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147章

庚子猎国-第147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套客气的做派了?”

曹跃只好心情忐忑地坐好了,只不过面对光绪的时候,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你看他的眼睛吧,感觉不尊重皇帝一样,不看吧,还是不尊重……

光绪帝身材修长,大概一米七五的身高,因为一直以来受到慈禧的压制心情不好,也让他的脸上多半时间满是压抑,可一旦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儿就会立即兴奋起来。曹跃在历史上知道光绪皇帝这个人,心有雄心壮志,胸无半分城府,做事冲动遇事犹豫,放在后世就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加愤青,这种人做一个普通市民也就是天天在网上骂骂政府然后宣传“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普通人,做皇帝实在是小材大用了。

此时的曹跃不知道除了作为这个时代的臣子表示出对皇帝的一种礼法上的尊敬,还用什么态度面对他,更是对他迫不及待地召见自己表示出一种担忧。他和他的准岳父陶模一直以来都在支持后党,支持守旧派,支持慈禧,而光绪却始终念念不忘拉拢自己。光绪皇帝越制召见自己的行为,势必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光绪兴奋地问道:“你是只带两千骑兵便平息了甘肃叛乱,又俘虏了八百俄国俘虏?快一些与我如实讲来。”他对行军打仗当然并不在行,但是他却渴望陈伟康熙一样的一代帝王,恨不能杀敌在阵前,在幻想之中自己已经是勇夺三军指挥若定的一代天骄了。所以他对曹跃的感觉就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于是曹跃开始从血军的组成说起,从自己做潼关前营丁哨哨长开始,刀斩马太岁,伏击马鹞子,白毛山伏击战,勇救甘陕总督,为陕西新军做基础收敛陕西练军勇营,陕中剿匪,陕北破康三石被杀案,整肃巡防营,逼降甘肃银川十三家,死战安西十九团,追击俄国哥萨克骑兵一千公里,哈密城下全歼哥萨克。好在曹跃口才好,讲起来口若悬河,该吹嘘自己的地方绝对不含糊,该夸别人的地方也不吝赞美之词,整个故事将来两个时辰,讲完了才发现自己饿得不行了。

光绪立即让太监给曹跃准备吃的,曹跃岂敢在这里吃,但光绪赏赐又不能拒绝,正在此时忽然有人传报,太后请曹跃前往颐和园听候宣调。

曹跃没想到自己还成了香饽饽了。,他抬起头看了看光绪皇帝,却见光绪皇帝满脸的铁青。

236。第236章 京师风云(二)

此时的光绪帝胸腔满是怒火,冲动的脸上表现出了愤怒和无奈,他内心犹豫挣扎许久,到底是该反抗还是服从。虽然他一生之中最想成为的就是第二个康熙,诛奸臣灭远敌固江山,成为千古一帝,努力想成为第二个康熙,但他没有康熙的勇气和智慧,更没有康熙壮士断腕一般的冷酷心肠。面对慈禧,他无论如何也提不起来反抗的精神和意志,有的只是一腔委屈咽进肚子里。

传播的大太监李莲英看到光绪的神情,心中也是百般滋味,做大清朝天子的,如今任人摆布,当真让李莲英心中也不好受。李莲英是慈禧的人,可是内心之中李莲英是任何光绪的地位的,甚至在三年之后慈禧准备废帝的时候,公开选择支持光绪皇帝,导致慈禧贬黜了他。

光绪帝内心挣扎了几分钟之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挥手示意曹跃下去吧。光绪毕竟是光绪,此时光绪选择了服从,而不是反抗,他让曹跃下去了,自己一个人待上一会儿。

“臣告退。”曹跃道。

“等一下。”光绪忽然说道,对王建斋说:“王公公,你去拿一些果子来,曹**卿一路之上奔波劳苦,怕是还没时间吃晚饭,路上吃一些垫一垫肚子吧。”

曹跃听罢之后,愣住了,抬起头看着消瘦的光绪,内心些许感动。说实话,光绪皇帝给人感觉并不像是一个皇帝,他身上没有皇帝的那种威严。但光绪帝对曹跃这种给大清国争的脸面的功臣做到了尊重和善待,如果大清帝国让光绪掌管的话,最起码能够看到重新崛起的希望。尽管光绪有这样那样不足之处,诚然,光绪皇帝身上的缺点似乎更多,但光绪有一点其他守旧派大臣和慈禧太后没有的优点,就是希望。

任何的改革都要经过流血和阵痛,光绪帝的维新变法如果没有流血的话,岂能变法成功?可惜光绪帝太过天真,以为真的可以君王一言可定天地万物,最终变法失败,他们本人被囚禁于叫瀛台的一座小岛上。

这就是光绪,一个性格复杂志向远大的人,同时他的举措又让人不由得钦佩。虽说小恩小惠,但难得他作为一个皇帝,能够给与臣下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曹跃再一次深鞠躬一拜,道:“微臣谢主隆恩。”

转身离开养心殿,曹跃被冷风一吹,冷静了下来。除去光绪带给自己的感动,他还感觉到一种脚踏漩涡的压抑感。曹跃一入京师,便被搅入了帝党和后党的争斗之中,他感觉这里面的水太深了,甚至让他的思想有些跟不上。他以为自己会被安排一阵时间,然后等待召见,岂料到没到京师便被八旗子弟们给抢了战俘,刚刚入住西大营便被召见皇帝,这大半夜的又被太后召见。曹跃只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压抑,他不喜欢这种争斗,他更喜欢战场之上的战斗。

带着曹跃的太监在前面引路,一路上不断有人跪地上磕头,曹跃心中奇怪,开口道:“公公,敢问高姓大名?”

“咱家李莲英。”那走步有些快的高瘦太监李莲英笑道。

“原来你就是李公公!”曹跃大为震惊,慈禧派李莲英连夜召见自己,足可见对自己的重视了,他连忙伸手入怀里,走到人少的地方的时候,拉住了李莲英的袖子,说道:“李公公,一点意思,不成敬意。”言罢顺着袖子递了过去。

李莲英忙道:“曹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曹跃笑道:“俺曹二虽然是个粗人,但宫里的规矩,俺也懂。只希望曹公公能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俺就心满意足了。”

李莲英低头看了一眼银票,赫然是五万两白银,也是吃了一惊,脸上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声音都变得亲切了起来,笑道:“规矩是规矩,不过你拿的也太多了。”

曹跃当然心疼,尼玛蛋的五万白银,五万两白银我能在张之洞那再买几千条枪和几万发子弹了,死太监!他心里虽然大骂,可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来,低声道:“以前一直久仰李公公的威名,想要求见却不得门,如今见了李公公才知道什么是贵人。我觉得李公公就是我的贵人。”

李莲英被夸得满面笑容,道:“哪里话,哪里话。”

曹跃道:“还请李公公给俺说一说规矩,俺一个边关武将,啥规矩都不懂,拜托了。”

“规矩都是一样,用不着三叩九拜,跪在地上好好磕头,太后没有准的时候,不能抬头。太后准了,抬头不能看太后,要看自己脚下前面两三仗的地方,别让太后觉得你故意不看她,让她感受出来你对太后的敬畏,知道不?”李莲英收了银子心情大好,于是淳淳教导说。

曹跃忙拱手笑道:“受教,受教了,还有没有呢?”

“这次太后抬你入镶蓝旗,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娘家,所以呢你见到太后不能说臣子,你要说奴才。回话呢,也不能说回太后的话,你要说回主子的话。”

“太后她老人家日理万机,操心国事,所以你不要打扰太长时间。”

“太后问你什么,你回答什么,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说话。老佛爷可不是一般人,你但凡有什么小心思,她都看得出来。”

“另外你在皇上那说了什么,太后要是问起,如实回答就是,万万不能隐瞒一丝一毫。”

“待会儿你要捡好听的话说给太后,别什么话都说。”

“要是太后问你怎么看新政的事儿,你就要注意了,该怎么站队该怎么说话,尤其要注意,你现在心里仔细想想。反对新政是反对朝廷进取,但支持新政是乱国。”

……

曹跃将李莲英的话一一记在脑海里,这李莲英的名声果真不错,收人钱财替人办事,从来不会如安德海一样猖狂的到处敲诈勒索,最终因人品太差被朝廷诸多官员联手诛杀了。而李莲英一直活到了1911年,活到了六十四岁,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旧社会中,活到六十四岁算是相当长寿了。

曹跃看中李莲英的,就是他这人收钱办事的特点,比后世某些官员有节操多了。或许可以这么说,后世的某些官员甚至不如清朝的太监守信操守。

说话之间,已经从紫禁城养心殿来到了西华门,这李莲英的脚力真不错,走这么远说这么多话都一点都没累一样,曹跃倒是佩服他了,看来人家能够成为慈禧心腹也是本事了得,起码鞍前马后伺候慈禧的时候,体力跟得上。

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曹跃就是从西华门进来的,他的亲兵此时也等在西华门边上,京师的天气和西北一样冷,但亲兵们忠心耿耿地站成一排等待曹跃。终于见到了曹跃急急忙忙地走出紫禁城,亲兵们眼神里流露出放心。

李莲英看到这一百多站如松立入塔的士兵,不由得心悦诚服,这曹二郎果真是一个骁将。西华门看门的大内侍卫将曹跃的手枪、飞刀、马刀都递了过来,曹跃一一穿好。李莲英说上轿子,曹跃摇头笑说自己还是骑马习惯了,坐不惯轿子,再说骑马跟在李莲英身旁,还能说一会儿话。

李莲英笑道:“你这猴崽子倒是精明的很呢。”

于是李莲英坐着轿子,曹跃骑着马伴在一旁,而曹跃的亲兵前后各五十人一队护送他们向西去了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城西郊,与紫禁城相距十五公里,属于北京城外城,周边相当的安静,与圆明园毗邻,前身是乾隆皇帝休息的清猗园。后来在咸丰十年的时候(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连带着清猗园也遭到了破坏。十年前,慈禧挪用了两千万两海军军费重修了清猗园,并取名为颐和园。寓意也很明显,是慈禧年纪大了之后颐养天年的园子。

曹跃骑在马上和李莲英一路之上说起来话,也许是五万两银子的作用,平日话不多的李莲英今天说得特别多。反正要走很长一段距离,时间有都是,李莲英又开始说起来朝臣的不是了,尤其是翁同龢这个军机首辅。什么十年前翁同龢就身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就总是拦着颐和园修建,什么海军建设的时候翁同龢也没少拦着,什么挑拨光绪和慈禧的母子感情,什么鼓噪光绪对日宣战,只把翁同龢说得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害国宰相一般。

也不知道翁同龢与李莲英有什么仇,让李莲英如此不待见他。

也许是白天下了一场小雪的缘故,地上有些泥泞,抬轿子的轿夫踩在泥水的地上有点踉跄,李莲英说话也说的累了的时候,终于到了颐和园。颐和园门口自然有八旗士兵把守,交了武器之后,曹跃进了颐和园,在签押房等待召见。

等待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李莲英来到签押房,带着曹跃来到颐和园景福阁觐见慈禧,唱话的太监传报之后,李莲英带着他进了阁子,远远地看到一个长脸的老太太左拥右护之下靠在椅子上翻着折子。

这个人,就是大清国实际上的掌权者,断送了大清国两百多年历史的慈禧太后。

第237章 京师风云(三)

若是以往这个时候,慈禧早就睡了,她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早上起来的早,晚上睡得也早,白天午睡一觉,精神饱满,身体也没有任何疾病和辛苦,除了亲儿子同治死去的那几年郁郁寡欢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心态平和。毕竟论起政治斗争经验来,经历了宫斗残杀的慈禧远比任何人都知道如何应对。但是今天慈禧睡不着了,因为他的干儿子光绪犯了一个她的大忌,光绪先于自己召见地方军官,而曹跃正是慈禧看好的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最重要的是,曹跃是带兵入京的,带来的还是西北虎狼之师人称血军的陕西练军勇营——血军这个名字,已经口口相传落入慈禧以及其他王公大臣们的耳中了,这血指的就是敌人的血,所以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支带着浓浓杀戮气息的军队。

西北人性格里好战不好斗,并不会一言不合拔刀相斗,可是当他们决定做事之后,绝对会雷霆万钧地去做。曹跃的血军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军队,所以有资格被人评价和议论,甚至连兵部尚书刚毅也偷偷地对慈禧说,曹跃的这支部队极其骁勇,八旗兵与禁军不如也。前几天袁世凯向荣禄报告了一件小事,荣禄立即报告给了慈禧,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骑兵右翼迎接曹跃骑兵进入直隶省,双方还友好地比试了一番,在最重要的军阵比武中,西式战法训练的武卫军骑兵被血军杀得溃不成军。

慈禧因此更加对这支部队重视起来,到底什么样的人带出这群虎狼之师呢,甚至载漪抢功的事儿,慈禧自然是知道了,尤其是抢功不成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