活,东北不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奋斗的地方,或者是暂时的落脚点。

35集团军参谋长张春平则建议,施行增加粮饷制度和预备役制度并存的方式,即首先增加两成的粮饷,同时如果一家贡献一个成年男子参加预备役,则全家的粮饷将免除。

冉东和陈信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可是张春平的这一损招还真挺创新的,他们将这一招报告给了曹跃,曹跃回电说“将在外”,众人心中大定。于是按照张春平的建议,找到东三省总督张荫恒,张荫恒虽然不想这么做,但是他也能感到受到,东北地区不久之后将要发生战争,因此增饷必不可少。

这条要么当预备役,要么增饷的公告发布之后,东北军团的预备役问题顺利地得以解决,毕竟当了预备役不一定上战场,可是交了两成粮食,可就损失大了。种田靠天靠地靠人,少一个人没什么,但是万一明年出现中原干旱一样的东北干旱,没了粮食,饿死的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

陈信随后派人统计下来,在奉天一声,注册预备役士兵总数高达150万人,在整个东三省,总预备役注册人数达到200万人,根据陈信的估计,东北地区的百姓人数应该在1000万到1200万之间。

甚至连张荫恒也没有想到,此时的东北总人口居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夸张数目,但实际上,这份粗略的统计数目只统计了成年人,整个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前已经达到了1500万人,其中在奉天省的百姓便高达800万人。

在冉东、陈信、张荫恒以及其他军官士兵的通力合作下,东北军团的建设和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曹跃的亲表弟牛小满。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李亮的特地关照下,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并且他数次逃走,数次被抓回来,此次挨揍,终于老老实实安下心来在军队中训练了——因为逃也没有用,李军长关照的兵,谁敢放他做逃兵。

而此时的北京城里,日本大使宇多一郎向曹跃询问中国方面是如何安排聘请日本教官这一问题的——这个二货,你还真以为我们要聘请十几万日军做教官吗?日本人来可就是刘备借荆州啊,可是如果直接拒绝也不好。

此时陆军参谋长段祺瑞说:“从四五七八战区调到东北的士兵,不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的作战风格,并且日本军队在底层军官和士兵的训练方面,是非常有方法的,可以迅速帮助新兵成为战士,更加可以帮助南方士兵适应北方寒冷作战。”

曹跃考虑之后,觉得段祺瑞说的对,再加上已经说聘请日本教官了,这时候再返回有点戏弄人家的意思,那么聘请日本军队担任教官并非不可接受。

在与其他兵部大臣商议之后,曹跃同意了聘请日本军队担任连级以下军事教官,协助普通士兵提高战斗力。但是曹跃只提出希望能够聘请两千个日本退役士官担任教官,指导中*队进行训练,他觉得太多的日本教官会让整个中*队陷入日本风格化——猪突式的冲锋。

但只有两千人的名额显然让日本政府非常不爽了,他们还以为能够聘请两万日本人进入东北咧,所以可以想象宇多一郎与桂太郎要多失望是有多失望。

曹跃不能亲自带领军队在东北与日俄大战,但是他在后方一定会给与前方将士们绝对的支持。

曹跃随后会见了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总长王兵与次长吴昊,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的前身是伤兵抚恤管理总部,但是随后曹跃将军事后勤的管理任务交给了王兵之后,改为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军事管理总部有一个总长两个次长,分别是陆军管理次长和海军管理次长,吴昊担任陆军管理次长,负责全国所有兵工厂的建设和投入。

吴昊向曹跃提出,日式的6。5毫米步枪子弹的威力问题,士兵们普遍反映日本人发明的这款子弹杀伤力小,尽管穿透力强弹道稳定容易训练,优点明显的同时缺点也十分明显。在战场上,有时候你一枪打不死敌人,但敌人站起来之后开枪反倒能打死自己。

王兵也表示支持说:“是的,关于杀伤力方面的意见我们听到了许多中下层军官们的抱怨。”

曹跃问道:“你们有什么建议?”

王兵说道:“吴次长在三个月前就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

吴昊道:“三个月前,在得知陆军士兵对65子弹的不满之后,我已经责成承德兵工厂进行了研究。”吴昊对比了日式子弹和德式的7。9毫米毛瑟弹之后,非常重视65子弹的杀伤力问题,并立即要求承德兵工厂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就65子弹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杀伤力更大。承德兵工厂在了一个月前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只是这种设计方案与当今主流的圆头弹子弹设计不同,而是使用了尖头弹,并在弹头部位采用了铅心设计,让子弹受重不均匀,击中目标之后会在敌人身体内产生翻滚,从而增加杀伤力。

曹跃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个尖头弹的方案没有施行?我觉得很好啊,这是一种军事工艺的创新啊。”

吴昊苦笑道:“尽管我们的方案有可行性,可是从子弹的造价和生产工艺上来看,生产圆头弹更简单,便宜,生产速度更快。而且承德兵工厂的日本工程师拒绝接受改进方案,日本工程师们坚持认为他们的65圆头弹是最完美的,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