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朝伪皇帝 >

第7章

王朝伪皇帝-第7章

小说: 王朝伪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一边喝着茶一边说,丝毫没有让我坐的意思,“这事是你四伯提的。唉,你四伯这人就是事多,怕你耽误了学业,便奏请本宫设立什么奏事处。本宫本来是想驳他的,毕竟现在皇上亲政了,这天下的事皇上不管谁管?可是仔细想了想,本宫又没驳他,为什么呢?皇上心中可明白?”“儿臣请母后训示。”坏了,一定是我昨天雷厉风行过了头,和以前的皇帝差距太大,让他们感觉到了威胁,所以联合起来要限制我的权力。“唉,皇上,你不要怪本宫说你。你以前没亲政时,本宫临朝听政,那时万事井井有条,你也学了不少东西。怎么刚刚亲政就心浮气燥了?前日你告了太庙亲自主政,本宫本想着终于可以歇歇了,谁知便出了兀良哈部那件事,你怎么可以沉不住气当着他们的使臣开口闭口要征伐呢?就算这是你心浮气燥,本宫到了朝上训你几句,你便拂袖而走,别人是会说你不知孝道的。”太后埋怨了我半天,停下来喝了口茶,顺便看了看我的反应,见我没什么表示便接着说道:“岁币的事就按你说的办吧,免得别人说本宫到了皇上亲政还在干预政事。不过本宫看现在让你亲政还是早了点,亲了政便没有时间学习圣人书了,那对修身养性没有好处。所以嘛,本宫的意思还是让你改亲政后的五日一学为原来的每日一学,也好让你多些时间学学为君之道。如此一来你看奏章的时间便少了,因此老四的奏事处提得正是时候,所以本宫便允了。因为昨日时间太晚,本宫没舍得搅了你和萧玉、翠儿的好事,便没有问你就让吏部发了文,令各大臣将今日的奏本交给了奏事处。噢,对了,奏事处大臣,本宫让周泰、曾楚卿和方明德兼任,这事不是本宫不知会你,实在是你刚刚亲政,对朝中事务和人事不大了解,所以便替你做主了。”好狠毒的太后,好狡诈的四王,什么修身养性,分明就是要限制我的时间。至于什么兀良哈部的事更是蹩脚的谎言,如果我真是如此的胸无城府,你们倒是该对我放心了。我暗暗的咬了咬牙,将满腔怒气吞回了肚里。不行,我不能和他们对抗,以我现在的实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是,母后,儿臣想起前日的事便汗颜,儿臣确实该好好的修身养性。”“嗯,皇上明白本宫的一片苦心就好。”太后道,她突然像想起了什么,“马树华让本宫替他跟你告个罪。前日皇上祭拜太庙时,他突然有点不舒服,看着皇上在行大礼,所以没敢去搅皇上,只是跟顾巡说了一声。本宫已经准了他的假,这不这两天事一多,本宫便把他给忘了。今天早上他来当值,因为怕皇上训斥,所以便先到本宫这来了。顾巡,还不快传马树华!”顾巡看了我一眼,答了声是退了出去。不一会,一个个子极高的汉子跟着顾巡走了进来,跪在地上行了大礼:“臣参见太后、参见皇上。”他叩下头的时候偷偷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无奈。“起来吧。”太后道。等马树华站起身来,我正好和他打个照面,马树华身体一颤,又低下了头。我心中疑惑,这到底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又为何这样惧怕我?唉,想不明白的事太多,看不透的人也太多。我渐渐同情起了原来的那个皇帝,其实不要说他一个没见过什么事的十六岁少年,就是我,面对这些强大的对手也有些手忙脚乱了。

第十一章侍卫统领

按着太后的吩咐,马树华跟我回了乾元宫。在离开环翠宫以后到了一个僻静处,马树华突然鞠着身子拦在了我的面前,一脸尴尬的说道:“皇上,请您容奴才解释……”我没听完马树华的话,便一甩袖子恨恨的“哼”了一声绕开他继续向前走。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马树华生气,其实他并没有得罪我,即使擅离职守也必然有他不得已的原因。只是我现在就想生气,我不自觉的将在太后那里受的气全数的撒在了马树华身上,谁让他是奴才呢?“大胆马树华,你想惊了圣驾不成?”路亭贵在我身后厉声训斥着马树华,这个家伙已经看出了我有怒气,作为我的贴身奴仆,他这样做很称职,于是我的气便消了一半。马树华没有再吭声,不知道路亭贵这个奴才背着我给了马树华什么暗示。我们三个人就这样默默的向前走着,连路上遇见的太监宫女们向我请安,我也没理他们。“大胆狗奴才,你要有病就给朕滚的远远的,不要再来烦朕。”回到乾元宫,我高声训斥着马树华。这时伺候我的宫女太监们都被路亭贵赶出去了。就连路亭贵自己也为了免除池鱼之祸躲了出去。现在整个正殿里就我和马树华两个人,我可以毫不顾忌的大发雷霆。“皇上息怒,奴才知罪了。奴才未及向皇上禀报,不过奴才那天确实得了急症。”马树华一脸焦急的样子说。从回来到现在,马树华一直跪着,我一点让他起来的意思都没有。你就跪着吧,太后有办法降伏你,难道我就没办法?“嗬,急症?”我讽刺性的笑了一声,“只怕你是得了心病!也难怪,谁让朕平日对你们太好,一点脾气都没有,你们还能不上房揭瓦?哼哼,人善被人欺嘛,朕还敢生气?”我又是讽刺又是挖苦的胡乱说着,一点也不顾忌马树华的背景,现在我没什么好害怕的,虽然不知道以前的这个皇帝对马树华怎样,但我现在处于发怒状态,马树华如何也起不了疑心。“皇上啊,您这样说奴才,奴才连死的心都有啊,皇上!”马树华膝行着爬到我坐的椅子前,他脸上已挂上了泪水,显见内心正做着激烈的挣扎,“奴才从军中被五王爷提携上来,这许多年时时不敢忘了皇上和王爷的恩德。皇上说奴才有心病,这比杀了奴才还让奴才心痛!”马树华是五王爷的人?怎么七王爷没提及此事呢?这事又蹊跷了:“马树华,你不必这样说,如今比不得以前,五王早已经薨了十多年,你还记着他的恩德,哼,只怕早有别人的恩德把他盖过去了吧?至于说朕,朕有什么恩德给你,朕可不敢当!”马树华沉默了良久,咬了咬牙,像是下定决心似的说道:“皇上,二十多年前,奴才在左卫营只是个小小的佐领,位卑权微,俸禄不及侍奉双亲、养活家人,于是便糊涂的受人唆使,跟着起哄闹事,向朝廷发难。此事被压下去以后,刑部、大理寺奉命追查,一大批人都被株连进去,奴才害怕被牵连,便私自潜逃,正好被五王爷拿获。五王爷看臣还是个汉子,便设法帮臣开脱,并拿银两让臣贴补家用。此事过后,五王爷向当时的左卫营督都庞权保荐了臣,庞权本对我有成见,但却不好薄五王爷的面子,所以让臣做了个副将。后来朝廷选拔内侍将领,臣被先皇看中当了侍卫,从此以后才得以发达。虽然这事年岁已久,早已无人知晓,但奴才这些年来却一直记着奴才的一切都是五王爷给的。奴才本想相机报答的,谁知辽东一仗五王爷却英年早逝了。后来皇上即位,奴才被升为侍卫副统领,得以陪伴皇上左右,从那时起奴才就暗下决心一心为主,怎奈牵涉旧案,奴才一直不敢将此事说出来,只是曾于年前向皇上提了一句五王爷对奴才有恩德。也许皇上没挂在心上,已将奴才的话忘了。”说到这里,马树华停了停,仿佛是将自己内心的痛苦甩开:“皇上,这些事奴才本想隐瞒一辈子的,可是今天您对奴才说了这些诛心的话,奴才便不得不说了。奴才当年有罪而未被诛,今天但凭皇上处置,奴才绝无怨言,只望皇上能明了奴才的一片赤心。”说完,马树华“蓬蓬蓬”的在地上连磕了好几个响头,再抬起头时,脑门子上已经青了一大块。原来马树华是五王爷无意中为我留下的人,难怪马树华对我自称是五王爷的人却依然坐在侍卫统领这样的位置上。马树华说的会不会是假话呢?不像,如果他说假话也不至于用自己的这个罪名来让我对他放心。须知对抗朝廷是要杀头的,马树华没必要冒这个险。嗯,就这样吧,所谓用人不疑,在我现在缺少亲信的情况下只有相信他了。“马树华,唉,朕今天心里有气才说出这样的话来。你的忠心朕岂会不知?可是你想过没有,朕祭拜太庙这样的大事,你一个朕的亲随却擅离职守,这会让大臣们怎么说?你两天多没露面,却从太后那里出现,你说朕会怎么想?这些你明不明白?”我连提带点的说着,多少有点打一巴掌再揉一揉的意思,这个方法远比一味的说好听话管用。马树华听的连连点头。我见火候到了,立时又严厉起来:“你到现在还想瞒着朕不成?这两天你到底去了哪里?”马树华被我突然而至的一句呵斥吓的一激灵,“嗵”的一声又磕下头去,再抬起头时已是满脸的坚毅:“皇上待我以诚,奴才怎敢再相隐瞒!这两日奴才并未得病,而是被太后招去了。太后开始利诱我为内应监视皇上举动并相机禀报。太后见奴才不为所动,便以奴才全家性命相要挟,并要撤了奴才的统领职务。奴才有罪,只因奴才怕离开皇上便无法保护,只得虚意应和,奴才有罪!”原来如此,我一颗心放回了肚子,还好马树华的所为并未太出我的所料,而且估计太后也没想到马树华会和五王爷有这么段渊源,不然的话,她绝对会将马树华换掉,另找亲信代替。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太后现在知道了这件事,她也不会明目张胆更换马树华的,毕竟天子刚刚亲政,内廷重要人员就来个大换血,必然会引起朝野震惊。哼哼,天家无亲,这话看来错了,真正无亲的恐怕是大权更易的时候。这个太后恐怕以前也没过多的想过控制皇帝,只是现在皇帝亲政了,她为了继续把持朝政,不得不冒着与皇帝翻脸的危险搞这些小动作!“哈哈,马树华,你这人当真有趣,”我打了个哈哈,“太后要你监视朕什么?她老人家是朕的母后,自然关心朕,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监视?她老人家既然让你早晚的将朕吃的什么,玩的什么禀报于她,你就老老实实的尊懿旨嘛。”这话我说的已经很透了,马树华要再不明白那就当真是笨蛋一个了。马树华紧绷着的脸渐渐松弛下来,有了一丝隐隐的笑意:“是,皇上教训的是。奴才知道太后这是关心皇上。奴才一定不负太后一片苦心,早早晚晚的向她老人家禀报,也免得太后为皇上挂心。”我满意的点了点头。马树华抬起头时俏皮的挤了挤眼,看来是对他家人的处境彻底放心了。

第十二章有趣的老学士

晚上我继续同萧玉和翠儿厮混,这两个丫头昨晚尝了甜头,今天在我面前已经没有那么拘束了,在浪尖上也都轻轻呻吟起来。不过相较于翠儿的天真活泼,年岁稍大一些的萧玉就深沉了许多。其实我也懒得管她,毕竟现在火候未到,即便她们渐渐倾向了我,依然还是太后探子的身份。而我,到现在为止,还没必要把她们的心真正收过来。只要她们在床上好好的伺候我就行了。这次两个丫头都有了些经验,在我的猛烈进攻下竟然不像昨天那样累,因此直到了丑时初刻,我们才相继睡着。第二天依然是上朝,几个朝臣在奏事处的安排下装模做样的上奏了几件无关痛痒的事,我也装模做样的应付着他们。朝堂之上唯一可以说的不过是众臣看见马树华在消失三天后又站在了我的旁边,大多数人脸上纷纷现出了诧异的表情。退朝后给太后请了安,我便到御书房去了。大学士方明德给我宣讲完了《礼经》便退了出去,也没给我单独和他说点别的的机会。这让我很是恼火,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人家是文坛领袖,清高飘逸乃是本色,我要是太容易接近他反倒显得他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太子太师康大和就有趣多了,他给我宣讲的是《诗经》,只见他一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边咂巴着嘴摇头晃脑,显得很是津津有味。说了一阵以后,康大和还没忘了感叹一句:“皇上,您看这古人是何等高明。不要说君子,就连耕夫浣女也是出口成章。唉,至秦以降,世风日下,不要说贩夫走卒粗话连篇,就连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们也没那等雅致了!”我忍不住笑了,调侃的说道:“师傅说的是,只怕那时的妻子给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也要喊上一声‘夫君耕于野,瓦釜搁田头’了。”康大和显然没注意到我是调侃,竟然激动的扔下了书,在我面前一边捋着长长的白须思考着,一边来回跺步:“不错不错,‘夫君耕于野,瓦釜搁田头’,好好,这岂不正是为人妻者的口气?果然不错。哈哈,当真是天佑我朝,皇上颇具古贤风范。臣今日必向太后禀明,皇上学业大进。哈哈哈,当真是天佑我朝啊!”这个老书呆子!我在心里笑了,他被七王爷归入太后一党,恐怕太后要的也不过是他的名声罢了。中午用完午膳,马树华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