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17章

顾盼成欢-第217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没有了当时那样的愤怒。

只要郑贵妃静静伴在他身边,他当然会像从前一般宠着她。

而这段时间虽然一直没有去永和宫看望郑贵妃,却并不能代表元昌帝对郑贵妃一点都不关心,与其说不关心,倒不如说他是在等着郑贵妃主动找他。

他堂堂君王,又如何能向一个女人低头?

哪怕,那是个被他如珠似宝宠了多年的女人。

而如今,既然郑贵妃主动踏出这一步,便当然也就雨过天青了。

被元昌帝握着,郑贵妃因有些清瘦而更惹人怜惜的面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皇上,臣妾不碍事的,看着消瘦了也不过是因为肚子里这个折腾得紧,当初怀宁王时可是十分安稳的,以臣妾之见,这次定能生个小公主。”

郑贵妃说话的同时,双手便轻轻抚上了已经有些微凸的小腹,面上满是即将为人母的满足和喜悦。

见郑贵妃如此,想起她这一个多月来怀着身子的辛苦,元昌帝微皱了眉头,便忙牵了郑贵妃过去坐下,“这么调皮,朕倒以为是个小子,爱妃如何倒以为会是个女儿?”

被元昌帝拉着,郑贵妃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放在原处的食盒,“皇上,那是臣妾亲手为您煲的被烫,您可得趁着热喝了。”

说完便又要起手替元昌帝张罗补汤。

元昌帝连忙按下郑贵妃不让她起身,而是自己亲自去提了食盒,端出里面还冒着热气的补汤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郑贵妃见状面上的笑容便又加深许多,却是突然道:“皇上,这宫里吃食何时不用经过重重检验了,您就这样一口喝下去,难道就不怕臣妾会在汤中下毒吗?”

元昌帝这时正端了空的瓷碗往食盒里放,闻言手上微微一顿,但随即就恢复正常,放好碗回头看向郑贵妃,“爱妃会吗?”

郑贵妃与元昌帝对视半晌,然后才摇了摇头,轻声道:“当然不会。皇上,臣妾还想您再护着我们母子三人几十年呢。”

“皇上,臣妾和两个孩儿,如今也只有您了……”

说到后来,郑贵妃将头轻轻靠在元昌帝的肩上,语气中是满满的依恋。

元昌帝微默,然后伸了手放在郑贵妃的肩头,“爱妃放心,无论如何,朕总会妥善安置好你们母子三人的。”

郑贵妃点头,这堆满了书册和奏折的御书房里,于是便也多出了几分温情。

许久,与元昌帝就腹中孩子又说了会儿闲话,郑贵妃以不打扰元昌帝处理国事为由,起身向元昌帝告辞。

一个多月未见最宠爱的妃子,元昌帝这时还颇有不舍,向郑贵妃许了诺待批阅完奏折之后会去永和宫,目视着郑贵妃出了御书房,然后才又重新坐回御案处理国事。

元昌帝当然不会知道,郑贵妃出了御书房后,并未马上回永和宫,而是站在外面,仰头望着天空,看着那蓝天白云,许久之后眼中便微微渗了泪。

回想起方才御书房里元昌帝的嘘寒问暖,与之前的那么多年并无二致,就好像先前那些让她心凉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到底,郑贵妃敛下了眼中所有的不舍,眼神重归平和。

皇上,您会后悔的。

她如此想。

……

宫里正在发生什么,顾青未当然不知道。

就如宫宴那日与许皇后和太子妃所说的那般,她这段时间都在为顾亦安和叶流苏的婚事而忙碌。

秦氏等人还未进京,在京城能被称作顾亦安长辈的,也就只有顾锦琳和周谨之而已,不过顾锦琳有两个孩子要照看着,就算有心想要替顾亦安操持着,也到底抽不出手来。

算来算去,能替顾亦安操持这些的,也就只有顾青未这个妹妹。

妹妹替哥哥操持亲事,这样的事倒也确实少见。

顾青未忙了差不多两个月,才总算将顾宅的事都理出了个头绪,然后正好又接到了太子妃温氏发出的邀请她赏花帖子,于是便收拾了一番进了宫。

太子和太子妃如今已经入主东宫,赴太子妃之邀当然不像是以前那样去端王妃,而是去东宫。

顾青未先往慈宁宫拜见了太后,又去坤宁宫见了皇后,然后才在东宫宫人的带领下一路去了东宫。

得到顾青未到了的消息,太子妃温氏很快就被一群宫人簇拥着迎了出来。

能被太子妃亲自相迎,这样的礼遇让东宫的宫人们立时就对顾青未更多了几分恭敬。

莞迩说

感谢周馨维、气根的打赏,今天三更~

☆、第466章 消气

握了顾青未的手往里走,太子妃指着中庭摆着的一盆盆开得正盛的秋菊,亲自介绍道:“我这人也没什么别的喜好,就只爱侍弄这些个花花草草的,尤为喜欢菊花,这次开的这些秋菊亦不乏名品,弟妹若是有喜欢的自开了口就是,不过是些花草,也算不得什么的。”

顾青未听了回以一笑。

她知道太子妃这是在传达太子和她的态度。

太子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入主东宫,还多亏了顾青未送上来的那两本《闺范图说》,若非如此,说不定元昌帝真的就会偏向宁王那边。

而顾青未,抑或者说是定国公府在这件事上出了这至关重要的力,太子又如何会不在事成之后安抚允诺一番?

这意思领会到了便足矣,至于这菊花,顾青未又岂会真的不知趣的开口讨要,于是道:“太子妃的这些菊中名品若是给了臣妾,那才是暴殄天物,臣妾可不是什么雅人,只怕养不了两日便都要枯萎了去,到时候反倒要惹得太子妃这爱花之人心疼了。”

一番话却是小小的将太子妃捧了一把。

太子妃于是便嗔怪地看了顾青未一眼,“不过是侍弄几盆花草罢了,哪里就当得了什么雅士,这些秋菊虽好,比之另外几盆寒菊却也有所不如,到时候寒菊开了,我给了弟妹下帖子,你可不许推辞。”

顾青未当然连声应好。

太子妃领着顾青未去了东宫的园子。

因为太子妃爱菊,所以园子里种着的便大半都是菊花。

太子和太子妃入主东宫也不过一个多月,东宫就被布置成了这般模样,这也足矣看出宫人们是如何尽心了。

顾青未与太子妃坐在早已准备好茶水点心的亭子里,然后开口赞道,“太子妃这园子布置得倒也确实雅致,宫人们倒也是尽了心了。”

听顾青未说起这个,太子妃就像是终于被搔到了痒处,面上的笑容都跟着深了许多。

她做了好几年的端王妃,但直到现在成了太子妃,才终于能体会出这其中的不同来。

心中有些微微的喜悦,不过太子妃并不是个会因这点事而张扬之人,于是又责怪般的道:“你看看你,我都称你为弟妹了,难道你还不认我这个嫂子?”

见太子妃几次三番称自己为弟妹,顾青未倒也真的从善如流的唤了声“嫂子”。

太子妃这才又重新笑了起来。

今天太子妃是单独邀了顾青未,两人坐于这亭子之中,赏着盛放的菊花,闻着阵阵花香,面前摆着菊花糕,甚至还有一小壶菊花酒,倒也确实悠闲。

与顾青未说了会儿花草之事,似是生恐顾青未对这些不感兴趣,太子妃便又稍提了些宫里最近发生的事。

“……郑贵妃倒也着实是盛宠不衰,自那日主动给父皇送了补汤,这些日子可谓是圣眷正隆,平时往永和宫去的人倒也不少……”

“前些日子刘贤妃不知为何惹恼了父皇,不仅自己被父皇下令禁于永寿宫里,还连累得敬王和永昌公主也跟着吃了挂落……”

听太子妃说起这件事,顾青未便格外注意了起来。

刘贤妃惹怒元昌帝一事的内情,太子妃当然不会知道,她若是知道的话,任是如今怎样得势,也断不敢如此轻易的开口。

“不过,父皇对皇姐倒也确实疼爱,虽然因刘贤妃的原因而迁怒于皇姐,这不没多久便又消了气。”太子妃饮了一口菊花茶,随口说道。

顾青未却突然一顿。

元昌帝对永昌公主消了气?

亲自抓到楚承启和永昌公主之间的丑事,若不是这两人都是自己的儿女,只怕元昌帝杀了他们的心都有了,就算是对外说的是刘贤妃御前失仪触怒圣颜,且牵连到了楚承启和永昌公主身上,但实际上根本就是楚承启和永昌公主连累了刘贤妃。

所以,元昌帝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就消了气?

要知道,前世时,直到元昌帝驾崩,他也再没让楚承启和永昌公主出过各自的府邸一步。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事?

顾青未这样一想,不自觉的就皱了眉头,然后状似好奇地问道:“嫂子,贤妃娘娘不是一向得皇上的心吗,怎么这次竟然就触怒了皇上,还累得敬王和永昌公主都吃了这么大的挂落?”

顾青未问的也是太子妃想不明白的。

好半晌,她才轻轻摇了摇头,“这件事除了父皇与刘贤妃,只怕这宫里就再无其他人知晓了,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这帝王的宠爱,本就来得……”

话只说了一半,察觉到自己所言有些不妥,太子妃就闭了口。

顾青未在心里微微感叹。

太子妃如今倒也算看得明白,不过,等到将来她成了皇后,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现在的这份清醒?

装作没听到太子妃后面半句话,顾青未只追着永昌公主的事问,“嫂子,您是如何知道皇上对永昌公主消了气?”

太子妃也没因顾青未的追问而察觉到什么不妥,将自己所知道的说了出来,“今儿一早就有公主府的侍从入了宫,许是传达了永昌公主的一片孝心吧,父皇立刻就着了人去公主府接人,这会儿皇姐大概正在父皇那里与父皇叙着父女情吧。”

也正是因为本就对刘贤妃一事存了好奇,太子妃得知永昌公主进宫时还特意关注了一番。

永昌公主毕竟是元昌帝疼爱多年的女儿,元昌帝会接她入宫并不让太子妃意外,可今天永昌公主入宫马车是直入宫门,后来又是直接被元昌帝身边的宫人用软轿接去见元昌帝的,从头到尾,竟然再无旁人亲眼看到过永昌公主。

这却叫太子妃有些好奇。

顾青未听了也同样有些好奇。

她敢肯定,元昌帝绝不会是因为什么被永昌公主的孝心所打动,才遣了人接她入宫共叙父女之情。

☆、第467章 谁的(月票420+)

而顾青未与太子妃谈论着元昌帝到底消没消气时,乾清宫里,元昌帝正冷眼看着站在他面前的永昌公主。

当时发现他这对不知廉耻的儿女做出来的丑事,之所以没有当场赐死他们,不过是不想叫所有人都知晓皇室居然还有这样的丑事。

可现在,元昌帝是真的后悔没有赐死他们了。

“说吧,你肚子里的孽种是谁的?”元昌帝的目光比那刀子还锋利。

寡居的永昌公主竟然有了身孕?

这件事若是传到外面去,只怕又会被百姓们用带着暧、昧的语气热议。

永昌公主微微一窒。

事实上,自从刘贤妃生辰那日被元昌帝禁在了公主府,到现在已经过去快四个月了,可她一直都没闹明白为何她会被一向疼爱她的父皇如此对待。

她心里也隐隐有过猜测,是不是她和楚承启的事被元昌帝发觉了。

可人到底都是有侥幸心理的,没听到元昌帝亲口说出来,她又怎么能往那最差的情况去想?

所以,她才会在今天一定要进宫。

交叠在小腹处的手移开,露出自己已经微微隆起的肚子,永昌公主眼神微闪,然后道:“父皇,儿臣腹中的孩子,是您甚为倚重的周大人……”

话还未说完,元昌帝就忍无可忍的一巴掌打在了她脸上。

“孽障!”元昌帝喘着粗气,显然已经怒不可遏,“你以为你们的丑事真的就没人知道了?还是你以为,朕会蠢到被你这些拙劣的把戏给骗了?”

心里隐隐的猜测得到了最终的证实,永昌公主心头一凉。

然后,她急切的想要解释,“父皇,您听儿臣说……”

“住口!”元昌帝怒吼出声,“要是早知道你们能做出这样的丑事,早在当初你们出生时,朕就会亲手掐死你们!”

元昌帝才说完话,就觉得眼前一黑。

本就是年近半百的人,这几个月先是因为发现了儿女的丑事而气得夜不能寐,然后又因为郑贵妃有孕和《闺范图说》的事而情绪大起大落,现在又被永昌公主气了一遭,会感到不适也是正常的。

见元昌帝如此,永昌公主也再不敢多说什么。

这里可只有她和元昌帝两人,若是元昌帝这时有个什么意外,她不还得担个忤逆父皇的罪名?

当然了,事实上她的行为与忤逆也没什么不同的了。

半晌之后,缓解了突来的晕眩,元昌帝铁青着脸看向永昌公主,“你肚子里的孽种是谁的你自己最清楚,朕也绝对不可能允许这个孽种来到世上,你若是还知道什么是脸面,就立即给朕回你的公主府安安分分的呆着,否则,等朕下了旨,你该知道是什么样的后果。”

永昌公主闻言再不敢多说什么,只将手抚上了小腹,脸色微微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