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金主 >

第158章

大明金主-第158章

小说: 大明金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人性命都保不住,还要产业有何用处!

“就怕……流民冲击宅舍。”程宰道。

现在距离流民变成“流寇”的时代还有几十年,绝大部分人并没有造反意识。当然,他们也不会拒绝小小劫个财。

徐元佐对棋妙道:“你速去找罗振权,叫他召集所有老浙兵都来唐行。每人每日多加五十文津贴。再召集仁寿堂和夏圩的伙计、学徒,凡是愿意与我徐元佐共进退的,自备干粮铺盖来唐行听用。”

棋妙飞快地重复了一遍,见徐元佐没有改口的意思,夺门而出,跑去传话了。

程宰心中发痒:这弄得跟打仗似的。

“这不逊于倭寇犯界,万万要群策群力,共度难关才行。”徐元佐道。

程宰是真正经历过倭寇之患的人,打了个哆嗦,道:“还是别提倭寇为好。你弄如此之大的阵仗,想来百姓已经够紧张的了。”

“伯析,还要麻烦你召集仁寿堂的董事,最好连股东一起找来。”徐元佐道:“他们都是地方上深孚众望之人,当此时节肯定得出人出钱。咱们虽然是认钱不认人,但这个时候谁若是背后做出冷血凶残的事来,别怪我徐元佐不留情面。”

程宰头回见徐元佐如此郑重,不敢再有所抵触。别人都是有产业的人家,若是撕破脸还能跟徐元佐对抗一阵,自己却只是个为人做事的身份。去年因为身为仁寿堂总掌柜而人前人后颇受尊崇,今年若是没了徐元佐的支持,岂不是一落千丈?

清楚认识了自己的位置之后,程宰迅速动了起来。他很清楚仁寿堂董事会诸公的地位,位高者如袁正淳,那是得亲自跑一趟;位低的如胡琛,只要派个手下熟面孔跑一趟就行了。其他人大多相类,都不需要亲自去跑。

仁寿堂一动起来,整个唐行也都动了起来。

徐元佐坐镇唐行,另外派人快马加鞭飞驰华亭,从徐府和广济会调动人手和钱粮,准备在唐行设立第一个收容所,帮助那些背井离乡的灾民渡过最艰苦的日子。

*

*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

PS:抱歉晚了,最近刚回家,各种事情实在太多……等稳定下来,肯定不辜负大家的支持~!求多打赏、订阅、投票~!

二九六赈灾

消息如风,在互联网时代如此,在一群人毗邻而居的时代也是如此。

一群十来岁大的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铜钱,欣喜地沿着长街挨家挨户敲门。稚嫩的童声如同唱歌一般高声叫道:“徐家哥哥有令,都去唐行救灾啦!记得带上口粮和铺盖呦!”

门窗一扇扇打开,有人想抓住他们问个清楚。这些孩童却像是泥鳅一般,扭动着身体逃开了,继续把消息传遍整个朱里小镇。

陆大有刚从陆夫子家里出来。他是靠陆夫子举荐才跟了徐元佐,又有亲戚关系,比别人更深一层。每年过年他都要亲自上门拜年,三节礼敬也不敢轻忽。远远听到童谣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不会是恶作剧吧?

到底徐元佐不是皇帝,假传他的口令并不至于被人抓了杀头。不过徐家元佐哥哥的号召力在朱里可是无人能敌,只要谁家有孩子在仁寿堂或是其他徐氏产业干活,这一家人就铁定是徐家哥哥的追随者。

无他,徐家哥哥实在太慷慨了。工钱给得高,诀窍说得透,年底还有高额奖金。早两年,朱里过年能置办全肉席面的人家屈指可数,如今只要有孩子跟着徐元佐,连吃三天全肉席面都不成问题。

今年过年,许多外地人都带着猪羊鸡鸭来朱里贩卖,谁都知道朱里人阔绰有钱。

陆大有加快了脚步,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出家门,站在街上左顾右盼。

是姜百里。

“老姜,”陆大有学着徐元佐的叫法,“看什么呢!”

“小陆,还不快点回去收拾东西。”姜百里回敬道。

“真的假的?佐哥儿怎么不派个熟人过来传信?”陆大有坐办公室时间最多,下面的人都将他视作徐元佐培养的大管家。没有什么机会出头,只能长年累月积攒信任度。这样人没有威胁性,他的优势也不是其他人能够比的,所以人缘往往不坏。

姜百里抽了两口冷气。道:“不知道真假,不过这帮小子要真敢玩火,回头难免要被打死。”

这可不是明摆着的么!谁听了不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若是大冬天的十几二十里路跑到唐行。结果发现自己被骗了,回来非得打死这帮小兔崽子。

一想到那个情形,陆大有也忍不住嘿嘿直笑。

“你快走吧。”姜百里道:“这事就算是假的,你也得去。白跑一趟只是吃点劳累,不跑可就是态度不端正了。”

陆大有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他与姜百里告别,刚走出几步,觉得有点不对味,转头问道:“你呢?”

姜百里好整以暇:“我一个人过去有什么用?等兄弟们到了一块走。”

陆大有被气得七窍冒烟:“好呀你个老姜啊,我要是不问,你就准备看我笑话不成?”

姜百里哈哈大笑:“快安排去吧,以你的头脑哪能不问!”

陆大有愣了愣神,反应过来,大声喊道:“我不问也能想到。”

姜百里颇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快去。几个客服部的小伙子已经出现在了街面上。浑身上下套了不知几层衣服,都背着包裹,一眼可知是响应号召去唐行救灾的。

以讹传讹之下,唐行遭灾的谣言就此散开。

陆大有快步跑回家,看到门口已经有人等着了。他心中暗道:这帮兔崽子倒是巴结得很呐!

许多人不满足于坐镇中枢整日里写写算算,看上去就像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一般。只有等他们年纪再大点,生活阅历再上去一些,才能知道京官之所以比外官吃香的原因。

陆大有则有陆夫子开小灶,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前景,并不急着干出什么成绩。更关心不要惹出什么幺蛾子。不犯错,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状态。

陆大有点了点人头,减去了账房混进来的,还差几个动作慢的。想想唐行距离朱里就十几里路。要是落后太多就显得不上心了。他道:“不等了,咱们先走。”说完这话,正好又来了两个,于是二三十人浩浩荡荡就往唐行走去。

一路走着还不忘借马车放行李。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既然带了铺盖,肯定是要过夜的。

“骡车喽!要个骡车咯!来回一两银子!”有人拉着骡车出来。大声吆喝着。

陆大有身边的少年高声骂道:“你怎不去劫道!”

那人喜笑颜开:“劫道哪有做买卖赚得多?要不要骡车啊?第一个赶到唐行的,肯定得徐家佐哥儿重用啊!”不得不说此人无师自通,深谙供求关系,又能攻心为上。

陆大有盘算着今年拿到的三十两年终奖,对一两银子的高价还是有些肉痛。

“走!”又是姜百里冒了出来,话音未落就就招呼弟兄们把包裹扔在车上。他道:“银子我出了,大家轻装走快些,莫叫哥哥久等!”

那人收了姜百里的银子,仍旧不肯让陆大有那边的人放行李:“骡子再贱也是一条命呐!哪能拉得了这么许多东西?”

陆大有看了一眼姜百里,又感受到了身边兄弟们的殷切期盼,只好摸出银子,从牙缝里基础一个字:“给!”

那骡子顿时就贱得连“一条命”都算不上了,悲愤地吼了一声,迈步拉车。

两队人汇聚成了一队人,后面跟着骡车、马车。又有不少零零星星的的人追上来加入队伍,路程过了一半,就汇聚起了上百人的队伍。

因为地域的封闭性,徐元佐手下的事务工作基本都是朱里子弟担任,账目、法律之类的技术工作,基本都是唐行子弟。这在极端重视乡梓情谊的时代,倒是无意间有了约束和制衡。内部竞争也由此展开,谁都想表现得更好一些。

陆大有走得气喘,问姜百里:“唐行怎么会遭灾?”

“唐行能遭什么灾?”姜百里反问道:“水灾火厄都轮不上啊。”

江南水系发达,地下水更加发达。随便点个地方,下挖丈许必然有水,火灾总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扑灭。而来自诸多湖泊的河水,平静得像是闺房千金。怎么可能施暴?

“那这回……”陆大有反应过来:“是因为别处遭灾了?”

姜百里撇了撇嘴,看在同一期的面子上,方才道:“你平日也该多读读《曲苑杂谭》。去年徐淮水灾的事,报上登过的。”

陆大有一拍脑袋:“我看过。就是忘了!”

——看过就忘,跟没看过有什么区别?难怪至今只能循着章程在办公室里端茶倒水。

姜百里当然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何况他也知道“端茶倒水”其实很重要,真的惹恼了陆大有,工作上也就没那么舒心了。万一哪天连笔墨都领不到,那可就真的悲剧了。

陆大有隐约觉察到了姜百里在动什么心思。不过他本来就不如顾水生和姜百里那样有头脑。初时自己还不肯承认,但日子久了,渐渐也能看出来了。因为佐哥儿是个喜欢“快马加鞭”的人,如果他给某人分配越来越多的工作,压上越来越多的担子,就说明此人颇有能力,值得栽培。当然,从年终奖的分量上也能看出来。

顾水生现在专心市场开拓,都已经混到苏州去了。姜百里的客服工作越来越精细,交织出一道大网。甚至能够将本县有名号的人家都串联起来。

——这厮还夸口,他只需要通过最多三个人,就能跟华亭县任何一个大老爷吃上饭。

陆大有想起姜百里某次不经意间的嘚瑟,心中泛酸。

“那是什么人?”姜百里突然道。

空旷的田野上,两队人马步伐一致,快步朝大路跑来。

陆大有负责后勤总务,倒是见过领头的那个汉子,故作不经意道:“那是夏圩徐园的护院,领头的叫甘成泽。”

甘成泽显然也看到了官道上的人,待跑近些。方才认出了陆大有,叫道:“你们这是去唐行?”

“正是,你们也是?”陆大有回道。

甘成泽应了一声,脚下不停。道:“佐哥儿有令,得火速赶过去,不多说了!”说罢,排成两列的浙江兵从众人身边跑过,留下扬起半身高的土尘。

徐元佐吃掉黑举人之后,浙兵都分到了不少银子。基本都在朱里和唐行之间购买土地。住得较为紧凑。地虽不多,不过他们也不靠土地吃饭,关键得要方便串联。相比需要向别人伸手的戚继光,徐元佐可是真正的大金主,给钱给粮十分痛快,浙兵也没有发生过不肯听用的情形。

这回听说每人每日另有津贴,这帮浙兵跑得飞快,恨不得立刻出现在徐元佐面前。

“咱们也跟上!”姜百里大喊一声,跟着浙兵们跑向唐行。

陆大有还在踟蹰,姜百里已经跑了出去。

等陆大有终于决定跟着跑起来的时候,姜百里已经停下了。

这个从来不怎么锻炼的少年,这些月来出入豪门大户,养尊处优,根本跑不动。

陆大有低头看着手扶膝盖,弓成了虾子似的姜百里,笑嘻嘻道:“该跟佐哥儿说一声,日后在册的伙计、掌柜,都得操练,以免不堪用。”

姜百里口水止不住地往外涌,肺里就像是火烧一样,翻了翻白眼,没有理会。

眼看着甘成泽等人跑远,大队人马继续前行。

唐行就在前面。

大半个时辰之后,陆大有和姜百里终于到了唐行镇的大门之外。紧贴着大门边上,已经竖起了七八根松木桩,正有人架着梯子往上铺毡子。未完工的粥棚旁边,堆了几张粗木长条桌,像是寺庙里和尚吃饭用的。

陆大有和姜百里进了城,街上行人匆匆,并没有焦躁和不安,反倒像是赶上了吉庆事一般,带着喜气。

队伍里所酝酿的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悲壮气氛,顿时被吹得烟消云散。

姜百里劈手抓住一个过路的同事——曾经做过他的下属,问道:“佐哥儿呢?”

那人连忙打了招呼,举起手里的牌子:“佐哥儿坐镇有家客栈赈灾呢。直接去那边。”

姜百里一扫那块牌子,上面果然写着:志愿者请移步有家客栈,统一调配。

那人说完,欠身而去。

这是徐氏风格,有时候让人觉得十分无礼,但是工作效率却明显高于别人一截。

陆大有这回没跟姜百里客气,飞快朝有家客栈跑去。

在客栈里人生鼎沸,有正在忙碌的自己人,也有凑热闹的外人。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赈灾的紧张气氛。

徐元佐已经征用了两块大木板,上面覆盖宣纸,写着各家认捐的顺序和金额。此刻他正跟人说话,见到了陆大有,当即停了下来,转向陆大有叫道:“大有,来得正好。快带人去将灾民的人数登记成册,按照男女分开。”

“佐哥儿,姓名年龄籍贯之外还要知道什么?”陆大有连忙问道。

“职业技能、家庭情况。”徐元佐想了想,又道:“再问他们一句:若是别处有地可种,能吃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