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朝伪皇帝 >

第19章

王朝伪皇帝-第19章

小说: 王朝伪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发现了许多她的好处,自然心中难免黯然。“太后——”群臣跪倒了一片,痛哭声此起彼伏,也不知有多少是真心,又有多少是逢场作戏。“礼部尚书何在?”我在群臣里寻找着萧雨明。现在是他出场的时候了,虽然我不喜欢他,但现在的殡葬大典还得他来维持。“臣在。”萧雨明浑身一颤,从跪着的地方爬起身来跪到了我的面前。“萧雨明,太后薨逝,朕心中悲痛,已无法安排太后后事,你礼部安排吧。”我道。“遵旨。皇上请节哀。”萧雨明带着哭腔说道。他不哭才怪,后台倒了,以后官运如何,真是说不清楚。“皇上,”这时孙起良站到了我身边,“臣工们现在恐怕心里还有疑虑,皇上就让臣跟他们说两句吧。”这个孙起良,刚刚替我做了件大事,现在又要搞什么名堂?

第三十三章孙起良的小心思

孙起良以一己之力在关键的时候扭转了乾坤,却在我安排太后后事的时候抢话说。既然他做了这么件天大的功劳,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他的,于是我点了点头,示意他讲。“各位大人,太后薨逝,在下痛彻心肺。”此时孙起良才显出悲伤来,也难为他了,他虽然和太后有些不和,但终究是亲姐弟,这层感情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刚才他控制了形势,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太医问太后的死因,要是太医因为害怕胡乱说话,使他也怀疑是我害了太后,恐怕现在倒霉的就是我了,毕竟正阳门周围都是孙起良的兵,“然而在下知道,刚才不是伤心的时候,太后薨逝,竟有人对皇上意图不轨,我们做臣子的要是不先公后私,如何对得起皇上?六王爷。”这时孙起良又转向了六王语重心长的说道,“臣想问王爷一句,昨日太后与皇上商议立后的事将我们叫去,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乃是厚恩。太后选的是哪家闺女臣先不说了,可王爷因为与太后意见不和就出言顶撞太后,这是臣子的应该做的吗?”孙起良的话一说完,众大臣顿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看来大家并不清楚昨天的那一节,不然许多人不会上六王的当跑到宫门前来闹事了。孙起良的这些话算是为太后去世一事定下了性质。六王脸上变的一点血色也没有了。孙起良的话明显是说太后是被六王气死的,这个罪名可了不得,足可将六王送进地狱。六王爷哪肯认这个?指着孙起良的鼻子怒道:“姓孙的,你血口喷人,昨日太后是和我们商议立后的事,可你说是我惹太后生气,这话有何凭证?我还要说你惹了太后呢!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你是个刺头!”七王怒气冲冲的走上了一步:“六王,你够了,昨日你惹太后生气,不要以为没人说的清楚。我能做证,九王也能做证。九王,六王顶撞太后,你是亲眼见着的,你说给各位大人听。”“九王爷,你告诉大家吧!”孙起良高声喝道,九王是他的表弟,平时我就听人说九王有些怕他,看来所闻非虚。九王缩在一边,早已没了主张:“是、是六王和、和……”九王“和”了半天也没把四王说出来。“老九,你们合起伙来整我!”六王有些声嘶力竭的吼道。孙起良不慌不忙的说道:“六王爷,臣不敢说太后是在生王爷的气,可太后薨逝,你就带着亲贵大臣来逼问皇上,这又怎么说?”这个孙起良倒会攀扯人,明明是四王顶撞了太后,他偏安到了六王身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四王在逼宫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露面,即使他是幕后主使,这一时半会也没法把他攀扯出来,再说四王有贤王之称,平日给人的印象就是温文尔雅,从来都是不急不燥,要是硬说是他顶撞太后只怕倒有一多半的人不相信。所以吗,也只有让六王先当替罪羊了。这就叫“打落水狗”,谁让你六王不老老实实的蹲在后头,偏要跑前头来充能呢?嗯,这个孙起良的心思看来并不像表面上这样粗鲁。孙起良这么一说,六王顿时面如土色了,这事确确实实是他起的头,如何也赖不了了。他顿时瘫软下来,趴在在地上连连的叩起了头:“皇上,是臣糊涂,臣听闻太后薨逝,一时脑热,才做出这般糊涂事来,皇上恕罪。臣的心是忠的啊!”六王服了软,群臣顿时议论纷纷。康大和这时走了出来凛然说道:“不错,太后在世时常对下官讲,皇上自亲政后,颇显治世明君之态,并且孝顺更胜以前,她老人家还说,扶人扶不了一辈子,等皇上熟悉了朝政,她就再也不管前庭的事。这可见太后对皇上的一片心意。刚才有人说什么太后是皇上害了的,下官想问问,说这话的人到底居心何在?”康大和的话引起了连锁反应,群臣纷纷对这种说法怒斥起来,当然,这里面洗脱自己的肯定大有人在。我静静的听着,没有说一句话,现在沉默是洗脱自己罪名的最好办法。“周泰大人。”站在人群里的方明德冷冷的发话了,“你对下官说太后是皇上派人毒害的,你还未告诉下官这事是谁看见的呢!”六王服了软,周泰就没了依靠,他连滚带爬的跪到了我面前想抱住我的腿,却被陈淼一把推开了,他跪坐在地上,满面土色的道:“皇上恕罪,这,这都是六王对臣说的啊!臣糊涂,臣该死!皇上饶了臣吧!”这真是墙倒众人推,六王算是彻底倒了霉了,然而他似乎不想就此罢休,坐在地上向周泰骂道:“这不是你出的混蛋主意?你现在又推我身上了。你以为你可以脱得了干系?你休想?”六王和周泰都没敢攀扯四王,他们都是在官场里混了许多年的老油子,自然明白如果四王也倒了,他们便彻底没有活下来的希望了。“够了!”我看着火候已经差不多,便大吼一声,轻蔑的说道,“朕不想再看见你们这种丑嘴脸。马树华,先将六王、九王、周泰收押。待办完太后大丧,再令刑部议处!其他人等不明真相,为人唆使,逼宫闹事虽是大罪,但事出有因,忠君之心可嘉,哀伤太后之行可悯,均不予处罚。”“皇上圣明,臣等有罪!”群臣见我对他们没有处罚,顿时轰然应答。正阳门前的气氛立刻轻松了许多。终于把四王党的主要力量给除掉了,虽然四王因为狡猾暂时躲过了这一劫,可他羽翼被拔,想掀起风浪已是不可能,我终于可以安下心来了。然而四王党被除,我的根基也并不是就那样稳固,但拦在我面前的一块大石头被搬走,终究会让那些摇摆不定的人靠向我的一边。“皇上,”康大和来到我面前说道,“老臣问句不合时宜的话,太后为皇上选的皇后是哪家的千金?”康大和这话问的确实不合时宜,可无亲师为大,他作为我的帝师,问问这事也是应该的。没等我想好怎么说,孙起良便抢先说了:“太师大人,这事恐怕现在不当说吧。”“哎,”康大和捋着胡子卖起了老,“孙将军这叫什么话?兹事体大,关乎国运社稷,再说这事毕竟是太后的意思,现在太后薨逝,咱们得了了她老人家的心事才是啊,怎能只因为要为太后大丧,便把这等大事扔到一边?万一此期间有个什么变故,那位贵介小姐做不成了皇后,岂不是对不起太后她老人家!”孙起良眼中的光芒狡黠的闪了一闪,卖着关子道:“此事,此事……哎,七王爷,您说臣怎么说呢?”孙起良这是要让七王爷替他说,七王爷尴尬的咳了两声道:“康太师,太后定的是孙将军家的小姐。此事……此事先放一放吧,先办完了太后大丧再说。”“啊!”康大和仿佛刚明白了什么似的说道,“好你个孙起良,难怪刚才皇上没出来时你求我……”他说到这里不说了,有些气恼的瞪了孙起良一眼。我恍然大悟,难怪孙起良刚才说什么“太后选的是哪家闺女臣先不说了”,这事不用再问,孙起良肯定早就作好了打算,康大和只不过是被他当了枪使。这个孙起良……当真是其心可诛。“孙将军,这事先不要说了。朕心里有数,等太后大丧办完再说吧。”我给孙起良吃了颗定心丸。孙起良放下心来,低头忙向我请罪;“是是,臣有罪。”他还有罪呢?我清清楚楚的看见他低头时露出了个狡黠的笑容。这样重要的消息还能守的住吗?不一会太后要我立孙起良女儿为后的消息便从我的近处向外传开去,这几百个大臣都知道了。我心里明白,这才是孙起良求康大和说这事的主要目的,他就是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他的女儿是太后钦定的皇后,谁也别想和他抢这个国丈爷当。懒得理孙起良了,这人“太坏”。我令侍卫去通知了其他各门的亲贵官员,命群臣罢朝一天,让他们都回家休息,并令进城的各营兵士回营驻扎,不许再在京里扰民。至于跟着四王、六王闹事的那三个营,我让七王爷和孙起良从他们所辖营中挑选可靠将领暂为节制。其他的事今天一时半会儿理不出头绪了,不过大事已定,那些事情以后还不是顺理成章的就可以办完。看着陆续撤出正阳门官员兵士,我心中压抑了一夜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从今天开始,我就将真正的行使一个皇帝的权利了,我能做的好吗?至少,我不能成为被人唾骂的昏君。东升的太阳不觉间已经挂的老高,我的心也跟着暖洋洋的了!

第三十四章明君难为

虽说我已经让群臣回家休息了,但在现在大乱刚平的时候还有许多事急等着处理,所以各机枢大臣没有回家就跟着我去了御书房。“路亭贵,你把……”我抬头喊了一声,可站在我面前的却是顾巡,我心中一阵惨然,唉,物是人非啊。“皇上,您吩咐。”顾巡恭顺的答道,他作为宫里的总管太监,理所当然的来伺候我了。我愣了愣:“噢,你先下去休息吧,让许仕勤过来伺候。”“是,皇上”顾巡有些不情愿的答道,转身走出了御书房。“皇上,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排太后大丧的事,皇上还请明断。”七王爷第一个出班奏道。现在太后死了,她的班底作鸟兽散,四王党也被镇压下去了。七王自然成了首要机枢,千头万绪都需他来辅助我。“大丧的事,礼部尽快拟出折子,需用多少银子,只管禀报上来,另外即刻命人晓谕天下。萧雨明,你去做吧。”唉,光为太后做寿我就已经花出去了一百多万两,现在这些钱算是打水漂了,不过太后突亡,这大丧的钱是不能不舍得出的,不然传出去又会有什么是我害了太后的流言广泛传布出去。“是,臣即刻去办。”萧雨明躬了躬身,退了出去。“吏部尚书周泰带头闹事,他这尚书是不用做了。”我向机枢大臣们看了过去,现在该让谁来当这个吏部尚书呢?当我看到吏部左侍郎曾楚卿时,他微微的低下了头,这个太后党的中坚力量,现在恐怕对这个吏部尚书连想也不敢想吧?“曾楚卿,朕命你代掌吏部尚书职权,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皇上!”曾楚卿不敢相信的跪下了,太后在时,他是奏事处大臣,可以说是跟我对着干的,此时如何也不会明白我为什么会对他委以重用,“臣何德何能……”“起来吧,”我宽容的笑了笑,“朕是以才取人,让你代掌吏部是希望人尽其才。你做的好,朕就授你实职,要是做不好嘛,朕可就要撤你的职了。”“皇上放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楚卿感动的磕下了头。让曾楚卿代理吏部的决定彻底安下了太后党的心,户部左侍郎耿矍、右督御史林骏、兵部右侍郎夏朝宗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了放心的笑容。而四王党的兵部左侍郎史景隆却在那里偷偷的擦汗。我微微的瞥了瞥史景隆,这个家伙在早上的闹事中一直未出头露面,只是躲在后面冷眼旁观,由此可见他城府很深,这样的人是个角色,他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我暂时不能无缘无故的罢了他的职。“兵部尚书许名秀出使金国时,太后已命史景隆、夏朝宗共同署理兵部。兵部的事还是你们共同办吧。”史景隆、夏朝宗都跪下了,我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站起来:“你们都是侍郎,这兵部不能缺个主事的,这样吧,七王多受些累,暂时先把兵部管起来。当然了,七王还有其他职事,兵部的具体事还需你们俩去办。另外陈贵已经历练的差不多了,就让他到兵部先当个郎中,兵部的事你们多教着他点。”“谨遵皇上圣喻。”史景隆、夏朝宗答道。史景隆见我没罢了他的官,暂时安下了心来。“工部尚书朱元松,康泰宫就不用建了,如今太后已逝,要是建起这个康泰宫,朕想起太后不能入住,心中总是黯然。”我对工部尚书朱元松说道。这个康泰宫还要它干什么用?不过是些劳民伤财的玩意儿罢了。“皇上节哀,皇上孝感天地,停建康泰宫又可节约民力钱财。皇上这份心必可令我大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朱元松适时的恭维了我一句。“嗯,太后薨逝,朕只是想为太后积份功德。”我把朱元松的马屁又推了回去,“方明德,为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