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白首太玄经 >

第190章

白首太玄经-第190章

小说: 白首太玄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瞬间,她心中猛的一紧。

虽然她之前看似看赵玄很不顺眼,因为一件小事就像发脾气,但她其实真不是一个易爆易怒的人。之前已经说过,她对赵玄的感情十分复杂。因为复杂,所以才会去关注、去留意;因为不想面对,所以才会去暴躁、去愤怒。

这时见赵玄似乎修炼出了差错。她当下也管不得许多,心中想:“之前他化名‘萧峰’的时候帮助了自己,自己也绝不能袖手旁观。”可不袖手旁观又能如何?她完全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经验。一时间只能围着赵玄打转干着急。

忽然间,她脑海中灵光一闪:“修炼出了差错,无外乎真力运转出了偏差,或者脑海里出现了幻觉。或者把他叫醒就可以?”想到这里。她紧忙用手去推赵玄,并叫道:“赵玄,快醒醒!快醒醒!不要练了!”然而她却忘了,赵玄四周有一圈无形的能量般,不等她把手拍到,就将她的手阻拦。

就这样,李淑一边拍打一边大叫,希望能把赵玄叫醒。不知过了多久。当她筋疲力尽、声嘶力竭,赵玄依旧安然不动盘膝坐在那里。

只是相比于之前的“变脸”。赵玄到最后已经又回归面无表情,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

面无表情……总比“变脸”好吧?

李淑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忽然眼前一黑,意识一沉,歪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

当李淑再再一次从昏睡中醒来,时间还是不知过去了多久。

她拍拍有些疼痛的脑袋,紧忙望向赵玄,就见赵玄依旧巍然不动的坐在那里。

李淑:“……”

一股无力感自心底传来,她顿时不知该何去何从。

怔怔间,忽然赵玄嘴角一勾,脸上再次露出一个愉悦的微笑。李淑不仅不喜,反而却心中一跳,暗道糟糕。

如果她没记错,上一次赵玄“变脸”就是从一个笑容开始的。

正待上前“尽自己所能”,看看能不能叫醒赵玄,熟料她刚刚站起来,赵玄竟忽然睁开了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就好像里面有……有……有什么来着?恩怨情仇?人情世故?还是万丈红尘?这个世界没有“因果”一说,李淑根本无法描绘自己看到了什么。就好像赵玄眼中有一个由无数种复杂的东西组成的一个漩涡,只要人沾到其中一丝,就永生永世不能脱身,始终都要深陷在里面,一时间不由看得呆了。

一种莫名的恐惧,忽然在心底升起。

她不知这恐惧到底是从何而来,就好像是本能的惧怕、本能的想要从那里面挣脱,可她用尽全身力气,却依然无能为力。

不知不觉,汗水打湿了她的衣衫。

忽然间!

赵玄的声音在耳旁响起:“李姑娘,醒醒!醒醒!”

李淑顿时浑身一个激灵,瞬间从那种感觉中挣脱出来,这才发现,衣衫早已湿透,对面,赵玄正正闲庭信步的走过来。

她下意识往后一退,叫道:“你别过来!”

赵玄停下脚步,诧异道:“又怎么了?”还以为李淑又在耍小脾气。

李淑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尤其是他那双眼睛,见里面再无那种让她恐惧的“东西”存在,才松了一口气,心有余悸道:“你……你之前怎么了?在做什么?”

赵玄歪了歪脖子,道:“贫道之前是在悟道,怎么,难道有什么异象?”心中疑惑:悟个道而已,应该不至于吧?

原来之前李淑之所以不能接近他,只不过是他悟道之时元神本能的对自身的保护。

如果悟道谁都能够接近,那神仙不知因何有感,就会顿悟,一悟就有可能千年乃至万年,没点保护本能,岂不会被人玩死?

赵玄还是因境界太低,才会刚出现本能保护,若他日后真的能成仙成佛,悟道之时,怕会形成天涯咫尺、隐匿藏形的本能,根本不是常人能够想象。

对面,李淑可什么都不知道:悟道?什么东西?想到这里脱口就问了出来。

第二百六十二章五千文字收娇俏

“什么是‘悟道’?跟‘贫道’又有什么关系?”李淑看着赵玄,满脸“你不说我跟你没完”的表情,显然今天非搞明白这个不可。

她这几天可被那什么“悟道”搞得不轻。

没错,就是几天!

虽然这里无法得知时间,但李淑肯定,赵玄“悟道”绝对不小于三天。

赵玄看了看李淑略显狼狈的模样,虽然不知怎么搞得,但料想应该跟自己悟道有关系,况且……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立即解释道:“‘贫道’是‘我’的自称,‘悟道’嘛……是我的修行。”

“修行?”李淑依旧不解。

赵玄轻笑,再次解释道:“就与你修文、修武一般,贫道修道。”

“修‘道’?‘道’是什么?”李淑更为疑惑。

赵玄摇头不语。

李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见此,赵玄故作一叹道:“非是贫道不说,而是不可说、不能说。”

“你当我是傻子?”李淑根本不信。

这世上有什么不可说、不能说的东西?

说来说去不过是不愿说而已!

赵玄见李淑的表情,心中一笑,暗道:或许真的可以!想了想,道:“如果贫道没记错,你我第一次见面之时,你曾做了一首诗。诗曰:‘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此诗大有参破虚无、明心见性之意。其中一句‘终日看天不举头’有‘终日拔草参玄、寻求真理,却无暇抬头’之意;二句‘桃花烂漫始抬眸’有‘桃花烂漫之际。方才参破真理。始知抬眼看天’之意;三、四句‘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似乎在说‘尽管你再有遮住天空的网,我也能透过牢关抓住光明’颇有‘冲破一切牢关,摆脱所有的世俗约束,进入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之意。如此也算得道根深种、道性颇深。既然你我有缘,不知你是否愿随贫道修道?”

李淑知道赵玄所说的诗是当初她遇见赵玄与赵灵儿在京城游玩时被柳文昊为难时所做,但她当时真的只是灵光一闪,有感而发。完全没有赵玄说的什么“参破虚无”、“明心见性”、“道根深种”、“道性颇深”之类。

她甚至连这四个成语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好不好!

恍然间,她回过神来,怀疑的看着赵玄:“你是在转移话题吗?”

赵玄嘴角抽了抽,摇头道:“道可道,非恒道,文道武道是道非道,贫道之道,非三言两语能够讲明。若你不知‘道’,就算贫道讲了,你也不能明白;若你知‘道’。就算贫道不讲,你也能够知道。”

什么是道非道道可道文道武道不是道。怎么这么绕呢?

李淑第一反应就是赵玄又在忽悠她,只是细细品味,尤其是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似乎玄妙之中蕴含着极大的道理,一时间不由低头陷入沉思。

赵玄见此,微微一笑,抬头看天,静静等待。

如果别人能通过他的眼睛,就会看到,在这深渊之上,似乎有某种力量,阻隔着深渊下万物的气机与那高高在上的天道相连。

就连李淑身上也一样!

一丝异色,从赵玄眼中闪过,他低下头,再次看向李淑。

良久,李淑抬起头来道:“如果你不说,我又怎么知道‘道’是什么?不知道‘道’是什么,我又怎么知道去不去修‘道’?”面容平静,看不出来在想什么。

赵玄轻轻一笑道:“也罢,就让贫道麻烦一下,先赠你道德五千言,共九九八十一章,上篇言道,下篇言德。若你能悟,自然会与贫道修道;若不能悟,即便你答应,怕贫道也不会答应。”

这一番话说的极为不客气,但李淑只是皱了皱眉头,就将心中的邪火压下了。

她倒要看看,赵玄说的“道”到底是什么!

就见赵玄大袖一摆,一张长桌凭空出现,上面正好摆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赵玄极为熟练的把纸摊开,压上镇纸,轻轻研磨,不一会儿时间,手持毛笔,挥毫泼墨,一个个字迹跃然纸上。

李淑皱着眉头,轻轻上前一步,只见其上写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李淑看着看着不禁呆了。

不知道为何,她只感觉赵玄笔下文字一段段都在阐述世间至理,甚至比她自幼所学的圣人言论还要高深莫测。尤其是第一段,她根本无法理解其中之意,却也觉得其中之意广大无边、浩瀚无穷。到了第二段她才略有领悟,似乎在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一瞬间,“无为”两个字涌上心头,再也挥之不去。

赵玄笔墨不停,《道德经》一章一章写出,一直到了第三十七章,“道经”的最后一章,才略作停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写完此章,赵玄看了李淑一眼,见其脸上若有所悟的表情,微微一笑,继续向下书写“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一直到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才悬笔而停,再次转头看向李淑。

就见李淑在他写完最后一个字后竟缓缓闭眼,同时一股“道者”独有的飘然之气从其身上发出,不由得瞳孔微微一缩。

这是……顿悟?

就是顿悟!

赵玄心头微震,万没想到李淑竟然这么容易就陷入顿悟。他虽然从李淑当初做的那首诗中看出李淑早有出世遁世之意,可也没料到,李淑顿悟起来竟然这么容易。

他哪里会知道,这个世界被各种入世的理论充斥,尤其儒家,虽讲中庸,却也不讲出世,李淑如今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泡到了《道德经》这部道家圣典、出世圣典之中,自然展开了疯狂的吸收。

这与他这块早就被《道德经》这片汪洋大海浸泡透了的海绵自然不一样。

……

一天后,李淑才从顿悟中醒来。

赵玄一直站在她身前计算着时间,见她睁眼,立即问道:“如何,现在可知‘道’为何物?”

李淑似乎还没从悟道的余韵中走出来,呆了好一会儿,才道:“道……是路?修行的路?”

赵玄闻言不禁摇头,道:“看来你还依然拘束在固有的观点中。也罢,毕竟你初次入道,贫道也不能强求。贫道现在问你,你可愿随我学道?”

“要拜师吗?”李淑问道。

赵玄笑了:“当然!”如果不用拜师,他费这么半天力气做什么?

李淑闻言却瞬间沉默了,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赵玄没有催促,背负双手,静静的望着对方。

良久,李淑蓦然抬头,道:“好!”一个字出口,赵玄双眼瞬间一凝,死死的盯着两人之间。

就见他法眼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的打开,法眼之下,连接两个人之间的因果灰线猛地一颤,开始快速消散。

只是消散的快速,停止的也快速,只消散到了三分之一,那条因果线就瞬间停止,不过赵玄依然大笑:“好好好!贫道果然没有猜错!”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说来也是,以他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如果他没有什么目的,怎么会费心费力引李淑入道,并且要收她为徒?

第二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