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门悍妇 >

第123章

农门悍妇-第123章

小说: 农门悍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倭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的百姓都纷纷逃往内陆。后来祖父带着二叔三叔一起打退了倭人,逼的他们退回了自己的岛国,元气大伤,所以这些年沿海那边渐渐恢复了从前的繁荣了。”

“只是,我们也损失惨重,当时祖父受了重伤,二叔战死,三叔失踪。”

“后来,我听祖父说过,我们的兵力并不比倭人差,吃亏就吃亏在不会海战。当时大齐的兵力是倭人的三倍多,却还是付出了这么沉重的代价,就是因为倭人狡诈无比,又十分擅长水上作战。”

“那一场战役,虽然倭人损失了一大半人,可逃回去的都是精英,祖父后来说过,倭人记仇,再加上岛国面积小,物质奇缺,他们休养生息后,必定会卷土重来的。”

俊生沉重地对婉娘说了这段往事。

婉娘心里也不好受,拍拍俊生的背道:“以后咱们大齐肯定不会吃亏了。你把这个报给皇上,让皇上先准备着,未雨绸缪,到时候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措手不及了。”

俊生点点头,道:“太上皇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命人在沿海各卫所训练水兵了,只是不知道这么些年来如何了。哎!咱们睡吧!”

说着,便躺了下去。

婉娘也睡下,靠着俊生的肩膀,问道:“那咱们三叔……”

俊生知道婉娘要问什么。

于是答道:“当年我还小,这些都是听祖父和父亲说的。二叔能够确定当时就战死了,可是三叔,三叔当时所乘的战船在半个月后被人在海上找到,父亲后来派了大量的人在沿海一带寻找三叔,可是都没有找到,我们家的人一致认为三叔还没有死。”

婉娘煞有介事的点点头,道:“嗯,也许三叔被沿海的居民救了也说不定。可能像你之前那样,失去了记忆,也许哪天想起来了,他自是会自己找回来的。”

俊生点点头,搂紧婉娘,低声说道:“嗯,我也觉得。以后三叔会回来的。”

婉娘想了想,问道:“那祖父和祖母现在还会想三叔吗?”

俊生笑道:“当然,只是家里的孩子渐渐多了,这些年二老才像你见到这样,以前我还小的时候,他们可不像现在这样想得开的。特别是祖母,那时候几乎是不让父亲带兵的,我和二弟两人,不能同时学武,只能择一人,所以二弟现在只能念书,不管他如何喜欢,祖父祖母和爹娘都是不会答应的。”

婉娘皱眉道:“那是不是咱们枫儿必须带兵?其实我也挺舍不得的。”

俊生摸了摸婉娘的头发,道:“对,枫儿必须这样做,这是身为秦家嫡长孙的责任。不过你放心,我会趁着咱们枫儿还未长大的时候,能给他多消灭一些就给他多消灭一些的。”

婉娘抱紧俊生道:“可是我也舍不得你!”

这是婉娘的心里话,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

俊生吻上婉娘的唇,一点一点的脱掉她的衣服,然后在婉娘耳边低声道:“我也舍不得你和孩子,相信我,我一定给你们一个安稳的家。”

婉娘回应着俊生。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俊生就骑马去了皇宫。

皇上听了过了半信半疑,不过确实对俊生说一会儿会微服到他们的庄子找婉娘谈谈。

俊生听了后,便又赶回了庄子。

这一去一来,婉娘已经醒了,她没有忘记今天有好些人要来庄子上吃饭。

收拾好后,便带着如书到厨房去准备了。

这时,周浩和朱飞也回来了,他们昨天一早赶到通州找了果农,把果农的瓜全部买了来,只给人家留了两筐。

那果农这才知道,原来儿子留下来的东西却是好东西啊,不过已经卖给人家了,只有等来年的时候多种一些,看能不能卖更多的钱。

婉娘看了,一共是十多车的西瓜,这可能吃好一阵子了。

256 四大主子

婉娘算了,今天来吃饭的人除了侯府的,其他的人加上应该能坐两桌。

那就男子一桌女子一桌。

她打算全用昨天找来的食材。

凉拌西红柿,西红柿炖牛腩,西红柿炒鸡蛋。

清炒丝瓜,蒜蓉蒸丝瓜,鱼丸丝瓜汤。

煮玉米,炒玉米豆,玉米稀饭。

孜然鸡翅,孜然烤羊肉,孜然土豆片。当然,土豆得让侯府的人带来。

算算也就够了,反正夏天大家吃得都少,只是为了让大家来尝尝鲜罢了。

庄子里煮饭的婆子是见过这些食材的,不过却是没有想到能够吃,现在看婉娘吩咐如书收拾,自己也在一旁帮忙,顺便问如书的话。

可如书也是不知道的,只能摇头。

不到午时,各个被请的人都已经到了。

何氏几人是跟着侯府的人一起来的,赵子凡是跟着赵麟一起骑马来的。还有端王爷和端王妃。

因为厨房的婆子没有做过,所以婉娘也甩不开手,拜见过长辈了后,就又回到了厨房。

昭阳和秦玥两人跑到厨房来跟婉娘说话。

不一会儿,俊生回来了。

他给众人说了一会儿皇上要来,除了何氏和张成虎,其他的人都见怪不怪了。

婉娘一听皇上要来,便问要不要多做几样菜。

俊生摇头,悄悄说道:“这次皇上来主要是为了问那胡人日记的事的,所以吃食不重要。”

婉娘这才点点头。

长公主见俊生回来了,便跟着侯爷一起拉着俊生去树林那边看玉米。

“那东西真能吃?”

路上,长公主问俊生道。

“嗯,婉娘今天中午已经做了,而且这些年,娘救的那个胡人几乎每年都吃的,没事的。”

俊生回答道。

长公主怅然地点点头,道:“我那时候也只是看他可怜,不像咱们大齐的人,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话,便带了回来。”

侯爷笑道:“芹芹你这是做好事,要是你不带他回来,婉娘哪能发现这亩产能达到两千斤的作物。这可是福报啊!”

俊生刚刚已经告诉过侯爷和长公主婉娘估算的这玉米的亩产量,现在他们就是带人来量化,来称称的。

“可真有那么多?”

长公主听了侯爷的话后,不敢置信的问道。

俊生点头,道:“儿也不知道具体的,但的确是很大一片,每一颗上面最少都有一个,还有些能达到三个的,而且好像这东西不挑地。”

长公主点点头,又遗憾道:“以前带他回来,他又聋又哑,我们也是没办法知道了,要是婉娘早些年回来,这么利于我大齐的东西怕是早就推广出去了。”

俊生不语。

侯爷道:“要是婉娘早些年回来了,也不认识那黄头发蓝眼睛,怕是也看不懂这胡人的文字,也是不会知道的。所以啊,老天爷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一家三口说着说着就到了小树林边。

俊生吩咐带来的人去丈量昨天已经收完的地到底多大,然后还未收完的又有多大。

那人听了吩咐后便去了。

长公主看着这一棵棵还未黄的玉米杆,道:“你说这人都来了这儿这么多年,硬是没找我要一块土地,都自己种到林子边,连屋子都自己搭在这边了。真是……”

侯爷也是这样想的。

这胡人除了会找黄管事要笔墨纸砚以外,似乎真的没有再要求其他的。就连吃食,好像也是他自己解决的。真是个可怜的人!

俊生又带着两人到昨天摘丝瓜的地方,道:“爹,娘,你看着小树上的藤蔓,就是结一种叫做丝瓜的,婉娘说,这花还未谢的要留着,这种比较大的也要留着当种子。”

长公主点点头,道:“这看着倒是能吃,就是不知道好吃不?”

侯爷也道:“你说这胡人在咱们庄子上这么些年了,怎么就没人发现呢?”

俊生笑道:“不是没人发现,而是他们发现了也不会在意的。咱们庄子上又不缺吃不缺穿,谁会没事找吃食。而且这片小树林那边是我跟二弟和小妹经常去的地方,下人们自是不会靠近这边太多的。”

侯爷觉得俊生说的也是,遂不再说话。

“那还有两样东西是在哪儿发现的呢?也是在这周围吗?”

长公主看了四周一圈,觉得没有其他异常的了,便问道。

俊生摇摇头,道:“不是,那是在林子里,要走好一会儿,过后婉娘会让赖大娘移到地里去的,到时候娘就能看见了。”

说完,刚刚丈量地的人便量完,来回报了。

“长公主殿下,侯爷,将军,小的刚量过了,那已经收完的地有九分,那没有收的地有八分多一点。”

俊生点点头,道:“嗯,知道了。”

说着,对侯爷和长公主道:“爹娘,咱们回吧!一会儿皇上该来了。”

长公主和侯爷点了点头。

昨天的时候就已经称过了收回的玉米,一共是一千八百多斤。

照着这样算的话,一亩两千斤不难的。

长公主和侯爷当然很高兴,这还有八分多一点的地没有收,是婉娘留作种子的。

这样的话,明年可以专门选几个州府来试种,渐渐的这个玉米就能够推广下去了。

只是不知道这个一亩地得要多少斤玉米种子。

三人刚回到院子,皇上的马车便来了。一共三辆,也不知道装的是哪些人。

三人停下脚步,看向马车。

第一辆车里自然是皇上,他一下车,俊生几人便行礼。

皇上忙扶起他们,道:“姑姑,姑父免礼,今儿朕是来做客的,没那么多规矩。”

长公主先起身,还没说话,皇上又道:“姑姑,这后面的车可是要你亲自去接的。”

长公主疑惑,不过也是移步去向了第二辆车。

还未开口,便有宫人撩起了帘子,出现的是皇太后和皇后。

“姑姑!”

“皇妹!”

长公主忙朝着她们行礼。

“芹芹啊!你这孩子就是这样招待你母后的,还让不让你母后进庄子啦!”

一个宠溺的声音响了起来。

长公主抬头看去,果然,是自己的母后。

257 新鲜吃食

长公主忙上前搀着太皇太后,道:“母后要来怎么不让皇上通知一声,害儿臣准备不周。”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昨儿吃了俊生送的西瓜,甚是喜欢,本就打算找外孙媳妇再讨点的,哪知皇帝下了早朝说要来你们庄子,说是外孙媳妇又发现新鲜吃食了。这不,跟你皇嫂和侄媳一商议,便来了。”

长公主笑道:“婉娘这孩子孝顺,刚得了西瓜便送回了侯府和宫里,这才发现的几样东西还是儿臣前些年所救的那个聋哑胡人所种,今年年初他不是去世了吗!没人给他收,便让婉娘见到了。”

太后在一边笑道:“皇妹也是心好,随手救下的人,也能弄出这些个玩意儿。”

皇后也道:“姑姑这是心善,有善报。”

侯爷和俊生在前早就等着给几人行礼了,见过后,一行人便进了院子。

早有下人进去禀报外面的情况了。

在厨房准备东西的婉娘一听,哟!这是四大主子一起出行啊!不知道自己的枫儿跟来没有。

洗了手,跟着昭阳和秦玥就出了厨房,来到了院子。

枫儿跟太子坐在最后一辆车上的,走在几个大人的身后。

庄子里所有的人此刻都跪在院子里给几大主子请安。

太皇太后道:“嗯!你们都起来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长公主也随声吩咐了一下。

然后就各就各位了。

何氏从来没有见过宫里的贵人,此刻有点紧张。

端王妃站在何氏身边,捏了捏何氏的手,轻声道:“别紧张!”

何氏感激地看了看端王妃。

一群人进了屋子后,太皇太后便招了小叶儿去,她像老太爷和老太君一样,特别喜欢小叶儿。

婉娘昭阳和秦玥在屋里又给几人请了安过后,才到了厨房。

虽然此刻婉娘看到了枫儿,很想跟枫儿说话,但也知道不急于这一时,今天枫儿应该能够留下来的。

太皇太后搂着小叶儿看向何氏,道:“张夫人,你可是教了一个好女儿啊!”

何氏不知该如何回话,只上前跪谢。

老太君笑道:“亲家夫人,别紧张,这太皇太后是夸咱们婉娘呢!”

太皇太后也道:“嗯,对!张夫人起来吧!你女儿是哀家的外孙媳妇,不用这么见外的。”

何氏起身谢过。

然后这三大女主子便问起了何氏在凤凰村的情况,虽然他们也听过,但听本人讲的效果还是要好一些。

何氏最开始有点拘束,不过讲着讲着便放开些了。

这其中还有小叶儿的童言童语,气氛也算是和谐的。

另外一个屋子便是皇帝带着太子,跟几个大男人在了,大家也是相谈甚欢。

午时正点,在大家都感觉有点饿的时候,婉娘终于是做完了。

因为宫里四大主子的到来,婉娘多加了几样菜,所以耗费了一些时间。

小叶儿坐在女人这边桌,太子和枫儿坐在男人那边桌。

太皇太后瞧着桌上的各种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好奇地问道:“婉娘,这都是你们昨天发现的东西做的?”

婉娘恭敬道:“是的,太皇太后,这些都是用昨天发现的做的。你看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