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69章

庚子猎国-第269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之间的联系,给他们的弹药补给制造麻烦,另外一部分则袭击俄军后方战地医院等地。”

聂嘉点了点头道:“这个办法好。”他抬起头来看着姜至正道:“姜旅帅,切断俄军弹药补给的任务交给你了,现在只有你的部队有骑兵。”

姜至正道:“统领放心,姜某保证完成任务。”

聂嘉又道:“蔡锷。”

“属下在!”步兵第3旅第9团团长蔡锷走出来说道。

“你部埋伏在独流河,我要求你们埋伏两天以上,两天之后才能出来攻击俄军后方。”聂嘉道。

蔡锷惊愕地说道:“统领大人,你让我出去?”

聂嘉苦笑起来说道:“如果两天之后,你发现我们没有守住武清,那你们就走吧,不用进攻俄军了。”

“我们没有孬种。”蔡锷立即说道。

“好,全军准备,在武清准备连夜挖好战壕。”聂嘉下令道,“我们要堂堂正正和俄军死战到底了。”

诸将全部下去准备,聂嘉闭着眼睛,手指不断地敲打着自己的腿,忽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聂嘉抬起头来看到是严东,严东笑道:“统领,咋样?”

“要死了。”聂嘉惨笑道,“死在天津,我从没想过。”

严东道:“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个刀客,和马匪大战三百回合之后,战死在大漠之中,我也没想过自己会死在天津。”

聂嘉道:“现在我军差不多一个人只有四五发子弹,炮弹全无,除了用人命阻敌,我真是没办法了。”

严东道:“死就死吧,且不说这一个月来我们杀了多少洋人,就是能这么轰轰烈烈地保家卫国,我也心满意足了。死得其所,生为军人,死为军鬼。”

聂嘉笑道:“要是我们活下来,将来我就向主公申请,我们这支部队改名为鬼军。”

“鬼军?”

“是啊,不是有血军吗?我们这支部队就叫做鬼军!”聂嘉大笑道,“死后也算是留下名号了。”

严东摸着下巴说道:“这倒是不错。”

。。。

第414章 神奇的8月27日(上)

今天是1900年8月27日,一早。

北京各国总理衙门对外通电,意双方共同宣布,意签署停战条约,即《庚年意谅解备忘录》,具体内容并不对外公开,不过各国总理衙门发言人辜鸿铭说从现在开始,意大利人可以持有证明,在国畅通无阻,国人随时随刻欢迎意大利人的到来,意大利人在国做生意不需要缴纳特别的税,并且开设意友好经济专区,用于意大利在华做贸易。

意大利与国清政府私自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在八国联军之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随后的合同版本被秘密流传出来,各国纷纷表示对意大利的愤慨——你丫又一次背叛大家!

但就意大利本身来说他们也占了非常大的便宜,只出动了一支军乐队就获得132万银抚恤金和20万两银大使馆修缮费,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块租界,意大利人不同意才怪!如果意大利人知道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意大利曾经轻易获取多么大的利益,就不会这么快高兴了……

意停战条约即《庚年意谅解备忘录》的对外公布成为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一个奇迹,而电一公开,不但震惊了其他国家,也同样给曹跃的执政带来了极大的威慑力。

湖北汉阳,湖广总督府内,张之洞惊愕得将手的茶壶跌落在地上,他大叫道:“什么?停战了?意大利停战了?”

幕僚梁鼎芬端着电说道:“是,意大利和我国停战了,前所未见啊。”

另一幕僚陈衍说道:“怕是曹堂签了不少卖国条约吧?否则条约为何不公开?”他握拳义愤填膺道:“此等卖国条约却不说出来,当真以为国人都是傻?”

张之洞反倒摇了摇头笑道:“叔伊不要动怒,在我看来这次外交却是一个胜利,毕竟我国打不起列强诸国,太后向十三国宣战,着实愚蠢之至。她能挑动战争,却不能终结战争,祸国殃民实不可取。曹堂所做,无非是将列强拆开,瓦解其联盟,减少损失罢了。曹堂必定知道,国必败,我大清必定丧权辱国,他不过是将此损失减少到最小罢了。”

梁鼎芬道:“香帅,依您所见,曹堂下一步会不会对付我们?我听说山东巡抚袁世凯被晋升为刑部尚书了,属于破格提拔,连升两级。世人皆知袁世凯与皇帝陛下有仇,袁世凯入京必死无疑啊。”

张之洞道:“袁世凯咎由自取而已,他当初答应陛下,而后出卖陛下,反复无常小人。”

梁鼎芬笑道:“他虽反复无常,但却是能吏。”

“是啊。”张之洞道,“袁世凯为人虽狡诈,但为官能干,造福百姓,却是一名好官。只可惜……陛下复位了,偏偏帮助陛下的还是曹跃曹堂。”

梁鼎芬道:“香帅,自朝廷宣布着袁世凯升任刑部尚书,却不见袁世凯回应。”

“迟早。”张之洞道,“袁世凯若不回应,战争一旦结束,他便为反贼一个,介时天下共同讨伐。”

陈衍说道:“袁世凯会反否?”

梁鼎芬道:“袁世凯作用一省尚且受到掣肘,岂能与朝廷大军相抗衡?”

张之洞道:“袁世凯这几天必定会赴任,若为刑部尚书,尚有一线生机,若谋反则株连族,若辞官回家,以我历任大清皇帝的习惯,必定会秋后算账。”

梁鼎芬道:“我湖广将如何?”

张之洞想了想说:“发去贺电,表述顺服朝廷,各地奏折送去。”

真说着,与张之洞一项有矛盾的湖北巡抚于荫霖来了,两人表面友好,但私下交情却很差。张之洞属于清流领袖之一,不过却不属于帝党一派,却也不完全属于后党一派,而于荫霖乃后党地方骨干,反对一切新政,反对一切西方新法,所以维新变法在湖北只有武汉三镇因张之洞的支持而成型,其他地方皆未成形。

没想到于荫霖来到湖广总督府,众人连忙迎接,于荫霖摇头叹气道:“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曹跃立下奇功,堂位置坐得更稳了。”

“这有何不好?”张之洞反问。

于荫霖冷笑道:“他二十几岁年纪便做了堂,将来你我故去之后,还有谁能掣肘与他?到那时怕是整个大清都是他的了,说句难听的话,便是他谋反,介时将无人反对啊。”

张之洞道:“于大人危言耸听了危言耸听了。”

“我不是吓唬你。”于荫霖急道,“连袁世凯都赴京了!”

“什么?”张之洞惊讶道,“什么时候的事儿?”

“就在刚刚,袁世凯通电接受刑部尚书,即可赴京,祈请将山东军政大权交予下任巡抚。”于荫霖道,“莫非张大人不知道?”

梁鼎芬红着脸说:“刚刚着急,没等下一条通电。”

于荫霖道:“这几天通电必定会繁多,张大人还是派人时时盯着电报局才好。”

国清政府与意大利签订停战条约看似一件小事,但却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轰动,各国政府竞相讨论之外,国内各个势力也在讨论。尤其是心情复杂的袁世凯,朝廷发来电报,升任他做刑部尚书的圣旨已经传给他几天了,他既不拒绝也不接受,他在等待形式。

但实际上他在心存侥幸,如果太后能重新出山,那么他就安全了。袁世凯这些天从来没有这么期望慈禧太后重掌大权,但他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帮助光绪的是曹跃,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曹跃,而不是翁同龢,更不是书生意气的康有为和谭嗣同等人。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将军造反,人护国的道理,因为人造反不成功,人太理想化,事事想当然尔,岂能成功。为什么自宋以来皇帝重抑武,目的就是防止实用主义的军人掌握大权,皇帝们宁可让读圣贤书理想主义泛滥的书生掌权误国,也不愿意军人掌权。

曹跃兵变,岂能说说而已,必定雷厉风行严控慈禧——或者说,慈禧这辈,是没有指望了。

袁世凯心内矛盾重重,他的手下也心思各异,袁世凯明显感觉到了下属们的反常表现。许多人心里面开始烦躁起来,蠢蠢欲动。人们纷纷猜测,袁世凯到底怎么想,到底能不能扭转局势。可大势所趋,袁世凯想要摆脱被控制的局面,要么忍辱负重,要么反叛!

反叛?

袁世凯还没有这个胆量,在与左右幕僚徐世昌和王士珍商量之后,袁世凯决定忍辱负重,接受命运,暂时将武卫右军和山东交出来。随后袁世凯恢复电报,声明这几天因为重病卧床在家,妻为了让自己安心养病,故而瞒住了电报,如今才接到如此消息,赶紧回电愿意接受朝廷安排,感谢曹堂的提携,他立即启程赶赴北京,接受新的职务。

曹跃接到电报之后哈哈大笑,对王宇说道:“这袁世凯终于看清形势了。”

王宇道:“当立即取得山东。”

曹跃问:“怎么取山东,由谁来做山东巡抚?”

王宇说道:“山东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袁世凯在山东留有两万多武卫右军,弹药充足,这支部队绝对要掌控在手。所以让聂嘉带领右路军立即从天津赶往山东济南,接受武卫右军,整编武卫右军。”

“你的意思是让聂嘉做山东巡抚?”曹跃皱眉道。

王宇说:“主公,我知道你不希望手下将军参与地方政事,以免出现新的军阀。然而此时此刻,不得不为之。”

曹跃道:“军政大权坐拥在手,许多人不想做军阀都不行咯,权宜之计,时候所有将军都不得担任地方职务。”

王宇笑道:“主公将来如何应对?”

“建立统一国防军。”曹跃肯定地说道,“地方政府绝对不能拥有兵权,一旦地方掌握兵权,距离国家分裂不远矣。”

何顺听完曹跃的话之后,默不作声,随后找到陈信说道:“陈将军,我透露给你一个消息。”

“您说。”陈信道。

“我哥打算整编全*队。”

陈信笑道:“这也不是什么新消息了,依着主公的性格,绝不允许军权掌控在其他人手,建立统一军队势在必行。”

“你看出来了?”何顺笑道,“果然聪明。”

陈信一脸黑线道:“不少人都看出来了吧?”

“他们没你聪明。”何顺道,“你猜猜我找你做什么?”

陈信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关于将来军队整编的事儿,不过军队整编的事儿是丛晨丛将军来管,不归我管啊。”

何顺道:“可你是保皇党的啊。”陈信顿时说不出来话了,只能苦笑起来,还真是上了贼船的感觉,何顺又道:“我哥说,将来要成立国防军,不过我们觉得应该成立皇家陆军皇家海军。”

陈信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道:“怕是那个时候,就没大清了吧。”

何顺捏了捏手指头笑道:“只要有我哥在,就有国在,大清将会成为一段国历史!”

第415章 神奇的8月27日(中)

8月27日,在华北同时进行了三场战斗,由靠近北京的顺序来说,第一场战斗便是通州之战。通州之战发生的最早,同样结束的也最早。

曹跃在与手下商量之后认为,如果能够消灭通州的八国联军,并擒拿住阿列克谢耶夫上将的话,将会对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带来极大的优势。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接触之后,通州的八国联军士兵已经放松了警惕,这时候进攻恰恰能给他们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

曹跃于昨晚下令对通州的八国联军进行总攻,务必生擒阿列克谢耶夫等联军将领。

血军路军统领周瑾得令之后,做好攻城的准备,并派遣士兵潜入通州城。

由于这些天清廷与八国联军双方进行了几次交易,并且通州内的八国联军在得知各国正在与清政府进行停战谈判,于是放松了警惕。所以26日的晚间,周瑾让人将巴豆缠在面粉里,送到通州城与敌人交易炮弹,三十袋玉米面粉换回来三十发炮弹。其结果就是导致今天早上开始,通州城士兵开始不断腹泻,战斗力锐减。

当然,这只是小伎俩,上不得台面,周瑾也没有指望着用这个招数能够战胜对手,他将所有大炮都集在东门。东门曾经在八国联军进攻的时候被炸毁过,因此极为脆弱,所有大炮集之后,周瑾又集了为数不多的骑兵部队。

这些骑兵部队是大清禁军骁骑营,统共两千多八旗铁骑——当周瑾查访的时候赫然发现,八旗兵仅有五百人,另外一千五百人居然是花钱雇来的。这些雇佣兵有满人贫民,有汉人,有蒙古人,有回民,甚至还有外国人。

不过这些外国人连忙解释说他们不是外国人,他们是康熙年间在雅克萨被俘的俄军后代,经过几代的繁衍,如今他们一口倍儿流利的北京话,他们称自己是北京土著。

周瑾哭笑不得,这帮人除了长相有儿像是洋人之外,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都是完全的国人,你要说他们是外国人,这帮人好好叫喊道:“怎么着,丫看不起爷,要么练练?”不过周瑾对这些人的战斗力可不敢轻易相信,他偷偷下令血军步兵第6旅在骁骑营之后,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