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灭世大磨 >

第684章

灭世大磨-第684章

小说: 灭世大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尚见状眼中精光一闪,但他非但没有趁胜追击,更是将手中无双剑重新化为蓝白羽扇,羽扇微微摇动说道:“《紫雷惊天诀》乃至阳至刚的功法,以雷霆万钧的攻势碾压一切敌人,因此施展之人心中也必须无所畏惧,你这一次躲闪,却是违背了《紫雷惊天诀》的意志,气势已泄的的你战力已经不足方才七成,再打下去也绝不可能战胜我,不如收手吧!”

“……”雷武道闻言沉默良久之后,十分不甘心的说道:“今日暂且作罢,来日我会再来讨教,告辞……”

雷武道言罢化作雷光瞬间消失,留下姜尚双目微眯,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口中语气莫名说道:“雷武道呀雷武道,你真的很强,可惜呀……你选了一个,你根本不可能战胜的人,当你的敌人!”

朝歌城,殷商王宫。

费仲和尤浑两人在得知张奎等人无功而返之后,立刻意识到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西伯侯姬昌虽然不受纣王待见,但他毕竟是殷商四大诸侯之一,只要姬昌不是犯了诸如谋反、弑君之类的无恕之罪,即便是纣王都只能囚禁他,而不能伤他一根汗毛,若姬昌脱险之后,将他们派出杀手半路截杀的消息公诸天下,恐怕就是纣王都保不住他们两人。

想明白这一点,两人心中顿时慌了,平日里那无数的阴谋诡计,都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一旦人越慌张就越难想出一个好办法,如热火上的蚂蚁一般的两人自然也不例外,最终两人被逼无奈,只得赶在朝会之前入宫面见纣王,将一切事情如实禀告,两人原本以为纣王会因此勃然大怒,但没想到纣王却是面无表情看着两人。

“姬昌跑了……是么……”良久之后纣王缓缓说道,听闻纣王此言,两人心中顿时一凉,也来不及说什么求饶的话语,只能是不住的磕头,头磕在地上砰砰作响,在这诺大的宫殿之中形成回音,但纣王却忽然咧嘴笑道:“你们无需惊慌,朕并不怪罪你们的意思。”

“大王饶命……大王饶命……”纣王越是这么说,两人心中越是惶恐不安,他们太明白纣王喜怒无常的性格,也很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别看此时纣王口上说不怪罪,说不准下一刻就翻脸无情将两人推出问斩,正因如此两人磕头的力度很大,不过片刻两人的头上就都出血了。

“两位爱卿,你们这是何苦呢?这件事情你们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才是呀!”纣王在两人呢惊讶的目光之中笑道:“朕大发慈悲赦免姬昌,但姬昌非但不入宫感谢朕的恩德,反而夤夜出城逃回西岐,这说明什么?这岂不正好说明,姬昌心中有鬼,不敢见朕吗?”

身为一个合格的奸臣,心思敏捷,揣摩君意乃是必然功课,费仲听闻纣王此言,立刻明白他这是要恶人先告状,于是费仲连忙说道:“是的,是的,大王说的没错,姬昌深夜出城,定是因为做贼心虚,不敢面对大王,臣以为大王应该将姬昌如此行径公诸天下,让天下百姓们明白,道貌岸然的西伯侯究竟是怎样的人。”

尤浑闻言立刻补充道:“不仅如此,大王还应该传书四方,命天下诸侯出兵讨伐,将姬昌叛逆彻底剿灭,如此即可提现大王威严,也可以震慑四方诸侯,使之不敢再生二心,以免再有姬昌、苏护、袁福通之流犯上作乱,徒惹陛下费心!”

“哈哈哈……爱卿此言,深得朕意。”纣王拍案大笑道:“姬昌叛逆,自当诛灭,但未免朝中老臣反对,一会儿朝会之上,两位爱卿还要助朕一臂之力呀!”

费仲和尤浑对视一眼,同时露出奸诈的笑容说道:“臣等遵命。”

半个时辰之后,朝会正式开始,文武百官并列两旁,纣王高居王座扫视群臣,口中高声说道:“朕听闻昨日西伯侯已经回到朝歌,朕今日便要召见他,来人,传西伯侯姬昌!”

费仲此时出列说道:“启禀大王,西伯侯已于昨夜携其子姬考离开朝歌,回西岐去了,另外国师姜尚也随之离开。”

“哦?姬昌走了?国师同行?”纣王闻言沉声说道:“日前朕赦免姬昌,免其羑里囚禁之苦,但这姬昌非但不知感恩,竟然还不告而别,显然是心有恨意,还有国师姜尚,身为当朝国师,非但帮助姬昌离开朝歌,自己更是不告而别,当真是大逆不道!”

“大王息怒。”丞相商容闻言出列说道:“西伯侯一向忠义,德行操守皆为当世一品,他怎么可能对大王心存恨意,而国师姜尚入朝时日尚短,对于朝中规矩并不熟悉,正所谓‘不知者不罪’,还望大王暂息怒火,由臣往西岐一行,待了解事情始末,再行回禀大王。”

“丞相无需多言,朕意已决!”纣王自王位起身,扫视群臣昂首说道:“传朕旨意,命东伯候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候崇侯虎集结大军随时待命,并命西方两百诸侯国出兵攻打西岐,凡有抗命不尊者,一律视作姬昌同党,以叛国论处!”

“大王请三思!”群臣闻言连忙说道,但纣王心意已决,又岂是他们所能劝阻,丞相商容与三公之一的鬼侯对视一眼,口中不禁轻叹一声,而后他仿佛做出某种重要决定一般,出列说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老臣也无从劝阻,但老臣深感自己年事已高,无力继续辅佐大王,还请大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丞相不可呀!”群臣闻言顿时哗然,不过此时他们的意见却已经不再重要,一切的决定权都在纣王手中,只见纣王与商容对视许久才缓缓说道:“既然丞相如此说了,朕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朕便准了丞相之请,准你高老还乡!”

“老臣……谢大王。”

第1174章 散宜生相请 姜尚初设计

西岐城,姜尚府。

自从姜尚舍弃朝歌国师之位,跟随姬昌来到西岐之后,姬昌与一众文武将之视如上宾,每日府邸之外马车络绎不绝,好一派繁华景象,但姜尚却明白这不过只是表象,虽然姬昌对他十分信任,但西岐文武却并不如姬昌那般信任,之所以会有如此景象,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帮助姬考,将姬昌从羑里救了出来,但对于他们来说姜尚不过仅是外人,而且还是一个舍弃君王的背主之人,虽然碍于姜尚面子他们不会表现出来,可心中多少都对姜尚有所抵触,姜尚也知信任并非朝夕之间便可建立,所以他一直在默默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只见姜尚手执蓝白羽扇孤立后院,秋风瑟瑟吹落叶,孤独阵阵伴此生,姜尚低头看着一遍遍落叶沉默不语,忽然侍者快步来到姜尚身边说道:“老爷,散宜生散大人求见。”

“散宜生……”姜尚听闻此名,双目不禁微眯,心中念头飞速转动,口中也是毫不停滞的说道:“快快有请。”

“是。”侍者退下,片刻之后一位身穿白衣的儒雅男子步入此处,只见这男子约莫三十余岁,面容儒雅俊朗,两撇胡须左右分开,一双丹凤眼微微眯起,显然是一位聪慧机智之人,此人正是西伯侯姬昌的左右手,西岐文官之首的散宜生。

这些日子来到姜尚府中拜访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但唯有两人从始至终未曾露面,这两人便是南宫适与散宜生,如今散宜生忽然拜访,是否意味着西岐文官集团准备接纳姜尚了呢?一念至此姜尚当即笑道:“不知散大人拜访,姜尚有失远迎,望请见谅。”

“先生客气了,却是散宜生冒昧登门,打扰之处,还请先生见谅才是。”散宜生拱手笑道:“由于事情紧急,客套之言,散宜生便也不多说了,我此次前来拜见先生,乃是因为……”

“兵祸将临!”姜尚忽然接口说道,散宜生顿时面露惊讶之色,但他那双微眯的丹凤眼中,却划过一抹几不可见的了然之色,而这抹了然却被姜尚察觉,他不动声色的说道:“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散大人乃是侯爷左右手,负责西岐文臣大小事务,每日自是公务繁忙,如果没有什么紧要之事,想来散大人应该不会有这空闲时间,来我这里才是。”

“而且从散大人来我这里可以推测,此事应该也与我有关,但我刚到西岐不久,每日都在府中,不曾外出一步,因此我贸然推测,散大人的要事应该与西岐无关,而我在来到西岐之前,乃是殷商国师,以此身份作为基础进行推测,很显然散大人之事与殷商有关。”姜尚笑道:“纣王一向看侯爷不顺眼,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此次侯爷深夜离开朝歌,虽然是为了避祸,但却也给了纣王借口,想必纣王定然以此为由,兵伐西岐!”

“如果我所料不错,纣王定会命令东伯候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候崇侯虎集结大军随时待命,同时命令西方所属两百诸侯攻打西岐,凡是拒不出兵者,以通敌叛国论处!”姜尚笑道。

随着姜尚娓娓道出,散宜生的面色也越发严肃,但这严肃的面色却是为了掩盖他心中的震惊,须知这个消息他也是不久之前才刚刚得到,而姜尚正如他所说,一直呆在府中未曾出门,可姜尚所言却与纣王命令一般无二,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姜尚手中有着一支他所不知道的势力,这支势力暗地里为他传送情报,要么便是姜尚智慧绝顶,光凭着蛛丝马迹的线索,以及对纣王段时间的了解,便猜出他所发出的命令,无论是哪一种,散宜生都感觉姜尚深不可测。

“原来一切早已在先生掌握之中。”散宜生拱手说道:“正如先生所料,纣王命西岐所属两百诸侯出兵讨伐,虽然这两百家诸侯十分敬重侯爷为人,但迫于纣王压力,却也有三十六家诸侯起兵响应,这三十六家诸侯少则数百,多则数千,结成了一支人数约在五万上下的联军,正在向着西岐逼近,侯爷下令招西岐文武共同商议对策,我认为这等大事,怎能少的了先生在场,故此特来相请。”

“原来如此。”姜尚点头说道:“还请散大人前厅稍后片刻,带我准备片刻,便随你去见侯爷。”

“还请先生抓紧时间。”散宜生催促一句,便转身前往前厅去了,留下姜尚一人羽扇微摇,皱眉思索。

忽然姜尚侧头看向墙角,口中说道:“出来吧。”

“呵呵,果然瞒不过主人法眼。”随着一声轻笑,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影忽然出现在墙角处,此时乃是大白天,而那墙角处却并没有丝毫阴影,显然老者的隐身术已经修炼到十分高深的层次,但最为关键的却并非是老者实力如何,而是他的身份,这老者竟是数日之前,刚刚告老还乡的殷商丞相,商容!

只见姜尚随手一挥,商容身体瞬间干瘪,最终化为一张巴掌大的纸人飞入姜尚手中,竟是道家傀儡秘术,姜尚手捏纸人闭目凝神,纸人的记忆瞬间便被姜尚读取,姜尚用片刻时间将这些记忆消化之后睁眼笑道:“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西岐城,西伯侯府。

文官以散宜生为首,武将以南宫适为首,文武官员面色肃穆分列两旁,姬昌面容平和坐于主位,虽无纣王骇人霸气,却也是一副明君圣主之相,姜尚手持羽扇立于姬昌身旁,对此南宫适不时对他投去不服的目光,只因姜尚所立之处,乃是姬昌亲自指定,而那里一向都是心腹智者所立之地,显然姬昌用人不疑,更是想要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对姜尚的信任。

“此次有三十六路诸侯攻我西岐,不知诸位有何想法,还请畅所欲言。”姬昌此言拉开此次议事的序幕。

姬昌话音尚未落下,不想被姜尚抢风头的南宫适立刻出言说道:“区区三十六路诸侯何足挂齿,只要侯爷给我五万,不,三万精兵,我定然大破敌军,壮我西岐威势!”

“万万不可。”散宜生出言道:“三十六路诸侯平日并无劣迹,乃是因为纣王的威胁而不得不与西岐为敌,以西岐兵力击败三十六路诸侯并不困难,但此战之后,侯爷多年来在诸侯间积攒的威望也将丧尽,却是得不偿失呀!”

南宫适闻言连忙说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三十六路诸侯就会自己退去吗?”

散宜生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什么都不做,但也不能一味硬打,我们必须想出一个计策,让三十六路诸侯不战而退,如此一来侯爷威望得以保全,西岐的实力也不至于因此损耗。”

姬昌点头说道:“正该如此。”

既然连姬昌都点头了,此次议事的基调也就定下了,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中,群臣不断提出各种办法,却又不断被人否决,时间一长,姬昌的眉头也不禁微微皱起,忽然姬昌察觉身边的姜尚,从始至终面带微笑,这完全就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姬昌心中顿时一定,口中对姜尚说道:“看先生面带微笑,应是已有计策在心,不知可否说出,为姬昌排忧解难?”

姬昌此言,顿时令姜尚成为目光焦点,姜尚却是面色不变,羽扇一指散宜生说道:“侯爷难道没有发现,自从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