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92章

庚子猎国-第292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鼎芬道:“曹跃手下还有几位能人,都是独当一年只年轻俊才。”

张之洞忽然想到顺应天命,但凡成大事者,身边必围聚大能人,且不说曹跃身边能征善战的将军,便是文官幕僚也无数,难道……

“曹中堂来了!”有人忽然喊道。

曹跃策马而来,街道两旁的百姓不可思议地看着财神像,再看看曹跃,果然惊呼起来,只喊道:“神仙,有神仙,老婆出来看神仙呢!”

“神仙!”

“财神到!”

“真是财神呢!”

“赶紧下跪,赶紧下跪啊!”

于是百姓们纷纷下跪,懦懦不敢言语,心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曹跃身后跟随着何顺与张**,再后则是吴之英与王宇,这四人之中,张**武艺最高,是曹跃的贴身保镖,何顺是曹跃的马弁心腹,吴之英是曹跃的文职秘书,曹跃的大白话政令都是由吴之英以更文理的方式写出来,而鸿鸾先生王宇更是曹跃的第一幕僚,在王宇身体好的时候,会时时跟随在曹跃左右出谋划策。

这四人是曹跃贴身跟班,此四人随同到来,可见曹跃对于接待张之洞的规格是何其重视。

在四人之后,是曹跃的亲兵部队,曹跃的亲兵营有三百人,平日保护曹跃的人尽管只有一百人,但个个都是忠勇之士,且身材雄壮骑着高头大马。远远地望去,气势非凡,只是这个亮相别说百姓们要跪拜下去,就连张之洞也摇头感慨说这曹跃果真是能够造势。如此规格的迎接自己,恐怕京城之中的帝党后党们,全都认为自己和他是一路的了,自己这是一入京城就上了曹跃的贼船了。

。。。

第448章 反曹联盟(下)

“恩帅!”曹跃远远地跳下马,跑了过来,热情地握住张之洞的双手,弄得张之洞有些不适应他的如此热情。其余人忍俊不禁,这曹跃也太热情了,但曹跃叫一声恩帅,却并非信口开河。

当初是张之洞一力支持自己在西北平叛,而他又是岳父陶模的挚友,曹跃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对他的**护与支持,因此于情于理曹跃都要对张之洞表示足够的尊重。巧合的是,朝廷给张之洞安排的住处也是贤良寺,但不同于李鸿章一直住在贤良寺,陶模等人暂住贤良寺,张之洞不过在贤良寺稍微休息一宿,次日便搬去东麟阁。

“恩帅一路辛苦。”曹跃感慨道,“如今北方天气转冷,恩帅需要注意身体,李中堂因为这北方忽热忽冷的天气已经病倒,恩帅切切注意啊。”

不管曹跃是虚情假意还是虚伪客气,他的一番话还是让张之洞很是感动的,年纪大的人就喜欢别人关心他,很多人说老人难伺候,其实老人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而是关心。老人有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别人的关心和**护,所以对待老人,必须要从关心对方的身体开始。

张之洞点了点头,笑道:“我知道了,这北方天气的确多变的很。”

“恩帅,东麟阁虽然已经打扫干净,但里面毕竟一年多没有主人了,今晚烘烤一宿,去一去霉气,今天便将就住在贤良寺如何?”曹跃道,“小子已经准备晚宴,广请京师各地名仕官员,为恩帅到来举行盛大宴会。恩帅万万不要拒绝,这些人从早上便来准备了,在下泰山也在此久候多时。”

张之洞心想这曹跃做的还真是让人舒心,便点点头,道:“既然老友在此,便不能驳了大家的面子,好,我们这便去吧。”

曹跃引路,带领张之洞一行人前往贤良寺内举办欢迎晚宴。

沿路街道上很多人都看到了,康有为等人也在一个茶楼之中远远地看着,康有为道:“这张之洞……好像和曹跃关系很好啊。”

“老师,我看再通过张之洞来反曹,似乎不行啊。”梁启超谨慎地说道。

“不过子陵已经去了紫禁城,能够保护皇上了。”文廷式道。

“即便如此,道希你也要与梁鼎芬多多接触。”梁启超说,“多一个朋友,总归好过多一个敌人才是。”

“确实如此。”康有为说。

“老师,孔庵先生来了。”梁启超道。

孔庵先生名叫韩文举,是广东番禺人,是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曾帮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后流亡日本,与康有为、梁启超一通办理《清议报》《新民时报》。

唐才常打算推翻慈禧建立君主立宪制大清国,此想法得到了康有为与梁启超的支持,康有为甚至提供资金,而韩文举更是放弃工作追随唐才常。韩文举是广东番禺人,在日本的时候又与孙文结识,因此作为中间人,孙文等人也被说动一起支持唐才常的君主立宪制。

此时的孙文虽然反清,但还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在韩文举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下,开始支持向君主立宪制这种类似于日本的虚君制度,为唐才常提供人力物力和关系。

韩文举一直跟在唐才常身旁帮组他前后忙着,众人没想到他会来到京师,众人都不明白他到来的意思,难道自立军打算在京师起义,且不说曹跃的血军了,便是此处的警察就有数万人,而且自立军不是都解散了吗?为了得到答案,众人便相约在此茶楼等候韩文举的到来。

韩文举上楼之后,见到众人正在等他,忙向康有为行弟子礼说道:“恩师在上,受弟子一拜。”

“孔庵,来坐。”康有为热情地说道。

韩文举坐定之后,道:“恩师别来无恙?”

梁启超直接说道:“孔庵,你就别卖关子了,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说说你从湖北来京的目的。咱们没有时间客套,要知道朝廷监视的紧,咱们好不容易有时间。”

韩文举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他拱手道,“老师,唐帅准备一个月后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推翻曹贼,匡扶吾皇陛下正统。”

康有为惊讶地站起来,说道:“唐才常果真如此?”

“是。”韩文举道,“我自立军本来是打算推翻慈禧,但慈禧被曹贼拿下,我等本打算就此罢手,然而曹贼却挟天子以令诸侯,堪称****。唐帅所以才决定,将起义时间押后三个月,以诛****口号宣布起义,介时我长江十万自立军,必能带动天下百万清军,掀翻曹贼。”

梁启超道:“你来京师的目的是……”

“还请老师南下,担当我自立军之中军军师。”韩文举拱手道。

“这……”康有为犹豫起来,南下还是不南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南下是一件极其高的荣誉,如果真的如韩文举所言,义旗一举天下挥应倒也罢了,可是若清军不挥应又该如何是好?康有为向来以谨慎著称,尤其是经历了戊戌政变之后,更是对武力政变充满着恐惧。

康有为虽然反对曹跃,可他同时也惧怕曹跃,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武将,比起袁世凯的小心谨慎来,曹跃行事雷厉风行果敢彪悍,慈禧说拿下就拿下了,八国联军说打就打。连洋人都打得过,自立军就更不在话下了。

南下固然名言四海,但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

“老师,若是您南下,天下必定应者云集啊。”韩文举苦劝道。

康有为也有一些心动,但谨慎与恐惧还是战胜了冲动,说道:“让我思考一二。”

韩文举想趁热打铁,梁启超忙道:“孔庵兄,老师身体不舒服。这个建议,也需要从长计议,毕竟我们在京师活动这么久,已经小有成绩,若是贸然放弃,怎么也都斟酌一番。”

“还请老师保重身体啊。”梁文举连忙鞠躬道,他的心中很是失望,老师越来越胆小谨慎了,可是义军反曹是需要冒着杀头的勇气啊。

。。。

第449章 三相共国

回到住处,康有为左思右想,还是心中犹豫不绝,恰巧梁启超前来,康有为拉过来他向他征求意见,梁启超也考虑了许久,说道:“老师,我觉得自立军必定失败。”

“如何?”

“你看那些做官的,有几个是真正忠于皇上的?”梁启超冷笑道,“一个个都是为了保官位,大家都是瞎子吗?看不出来曹跃乃大清****?非也,非也!他们看得清,只是不愿愿意冒险丢官,君不见今天张之洞这等风流人物,都与曹跃谈笑风生,不敢忤逆。孔庵说到时候应者如云,我看到时候大家只等着看他笑话。若自立军赢了,介时怕是都会跳出来争功,若是自立军输了,大家必定会落井下石。”

康有为叹道:“自立军多为长江水寇与沿江会党组成,岂能与曹跃的血军相比啊。”

“然也。”梁启超道,“曹跃虽然乃我大清****,可他毕竟是大清第一将,连洋人都打不过,几个会党岂能战胜。”

“所以不能冒险。”康有为道,“我等在京城活动,或有成功可能性,若是参与自立军,必死无疑。”

“然也。”梁启超说。

康有为道:“卓如,你代我婉拒孔庵吧。”

“遵命,老师。”

韩文举很是失望地走了,康有为是他的老师,他自然不能责骂老师,回到汉口之后只能对唐才常说老师身体有恙南下不得,梁启超照顾老师,都不能来。唐才常不疑有他,继续暗中串联反曹的大军来。

当文廷式回到家中的时候,见到贝明德坐在他的书桌前看着书,那是一本《南华经》,贝明德见他进来了,开玩笑地说道:“你还学习道术?”

“学习一些医术罢了。”文廷式没有问他如何进来的,像是贝明德这种人,总是有很多办法。文廷式知道他的本事非凡,也不去问他的计划,如果贝明德想说便说,不想说他也不去打听。

贝明德却问道:“天福茶楼里里的茶水好喝吗?”

“还成。”文廷式淡淡地笑道。

“这么和你说吧,你们有危险了,曹跃已经盯上了康有为了。”贝明德道,“而接下来有一批陕西能吏将过来,我就不便暗中保护你们了。”

文廷式惊讶地说道:“是谁?”

“是谁你不需要知道。”贝明德道,“我即便说了你也不认识,而且我也不知道是谁负责此事,不过你们放心,康有为名气太大,曹跃如果找不到借口是不敢杀他的。但你们也要注意一些,今天那个人是来做什么的?”

“没什么,康先生曾经教过的学生。”文廷式有意隐瞒道。

贝明德笑道:“你没说实话,他肯定不只是学生这么简单,能够让你们三个都去的,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不过你既然不想告诉我,我也不问了,免得你尴尬。今天通知你们一件好事儿,有一支军队也已经加入反曹联盟了。”

“是谁?”文廷式兴奋地说道。

贝明德嘿嘿一笑道:“你不告诉我,凭什么让我告诉你呢,彼此保留一些秘密不是很好吗?”

文廷式尴尬一笑。

贝明德冷笑道:“自作聪明只能自寻死路,最近你们要老实一些,还有一些学子时不时地拜访康有为,太明目张胆了。曹跃曾经说过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希望你们最近能够安静下来。”言罢,便离开了文家。

文廷式叹了一口气,道:“以康先生的性格,怎么安静得下来哟。”

贤良寺内今日格外热闹,几乎百官全都在此欢迎张之洞到来,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当初对李鸿章的欢迎仪式,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李鸿章因为甲午战败而代表清政府签署《马关条约》,最终成为天下清流口诛笔伐的对象,所以朝中一些官员对他的态度并不好,乃至于李鸿章到来之后,一些官员对他依旧心有余恨。而张之洞是清流领袖,为天下士子所敬仰,而张之洞在中法战争之时,力主力战法国,推荐冯子材与王孝祺抗法,并保举原反清将领黑旗军统帅刘永福为大清云南提督,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最终大清在战争中战胜了法国,却在外交中败给了法国。

对比张之洞当政时候的中法战争和李鸿章当政发生的甲午战争,官员们尤其是士子们更有理由冷落李鸿章了。然而尽管天下士子之中很多人反对李鸿章,朝廷却离不开李鸿章,所以李鸿章也被骂反倒官越来越大。所以这次欢迎,唯独李鸿章与俄国进行继续谈判,中俄停战备忘录两天前就签署了,李鸿章的这个借口实在是有点勉强。尽管双方就中东铁路公司中俄的股权问题还有一些争执,但实际上是不需要他再亲自洽谈的,李鸿章也是为了避免见到此情此景的尴尬。

而且李鸿章和张之洞二人早年因为中法战争已然水火不容,近些年尤其四东南互保条约签署之后,两人这才恢复了同事关系——是的,他们只有同事关系。

宴会之后,曹跃返回直隶总督府,张之洞留宿贤良寺。

次日,百官早朝,然而昨天晚上光绪听了半宿的《牡丹亭》,吃了几颗逍遥止痛丸勉强支撑着自己将最喜欢的戏看完,送走龙大家。这已经是曹跃接连三天看龙大家的戏文了,由此可见光绪对龙大家的喜**,而这种喜**已经渐渐地超过了戏曲**好者对戏曲大家的崇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