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29章

庚子猎国-第229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作?”

“是的。”

“你觉得我们会和他们合作吗?”

“将军,与其让我们两千个人冻死,不如和他们合作。”翻译说道,“也许他们未必会害我们,反而会帮助我们。我了解他们的元帅,他们的元帅是一个特别的人。”

“特别的人是什么意思?”

“您知道英国有一个将军吗?叫做克伦威尔将军。”

李尼维支惊讶道:“你的意思是他会做中国的克伦威尔?”

“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克伦威尔,他叫做曹操。”翻译说道,“而他们元帅的祖先,就是曹操。”并不是所有姓曹的人的祖先都是曹操,谁知道曹跃的先祖是谁,只不过有些人经常会给别人戴高帽子或者给自己戴高帽子罢了。

李尼维支坚持到第三天7月31日上午,发现天空还在下着雨,他只能感慨说老天爷不帮我,也只好下令士兵投降。

但是因为李尼维支的耽误,很多士兵因为伤口感染或者得了流感而病情加重,尽管投降了可是得不到有效医治,这支1300多人的战俘队伍因伤兵感染死亡高达800多人,将近一半的俄军在随后的两个月内病逝。而李尼维支关心的留守下的伤兵们被囚禁在新编步兵第17旅,遭到士兵的虐待,生还者十不足一。

李尼维支投降了,俄国海军中将先生愣是被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军官逼得投降了,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传奇,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该是中**官们出人头地的时候了。

时间回到两天前,7月29日,由于清军武卫前军的擅自撤军,导致直隶总督裕禄不得不率领其他清军撤出天津,八国联军对天津进行了全面占领,但天津百姓依旧坚持战斗。天津的顽强抵抗是八国联军预料不到的,但是从天津的建立之初来说,天津就是一个好斗之地。

天津最早只是一个渔村,在元末的时候,大明建立,燕王朱棣率领麾下将士从安徽出发,一路打到长城,终于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恢复汉族帝国。朱棣随后在天津设立天津卫,设立锦衣卫户所以及屯田开垦军户所,天津从一处小渔村逐渐扩大为船港。明朝中期闭关锁国封海,一度导致天津衰落,但到了清朝,用海运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让天津重新成为重要港口。另一方面,天津作为保护北京的卫所,一直以来都驻扎着大量的军队,例如北洋水师衙门就驻扎在天津,两次鸦片战争也是从天津登陆,所以本地驻扎着大量军人及其后代。

八国联军进入天津的时候处于对义和团的仇恨,到处屠杀义和团,但是天津百姓也受到牵连,八国联军劫掠天津百姓和滥杀无辜使得原本冷眼旁观的天津人奋起抵抗,从而也导致了八国联军无法及时从天津抽出精力向北京进攻。

曹跃连夜派遣陈刚率领第1骑兵旅立即连夜赶赴天津,接应武卫前军余部、张德成、曹福田的义和团,至于其他义和团不予接待,如果遇到陈震宇的神威营,务必全力以赴消灭之。

陈刚领命,率领五千骑兵赶赴天津,并且在7月30日下午抵达天津。

此时的天津,尽管天降磅礴大雨,但依旧阻挡不了八国联军的脚步,大半天津城已经落入联军的手中。

联军指挥官列克谢耶夫也没有想到,双方战事焦灼的时候,对手清军之中最骁勇善战的武卫前军突然撤退了,只有一少部分武卫前军依旧坚持战斗,大部分武卫前军不告而别离开战场。由于武卫前军擅自撤走,直隶总督裕禄独木难支,无奈只能带领绿营和巡防营约5000士兵向北京撤退。

清军的突然撤退,让与八国联军交战的义和团措手不及,天下第一团大师兄张德成在裕禄走的时候接到了一份武器清单,请他接受武器。

裕禄虽然走了,但是他给天下第一团留下了数量不少的武器弹药。张德成率领亲兵接收武器弹药返回的路上,忽然遭到红枪会的袭击,张德成被红枪会一阵枪雨打死。原来红枪会在张德成身边安插了密探,在得知裕禄将军火留给张德成之后,心怀嫉妒想要抢夺军火,并在王家口附近的苇场伏击了张德成。

张德成一死,义和团群龙无首,很快也崩溃了。

而此时驻防在山海关外的武卫左军(毅军改变)才匆匆赶到天津,可惜天津已经被联军攻破了,这次带队增援的是聂士成的安徽老乡马玉昆。

马玉昆是武卫左军悍将,深得武卫左军总统宋庆的器重,并被清廷封为振勇巴图鲁,他曾经在镇压捻军过程中屡立奇功。而在西北民乱爆发之后,朝廷令宋庆的毅军支援平定民乱,宋庆便派遣马玉昆率军前往陕北榆林。马玉昆攻破金鸡堡,后随左宗棠进入新疆,生擒叛军黑瞎子,驱逐白彦虎逃入俄国。为了震慑边疆叛匪,马玉昆带兵驻新疆十年。十年之后,马玉昆被调回来担任山西太原镇总兵。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马玉昆率领毅军6营赶赴朝鲜,在守卫平壤战斗中,马玉昆杀得日军哭爹喊娘。可惜叶志超逃走,使得马玉昆腹背受敌,被迫撤回中国境内。日军追杀进入中国,马玉昆率军接二连三与日军展开厮杀,虽然清军在辽东不断战败,但马玉昆的悍勇让日本人大为赞赏,称其“中国强兵,忠勇力战,绝无退却”。

马玉昆在天津城西武清与联军交手,被溃军冲散阵脚,随即联军追杀过来,马玉昆所部不得不退向北京。

八国联军趁机向天津内所有负隅顽抗的清军以及义和团发起进攻,义和团中最有名的女团红灯照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大部分红灯照女拳民随大流向北京逃去。

但在许多地方,由于义和团和清军坚决誓死抵抗,天津人民的顽强让八国联军很是头疼和恼火,他们在大街小巷与八国联军展开巷战,使得联军伤亡几多。为了早日攻克天津,八国联军再一次采取使用毒气弹的方式进攻,杀伤了大量义和团战士和清军。

而武卫前军前路统领周鼎臣在杨村与联军交火激战阵亡,副将杨慕时也应撤退不及时,被联军包围击毙。

7月31日早上,从天津撤出的武卫前军大部分在暴雨和饥寒交迫致中国,在路上遇到了陈刚的血军骑兵第1师,随即陈刚奉命“护送”他们抵达顺义。这个护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吞并了,大部分武卫前军在主帅聂士成和主要将领阵亡之后都选择了依附强者,只有一少部分人接着暴雨天气向南逃走投奔袁世凯去了。

陈刚犹豫了一下之后,他的手下陈宦说:“大将军将来是要统一的,这些人去了袁世凯那里,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嗯,你带人去把他们拿回来。”

“拿回来?”

“人拿不回来,人头也拿回来。”陈刚摇着头无奈地说。

“是。”

第355章 曹跃威胁清廷

7月31日晚间,武卫前军残部抵达顺义,曹跃随即强行将其整编为新编步兵第19旅,旅帅由武卫前军残部的最高长官后路统领胡殿甲担任,副旅帅冯义和,1团团长王继忠,2团团长方德昌,3团团长苏绪模,辎重营长范天贵,曹跃只是派遣康成担任了新编步兵19旅参谋长一职。

新编步兵19旅如今只有不到5000人,即便补充也只能从俘虏的义和团中补充,可是步兵19旅和义和团有着血海深仇,所以暂时没办法补充。幸好此时留守陕西的大将冉东让人从后方运送了2000补充士兵,被曹跃全都划归给了新编步兵19旅。

从京师传来的情报显示,北京城内有近十万清兵军队和二十万义和团士兵,但却拿不下区区一个东交民巷使馆区,曹跃就此判断出清军战斗能力极弱。

另一边,天津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大部分的抵抗势力,只有小股清兵与民团、义和团继续坚持战斗,已经不会影响大局了,联军总指挥列克谢耶夫已经整顿军队,开始向北京进军。

8月1日,血军顺义总司令部得到了右路军的战斗报告,一支三千人的俄**队李尼维支联队被误打误撞来到了房山县,一头撞进了右路军的埋伏圈内,惨遭全歼,至此已经有两支联军部队总计六千人被歼灭。

但曹跃向朝廷索要的补给和钱粮都没有得到回应,曹跃觉得对方太小瞧自己了,于是将李尼维支联队被全歼的消息奏报给了朝廷,让朝廷看着办吧。

血军取得的战果越是辉煌,便越是让朝廷越是感觉到压力,慈禧三次拒绝接受慈禧懿旨,已经公开地和朝廷讨价还价了,其数额巨大让朝廷难以承担。

慈禧三天内连续召开御前会议,一次次商讨战时问题,最后甚至于他将荣禄重新请了出来,很是尴尬地向荣禄请教。

荣禄叹了口气说道:“曹跃仰仗的,不过是除了他们没有人能挡得住洋人罢了,要是有人能挡得住洋人,还要曹跃什么用呢?”

载漪道:“现在的问题是,谁能挡得住洋人,还有能挡得住洋人的吗?”

“有,但是只怕他未必肯。”荣禄道,“董福祥的武卫后军就有这个本事。”

裕禄摇头叹道:“若是他能,早就把东交民巷打下来了。”

朝臣们也叹了口气,荣禄心中苦笑说你们不让用炮,只能用步枪,东交民巷里步枪机枪自然少不了,轻武器比武卫后军还多,怎么打?

慈禧说道:“但无论如何,也只有董老将军才是真心为我大清了。荣禄,你有什么主意?”

荣禄道:“北京门户乃通州,若通州被攻陷,北京城也不需要防了,所以守得住通州才好。臣请调武卫后军前往通州防御,只要防得住通州即可,再许诺曹跃一些小恩小惠,让他包抄联军,则必可大获全胜。”

“小恩小惠怕是未必能打动他啊。”裕禄道。

载漪愤恨地说:“狼崽子喂不饱。”

荣禄道:“民间俗话怎么说?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两人虽然争权,但是在面对曹跃的问题上,还是能够保持一致的。

“卿家说的有道理,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啊。”慈禧道。

随后慈禧和荣禄载漪、奕劻、崇礼、恭寿等人商议起来,决定将内库的十万两银子给曹跃做赏赐,并将蓝祺儿格格送到顺义去,督促完婚。

蓝祺儿格格是老恭亲王奕?的五格格,三年前与曹跃定下婚约,那时候她才十五岁,如今已经十八岁了,在这个结婚年龄十八岁为上限的年底里,五格格已然是个老姑娘了。奕?虽然喜欢蓝祺儿,但她的侄子如今的恭亲王溥伟却不喜欢这个庶出的姑姑,所以在得到太后圣旨之后,立即派家人将蓝祺儿送上马车送往顺义县城。

送银子和蓝祺儿格格的又换成了刘名誉刘大人,看来没有人愿意来曹跃军营挨骂,只有刘名誉才敢过来。

曹跃热情招待刘名誉,笑道:“刘大人,有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有,给你送美女来了。”

“什么意思?”

“三年前的婚约你忘了吗?”

“婚约?”

“蓝祺儿格格啊。”刘名誉哈哈一笑道,“太后下旨,即刻完婚,由你做天津总兵。”

“不接。”曹跃冷笑道,“天津总兵,格格,我都不会接。”

刘名誉摇头道:“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接,大将军,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免得太后冲动之下做出错事,放着洋人不打打你。”

“他会吗?”

“女人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两人放声大笑起来,女人,还真的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刘大人的意思呢?”曹跃问。

刘名誉笑道:“接啊,怎么不接,一来你接了我好交差,二来你接了好给朝廷一个交代一个台阶,三来嘛,你要钱要粮要枪也有借口。”

“对,你说的对。”曹跃笑道,“那有劳刘大人回去帮我要钱要粮要枪了。”

“这是自然,”刘名誉道,“你和手下人商量一下,到底要多少合适,要多了朝廷拿不出来,要少了未免太便宜他们。”

曹跃随后与手下幕僚研究需要的粮草军火军饷的数量,决定再要一百万两银子,一百万两白银的粮食,以及三百万两的军火,曹跃才能重新打回天津去。

送走刘名誉之后,曹跃对蓝祺儿格格的安排有点不知所措了,她怎么办?怎么安置?如何安置?曹跃无奈让何顺将她安排到顺义县令家里,让顺义县令好生招待蓝祺儿格格,再怎么说,在清政府的眼中,她是自己的人。

顺义县令吴县令傻眼了,格格,格格住进自己家里,连忙和自己的夫人将最好的房间让给蓝祺儿格格居住。

蓝祺儿问吴县令:“你认识曹将军吗?”

“下官哪里认识曹将军哟。”吴县令低头不敢看格格,但听格格的声音,必定是以为美丽至极的女子。

“那曹大将军既然不认识你,也没有见过你咯。”

“自然。”

“如此说来……我懂了。”蓝祺儿眼睛眯成一条线冷笑道,过了一会儿说:“这样吧,吴县令,你配合我一下,过几天请曹大将军来府上。”

“啊?”吴县令苦着脸道,“我请不动曹大将军,我一个七品芝麻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