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94章

三国大皇帝-第94章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恨声道:“我乃前护羌校尉冷征之子冷祁,尔等逆贼造反,杀死家父,我日夜寻思复仇之计,今日相遇,便是天意!”

李文侯冷笑道:“嘿嘿,我杀的官兵,比宰杀的牛羊还多,哪里记得住那么多,能不能报仇,就看你的本事如何了!”

冷祁闻言大怒,暴喝声中提枪而出,陶商把他安排在最后埋伏的关头,就知道是给他报仇的机会,若是连这样的机会都把握不住,他自己也就撞死算了。

冷征本事护羌校尉,李文侯怎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佯作不知,只是为了激怒冷祁,让冷祁和他单挑,如果能胜,还能有一线生机。

对付这个年轻小将,林问候自忖还是有点信心,况且盛怒之下,最易犯错,见对方含怒杀来,马上也拍马冲上。

两马交错,他们都用长枪,瞬间便各自刺出三枪,叮当声中,基本旗鼓相当,再次调转马头杀在一处,都是铤而走险的招式。

两人一个为报父仇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另一个穷途末路,寻找逃生之路,枪枪凌厉。

冷祁年轻气盛,招式凶猛,李文侯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枪法十分老练,不和冷祁正面撄锋,不断防守着,只等对方进攻的空隙发忽然击。

两人杀在一处,都是拼命的招式,看得两边的士兵不时发出惊呼,都为自己的将领捏了一把冷汗,尤其是那些羌兵,更是攥紧了拳头,生怕李文侯战败,他们也要丧生在此。

正激烈厮杀,李文侯渐占上风的时候,忽然山路上一阵嘈杂,却是陶商带着兵马追了上来,李文侯正好回头瞥见,顿时心中慌乱,差点被冷祁一枪刺中。

马上对冷祁冷嗤道:“哼,你要为父报仇,便是依靠外人之力么?”

冷祁沉着脸,大喝道:“我要亲自复仇,谁也不许相助!”

这句话是说给身边的士兵听的,更是喊给正在靠近的陶商等人。

李文侯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见冷祁果然上当,嘴角泛起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就算是陶商,也不能出尔反尔。

果然陶商打马上前,淡然看着场中厮杀的两人,言道:“李文侯,你若能胜,本将便放你一条生路,包括你的部下!”

“好!”李文侯闻言大喜:“陶商,你可要说话算数。”

陶商的承诺仿佛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李文侯的招式骤变,比刚才还要迅猛刚烈,一口气杀得冷祁节节败退,差点就抵挡不住。

还要冷祁也有一股狠劲,愣是拼着受伤的危险和李文侯换招,才逼迫他后退一步,有了喘息之机。

似乎意识到自己并非李文侯的对手,但他又不能眼睁睁放着仇敌就此离去,冷祁

咬着牙虎吼一声,再次杀向李文侯,这一次却全是攻击的招式,完全不顾自身安危。

这种拼命式的打法让李文侯大为吃紧,一连防守了好几招才算扳回一点局面,但面对状若疯狂的冷祁,李文侯一时也没有好办法。

加之他手臂受了箭伤,刚刚只是草草包扎了一下,此时伤口再次崩开,传来一阵阵剧痛,鲜血也从衣服中渗出来,一直流到手背上。

又过了十余合,疯狂攻击的冷祁渐渐失去了凌厉的招式,毕竟他不可能长此拼杀下去,枪法随着急促的呼吸,渐渐有些散乱,空门越来越多。

李文侯看在眼中,不由心中暗喜,假意又防守后退,猛然间瞅中机会,趁着冷祁招式用老的刹那间,一枪斜挑,直刺他的心窝。

此时冷祁招式刚刚用完,想要回身防备已经来不及,官兵们齐齐发出惊呼,就连陶商也吃了一惊,想不到关键时刻,冷祁竟然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就在大家震惊之时,只见冷祁嘴角泛起一丝决然冷漠的笑意,微微侧身,让李文侯的这一枪刺进他的肩胛,铠甲瞬间破裂,一股鲜血飙射而出。

闷哼声中,冷祁咬牙死死抓住对方的枪柄,大吼一声,另一只手提枪向前直刺,瞬间便到了李文侯的腹部。

李文侯见冷祁受伤,正心中窃喜,却完全没想到对方竟然拼着重伤竟是为了引他上当,看到冷祁嘴角的冷笑他就觉得不妙,下一刻,枪尖已经到了胸腹之间。

第196章 拜主

这一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谁也想不到冷祁竟然如此果断,拼着肩头被刺中一枪,让李文侯一时失神,为自己赢取反击的机会。

等李文侯意识到危机的时候,闪着寒光的枪尖已经到了铠甲上,来不及作出反应,就被狠狠刺了进去。

噗!

惊愕的众人很清晰的听到这一声闷响,李文侯浑身一震,此时才知道撒手躲避,但为时已晚,冷祁大喝着催马前冲,一枪便贯穿了李文侯的腹部,枪尖从后腰处贯穿出来,学沫飞溅。

“你——好狠!”李文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占据优势会被对方杀死,临死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

“哈哈哈!”冷祁在马背上面色冷漠,直到李文侯连吐两口血死去,才松开松手,看着对方的尸体摔下马,忽然仰天大笑,却非畅快,而是悲愤压抑之后的释放。

“杀!”陶商在后面当机立断,趁着羌兵心慌意乱之际,马上指挥士兵围杀。

羌兵早已士气全无,李文侯又被杀死,无人指挥,片刻之间就被陶商和滇吾等人带兵杀光,寒鸦岭上血流成河,血腥味充斥在树林之中。

陶商命人打扫战场,没有打扰下马来割下李文侯人头的冷祁,只见他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放在一块岩石上,望西北而拜,连磕三个响头。

哭拜道:“父亲,孩儿不孝,今日才得手刃仇敌,你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等了数年,终于大仇得报,冷祁心中的悲恸,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此刻痛哭流涕,并没有人嘲笑他,全都静静地在远处等候着,没有一人上前催促。

一盏茶的功夫,冷祁总算平静下来,擦干泪水,一手捂着肩头的伤口,另一手提着人头来到陶商面前,毫无征兆的噗通跪倒在地。

陶商吓了一跳,赶紧跳开一旁,将他扶起来:“文山,你这是何意?”

冷祁看着陶商,诚挚言道:“我此次能报得大仇,全仗将军,若非将军,岂能亲手杀死李文侯?”

陶商拍拍他的肩膀:“这也是你凭自己本事得来,若非你如此拼命,也难手刃仇敌!”

冷祁勉强一笑,摇头道:“在下并非妄自菲薄之人,报仇大恩,当铭记在心,若将军不嫌弃,在下愿从此追随将军左右,以效犬马之劳!”

陶商笑道:“此言你在恶虎山也曾说过,我也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愿意和我并肩作战,我随时欢迎,就和公明、文达一般,携手杀敌,岂不快哉?”

冷祁眼睛一亮,没想到陶商将他和徐晃等人看得同等重要,连忙点头道:“多谢主公!”

这“主公”二字一出口,便是拜陶商为主,也算是报答陶商的恩情。

陶商言道:“好了,此地距离北宫伯玉大营太近,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先回氐道再说吧!”

冷祁将人头递过来:“此战乃是主公功劳,这斩杀贼酋的功劳,我无论如何也不敢冒领,若主公不答应,我还有何颜面和众将士携肩并战?”

陶商也看出来冷祁心意已决,便不再勉强他,让人接过李文侯的人头,带着士兵下了寒鸦岭,士兵报告董卓果然已经带兵去了氐道。

陶商对滇吾和拓拔野说道:“昨夜一场大胜,李文侯兵败被诛,董卓占领氐道城,粮草得到补给,湟中羌兵新败,士气不振,当乘胜追击,一战而定抱罕,正是消灭湟中羌兵的好机会。”

滇吾忧心道:“北宫伯玉在抱罕还有精兵三万,董卓仅有两万人马,又爱惜羽翼,如今危机不存,会不会就此退兵?”

陶商言道:“我自有办法说服董卓,你们先回安故休整,重新集合部落人马,等我消息。”

拓拔野走过来抱拳道:“陶将军尽管放心,这一仗打败李文侯,还会有更多部落的人会加入进来,俺们愿听将军调遣。”

昨夜大获全胜,轻而易举就击败了他们视为虎狼的李文侯,甚至还将其斩首,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拓拔野对陶商的服从原本只是源于滇吾的再三劝说,此时才算真正信服。

和羌人告别之后,陶商带兵来到氐道县城,董卓派牛辅出城迎接,还是给了他许多面子,比当初在美阳时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虽然这次突围的主力是董卓的兵马,但没有陶商突袭和背后扰乱,绝不会如此轻松,至少也要损伤一半兵马。

牛辅是个不善谈的,只是表达了对陶商的善意,两人略作寒暄,安排兵马进入城中来见董卓,此番成功突围,又消灭一半羌兵主力,粮草问题也暂时得到缓解,那些士兵看向他们的目光都柔和了许多。

“哈哈哈,陶将军,此番获胜,本将军要替麾下众将士感谢于你。”

县衙内,董卓亲自在门外迎接陶商,两人相携入内,董卓心情大畅,对陶商也亲和了许多。

陶商抱拳道:“此战能胜,还是将军部下之力,末将只是策应而已,不敢居功。”

“总之破敌有你一份功劳,且斩杀贼酋,也是大功一件,本将军自会如实上报。”

击败李文侯,等于消灭羌兵一半主力,董卓不费多大气力,便已经立下大功,自然不会再和陶商计较这些。

“今羌兵大败,士气不振,将军当乘胜追击,平定抱罕才是。”

“士兵疲惫,粮草不足,又是羌兵巢穴,隔着漓水,易守难攻,周慎退走,独力难支。”

虽然这次突围的主力是董卓的兵马,但没有陶商突袭和背后扰乱,绝不会如此轻松,至少也要损伤一半兵马。

牛辅是个不善谈的,只是表达了对陶商的善意,两人略作寒暄,安排兵马进入城中来见董卓,此番成功突围,又消灭一半羌兵主力,粮草问题也暂时得到缓解,那些士兵看向他们的目光都柔和了许多。

“哈哈哈,陶将军,此番获胜,本将军要替麾下众将士感谢于你。”

本将军要替麾下众将士感谢于你。”

第197章 劝说

既然都在预料之中,董卓的拒绝并未让陶商失望,从历史上看,董卓绝对是一个狼子野心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张温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陶商一路上也早就想好如何劝说董卓,闻言笑道:“张太尉此番率兵西征,美阳一战虽然取胜,但叛军实力尚存,今分兵而进,周将军无功而返,若将军能大破羌兵,则二人高下立判,朝堂之上,人人尽知将军之能,张太尉也必会在陛下面前极尽美誉之词,如此名利双收,将军何乐而不为?”

董卓吸了一口气:“唔,事关重大,容某三思!”

陶商又道:“我已和本地羌人联合,此次助将军突围,便有羌人之功,异族向来团结,今羌人内乱,能得本地羌族支持,乃千载难逢之机也,将军万万不可错过!

若能击破湟中羌兵,此次西征之功,尽在将军,将来朝廷若平定西凉,此重任非将军莫属也,威震西凉,莫非非将军之愿也?”

听到陶商这番话,董卓眼中精芒闪烁,不由自主地挪动过了一下庞大的身躯,此时他还带兵征战,还是一副军人形象,并没有发福的迹象。

陶商做了那么多年教官,心理学也涉猎不少,看董卓的神色,就知道他在犹豫,又道:

“自黄巾以来,中原贼患不断,诸戎蠢蠢欲动,匈奴已然进犯云中造反,兵不能克,益州、青州等地义军数十股,将军若胜,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朝廷焦头烂额。

若将军在西凉独胜,必定龙颜大悦,朝堂称颂,四海扬名,天下人无不称颂,虽不比卫、霍,亦不远矣。”

以现在全国的局势做对比,将董卓比做卫青、霍去病,如此名垂千古的豪爽,

不管是谁,都难以拒绝,更何况眼下的确是最好的进攻时机,这并非陶商肆意妄言。

董卓闻言,半晌不语,摸着下巴沉吟了好一阵,才道:“诸位连夜厮杀,将士十分劳累,你且先去歇息,容某召集众将再议。”

陶商知道董卓还是在衡量他出兵之后的损失和带来的利益,没有好处的事情,董卓是绝对不会做的,但他肯定已经说动了董卓,便先告辞出来。

回到安排营地之中,董卓已经派人来****,虽然没有什么奖励,但兵粮却发放的很充沛,士兵们也被妥善安置,正各自休息。

冷祁肩胛受伤,已经重新包扎,近期内是无法再带兵厮杀了,他告诉陶商,贾诩被同乡郭汜邀去,不知道所为何事。

听到这个消息,陶商不由眉头一皱,暗道这难道是命运使然?

此时的贾诩虽然还不出名,但被阎忠举荐以后,在凉州还是有些名气,尤其是在汉胡杂居的地方,这些文人基本被人熟知,人人尊敬。

历史上贾诩就是李傕和郭汜两人的幕僚,当初董卓被诛杀之后,这两人见大势已去,准备带兵回凉州,却被贾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