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79章

三国大皇帝-第179章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坚持不了多久。”

陶商恍然大悟,笑道:“原来你是要来个‘瓮中捉鳖’。”他仔细思索一番,却又觉得有些于心不忍:“难道要将这几十万大军赶尽杀绝吗?”

“赶尽杀绝并非不可,但只灭兵卒不占其领地,这样做对我们没有好处。何况杀戮太多,必失民心。困蔡瑁大军于罗县,待其身陷绝境之时,可遣使者说降。”“

陶商与韩霖定下计策,派随后率主力前往武陵,只留一万兵协助守备长沙。由于事关机密,陶商并未将详细的计划告知傅彤。只是在临行前,将傅彤悄悄找到僻静处问道:“假如荆州兵渡过长江,你当如何应对?”傅彤答道:“末将愿誓死守卫罗县,直到主公援军到来。”陶商笑道:“如果这样,将军可要坏了我的大事。”陶商悄悄对傅彤耳语道:“如果荆州兵渡江来攻,我绝对不会派援军前来。你尽管放弃罗县退守西部山区,把守住西北的西山关卡。”

傅彤闻言大惊,陶商嘱咐道:“将军不要多问。只需切记:罗县不丢我算你死罪、丢了西山关是死罪、如果将我嘱咐与你的话提前泄露也是死罪。”

傅彤只得应道:“末将遵命!……可主公如此吩咐,军中将士未必肯信呀。”陶商解下配剑,拿出一封信一同交给傅彤:“如果有人不从,这两样东西就是凭证。”陶商又密嘱几句,这才放心上路。

再说罗县这边,张允此时已率水军进入楚军境内。

蔡瑁见时机成熟,命大军火速渡过长江,向罗县发起进攻。荆州兵从凌晨开始陆续登船,十五万大军来回整整渡了二十个来回,直到夜晚才全部抵达对岸。

此时在罗县西南的江阳码头也是同样的景象。靖南国师与汶甸师已抵达江阳,陶商接到蔡瑁渡江的消息,急忙吩咐第一军的士兵携带装备连夜登船。

楚军兵船是专门建造的登陆船,一艘登陆船可以携带十辆战车外加两百多名士兵。楚军共有这样的登陆船一百余艘,可以携带一个整军的兵力。每名士兵除了自身必要的武器之外,每人还要携带火箭雨十支、箭雨一枚、火药一包,一个个被浑身装备挂得如同圣诞树一般。

望着码头上新军陆续登船的景象,陶商冲身边的傅蓟平笑道:“这场面让我想起诺曼底登陆。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的确差了点,缺少伞兵……”“对!是伞兵。如果有伞兵就更好了……”傅蓟平笑道:“主公觉得这景象还不够壮观吗?”“的确超乎预料之中……”

两人正在谈话,一名传令官前来报告:“禀报主公:我部将士一万一千五百七十六人、战车五百三十辆、战马一万一千一百八十匹及所有物资已全部登船完毕。”陶商点了点头,回头看看船上那些身着水手服的美妾,问道:“你们都准备好没有?”美妾们扯开嗓门,如同幼稚园的孩子一般回答道:“准备好了!”陶商冲桅楼上的信号官吩咐道:“传令下去,吩咐舰队起航……”信号官在桅楼上挥动令旗,以旗语将陶商的命令通知全体舰队。

再说罗县那边,蔡瑁渡过长江之后便向罗县发起进攻。

傅彤按照陶商的嘱咐,实施坚壁清野的策略。将附近村庄居民、粮草全部疏散到山里。待蔡瑁攻到罗县,傅彤早已率军撤走,留给蔡瑁的只是一座空城。

公安那边两军连日对峙,城内弹药所剩不多。除非荆州兵攻城,否则楚军也不大反击。而那支神出鬼没的“游击队”这些天也似乎没了动静。蒯良得知蔡瑁占领罗县,暗暗高兴。

这日,蒯良率军于公安城外摆开阵势。由于每日蒯良都要这样找张南“聊天”,因此双方也是见怪不怪了。一见面,蒯良得意洋洋地对张南笑道:“孟大主公。今日本姑娘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知孟大主公是否想知道呢?”张南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笑道:“让我猜猜看:瞧郡主你这么高兴,大概是昨夜李陶商偷偷钻进你的寝帐?”张南一席话惹得两军士兵忍不住轰然大笑,把蒯良羞的满脸通红。

蒯良强忍住气,笑道:“父帅大军昨日攻克罗县,眼看就要打到武陵去了。孟主公不如开城投降,日后捉到李陶商也算你一份。”张南笑道:“是吗?那要恭喜你父帅了。不过本姑娘提醒你,和李陶商这人打仗有个特点:你攻得越顺,往往死的越惨。李陶商教给我的‘莫氏’兵法里就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进攻出奇地顺利,那么必定是中了埋伏……’。

第349章 第350张 风云变幻

占领公安之后,兵马稍作调整,蔡瑁才命人向蒯越报信,让其带兵来增援,公安的守军让他起了戒心,放弃了突袭武陵的打算。

现在已经过江,陶商也无险可守,双方公平交战,凭借荆州的兵力和他自己的能力,蔡瑁相信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平定荆南。

安排士兵做好守城准备,城内的东西基本都让楚军搬光了,和原先遇到的情况一样,陶商在这时候还能想到坚壁清野的计策,实在让蔡瑁吃冷不已。

双方地盘仅有一江之隔,粮草运输朝发夕至,坚壁清野的计策对他来说基本没用,只是徒增劳役罢了。

夕阳西下,天色将黑,荆州士兵们连夜过江,西厮杀一日,早就疲惫不堪,个个准备早早休息,负责巡逻的怨声载道,无精打采,在城头上打着哈欠。

就在此时,忽然南方尘土飞扬,远远就看到无数旌旗飘动,城上的守军先是一怔,旋即马上敲响了警钟。

霎时间,公安城内钟声长鸣,鼓声震天,刚刚躺下的士兵们骂骂咧咧地爬起来,只觉得眼皮沉重,双目难睁,浑身酸软无力。

但震天的鼓声和号令声催促着,他们不得不强打精神出来列队,再看这些荆州兵,个个双目无神,哈欠连天,阵容就更加散乱了。

悠长的号角声划破了即将沉睡的夜幕,最有一缕夕阳在山林中鲜红似血,公安城头上刚换的旗帜显得孤零零的,随风飘展。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一队人马急促而至,看着城外近五千以上的精兵,杀气腾腾,蔡瑁在城头上脸色微变,想不通这些兵马是从何处而来!

“哈哈哈,蔡瑁,你如今身陷重围,进退无路,人困马乏,器械不足,还不开城投降吗?”当先马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将领大声喊话。

蔡瑁双目微凛,沉声问道:“来者何人?”

“在下徐晃是也!”

听到徐晃的名字,蔡瑁不由心中一沉,这可是陶商手下有明的大将,竟然出现在这里,就说明对方是有准备的,是谁走漏了消息?

心中虽然惊疑不定,但嘴上却不能弱了气势,免得影响军心,当下笑道:

“哼,率精兵前来讨逆,荆南百姓人心所向,援军不日便到,尔等若知罪,下马投降,或可免去谋反之罪!”

“哈哈哈,真是荒唐之言!”徐晃笑道:“你以为公安港当真那么容易就能攻下?此乃请君入瓮之计也,如今港口早被我兵马重新占领,尔等退路一端,孤立无援,何其愚蠢?”

蔡瑁见左右士兵脸色大变,不由怒喝道:“徐晃,休要在此蛊惑军心,公安港吾早派精兵把守,若遇袭,自有哨马来报信!”

徐晃倒也不急,淡然一笑:“好,本将军就给你半个时辰的考虑时间,等你公安港的消息传来!”

蔡瑁心下疑惑,还是勉强保持镇定,对将士传令道:“这是徐晃迷惑军心之计,其兵马刚到城下,还需准备攻城之物,诸位只管小心防备,明日一早援军到来,便是平定荆南之日。”

眼看敌军兵临城下,就算再不情愿,士兵们还是要强打精神防守,蔡瑁也不敢去休息,就在城上监督,观察徐晃兵马的动静。

心中觉得不安,又派了心腹之人前往公安打探消息,只要公安港还是安全的,就不怕徐晃出现在这里,夜里攻城乃是兵家大忌,会增加更多的伤亡。

但他并不知道,公安港已经在半个时辰之前就被楚军占领了,而且不费一兵一卒,那些守军根本没反应,就被全部控制住,哪里还有人回来给他报信。

攻取公安港的正是楚军水军的另一名统帅彭凯,这次声东击西之计,不但出动了所有的水军,而且还联络了盘踞鄱阳的周泰和蒋钦。

从乌林偷走荆州水军战船的正是彭凯带领的人马,抢走斗舰和楼船之后,彭凯便和周泰、蒋钦三人带兵直奔公安港,探听到蔡瑁已经登岸之后,才靠近港口。

战船都是荆州水军的,连船上的旗帜都没有更换,船舱里早就有铠甲兵器,士兵们换上之后,成了地地道道的荆州水军。

彭凯大摇大摆地带人下船登岸,只说是乌林来的水军援军,那些守军没有丝毫怀疑,将他们接进港口之中,很快便被突然变脸的“同伴”放倒,至今还关押起来莫名其妙。

半个时辰还没到,派出去的亲信便神色匆慌地跑回来,他在半路上看到一队兵马正往这里赶来,正是楚军的人马。

蔡瑁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想到事态真的变得如此严重,转眼之间,偷袭变成了孤立无援,进退无路,而且士兵的状态,让他很是堪忧。

“大哥,这,这该如何是好?”蔡中已经完全慌了手脚,战战兢兢:“如今人困马乏,守城之物早上已经耗光……”

面对前后到来的敌军,守城已经成了奢望,箭矢只是自己随军所带,并没有多少,檑木和灰瓶早就被刚才的守军用光,城里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这该如何防守?

随着城北的另一队人马到来,守军已经彻底慌乱起来,士气降到了谷底,正如徐晃所说,他们已经被断了退路,孤立无援。

徐晃也知道对面援军已到,再次上前劝道:“蔡将军,你为一军主帅,就当明显局,何必让这些士兵白白送死?都为荆州同乡,将军何不为他们留条生路?”

蔡瑁脸色黯然,回视左右与他同来的士兵,局势已经完全不在掌控之中,就算徐晃不用强攻,围住城门,他们也坚持不了三天,这次是来偷袭,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多,半路上还被人偷袭了一次,仅够一日之用。

看着士兵们无助期待的眼神,蔡瑁无奈一叹,问道:“徐公明,本将若降,你要保证这些士兵不会有性命之忧。”

徐晃笑道:“那是自然,此事陶将军早已交代过,非但这些士兵不会为难他们,就是将军你,我们也会待如上宾,绝不敢有半分得罪,若是破城,乱军之中,可就不好说了!”

对方话已经说的很清楚,现在投降,还能让自己败得体面一些,如果负隅顽抗,到时候就是阶下之囚,恐怕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没想到自己意气奋发而来,转眼间就钻入了陶商的圈套之中,蔡瑁气得暗自咬牙,懊悔不已,但此时已经没有选择,吩咐蔡中:“开城投降吧!”

…………

荆州的局势在陶商和刘表的尔虞我诈中不断变化着,双方以长江为界,不断交手,虽然刘表屡次吃亏,但毕竟实力雄厚,陶商暂时无力北上,还保持均衡的态势。

但扬州却讨伐不成,反而连失两郡,庐陵和会稽先后失守,刘表又进攻乏力,消息传到洛阳,本在重兵之中的灵帝大怒,喝骂陶商几句之后,竟然吐血而亡。

灵帝驾崩,十常侍彻底晃了手脚,他们的靠山已经倒塌,太子年幼,没有什么依靠,倒是真的哭得泣不成声。

虽然张让极力控制宫内,封锁消息,但这毕竟是一朝天子,怎能隐瞒得住,何进得到消息之后,马上集结重兵,要先杀十常侍,一时之间,整个洛阳城内兵甲涌动。。

张让等人大惊,知道宫中的侍卫守不住,急忙带着人从董太后手中抢过刘协。并下书一封,谎称新任天子乃是何进外甥刘辩,传何进独自进宫觐见。

何进不知真假,既高兴自己的外甥便是天子,又担心张让等人对刘辩不利,便不顾袁绍等人的劝阻,带着几个侍从便进入了皇宫。

袁绍等人在外面等了许久,不见何进出来。便让士兵在宫外高呼,结果还是不见反应。因为担心何进出事,便率众杀进了皇宫内。

进入了皇宫后,得知何进被张让等宦官杀害。几人便下令,凡是无须者尽皆杀死。随后便带人,紧追携着刘协逃跑的张让等人而去。

袁绍见张让等人走脱,又有蹇硕掌管宫中兵马,生怕局势对自己不利,马上命人向在河东的董卓报信,命其进京勤王。

董卓一直陈兵河东,不肯到到并州上任,就是有虎狼之心,袁绍的信使刚出洛阳城,董卓已经知晓,从孟津率兵进入洛阳境内。

洛水河畔,董卓遇到了正带着少帝逃窜的十常侍,将其解救下来,斩杀十常侍,再次进入洛阳城,看着这么多杀气腾腾的西凉军,本就混乱的洛阳城更加人心惶惶。

袁绍本以为董卓能够力挽狂澜,重振朝纲,没想到自己引来的却是个大老虎,不但凶狠,而且阴险,简直肆无忌惮,无恶不作,与董卓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