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57章

三国大皇帝-第157章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接过书卷,才翻开两页,就悚然动容,愕然道:“这是甚么船?“

陶商指秘本内的图样自傲地道:“这叫飞轮楼船,利用水对船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船前进,比用船桨更省力和有效,就算在无风时,亦可日行百里,是一种装上车轮的船,放左右弦下置轮激水,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制造省易又持久耐用。“

接指图样下的文字道:“祖辈传下来之时,便写了战船用法,傍设四轮,每轮八楫,四人斡旋,日行千里,若此船能够造成,主公不仅能稳坐江南,图霸中原,也指日可待。“

彭凯动容道:“当真是奇思妙想。“

嘴上是在夸奖彭凯,实则他早在心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今见到这份草图,才如拨云见日,恍然明悟,这怎能不令他激动?

陶商再读下去道:“以轮激水,置人於前后,踏车进退,上中下叁流,回转如飞,敌人只能相顾失色,其若逃,则必被全歼,若若来追,却只能望其项背。“

腹案终于有了可供实施的草图,陶商不由心中激动,古人果然还是聪明,这种以车轮代替船桨的方法,无疑让战船动力增加无数倍。

当然这样的战船建造费用极高,以陶商目前的财力和物力,还是不现实的,只能先做模型实验,等到有了充沛的实力之后,才能开设造船厂,打造无敌的海上水师。

这支水军,陶商寄予它的厚望,可不只是突袭北方那么简单,这只是最基本的功能,海军陆战队,自然要训练出更加强大的水军,比如东征更远的海域,倭寇岛什么的,最好都能踏平。

但想归想,眼前的困境还是要面对的,他现在要制造的最要紧的并非战船,而是连弩,此时诸葛亮还不知在何处漂泊,陶商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把弓弩的威力再次提升。

陶应和马钧二人,已经让习郁设法通过他的商队带到荆南来,这两个人对机关制造方面都十分精通,又喜欢研究这些东西,陶商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等他们到来之后,先制连弩,再造投石车,至于水军所用的楼船、战舰、艨艟等等,只能留待以后了,目前的水军力量,能够沿岸防守便足够了。

命彭凯先去临湘熟悉水军训练,陶商到城中来看望黄忠,在长沙有太多原先区星的部下,陶商怕他触景生情,干脆送到桂阳来。

中年丧子,对黄忠打击极大,这半年过去,黄忠已经须发皆白,仿佛老了十余岁一般,整日闷闷不乐,见谁都是一语不发,好似行尸走肉一般。

桂阳城中同样也是人马训练,热火朝天,赵范将陶商迎进府中,命人安排酒宴,汇报这几月的训练情况和今年的收成。

自从陶商剿灭贼军之后,境内肃然,民心安乐,人人称赞陶商仁义之名,陶商听闻,自然深感欣慰,忍不住多喝了几杯。

酒至半酣,赵范又请陶商到自己的府邸之中吃酒,这次算是家宴,没有了那些相陪的官员,倒也显得随意了许多,不觉便有些微醉。

酒酣之际,忽然赵范请出一妇人,上前为陶商把酒,一股香风袭来,陶商不由精神一阵。

惺忪迷离的双目看去,却见眼前出现一妇人,身穿缟素,眉目如画,眼角带着淡淡的忧愁,却又有一股特别的韵味。

这女人的姿貌同样是倾国倾城,但和貂蝉又有不同的感觉,这妇人身上那股成熟稳重的风韵,绝不是飒爽英姿的貂蝉所能拥有的,令人怦然心动。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问范道:“此何人也?”

赵范答道:“此乃家嫂樊氏。”

从陶商的眼神中,赵范就看到了希望,虽然他也知道任红昌貌美如花,但自己的这个嫂子,他也有绝对的自信,能够让陶商心动。

古时候的妇女,在家中基本没有什么地位,赵范兄长早亡,这樊氏自然要听赵范的安排,出来敬酒,不管是不是自愿,却只能听从安排。

樊氏把倒完酒,赵范令其坐在陶商身侧,陶商岂能不知道赵范的心思,示意樊氏先退下,樊氏看了陶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辞归后堂。

陶商问道:“府君何必烦令嫂出来敬酒?”

赵范笑道:“先兄弃世已三载,家嫂寡居,终非了局,在下常劝其改嫁。嫂曰:要文武双全、威仪出众之人方可!然家嫂毕竟寡居,似此英雄之人又焉能要她?故而欲将其付于主公,纳为小妾,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主为妾,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这樊氏在三国中是赵范介绍给赵云的,但赵云以人伦之常拒辞不受,后来又惹得双方再动刀枪,不过这樊氏的容貌,却的的确确令人心动,尤其是眉宇间那一股淡淡的哀怨之色,让人忍不住生出爱怜之心!

第319章 训练水军

爱江山,更爱美人!

在见到樊氏之后,陶商更深切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即便他身边已经有了貂蝉、杨蓉这样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还是不觉知足。

男人就是这样,对于美好的东西,都有占有欲和征服欲,尤其是对美人!

但陶商却不能收纳樊氏,并非觉得她不够好,而是他有更理性的选择!

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样的话是有了江山的人才有资格说的话,陶商现在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自然还是要以江山为重。

眼下最缺的,就是人才、钱粮和兵马,而其中尤其以人才为最,有了人,便有了一切,治国之才,统兵大将,缺一不可!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见到樊氏的一刹那,陶商固然是被惊艳不假,但他却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处理办法,这件事或许也就只有樊氏能做到。

打定主意,便对赵范言道:“我有几句话要和嫂夫人讲,不知可否方便?”

“方便,自然方便!”赵范马上会意地点点头,带着属下退出了房间。

走出房门,示意丫鬟去将樊氏叫来,将整个庭院的人都轰走,来到前庭,赵范终于松了一口气。

樊氏的美貌,他岂能不知,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嫂,他都想据为己有,将其献给陶商,也总比让其他人占走让他心里觉得舒服一些!

首先陶商是他主公,可以借此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也算和陶商攀上了亲戚。

另一方面,陶商的确是英雄,年少有为,这并非谁刻意夸赞,从这一年的相处和政绩,就足以证明这个人,为官十数年,赵范岂能不知百姓的评价才是最中肯的?

在荆州民间,陶商的口碑可要比刘表的好多了,刘表只顾虚名,不如陶商这般,切切实实为百姓做事。

胸藏韬略,心怀大志,一心为民,勇如霸王,这几样集于一身,荆南四郡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已经从心底里接纳了陶商。

正想着心事,忽然听到身后一阵轻咳,转过头一看,却是陶商,不由怔住了,这前后才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陶商可是刚刚年过二十的少年,怎能如此不济?

“主公,你……这么快?”

看到赵范意外的神情,陶商就知道他是误会了,摆手笑道:“府君莫要瞎想,我和令嫂乃是有事相谈,为她重新选了良配,此二人必能成为佳偶,你也要从旁鼓励,此事若成,算你大功一件!”

赵范完全呆住了,想不到陶商在屋中这半天的功夫,竟然转而为樊氏说媒去了,等到回过神来要问的时候,陶商已经背着手迤迤然出门而去了。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赵范忙叫来丫鬟,打发她去问樊氏,究竟发生何事。

陶商走出府衙大门,秦河等人早已备马等候,一众人跨上坐骑,直奔临湘。

一路上只觉得阳光明媚,神清气爽,总算稍微解除了一块心病,他相信樊氏一定能成功。

他给樊氏介绍的对象,正是刚刚丧子的黄忠,以樊氏的温婉美貌,对处于伤痛绝望之中的黄忠来说,无疑是最适合的良药。

而陶商也从黄忠的痴情,爱子和武勇方面说明此人乃是英雄,将来必能成就大事,又从中年丧子方面唤起樊氏的母姓温柔,竟说得樊氏泪眼婆娑,最终点头答应。

黄忠前半生为了黄叙东奔西走,漂泊不定,基本没有交到什么朋友,遇到这么重的打击,无人能劝解,最好的办法,就是樊氏这样的女性,能够抚慰他的创伤。

只要黄忠能从这个情绪中缓过来,若再有幸,能和樊氏再生一子,原先的悲恸就都能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便是樊氏鼓励之下的成就大事,方不失为大丈夫。

来到临湘,彭凯已经投入到水军训练之中,虽然他还不会带兵,但熟读水战兵法,许多见解都十分实用,很快便被几位千夫长所接纳,常在一起讨论。

陶商封彭凯为长水校尉,和他一起训练水军,同时又派熟悉地形的人到公安和罗县附近的水域探测,准备将江面封锁起来。

零陵郡,得名于舜葬九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

零陵治所泉陵位于九嶷山中,崇山峻岭,适逢乱世,盗贼四起,官府不能平,其中以长谷寨为最,寨主周朝是荆南四郡中和区星、郭石齐名之人。

如今区星战死,郭石投靠陶商,仅剩周朝硕果仅存,盘踞在零陵境内,为患一方,和区星、郭石不同,周朝为百姓所恶,所集结者多为亡命之徒,杀人劫掠,无恶不作。

李通也是首次来到这群山恶水之地,进入长谷寨之后,因善于带兵而被周朝看重,训练山寨兵马,屡次与官兵交战,从未败过。

虽然在长谷寨顺利获得一定地位,但李通并未得到周朝的信任,整个长谷寨,能让周朝信任的人也绝无仅有。

这些山贼本是流寇聚集,还有部分为发配流亡之人,这些人都是心狠手辣之辈,许多人还在被官府通缉之中。

其中也有一些是被贪官陷害,发配边疆的,境遇倒和陶商有些想象,但这样的人不过是凤毛麟角,李通在寨中近半年时间,也才发现两人而已。

来到长谷寨,李通也觉得心有余力不足,数次旁敲侧击劝说周朝,都无济于事,陶商占领长沙之后,李通再次建议,反被周朝嘲笑。

陶商和徐晃都完成任务,只有他这里还无计可施,李通心中的忧闷可想而知,如果真等陶商兵到零陵,击败了周朝之后再率众投降,这半年多可就白干了。

桂阳再次被陶商拿下之后,李通越发觉得心中急躁,这几日训练也心不在焉,早早便结束了,回到房间里发闷。

“李头领,那个姓韩的小子伤好了,想要见你!”正苦闷之际,王通进来汇报,这人是李通从长谷寨中发现的两人之一,因和他同名,故而亲切了许多。

“哦?莫非是想离开山寨了?”李通无精打采,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这人名叫韩霖,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正是前几日去牵制刘贤的路上碰到的,被一伙贼人打劫,浑身被洗劫一空,还受了伤,李通见他一人在荒山野岭,拗不过那人哀求,便带进了长谷寨。

每次下山行动,贼军绝不会空手而归,或者财物,或者粮食,甚至还有女人,当然被强行抓回来的壮丁也不在少数,所以李通带回韩霖,也无人问津。

如果是个强壮之人,或者懂点武力的豪杰,或许几个头领还会派人来问问,拿钱粮交换,但一个受伤的文弱书生,在这些匪徒眼中,根本分文不值,只会浪费他们的粮食。

韩霖走进来,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灰色麻布衫,宽大的衣衫衬托得他的身躯更加瘦小,额角上的伤疤还未痊愈。

“感谢壮士搭救之恩!”韩霖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倒不像普通文士那般拘谨木讷。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李通抬了抬眼皮,完全提不起什么兴致,言道:“你若想离开山寨,我也不会强留,马上派人送你下山!”

韩霖却摇头道:“长谷寨集结义士,除暴安良,如此有名,在下因缘际会来此,岂能轻易离开?”

李通不由看了一眼韩霖,不知道他为何会说这种话,周朝的恶名可是人人皆知的,失笑道:“这里可都是亡命之徒,你一个文弱书生,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韩霖浅浅一笑,扫了一眼旁边的王通,干咳一声:“在下和李壮士有几句心里话要说,不知阁下可否避让一下?”

王通听得眉毛一竖,就要发怒,李通挥手道:“王兄先去办你的事吧!”

王通对李通倒是言听计从的,瞪了韩霖一眼,转身走了出去,顺手还将房门带上。

“好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韩霖看着陶商,脸色的笑意渐浓,直到李通皱起眉头,才开口道:“李将军从洛阳一路来此,莫不是受了陶将军之托,来说降周朝?”

李通闻言,顿时神色一凛,眯着眼沉声问道:“阁下究竟何人?”

韩霖已然神色淡然:“在下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之人罢了,既然被将军所救,却有个拙见,以报收留之恩,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李通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