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97章

我的明末之旅-第97章

小说: 我的明末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丰感动,同时感慨,这个时代,受三妻四妾思想毒害的人太多,陈圆圆就是一个典型,如果是现代女性,得知自己的男友或丈夫有第二个女人,还不一哭二闹三上吊啊。

陈圆圆的理解,大度,让张丰很是感动,当晚,抱着陈圆圆狠狠的爱了一番。

张丰回来几天之后,张丰被招为驸马爷的消息也传到松江府,松江知府谭益先第一个上门祝贺,面对祝贺,张丰只能苦笑。

张远祥则不一样,得知自己儿子官居二品,且还被崇祯招为驸马,高兴得不得了,祭拜先祖,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张丰只能摇头,这些事情,张丰自然不去参与。

张丰回来之后,好好的休息了几天,一般都陪陈圆圆,两人像普通情侣一样,逛街,或游山玩水,郎情妾意。

崇祯虽然说了,要张丰休了陈圆圆,张丰自然不会听,这里是松江府,山高皇帝远,管他呢,即使崇祯知道自己和陈圆圆的事情,也只能气一气,还能怎么样?

张丰休息了好几天,部队从辽东回来之后,主要任务也是休整,当然,会总结此次大战的得失。

大约休整一、两个月之后,将会进行扩建,经过此次实战,大家有了实战经验,为以后扩建打下很好的基础,张丰已经想好了,部队将从两万余人扩建至三万余人的规模。

现在是一旅三团,扩建之后,还是四个旅,但将是一个旅下辖五个团,也就是一旅五团,张丰也考虑过从师扩建到军,但这步子有一点大,先一步一步来,先组建一旅五团,等条件成熟,再扩建到军的规模。

四个旅,二十个步兵团,完全算得上一个军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从一个师扩建成一个军,将很容易。

休息几天之后,张丰不得不回到工作上来。

张丰事务很多,军务就不用说了,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如修建之中的铁路,这需要张丰去关心。

从上海站(位于浦东)到松江站,,铁路全长四十余公里,崇祯十二年年底开始修建,现在是崇祯十三年四月底,铁路建设已经进行了四个月有余。

上海站,松江站已经基本建设完工,站台,候车大厅等。铁路全长四十余公里,中间设有好几个车站,当然,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些车站只能算得上小车站,只有一、两个站台。

这些小车站,位于沿途经过的集镇,铁路建成,对经济的带动将是巨大的,当然,作为铁路的拥有者,张丰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这是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且足足提前了两百余年出现。

张丰对铁路建设非常重视,在宋应星等人的陪同之下视察了修建之中的铁路,虽然是铁轨(不是钢轨),使用的是枕木和道钉,但设计的是标准轨距,在张丰看来,修建得像模像样。

这是低速铁路,没有后世铁路那样的高标准,虽然没有工程机械,但每天都有数千民夫日夜劳作,铁路修建进程比较快。

铁路修建进程较快,松江府至苏州府再至常州府的铁路勘测已经完成,待上海至松江府的铁路修建完成就可以开工建设。

看完铁路的修建之后,张丰去了上海机器制造局,这里,正在制造蒸汽动力火车。

虽然看上去有一点简单,但并不简陋,在实用性方面,张丰经过了充分考虑,作为国际有名的技术牛人,设计这样的蒸汽动力火车,张丰感到难度不大。

在充分考虑现有工艺水平的情况之下,张丰亲自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列蒸汽动力火车。

当然,火车设计得比较简单,没有采用复杂设计,张丰如果每一个零件都绘制出详细设计图,那工程量巨大,张丰一个人估计累死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

除了部分关键部件和零件是详细设计图,大部分都只是设计示意图,具体的设计由赵左林、宋应星,以及制造局那一大帮骨干们去完成。

还别说,跟张丰“混久了”,赵左林等人还真能胜任这样的工作,机器制造局某一厂房内,已经铺上了铁轨,铁轨一直通到外面,一直通到数里之外的上海站。

厂房中央的铁轨上,一辆蒸汽火车的火车头已经开始制造,蒸汽动力火车,难度最大的自然是火车头。

蒸汽火车头旁边,正有不少的工人在进行安装零件,看这样子,再有两、三个月,这火车头就能完工并试运行。

厂房中央的铁轨上,还有几节正在建造之中的车厢,车厢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难度自然小得多,几节车厢已经完工近半。

车厢除了轮对和底架等必要零部件为钢铁材质之外,大部分为木质结构,如车厢的箱体就是木质,用木板建造,车厢内的座椅也是木质的,车厢以后刷上绿色油漆,也将漂漂亮亮。

张丰在上海机器制造局几乎一呆就是一个月,除了偶尔回一下松江府,或去军营看一看之外,张丰这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机器制造局。

张丰和大家一起建造蒸汽动力火车,有张丰的“技术总指导”,蒸汽动力火车的建造速度明显加快。

除了指导蒸汽动力火车的建造之外,张还还干了一件大事情。

话从几天之前说起。

………

第一百四十九章雷汞(求推荐啊)

几天之前,张丰在宋应星的实验室干了一件大事,那天,宋应星正带着几名学生和助手在做化学实验。在化学上,宋应星也有比较深的造诣。

在《天工开物》里面有关于硝石的详细记载,中国也盛产硝石,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张丰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宋应星正在用硝石制造硝酸,硝石(硝酸钾)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就成了硝酸。

宋应星不但能制造出硝酸,还能制造出硫酸,以及烧碱等,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三酸两碱”,“三酸”是硫酸、盐酸、硝酸,“两碱”是烧碱和碳酸钠。

张丰知道,如果发展得好,若干年之后,能发展起一定规模的化学工业也说不定。

不过,发展化学工业,那估计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已有的化学工业,只有水泥和肥皂。

上次和鞑子大战,那一场大雨给张丰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张丰想到了无烟火药和****,想到了后装枪,这次,张丰准备将这些东西弄出来。

“总兵大人,你来了。”

张丰点一点头,跟在张丰身后的还有王朝勇,张丰特地叫王朝勇过来,就是要王朝勇亲眼见证一下无烟火药的诞生。

“宋老,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种东西。”

张丰从来没有制造过无烟火药,只是知道制造原理,自然要验证一番,而宋应星的这间大实验室是最好的验证场所,这里东西齐全。

历史上,1845年的一天,瑞士化学家舍恩拜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一时未找到抹布,他赶紧出去拿来了妻子的一条棉布围裙来抹桌子。

围裙浸了溶液,湿淋淋的,舍恩拜怕妻子看见后责怪,就到厨房去把围裙烘干。没料到靠近火炉时,只听得“扑“的一声,围裙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烟,也没有一点灰,他大吃一惊。

事后,他仔细回忆了经过,顿时万分高兴。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合成了可以用来做炸药的新的化合物。为此,他多次重复了实验,肯定了结果无误,遂将其命名为“火棉“,后人称之为硝化纤维。

张丰首先要验证的就是“火棉”的制作,也就是硝化纤维。

张丰让人找来棉花,亲自配比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然后将一团雪白的棉花浸泡到混合液之中,浸泡一定时间之后,张丰用玻璃棒取出棉花,然后晾干。

整个过程,都是张丰在操作,其他人则一脸好奇,不知道总兵大人这是在干什么。

棉花晾干之后,张丰道:“王师长,你用火折子点燃这棉花试一试看,不过,要小心,不要烧到自己。”

王朝勇左看右看,看了足足好几秒也没有看出这一团棉花有什么名堂,心中想道,一团棉花而已,怎么会烧到自己呢。

于是,王朝勇一手捏着这一团棉花,另外一手拿着火折子,准备点燃试一试。

大家都在猜测,某非这团棉花大有名堂,大家想不明白,唯独只有宋应星似乎意识到了一点什么。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之中,王朝勇拿着火,当小火苗一靠近这团棉花,惊奇的一幕发生了。

只听得“扑“的一声,这团棉花被烧得干干净净,一点也未剩,连半点灰尘都未剩下,燃烧速度之快,连王朝勇都未反应过来,直到手上传来一阵火烧的感觉。

“啊!”

王朝勇连忙将手甩了甩,见状,大家都善意的笑了起来,张丰也笑了,试验非常成功,轻松就制造出了硝化纤维。

宋应星道:“总大人,这棉花与刚才的酸液发生了反应,已经不再是棉花了。”

张丰点一点道:“对,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团普通的棉花已经成了硝化纤维,棉花已经成了火棉。”

通过刚才的试验,王朝勇似乎明白了什么,欣喜的道:“总兵大人,这火棉燃烧速度这么快,且没有烟,没有残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来做火药,代替我们现在使用的黑火药呢?”

黑火药的缺点,王朝勇可谓知道得清清楚楚,烟大,残渣多,射击几次之后需要清理枪管,密集射击的话,那产生的浓烟更是比较呛人,还影响视线等等。

张丰微笑着点一点头道:“这完全可行,我们可以用无烟火药代替黑火药,不过,光有无烟火药还不行,我们还要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叫****。”

雷汞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最早用的起爆药。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

张丰目前使用的燧发火枪,其实采用的是燧石激发产生火花点燃黑火药,并不是用****做成的火帽。

“总兵大人,雷汞是什么东西?”王朝勇一脸好奇。

张丰道:“我先试一试,将这东西制造出来,然后大家就知道了。”

对于雷汞,张丰并没有实际制造过,只知道其制造原理,以前条件不成熟,现在则不一样,宋应星这实验室不但器具齐全,且有硝酸,硫酸等,也有乙醇。

张丰制造的是“灰雷汞”,先用水银和硝酸反应,然后加入乙醇,最后得到一种灰色的粉末状物体,这就是灰****。

“灰雷汞”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过年的时候,小孩玩的摔炮大家可能都见过,往地上一摔,会“啪”的一声响。这摔炮之中用的就是灰雷汞。

灰****制造出来,张丰亲自试验,用纸包了一点灰雷汞,然后用木棍一敲,“啪”的一声脆响,在大家看来,这很是神奇。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王朝勇则眼前一亮,马上意识道了什么,大叫一声,然后高兴的道:“总兵大人,这可以作为激发药,我们纸壳弹和手榴弹有了这东西,那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张丰点头道:“没错,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多了几百年的知识和见识,张丰深知雷汞在战争之中的作用,张丰决定大量生产,且对纸壳弹进行改进,用上有雷汞底火的纸壳弹,然后用撞针进行激发。

几天之后,张丰真的设计并制造出了有雷汞底火的纸壳弹,不过,纸壳弹使用的是黑火药,因为无烟火药的制造遇到了难题。

用上述方法生产无烟火药不稳定,容易发生爆炸,张丰也一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张丰只是凭借记忆依稀的知道一点,似乎要加入稳定剂,至于什么稳定剂,张丰一时想不起来。

也许以后能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也许生产制造出比较稳定的无烟火药,但现在嘛,暂时还是只能使用黑火药,不过,雷汞制造比较成功,这也足矣让张丰非常高兴。

有了雷汞,手榴弹可以进行改进,不再用火折子点火,而是直接装上拉火,直接一拉,然后就可以丢出去。

总兵府,后堂。

桌子上摆着几发纸壳弹,乍一看,和现在使用的纸壳弹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细看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因为这是有底火的纸壳弹,撞击纸壳弹的底火,纸壳弹就能激发,而不像以前用一根细铁丝刺破纸壳弹,弄出一点黑火药用燧石产生火星激发。

王朝勇一脸好奇,左看右看,完全看不明白,最后,忍不住问了起来:“总兵大人,这东西怎么玩,我们现在的燧发火枪完全用不了这样的纸壳弹。”

张丰笑着道:“现在的燧发火枪自然用不了这样的纸壳弹,因为我们现在的火枪是前装枪,这种纸壳弹是后装枪用的。”

“总兵大人,什么是后装枪,是不是从后面装子弹的枪,这样也行吗?”王朝勇虽然有一点不信,但语气之中已经透着兴奋,因为王朝勇知道,如果真有这样的枪,那战法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前装枪,需要从枪口装弹,一支燧发枪,竖起高度一米多,这就必须站起来装弹,目标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