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97章

靖康雪-第97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让耶律大石非常担忧,他不止一次的和前南京留守、现在的天赐皇帝耶律淳商量,凭借如今燕云兵团的军力,恐怕不足以阻止女真正兵人数越来越多的女真兵团继续南下西进,两次小胜面对的还是之前投降的辽军还不是女真正兵,据称数量有十万人的女真正兵要是真的来了,我们怎么办?

所以,惟今之路,除了向南朝宋求援,别无他路,如果不求援,迟早会被女真人夺了燕云十六州。

耶律淳对这种情况也非常担忧,当然,他更担忧天祚帝的下落就是了,虽然之前就有不少次群臣商议废立之事,但是真正的废立,还是因为天祚帝下落不明,至今没有消息,留守燕云的辽臣为了稳固人心才决议立他为皇帝,带领大家抵抗女真人,但是真的可以打败女真吗?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更别说天祚帝还下落不明,要是天祚帝死了还好,没死的话,一国二主,谁说了算?外敌还没赶走,就要内乱?

他看着眼前年轻的耶律大石,没错,这个年轻人说的一点错都没有,惟今之计,的确就是向南朝宋求援,据说这几年宋军连续打了几场胜仗,现在宋军的精锐西军还在西夏暴打党项人,灵州城岌岌可危,党项人的求援文书早就来了,但是辽人自顾不暇,再者说了宋神宗时期就已经默许宋军灭夏,拖了那么多年,多敲了人家二十万一年的岁币,现在他们也不好意思旧事重提。

他不愿意投降,他已经六十岁了,时日无多,他真的不想向女真人投降,早些年的时候,他因为女真人的战争而丧尽威望,他对于女真人的痛恨绝对是位居全辽前几位的,但是他没有实力,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燕云,乃至于反攻东北,夺回他的荣耀。

失去的国土回不来,失去的兵马也回不来,整个燕云地区辽军不超过十万,就算再组织那些汉人组建成军队,也不见得多有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宋朝求援,几十年未曾打仗,澶渊之盟历历在目,宋军没有理由不出兵相助,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他们是这些道理的祖宗,不会不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

所以他允许耶律大石写信甚至是准备出使宋,请求宋军援助,最好还能请到宋军中的名将带领能征善战的军队来帮助他们,之前耶律大石已经写了国书送往宋国,还没有消息,但是他相信宋国一定会派兵来援,共保燕云,哪怕此战之后给宋朝一些好处也不为过,燕云对宋朝重要,对辽国一样重要。

而且一定要快,一定要赶在女真人主力军队赶到之前,让宋军驰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燕云不被女真人所得,同样身为蛮族,契丹人更清楚他们因为什么而能和宋朝对抗那么久,如果不是燕云之地和燕云之地的汉人,他们一定会在赵光义北伐时期被消灭掉!

燕云!不能丢!

现在他是皇帝,但是这个皇帝是多么的凄惨多么的可笑,他自己心里清楚,他连仓皇而逃的天祚帝都不如,所以他一登基,也不管别的,就把天祚帝降格为王爵,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近来他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他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恐怕不多了,而大辽复兴的最后希望,就在眼前的年轻人手上,大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契丹人进士。

“大石,我老了,身子骨不行了,环视周围诸人,只有你可以托付大事,我已经撑不了多久了,但是有些事情,就算我死了,你也要记住!”咳了几声,感到有些疲惫的耶律淳这样对耶律大石说道。

“陛下何出此言?陛下身体康健,定可以率领臣等歼灭女真贼人,夺回国土!”耶律大石满脸愤慨和不甘。

要的就是你这种气势啊!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几个人有你这样的气势?还是我契丹族唯一的进士,看到你,我就不由得想起了老人们在我幼年时常常说起的老祖宗阿保机和德光,你一定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中兴大辽的!

“我自己的身子骨我自己清楚,那么多年了,我太累了,大石,我不知道我还有多久的寿命,但是我肯定活不过今年了,你要记住一件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燕云,我们可以丢掉上京,可以丢掉中京,甚至西京都可以丢掉,唯独不能丢失南京和燕云!只要有燕云,有燕云的汉人在,我们还能复国,没了燕云,我们就再也无法回到这片土地上复国了!”耶律淳紧紧握住了耶律大石的手,一脸沉痛。

“陛下!”耶律大石大惊失色。

耶律淳苦笑了几声,开口道:“我们心里都清楚,汉人聪明,会做生意,会技艺,会权谋,更会打仗,就是他们的皇帝太无能了而已,否则,汉人一定不会放任燕云十六州一百多年不在手上,燕云在汉人手上就是阻挡我们南下的壁垒,而在我们手上,却是我们命和根,你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想想匈奴人,想想羌人,想想鲜卑人,都曾经狠狠的欺凌过汉人,但是结果呢?

汉人很可怕,非常可怕,非常厉害,只要他们有一个强势睿智的皇帝和燕云十六州!我们很幸运,生在了汉人没有强势皇帝和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所以大辽一百多年了始终可以压着宋国,燕云的汉人制度给了我们多少帮助,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精通汉学,更是我契丹唯一一个进士,这些事情,你一定知道!

但是眼下,我们最大的威胁不是汉人,而是女真人,他们的战斗力太强,兵锋太锐利,我们难以抵挡,唯有拉上汉人一起,才能对付他们,你要记住,汉人擅长守城,我们擅长野战,只有我们和汉人联起手来,才能真的遏制住女真人,无论我们哪一方单独作战,现在都不是女真人的对手,除非汉人立刻就有比我们更强的骑兵,或者我们立刻就有比汉人更高大的城池!

我们都有弱点,所以才要联合,女真人人口不多,兵马也不多,只要我们坚持,不投降,打着打着,女真人就没有人口了,绝对不能让女真人得到燕云的人口,更不能让女真成为大国,死死的守在燕云,和汉人一起守住燕云,只要守住燕云,不让女真人得到汉人的人口和土地,他们就一定不能长久!大石,你一定要记住!”

耶律淳说着,激动起来,苍白的老练突然变得通红,剧烈的咳了起来,用手捂住嘴巴,待得咳喘平息,拿开手,赫然一片鲜红!

耶律大石大惊失色,大喊道:“陛下!您……”

耶律淳喘息着摇摇头,死死地盯着大石:“我死之后,你要协助皇后,抓住权柄,稳住内部,然后,找到废帝的儿子继位,不论废帝生死,尊废帝为太上皇,这样,才能平息废帝的愤怒,然后,死守燕云,让汉人协助你,无论如何,不能把燕云丢给女真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否则,我们,和南朝,都难逃劫难!你一定要记住!也要告诉宋人,他们清楚,他们清楚!你一定要记住!”

一百六十四张英一定要想一个办法

耶律淳终究没有撑到宋辽联合抗金的那一天,也许这一天永远都不会到来,但是他还是这样期待着,他是辽人,是辽人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国家可以继续存在,虽然现在辽国危如累卵,但是他从耶律大石的身上看到了辽国的未来,他相信,辽人的未来,契丹族的未来,就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然后他闭上了眼睛。乐+文+小说

而这一切的前提,则是燕云不丢,如果燕云丢了,辽人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了,他这样预感,如果现在丢了燕云,辽国就没了,以后的辽国再也不是现在的辽国,宋辽为了燕云十六州打了那么多年,打的头破血流都咬牙坚持,死都不放弃燕云,才能让辽国力压宋朝那么多年,如果现在丢了燕云,辽人将再也回不来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和最旺盛的创造力属于汉人,上天把文明的能力赐给了汉人,没有别的民族能够在这一点上超越汉人,反正耶律淳是不知道有什么人可以在文明上超越汉人的,不过万幸,上天还是公道的,给了汉人无与伦比的能文明能力,却没有给他们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所以他们始终是羊,自己圈养着自己,偶尔变异几只老虎,也敌不过草原上的狼群。

只有得到汉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他们才能生存,而且诡异的是,只要一旦失去了所有的汉人,无论他们是否掌握了最先进的汉人技术,都会在不久之后被汉人消灭,那个时候,汉人又有了更新的技术,而离开群体的汉人则不再具备创造力,只剩下了生产力。

所以,命可以丢,燕云不能丢!

带着这样的意愿,耶律淳把辽国的未来托付给了他所宠幸的耶律大石,把他的皇后萧普贤女和幼子也托付给了年轻的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开始主掌燕云地区的辽**政大权,一边发榜寻找前废帝天祚帝的五子耶律定为新任皇帝,接着主掌军政大权,在燕云地区布防,排出大量侦察兵侦查金军动向,同时遣使向宋朝求援。

而无论是死去的耶律淳还是活着的耶律大石,都万万没有想到,宋人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已经忘记了本属于他们的“唇亡齿寒”的典故,宋人的皇帝,大部分汉人的皇帝,那位高贵不可方物的大宋官家赵佶,已经命令他手下最为能征善战的“文臣”枢密使张英为统帅,最为忠心的太监监军谭稹,率领二十万“精锐”禁军,北伐燕云,目标——辽人。

就像老太太捏柿子一样,人们都喜欢找比自己弱小的人下手,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总是有着一丝惧意,很难决定要不要下手,所以,无论是赵佶还是认命的张英或者是忠心的谭稹,都决定要和非常熟悉的老对手甚至是老朋友辽人玩一次相爱相杀的经典战争游戏,而不是和未曾谋面的“盟友”女真人联手对付辽国。

谁知道女真人是什么货色?还是赶在他们来之前,关上国门,这一点,徽宗皇帝也难得的重点提醒。

张英面对着能够把辽人打的落花流水的女真人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尤其这个女真族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越是接近燕云地区,张英就越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尤其是一路上路过河北各重要军事种地,张英愕然发现这些地方的军事设施已经基本崩溃,禁军驻军尚且溃烂不可言,更别说厢军和民军,当年澶渊大战前后为了防备辽人而设置的迟滞骑兵动作的数百里泽林也基本干涸,没有任何作用,人为设置的第一道屏障没了,那么大宋的屏障就只剩下了士兵的血肉之躯和黄河天险。

但是熟知草原民族南下规律的汉人定然了解,草原狼南下狩猎,一定是在秋末风高气爽的时节,那是草原上牛羊肥硕,战马壮硕,正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到了夏初才会离开,和草原人战斗了数千年的中原汉人太了解草原人了,无论他们是什么民族,有什么国号,都不会改变他们冬出夏归的习性。

他们不怕冷,汉人却一直有冬季不动兵的习俗,虽然一千多年前被白起打破规律,不过冬天,汉人的确不能把战斗力发挥到最高。

当初建立大宋定都开封的时候,太祖皇帝赵匡胤就想过要迁都长安,但是没能得逞,于是定都开封就这样定了下来,可是太宗皇帝北伐失败之后,面临着极端劣势,他想要改变一下失去燕云十六州以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的现实,于是,召集他的智囊们想办法,最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挖沟,引水,把海水和黄河水引入华北平原,在黄河之北,燕云之南的某个位置,挖了一条长长的泽带,泥泞不堪的土地,多植树木,试图让泥地和树木迟滞辽军铁骑的突击,让宋军有一个准备的时间,甚至可以把辽军困死在这片沼泽地里。

但这终究不是沼泽,澶渊之盟以后,河北百年无战事,军备废弛,军营都成了菜市场,那片沼泽军事地还有人去维护?早就干了,一点用都没有了,张英一路走来,所见所闻都让他大惊失色,他也很快就意识到,这样下去,他们完蛋了!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或者说有了胜利,但是没有后援!一样失败!

北宋的军事特点,就是中央强,地方真空,除了四京有大量常驻禁军,边疆有特殊编制的边军,地方的厢军都可以忽略不计,那是杂役兵,地方上根本没有武力,辽人一旦突破了边疆防线,那么河北除了北京大名府和真定府河间府之外,几乎没有有兵力反击的地方。

自己一旦崩溃,边防一旦崩溃,那么整个河北都完了。

岳翻当初说的,河北倾覆,或许真的有可能发生!甚至不止河北,江北都有倾覆的可能,东晋的悲剧,甚至真的有可能发生在大宋身上!

一定要找一个办法,就算是死,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要保证不会有北敌南下,或者说要安排好防线,至少要撑到西军赶来中原支援,否则,开封府都要危险了!

办法是什么?办法在哪里?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