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35章

我的明末之旅-第35章

小说: 我的明末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卫东撇一撇嘴,心中想道,禀明朝廷?吓唬谁呢,老子不是吓大的。

谭卫东道:“赵公公,我还有不少的军务,我失陪了。”说完,也不管赵水泉脸色有多么难看,谭卫东抬脚就走了。

“你,你……”

指着谭卫东的背影,赵广才气得差点一口气没有上来,差点气背过去,良久,赵广才心中想道,不管怎么样,这个张丰我一定要想办法收拾你。

………

这几天,张丰一直在留意卫所方面的动静,见一切风平浪静,张丰微微奇怪,心中想道,这个赵广才真的吃下这个哑巴亏,这不像赵广才的一贯作风啊。

没有动静更好,张丰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这种斗争上。

不过,为了防止万一,张丰吩咐关鹏,重点注意卫所方面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汇报。

趁着赵广才没有找自己麻烦,张丰去看了建设之中的造船厂和钢铁厂,现在银子充足,张丰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甚至,张丰在考虑,也应该建一家水泥厂了。

心中这么想,张丰马上就行动,亲自选址,然后开始了水泥厂的建设事宜,以后要用水泥的地方多,水泥厂一定要建。

造船厂的船坞渐渐成型,而钢铁厂的炼铁高炉也开始建设,高炉的设计,自然是张丰,杨升海则监督大家按照张丰的设计图纸进行建造。

高炉建筑工地前。

看着大量的民夫,工匠等在忙碌,张丰满意的道:“老杨,辛苦了,这钢铁厂的建设,简直一天一个样,再过一个月左右,我们的高炉也将建设完工了。”

这高炉主要用来冶炼生铁,将铁矿石冶炼成为生铁,然后生铁进入炼钢炉,最终冶炼成为各种钢材。

张丰在技术上非常自信,自信有能力冶炼出这个时代最好的钢材,甚至,如果以后条件好了,冶炼出合金钢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升海回答道:“老板,一个月完成高炉的建设足矣,估计两、三个月左右,我们就可以开炉炼钢,只是,这铁矿石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杨升海一直担心,钢铁厂建成之后没有足够的铁矿石,到时就会没有米下锅。

张丰道:“老杨,铁矿石的事情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在太平府找到了一处大铁矿,正在找人开矿,不久就会有铁矿石从太平府运送过来。”

太平府,也就是后世的马鞍山,这是后世著名的钢铁基地,张丰知道哪里有铁矿,几天前,已经派了一小队人马前往太平府找矿。

杨升海道:“太平府就有铁矿啊,太好了,我们可以直接走水运,将铁矿石运送过来。”

太平府就在长江边上,水运自然是最好的运输方式,且还是顺流而下,,张丰也是看中这一点,走水运从长江能将铁矿石,甚至煤炭等资源运过来,直接运送到钢铁厂的码头边,非常的便捷。

原材料不是问题,冶炼技术不是问题,加之资金充足,张丰有把握,三个月之后,钢铁厂肯定能开炉炼钢。

在上海县待了两天,张丰心情不错的回到了松江府。

回到松江府之后,一连几天,张丰都是闭门不出,甚至连新兵训练都很少去看,这几天,张丰自然是在忙碌,正在设计这个时代的第一款蒸汽机。

以后有了钢铁,自然要生产蒸汽机。

作为技术男,自己设计一款蒸汽机自然没有一点问题,不要说蒸汽机,就是内燃机,燃气轮机都没有问题。

不过,考虑到明朝生产力底下,技术科技水平很低,内燃机,燃气气轮机都自然就不用想了,只能放一边,先将蒸汽机设计并制造出来再说。

即使是蒸汽机,技术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但张丰也要考虑当前的技术工艺水平,在这没有机床,没有焊接,全凭手工的时代,张丰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然,设计图纸出来,制造不了,那这些图纸只能是废纸一堆。

正因为受这样那样的限制,这蒸汽机不能太复杂,技术要求不能太高,必须要在当前的水平上能制造出来。

忙碌几天,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设计完成,虽然不是很先进,但毕竟张丰的技术实力摆在那里,这蒸汽机也不差,设计得很科学,起码比瓦特改良的那蒸汽机先进,质量要好。

可靠性,质量等因素,张丰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进行了考虑,不然,根本用不了这么久,肯定早就设计好了。

完成设计,看着这一大堆图纸,大大小小数十张,张丰一阵满意,世界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蒸汽机,马上就要诞生了。

………

小青山兵工厂。

某一间办公室之中,一张大桌子上,正放着一大堆图纸,这些图纸,就是张丰绘制的蒸汽机设计图。

赵左林知道张丰这几天在捣鼓新东西,好几次想进来看一看,但又怕影响张丰,一直在心中忍着,今天,张丰一派人叫自己过来,赵左林带着几名骨干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老板,这是什么东西,看上去很复杂的样子。”

在张丰看来,蒸汽机结构比较简单,构成的零件也不是很多,并不复杂,但对赵左林等人来说,这显得比较复杂,比以前的燧发火枪复杂多了。

张丰将设计总图在大家的面前摊开,这是一张大宣纸,设计总图绘制得很标准,清清楚楚。

张丰介绍道:“这是蒸汽机,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这是蒸汽机的锅炉,这是活塞,这是飞轮,这是气阀……”

张丰先介绍蒸汽机的结构组成,再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蒸汽机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张丰很耐心,介绍得也非常通俗易懂,大家基本上很快就明白了蒸汽机是一个什么东西。

…………

第五十三章小伙伴们惊呆了!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

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无疑,张丰设计的这台蒸汽机比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现代意义的蒸汽机要技术先进,这是因为张丰是一个穿越者,有领先这个世界几百年的技术科技水平。

如果不是受当前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张丰肯定还会将蒸汽机设计得更好,更先进。

这一台蒸汽机,算是张丰的第一代蒸汽机,待以后技术水平提高,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张丰肯定会设计并制造出第二代改良型蒸汽机。

即使这样,听完张丰的介绍之后,赵左林等人惊呆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东西!

用比较流行的话语,那就是,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足足过了半响,赵左林才道:“老板,这是你发明的,太了不起了,这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发明的东西啊。”

“是啊,是啊,没有想道,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东西。”

“老板,您真牛!”

“……。”

听着大家的话语,张丰内心也一阵高兴,张丰到底也是凡人,也喜欢听奉承话,张丰高兴的道:“老赵,图纸我都画出来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第一台蒸汽机制造出来。”

赵左林跃跃欲试,“老板,没有问题。”

蒸汽机的制造,自然先从零件开始,一个一个零件开始制造,因为没有机床,基本上都是纯手工的制造。

好在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加之张丰的指导,倒也还算顺利。在制造燧发火枪的时候,大家就能熟练的使用游标卡尺,对钳工也不陌生。

大家的钳工工具也比较多,如钢锯,锉刀等等,当然,所谓的钢锯,锉刀等工具其质量比现代的差远来,但至少能使用,这些东西是张丰平时直到大家制作的。

蒸汽机的制造,大家又再次接触到了很多新东西,如铆接,如螺纹等等,赵左林更是感到,自己彻底的进入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学习和吸收这些全新的知识。

张丰设计的这台蒸汽机只能算是中、小型蒸汽机,加之结构还算简单,又有张丰在工艺上进行指导,大半个月的时间之后,蒸汽机各零件制造完成,进入组装工序。

蒸汽机眼看着就要制造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唯独赵左林心中一阵肉疼,制造这台蒸汽机,消耗了不少的精铁,仓库之中的精铁已经不多了。

这些日子,张丰除了指导大家制造蒸汽机的各零件之外,张丰又完成了第一台车床的设计。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车床,虽然简陋,但至少可以使用,能车削一些零件。

车床的主体是木质的,用杂木制造,加上一些金属零件,另外,张丰还找了一些硬度稍高的精钢,制造了一些车刀,钻头之类。

因为车床床身,结构件等是木质,只有一部分金属零件,并不复杂,虽然设计完成时间比蒸汽机晚很多,但制造起来速度很快,有一点后来居上的味道。

蒸汽机,车床都是在同一天完成组装的。

厂房内,一片热闹,围了不少的人。大家都知道,甚至不少人还参与了零件的制造,大家想看一看,这蒸汽机,这车床到底怎么样。

“快看,真的动起来了。”

“真的,真的动了。”

张丰亲自检查一番,确定无误之后,张丰下令开始试机,不久之后,蒸汽机开始工作,活塞开始往复运动,噗嗤噗嗤的冒着白色的蒸汽,飞轮转起来,且速度越来越快。

“成功了,老板我们成功了!”

赵左林像一个小孩一样,紧紧的抓住张丰的手臂,毫无形象的大喊大叫,其他人也差不多,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蒸汽机的带动之下,那一台车床的主轴快速的旋转起来,张丰来了兴致,拿过早就准备好的一根铁棒,这根铁棒大约一尺多长。

张丰将铁棒装上机床,装上车刀,亲自操作,当起了车工,铁屑一圈一圈的被车削下来,本来不是很规则的金属棒被车削得非常光亮,非常的规整。

小伙伴们又惊呆了!

赵左林等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车床是这么用的,看到这根金属棒,赵左林就想道了枪管。

果然,张丰车削完铁棒的外圆之后,又开始钻孔,我们知道,车床既可以车削,又可以钻孔,这台车床虽然简陋,但也能钻孔。

没有多久,这根一尺多长的铁棒就被加工成了枪管,一根短枪的枪管,将枪管从车床上取下来,张丰道:“老赵,看一看,咱们这根枪管怎么样。”

赵左林是行家啊,这一看就看出来,这枪管的质量比自己以前打造的还要好,更直,更规整,更漂亮。

“老板,没有想道,还能这样加工枪管。”

张丰道:“我们有蒸汽机,有了车床,以后一些零件,包括短枪的枪管,我们都可以采用车床加工。”

长枪枪管加工技术难度大,目前这样的简易车床肯定加工不了,只能勉强加工一尺来长的短枪管。

赵左林高兴的道:“老板,太好了,有了这东西就是方便了,我保证,一定制造出一支一支质量优良的短枪。”

张丰点一点头,心中想道,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有了蒸汽机,有了简易车床,张丰很满足。

张丰心中想道,待钢铁厂建成,有了足够的钢材,我就改良车床,不再使用木质车床,而是铸铁的,全金属车床,这样一来,车床的精度,使用寿命都会大大提高。

其实,钢铁厂如果真正建成投产,好处何止这些。

到时,不仅能生产足够的钢材,依据张丰的技术水平,还能冶炼出工具钢,就能生产出合格的车刀,钻头。

有了足够的钢材,就能生产制造出更大型的蒸汽机,能生产制造出钻床,锻床,刨床等等,到时候,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张丰的实力会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

苏州。

松江府距苏州不远,两者之间交通也还算便利,当然,这交通主要是走水路,长三角地区本来就水网比较发达,

一大清早,张丰带着杨升海和几名随从,乘坐一艘货船,从松江府出发前往苏州。

货船不大,但上面有好些布匹,这些都是东方纺织厂生产的棉布,张丰此去苏州,主要也是谈生意。

苏州最大的布商庄传林以前和杨升海有过几次接触,也向东方纺织厂下了几次订单,现在,东方纺织厂的棉布在苏州市场上销售,和这个庄传林有很大的关系。

庄传林想在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