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顾盼成欢 >

第166章

顾盼成欢-第166章

小说: 顾盼成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吧,西府出了个手脚不干净敢偷窃主子财物的丫鬟,还波及到了东府,她这个西府的女主人自然要有相应的反应,先满怀歉意的去向安平长公主道歉,然后再愧疚之下提出,为了不让类似的事重演,将园子里的门堵上。

这样一来,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吧?

吕氏是这样想的,她也就是这样做的。

所以,这天下午,园子里那道门就以最快的速度被堵上了。

“呵……”

安平长公主站在园子里,看着新砌的墙上那崭新的痕迹,不明意味地笑了笑。

顾青未这时正挽着安平长公主的胳膊,看到墙上终于没有了那道门,也跟着面带微笑。

“欢颜,你如今有什么感想?”安平长公主偏头看向顾青未问道。

丫鬟们都被遣了下去,这偌大的园子里此时只有安平长公主和顾青未婆媳俩,听到安平长公主如此问,顾青未想了想,然后松开挎在婆婆肘弯的手,两手穿过虚无的空气大大张开,笑着看向安平长公主,“母亲,虽然只是堵上了这道门,但我却觉得自由了许多呢。”

自由。

没了这道门,定国公府与安国公府的联系自然也不会再像从前那般密切,自此以后,再不能有任何人不经正门就能进到定国公府的后院来。

无论是安平长公主还是顾青未,都觉得如此一来,似乎才能完全作了这国公府的主。

听了顾青未的回答,安平长公主先是有些意外,但随即就眼中带笑。

她嫁进宁家二十几年,园子里这道门是她嫁进来之前就已经有的,两家父辈之间的深厚情谊她并不能清晰的感受到,安国公府的人也没能让她有什么家人的感受,所以对这道门,她其实是抗拒的。

可她虽是公主之尊,却也顾忌着宁景昌的想法,一直以来也就努力忽视那道门的存在。

却不想,她这儿媳妇才嫁进来不到一个月,就能将这件横在她心里多年的事给解决了。

“欢颜,这件事,是你谋划的吧?”安平长公主含笑问道。

她穿了一身紫色绣了牡丹的长裙,衬着她那本就由皇家养出来的贵气,便显得有几分不容侵犯的高贵,但她唇边那浅浅的微笑,却硬是将这股距离感给拉近了。

顾青未也没隐瞒,点点头道:“母亲,这件事确实是我故意捅出来的,两府之间虽然情谊深厚,但后宅毕竟是女眷生活的地方,八弟能与香巧搅合到一处,将来就说不准会有其他人。”

她倒是没把宁致栩的事说出来。

一来她也只在园子里碰到过宁致栩一次,无法就这一次说出什么不妥来。

二来,就算她和宁致远都知道宁致栩有什么样的恶心心思,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若是让安平长公主知道了,谁也说不准她会不会因此而对顾青未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顾青未不想赌。

安平长公主倒也认同顾青未的说法,闻言拍了拍顾青未的手,却是没再说话。

但,看着顾青未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她心里却渐渐有了点想法。

她本来就不是个喜欢打理家事的,以前因为定国公府只有她这么个女主人,自然只能接下这担子,但如今,她可是有儿媳的人了,而且她的儿媳还是个这般行事稳妥的。

嗯,反正欢颜平日也没什么事,交些事给她做,应该也不会占她多少时间吧?

安平长公主如此想着。

☆、第356章 帖子

搀着安平长公主一路回了荣庆堂。

今天中午宁景昌与宁致远都不在府里用膳,顾青未便在荣庆堂里陪着安平长公主一起用了午膳。

虽然只是一起用午膳,却让安平长公主颇有些欣慰喜悦,直念叨着有了儿媳就是不一样了,在宁景昌与宁致远两人都不在的时候终于有了人陪着她一起用膳。

倒是听得顾青未心里有些微微的酸,直道以后再碰上这样的时候,一定要赖在荣庆堂里与安平长公主一起用膳。

倒把安平长公主哄得眉开眼笑的。

用完膳又陪着说了会儿话,直到到了安平长公主每日里午睡的时间,顾青未才自回了漱云居。

才用了膳又走动了一番,顾青未回到漱云居也小睡了一会儿。

待一觉醒来,顾青未神清气爽着由画屏服侍着梳头,却听门房上的婆子求见。

门房?

顾青未只以为是宁致远在外要带什么话给她,忙让人将那婆子唤了进来。

却不想,那婆子说的话让她也吃了一惊。

“世子夫人,都察院秦御史的夫人让人送了帖子来。”

都察院的秦御史。

顾青未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随后才想起来,秦朗表哥如今可不就在都察院任了御史么?

那,婆子所说的,秦夫人……

是指她的表嫂冯氏?

前两日接到祖母和母亲的信,顾青未就知道冯氏已经进京了,而且算算日子这几日就要抵京了,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想到这里,顾青未问那婆子,“秦家送帖子的人可还在?”

婆子微躬了身,点点头回道:“回世子夫人,人还在门房上,若世子夫人想见见,老奴这就去把人领过来?”

顾青未点点头。

那婆子于是自去了门房,不多时就将秦家来送帖子的嬷嬷带到了漱云居。

秦家来的嬷嬷姓李,是冯氏的乳娘,随着冯氏出嫁一起到的秦家,又跟着冯氏一路进京。

她四十许的年纪,一张如圆盘的脸看起来极为和气,站在顾青未面前却显得不卑不亢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间只插了一根有些年头的银钗,穿了一身半新的藏青色褙子。

“老奴见过表姑奶奶。”李嬷嬷对着顾青未恭敬一礼。

虽然她是冯氏的乳娘,其实算不得秦家的下人,但她对这位表姑奶奶却不敢有半点的不敬,即使她随着秦氏到秦家只有几年时间,但也足以叫她看明白顾青未这位表姑奶奶在顾家,以及在秦家的受宠程度。

况且,这位表姑奶奶与她家小姐又没有什么利益纠葛,李嬷嬷自然不会让自己的所为替自家小姐树敌。

顾青未抬了手示意李嬷嬷不必多礼,又让人给李嬷嬷看座,待李嬷嬷推辞不过坐下,这才道:“李嬷嬷,表嫂是何时到的京城,如何不早些通知一声,秦朗表哥那里抽不出人手,我这个表妹的也该去迎接一番才是。”

她方才收到的帖子,就是由冯氏发出来的。

听顾青未说得如此客气且热忱,李嬷嬷面上的笑容便多了几分真切,但又想到姑爷身边多出来的那个妾室,她的笑容又不免敛了几分。

“回表姑奶奶,我家少夫人是昨儿个抵京的,因一路走来十分平顺,又想着不是什么大事,便也没想着麻烦表姑奶奶,这不一安顿下来就立即想着给表姑奶奶、表少爷以及周家老爷夫人下帖子,请诸位亲朋去府里小聚,也感谢几位这些日子对大少爷的照顾。”李嬷嬷说得恳切。

不得不说,李嬷嬷的话说得极为好听。

她才进京不到一个月,又是做妹妹的,哪里就能照顾到秦朗表哥那里去了。

冯氏这一进京就给她和三哥,姑姑姑父都下了帖子,莫不是在宣示主权?

顾青未如此思忖着,自然满口应下了冯氏的邀约,又与李嬷嬷说了会儿闲话,这才让人将李嬷嬷送了出去。

冯氏初抵京城,虽然给顾青未等人下了帖子,但只怕东西都还未收拾好,所以帖子上的时间是定在了五日后的。

五日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该去秦家的日子。

秦朗夫妇如今住的宅子也是秦家早年在京城置下的,离着顾宅倒是不远。

一大早,顾青未和宁致远就梳洗妥当,用过早膳后就乘了马车往秦家去。

在马车上,顾青未与宁致远难免的就提到了秦朗与冯氏。

顾青未先是将秦朗和冯氏的事说了个大概,然后有些疑惑地道:“表嫂也不知是如何想的,这次若不是大舅母压了她进京,指不定就真的要如大舅母所担心的那般,要先有个庶子了。”

冯氏,就真的一点也不在乎吗?

宁致远闻言执了顾青未的手重重捏了捏,“欢颜,别人的事咱们且看着就行了,不过你放心,咱们之间不可能再出现别的什么人,这弱水三千,咱们可都只能取彼此这一瓢饮。”

被他这样一本正经地表了一番忠心,顾青未原先心里的那点疑惑倒是尽去了。

好半晌,宁致远拿了手摩挲着下巴,“说起来,你的这位表哥,倒也算是个人物。”

宁致远这两年也不是没有注意过秦朗。

秦朗六年前中了探花,后来在翰林院里呆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却是主动向元昌帝请缨去了都察院。

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瞩目,尤其是元昌帝竟然还真的准了秦朗所奏,让他去了都察院,并委了湖广道监察御史之职。

时下对六部给事中和都察院的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且对科道官的选拔要求极为严格,尤其御史,须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常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大周历来的御史都是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秦朗这么个二十出头的混在一堆年长者之间,也难怪会受人注目了。

秦朗入都察院之后,先是做了三年的湖广道监察御史,三年间也揪出过几个贪官,更曾在监察湖广的乡试时揭露了乡试舞弊案,着实得了不少学子的拥护。

也是自那之后,秦朗才被元昌帝看重,留在了京城为官。

☆、第357章 冯氏(月票320+)

在京城这三年,秦朗也着实履行了自己作为御史的责任,遇百官言行不当必上疏御前,得了不少刚正不屈的赞誉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恨他恨得牙痒痒的。

“皇帝舅舅只怕是打算要用秦朗表哥的,不过现在还只在观察阶段,若是他能过了这段观察期……”宁致远道,“要知道,如今大周朝的都察院里,大多都是些老朽又保守的御史,皇帝舅舅早就想补充些新面孔进去了,秦朗表哥这也算是碰着好机会了。”

宁致远猜测,元昌帝这是在替大周朝的下一任帝王提前布局了。

只是,不知道他那皇帝舅舅如今是不是已经想好了要将天下交给他的哪个儿子。

顾青未闻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因为嫁到定国公府,纵然她平时不怎么关心这些朝廷大事,但前世她也耳闻了不少,虽然算不上精通此道,却也是了解一二的。

真如宁致远所说,那,秦朗将来说不定还真能踏上一条坦途。

要知道,都察院的都御史,可是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的。

想到这里,顾青未又笑着摇了摇头。

秦朗表哥如今不过是个七品的御史,别说能不能在都察院登顶,就算真能,想要爬到那个位置,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年的时间了,她如今就想着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些。

顾青未于是不再想这个问题,又与宁致远闲谈了几句,马车就已经缓缓停了下来。

却是到了秦家。

秦家与顾家相距甚近,顾青未和宁致远才下了马车,就已经看到了与秦朗夫妇并排立着的顾亦安。

说起来,顾青未与秦朗也是很久未见了。

几年未见,秦朗仍如她记忆中的那般温润,但许是因为他在都察院呆了这些年,比起从前,他那温润的气质中又多了几分厚重。

与秦朗并肩而立的,便是顾青未的表嫂冯氏了。

冯氏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她一头乌发挽了个比较庄重的倭堕髻,发间斜插一支点翠发簪,身上是月白的八幅湘裙,一静一动之间都自有一股温婉及端凝。

顾青未前世自己过得不如意,与秦朗虽然同在京城却也没有过多的联系,所以对冯氏其实尚算陌生。

她以为,秦朗身边多了妾室,冯氏纵然是个真大度贤惠的,多少总也会受些影响。

但她仔细将冯氏打量了一番之后,却未从冯氏脸上找出哪怕任何一丝的失意。

若不是冯氏的演技太好,那就是她真的不在意秦朗纳妾了。

顾青未心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却也没忘了与秦朗几人打招呼,“表哥,表嫂,三哥。”

而后便与冯氏站到了一处,留宁致远和秦朗顾亦安说话。

今儿会来秦家的也就顾青未和宁致远,顾亦安,以及周谨之夫妇了,又都不是什么外人,估摸着周谨之和顾锦琳也快到了,几人便没有进屋,一起在门口等着。

顾青未轻轻挽了冯氏的手,笑着道:“早就听大舅母夸过表嫂,却不想今天才第一次见到表嫂。”

冯氏闻言浅浅一笑,“我这几年也不知道听母亲夸过表妹多少次,今儿一见才知道母亲那些夸张可是一点也不过分,如今既然都在京城了,表妹若是不嫌弃,日后不妨多来表嫂这里走走。”

顾青未自然点头,“那敢情好,我也是初来京城,能多个去处自然不会和表嫂客气。”

说到这里,她想起即将要进京的顾青澜,便又笑道,“对了,表嫂,过上一段时间我大姐姐一家也会进京,到时候又要更热闹些了。”

想起顾青澜的一双可爱的儿女,顾青未眼中笑意又深了些许。

冯氏闻言又笑着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