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202章

顾盼成欢-第202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想想,她是何等后悔当初没有对郑贵妃说个“不”字。

好在,她如今有了机会弥补这个遗憾。

即使是重生了一世,她与宁致远能像如今这般并肩而立,也并不容易,她好不容易决定向他付予全部真心,又岂能容郑贵妃再一次破坏?

缓缓抬起头,顾青未红唇轻启,正想开口,却被宁致远抢先了。

☆、第433章 没出息与不贤惠

“贵妃娘娘说笑了,我身边可不缺人服侍,定国公府那么多的下人,有母亲管着,他们侍候起人来可不敢不尽心。”宁致远虽然脸上还带着笑,但谁都能看出来他眼中那淡淡的冷意。

被宁致远这样堵回来,郑贵妃心里一恼。

原本她也只是想试探一下,但宁致远莫不是还要恨上她了?

敛下面上的笑容,郑贵妃干脆就想着把话摊开了说,“本宫所说的是……”

“如果贵妃娘娘是说什么通房妾室,那我可没那个福分。”说到这里,宁致远直接转向元昌帝,道,“舅舅,您的外甥就是个没出息的,甘心情愿一辈子只守着一个人过活,欢颜可是您唯一的外甥媳妇,您可不能让人为难她。”

虽然在场人不少,但这时候所有人却都屏气凝神起来。

大家一边因宁致远这突如其来的话而吃惊,同时也都在等着元昌帝的回应。

在对男子缺少束缚的年代,这世间少有男子能够从一而终的,像宁致远这种不仅打算如此做,而且还一点也不介意的在旁人面前说起,甚至还变着法向元昌帝讨个准话,更是从所未有过。

而元昌帝,只要他说上一个“好”字,得了他的金口玉言,将来谁还敢再往宁致远身边塞人?

但在元昌帝表态前,顾青未却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把握上宁致远的手。

她不能总是等着宁致远护着她,也不能让宁致远来承担所有的压力,该她们站到一起的时候,她希望与他一起应对所有的事。

而且,宁致远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将这件事摊开了说,本也是为了她。

宁致远微微一怔,但随即笑着反握了顾青未的手。

他们这般举动本已属极为大胆的了,更别提还是当着元昌帝的面。

顾青未抬头,迎着元昌帝打量的目光,“皇上,您是越之的舅舅,自然也是我的舅舅,越之是个没出息的,甘愿守着我一个人过一辈子,我也是个不贤惠的,这辈子只希望与一人携手同行。”

说完,顾青未深吸一口气,等着元昌帝有所回应。

她的这番话可谓是极为大胆的了,直听得一个年轻些的宫妃倒抽了一口气。

在一息沉默中,元昌帝一双尽显威严的眼从顾青未和宁致远身上扫过,好半晌,他才突然大笑两声,“好,好,好一个没出息和不贤惠,你们既都心甘情愿,朕便准了你们的心愿。”

顾青未和宁致远都松了口气。

宁致远其实是有些信心元昌帝会应下他所请的,对一个帝王来说,他的臣子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自然比是一个无情之人要来得好,再则这本也算不得什么事,元昌帝就算应下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用宁致远的家务事来换他的感激与忠诚,这自然是划算的。

可就算是有信心,没听到元昌帝亲口应下,宁致远的心里仍是悬着的。

即使宁致远有前世的经验能大概把控到元昌帝的心思,但都说君心难测,在元昌帝未开口之前,谁又知道他会不会因为什么旁的理由驳回他的话?

好在,他没有猜错。

然后,他和顾青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

虽然他们要不要此生只与一人相守要由别人来决定,这一点令他们有些遗憾,但从今天起,再也没有人能打着所谓关心的名号插手他们两人之间的事了。

从这一点来说,也确实是值得他们高兴的。

在他们心中欢喜的时候,一直旁观着的宫中妃嫔们,却各个都眼中生羡。

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是每个女子深藏于心的愿望,只不过在这个男子三妻四妾天经地义的年代,这却是她们连说都不能说出来的奢望。

而现在,就在她们眼前,却有这样一对小夫妻,得了元昌帝的亲口应允。

确实是值得人羡慕啊……

即使是尊贵如许皇后,这时眼中也难免有几分感慨。

倒是郑贵妃,这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她没想到,她只是这样试探了一下,结果倒促成了宁致远和顾青未得了元昌帝的应允一生只伴一人?

对郑贵妃来说,这无异于脸上重重挨了一巴掌。

在众人各有所思中,元昌帝扬手冲宁致远和顾青未挥了挥,“行了行了,也不强求你们年轻人陪我们坐在一块儿,趁着今晚热闹赶紧领着你媳妇去各处转转吧,别忘了去猜灯谜,要是猜中了朕可是有赏赐的。”

宁致远于是冲元昌帝嘻嘻笑了,然后真的领着顾青未出了这棚子。

走到外面,接触到冰凉冷冽的空气,顾青未与宁致远对视一眼,这才真的觉得轻松起来。

各式各样的花灯,还有人群中不时能看到的隔着几步偷偷看对方的年轻男女,两人的心里便也跟着洋溢了喜悦。

他们像普通的小夫妻一样,紧紧挨着走在一起,时不时的躲着旁的视线偷偷握手,然后像藏了什么秘密一般相视而笑。

两世以来,这也是顾青未和宁致远少有的轻松时光。

他们挤到各处去看灯,偶尔遇到有顾青未看中的,宁致远就负责将灯谜猜出来,然后在旁人羡慕的目光注视下接了花灯递到顾青未的手里。

即使没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神的交汇都少,但两人之间那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甜蜜与喜悦的气氛,却感染得身边的人都跟着露出微笑。

顾青未在人群里还看到了周谨之和顾锦琳领着两个儿子出来看灯。

周谨之将年纪比较小的恪哥儿放到肩头,一手扶着恪哥儿,另一手则与顾锦琳一人一边牵着择哥儿,一家四口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不时还替两个孩子赢了画着可爱动物的花灯,倒也温馨和乐。

顾青未不忍打扰他们之间的天伦之乐,倒也没特意去与顾锦琳几人打招呼,只远远看了他们几眼,便又与宁致远一起离开。

再往前走,他们还看到了显然都有些害羞的顾亦安和叶流苏,以及并肩缓行的秦朗和冯氏。

☆、第434章 灯谜(月票240+)

顾青未之前听冯氏说起往事时,总觉得冯氏想法有些极端,还曾为她担心过。

但现在,看着冯氏一脸闲适的与同样面带微笑的秦朗缓步走在一起,他们无论是步伐还是动作,都无一不切合,就算是不认识他们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两人之间的默契。

这让顾青未有些释然。

是她想左了,她只以她与宁致远之间的情况来衡量别人,但其实,别的夫妻亦自有他们的相处之道。

虽然也许不像她和宁致远这样只有彼此,却并不一定就是不幸。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与生活方式。

但,只要他们都各自安好,她作为亲友,也只能在旁边默默祝福他们了。

想通了这些,顾青未偏头冲宁致远笑了笑,然后指了前面一个兔子花灯,道:“越之,我想要那个花灯。”

这些花灯上的灯谜都算不得难,她并非是自己猜不出来,但她却极为享受这种被人呵护着的感觉。

媳妇有要求,宁致远哪里有不应的,应了一声“好”,然后就拉着顾青未兴冲冲的往前走。

正好另一边同样有一对夫妻模样的男女似乎也是冲着那盏兔子花灯去的,宁致远唯恐被人抢了先,几步冲到花灯前,三两下猜出了谜底,从负责核对谜底的老摊主手里接过他的战利品之后,立即就转手递给了顾青未。

那对夫妻显然有些失望,但看宁致远这副模样,到底也跟着微笑起来。

顾青未有些不好意思,将花灯提高了些向这对夫妻致意,然后点了点头离开。

走远了些,顾青未忍不住掐了掐宁致远的腰,“瞧瞧你,怎么就跟个孩子一般,不过一盏花灯,难道还值得与人争执起来?”

宁致远被她掐了也不恼,伸手在顾青未额头上亲昵地点了点,“虽然只是一盏普通的花灯,可谁让这是欢颜你想要的?旁的我能相让,这个可不行。”

这略带了些傻气的话让顾青未听得有些哭笑不得,但随即心里又漫上淡淡的感动。

她回以宁致远一笑,墨黑的双瞳在周围花灯灯光的映照下,仿佛藏了无限流光。

来往的人群里,这样一对无比般配的年轻人相视一笑,很容易就让见者也觉得惊艳了时光。

这一幕落到站在一条巷子口的宁致栩眼里,他有些苦涩地闭了眼,待再也看不到顾青未和宁致远的身影,他才将目光落在巷子里一个正苦恼地盯着脚上的少女。

少女大约十六七岁,容貌算不得非常漂亮,却也十分清秀,她的家境显然算不上好,即使是出门观灯也只穿了一身最普通的粗布衣裳,一头乌发间更是没有点缀任何首饰。

宁致栩看着看着,就有些失神。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少女的侧影倒是……

他眼中微微一闪,有一个想法渐渐浮现在心头。

然后,他心头一惊,勉强想把这个念头压下去,但最终,却仍没能抵过那个念头带给他的诱、惑。

作出了决定,宁致栩面上浮现出微笑,他看向苦恼中的少女,温和有礼地道:“姑娘,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相逢即是有缘,若是在下能帮得上什么忙,姑娘尽管开口。”

那少女闻言看向宁致栩,许是因为宁致栩有张好皮相,她眼中的警惕渐渐退了去,再看看脚上已经湿透的绣花鞋,面带羞赧地道:“公子可否帮小女买双鞋回来?”

唯恐宁致栩误会,少女又紧接着道:“公子请放心,虽然小女的荷包丢了,但我爹和哥哥就在附近,只要找到他们,一定会把钱还给公子的。”

宁致栩脸上的笑意加深,轻声道:“当然可以。”

……

顾青未两人对宁致栩那里发生的事半点不知,他们走走停停,便到了最中间那盏琉璃宫灯面前。

因为先前元昌帝指出,这盏琉璃宫灯是宫里的贵人们一起出的体己钱烧制的,上面的灯谜也是元昌帝亲自出的,若是猜出谜底还能得到元昌帝黄金百两的赏赐,这盏宫灯周围从先前开始就围满了人,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元昌帝出的谜面太难,一直到现在都未有人猜出谜底。

宁致远看了看那盏在灯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格外好看的宫灯,偏头问顾青未,“欢颜,你想不想要那盏灯?”

顾青未看着琉璃宫灯周围围满的人群,轻轻摇了摇头。

围在琉璃宫灯周围的多是穿了儒衫的读书人,也许他们之中有人是冲着那百两黄金的赏赐去的,但更多的只怕是想在元昌帝跟前露个脸。

虽然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读书人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

也许有人是纯为了从书中明礼,有人是因为兴趣,但这世间多的是寒门出身的学子,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十年寒窗的?

一句话大抵便能概括让他们苦读的动力。

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通过科举入仕,在朝中为官光宗耀祖,大部分学子不就是冲着这一点吗?

若按照正常途径,那些寒门学子大抵只有春闱中第,然后在殿试时才能得见圣颜,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只要猜中了灯谜,不仅有百两黄金的赏赐,说不定还能得了元昌帝的接见。

这样的好事,谁会舍得放弃?

顾青未不缺那点黄金,也多的是进宫的机会,她当然无意让宁致远去做阻了别人前路的事。

提着手中的兔子花灯在宁致远面前晃了晃,她道:“我有这个就足够了,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去做阻人前途的事,还没的为了盏灯得罪人。”

宁致远听了立即就眉开眼笑起来。

让他高兴的是,那么多学子围着那盏花灯都没能猜出谜底来,这灯谜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顾青未却压根儿就没怀疑过他能不能猜出来。

对一个护妻如宝的人来说,有什么能比被自己的媳妇如此相信着更让他高兴?

若不是这是在外面,而且周围还人来人往的,宁致远简直恨不得将顾青未抱起来转上几圈了。

☆、第435章 恼怒

顾青未和宁致远也没在这盏琉璃花灯前多呆,就又往别处逛了去。

他们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欢呼以及叹息声,想来是哪位才子猜出了元昌帝出的灯谜。

不过,他们相视一笑,这却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又在各处逛了逛,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两人才往回走,路过隔壁安国公府的棚子时,顾青未听到唐氏的声音。

“真是些废物,这么多人竟就没人知道四少爷去了哪里,养着你们还有什么用?”唐氏的声音很尖锐,带着些气急败坏。

一听说的是宁致栩,顾青未和宁致远立即就撇开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唐氏这时正站在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