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23章

我的明末之旅-第23章

小说: 我的明末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些肩章,王朝勇就眼前一亮,张丰拿起少校肩章道:“戴上去,试一试看。”

一边戴肩章,王朝勇一边道:“总兵,您太牛了,这样的东西都想得道,有了这肩章,军衔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一目了然是其次,主要的是戴上这肩章,能极大的增强自豪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王朝勇就是,穿着这新军装非常的神气,那眼神仿佛在说,看,我现在是少校军官。

张丰看了看戴上少校肩章的王朝勇,点点头,然后对裁缝铺的赵老板道:“赵老板,尽快给我我们做一千套军装,越快越好,我急用。”

面对张丰这样的大客户,赵老板自然满口答应,“张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日夜赶工,先期一百套军服这两天之内就会给您送过去,后续的那些军服也会尽快做好给您送过去。”

张丰点一点头,然后挥手,带着王朝勇出了裁缝铺,张丰心中想道,也许部队规模大了之后,自己必须开一家被服厂,专门做军服,军被等等。

出了裁缝铺,张丰准备去转一转,看一看招兵告示的情况,两人走在街上,王朝勇更是东张西望,那眼珠子贼溜溜的乱撞。

“老板,您看,美女,那边!”

看到王朝勇的这模样,不禁一笑,不过还是朝王朝勇所指方向看去,不远处,正有几名年轻女性,其中有一人确实还不错,大约能打七、八十分的样子。

别人看来不错,但张丰的眼光自然很高,不是大美女的话根本就看不上眼,张丰就笑着摇着头道:“王营长,什么眼光,这哪里算得上美女,最多也就稍有几分姿色。”

王朝勇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袋,“司令,这不一直在军营呆着,突然一看到这稍有姿色的眼前就一亮,觉得像美女嘛。”

张丰一笑道:“王营长,看来你要尽快成家了。”

王朝勇傻笑,“司令,成家的事情不急,另外我听说了,钟员外家请了戏班,请了歌妓,为钟员外下个月的五十大寿庆典,听说这些歌妓之中有一人是绝色。”

歌妓,绝色。

听到这样的字眼,张丰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心中想道,莫不是历史上那位鼎鼎大名的大美女吧。

心中这么一动,张丰问道:“那名绝色歌妓是不是非常年轻?”

王朝勇道:“听说非常年轻,大约二八年华,老板,您是怎么知道绝色歌妓非常年轻的呢?”

张丰心中心中想道,我自然知道,同时,张丰的脑海之中浮现了一个人名,如果是她的话……

现在是崇祯十一年,如果真是那位大美女,那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也很年轻,估计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大,也是十六、七岁的年纪。

心中这么想着,张丰就越发的心情难以平静,如果真是那位大美女,那就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张丰道:“王营长,钟员外我知道,以前是一个商贾,前两年才捐了一个员外,没想到会搞这么大的阵仗,还请了歌妓助兴,到时我们去看一看。”

去赴宴喝喜酒,还有美女看,王朝勇自然高兴,“老板,这行啊,到时我陪你去看一看,见一见世面。”

张丰点头,“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招兵,给我亲自把关,招满500名合格的士兵。”

招兵这件事情,一直是王朝勇在负责,因为这500名新兵将是王朝勇的第一批手下,王朝勇格外上心和负责。

说到招兵,王朝勇拍着胸脯道:“司令,没有问题,一定顺利完成任务。”

………

招兵工作经过充分的宣传,待遇又这么好,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青年,真到招兵那一天,各招兵点人满为患,起码来了数千人,很是热闹。

秉着精中选优的原则,王朝勇亲自负责,这些新兵的年纪控制在18至30岁之间,独子不要,有妻儿老小的不要,有不良劣迹的不要等等,在这严格控制之下,只用了一天的就招手到了500名新兵。

这500名新兵一满,马上就进入了小青山军营,编成一个新兵连,开了训练。

这个新兵连无疑是一个加强连,足足有十几个新兵排,从以前的那两百多老兵之中挑选了十几名教官,每个新兵排一名教官,以排位单位进行训练。

而其余的老兵,则编成一个老兵连,照常训练,不过,老兵连的训练和新兵连的训练自然不一样,新兵主要以队列训练为主,也就是练习立正、稍息、齐步走等东西。

而老兵则以战术训练为主,包括射击训练,老兵连自然是优先装备燧发火枪的一个连,老兵连暂时也是一个加强连,下辖好几个排,已经有两个排装备了燧发火枪。

“砰、砰、砰……”

正在大训练场上训练的新兵们听到传来的一阵一阵枪声,大家都知道,这是老兵们又在靶场进行射击训练。

不少新兵心中想道,不用多久,我们也能进行射击训练,想道射击训练,不少人心中一片火热。

靶场上。

正有一个步兵排在进行射击训练,一个步兵班12人,10名士兵,正副班长各一名,共计12人,现在正在一名少尉排长的带领之下进行日常射击训练。

优秀的射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张丰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子弹供应方面毫不吝啬,每一个老兵每天至少要打好几发子弹,甚至是十几发子弹。

战士们全部都穿着军绿色的新军装,第一批一百套军装已经送过来了,穿上新军装的老兵们可神气了,那些暂时还没有穿上新军装的新兵则一脸羡慕。

这一个排清一色的新军装,肩章也戴了起来,带队训练的排长戴着少尉肩章,其他人从上等兵到上士军衔不等。

“一班射击,二班准备,三班装弹!”

这名少尉排长的声音洪亮,右手中的佩刀高高扬起,透着一股寒光,各级军官装备佩刀,这是张丰要求的,这佩刀就是军官们的指挥刀。

这名少尉军官高举自己的佩刀,听到命令,一班的12名战士,自班长以下,大家向前几步,站成一条直线,大家端着自己的火枪,瞄准了几十米开外的一排一排的稻草人。

这些稻草人是枪靶,供大家射击训练用的,大家瞄准之后,这名少尉高举指挥刀,大声喊道:“射击!!!”

“砰、砰、砰……”

………

第三十四章谭益先的担忧

这是典型的三段式射击法。

所谓三段式射击法,就是把队员分成3组,开始第1组站前面射击,完了退后并填药;第2组上前并射击,完了退后填药;第3组上前并射击,完了退后填药。到了第3组射击完了,一般第1组火药都准备好了,所以可以再上前射击了,就是这样周而负始。

这样一来,就能形成持续火力,在没有自动武器之前,使用射击效率相对较低的火枪,采用三段式射击自然是最好的最先进的射击方式。

一阵枪声响起之后,一班完成射击然后退后,二班向前射击然后退后,再就是三班上前进行射击再退后,一班已经完成装药,再向前射击。

这样射击训练,持续了两轮,也就是每一名战士打了两枪,负责指挥训练的少尉排长,见大家动作相比昨天又要熟练一些,速度又快了一分,不禁满意的点一点头。

“停止射击,大家都去看一看自己的射击效果。”

说完,这名少尉将指挥刀回鞘,带着大家走向前去,走到那一大片稻草人之前,检查射击效果。

刚才射击的战士们也背着火枪过来,大家看到这些稻草人的情况,不少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我的个乖乖,这几个稻草人都打得稀烂了。”

“这要是打在人身上,那绝对死翘翘了。”

“你们看这个,子弹穿过前面的那个稻草人又将后面这个稻草人打了一个洞。”

“……”

大家非常惊讶于火枪的威力,尤其是这三段式射击法,这种持续不断的射击,大家既震惊又佩服。

“这个三段式射击法,非常不错,谁想出来的,简直就是天才。”

“听说是总兵大人想出来的。”

“啊!是总兵大人想出来的,真了不起。”

“不但三段式射击法是总兵大人想出来的,我们的火枪,我们的军服,以及王排长手上的指挥刀,这些都是总兵大人设计的呢。”

有人爆了猛料,待大家知道这些都是张丰设计的之后,不少人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张丰的形象也在大家的心中渐渐的高大起来。

三段式射击法,完全是开创性的,有了这种射击方法,火枪就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完全是领先性的。

本来,张丰今天准备来看一看大家的射击训练,刚出门,在自己家门口就碰到了一名公差。

显然,这名公差是特地来找张丰,看到张丰,马上就追了过来,急忙道:“张总兵,知府大人有请。”

张丰是正儿八经的松江府团练总兵,尊敬张丰的人,客气的喊一声“张总兵”,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喊张峰为“张老板“,毕竟团练总兵不是真正的总兵,也没有什么权利,也不算正式的官职,更没有品级。

张丰停下脚步,疑惑的道:“知府大人回来了?”

松江知府谭益先几个月之前上京面圣,前几天正好回来,谭知府上京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张丰,这才回来几天,谭益先听得最多就是张丰以及张丰的事迹。

稍稍一了解,谭益先就惊讶得不行,没有想道,自己离开松江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丰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前几天更是大规模的招兵,在小青山还建立了一座大军营,这就让谭益先再也坐不住了。

在京城的时候,谭益先听得最多就是流寇造反,李自成,张献忠等等,谭益先心中想道,这个张丰又是招兵,又是建军营,这不是想造反吧。

心中有这样的顾虑,谭益先就觉得自己有必要召见一下张丰,好好的敲打一番,这不,一大早就派了一名公差上门,将张丰叫了过来。

知府府衙,后堂。

这名公差带着张丰到了这里,这名公差还算客气,“张总兵,您先坐,我去禀告知府大人。”

张丰坐了下来,摸一摸下巴,心中想道,得,对方是知府,正四品官,自己一个团练总兵,只能耐心得等。

大约等了十几分钟,张丰听到一阵动静,心中想道,应该是知府过来了,果然,刚才那名公差陪着一名穿着官服的中年人过来了,中年偏瘦,脸色也比较白净,只是脸上有几颗芝麻大小的麻子。

“张总兵,这是知府大人。”

张丰起身,行礼道:“谭大人,您好,我是松江府团练总兵张丰。”

谭益先示意张丰坐下,然后挥退刚才那名公差,谭益先也坐了下来,端着热茶轻轻的喝了一口,然后才慢条斯理的道:“张老板,如果我们记错的话,你还是东方纺织厂的老板,也是东方肥皂厂的老板。”

张丰的长远打算是成立“东方集团公司”,以后将开设的工厂都将冠以“东方”的字样,如“东方xx厂”。

肥皂厂刚刚挂牌,很多厂房还在建设,但肥皂厂大门已经建好,更已经挂牌,肥皂厂为“东方肥皂厂”,估计再过一个月就会正式投产。

张丰点头道:“谭大人,您还真了解我,没错,我是这两家工厂的老板。”

谭益先道:“张老板,虽然你的动静有一点大,但并没有违法,所以纺织厂和肥皂厂的事情我不想过问,但有一条,税费必须按时如实上交。”

张丰连忙道:“一定,一定按时如实上交。”

明朝的赋税并不重,商业上的税费更是少得可怜,三十分之一的税费,让张丰都差一点笑醒,这一点税费,张丰从来就没有想过偷税漏税。

两人聊了几分钟,谭益先稍稍问了张丰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然后,谭益先的话锋就一转。

谭益先正色的道:“张老板,承蒙圣恩,我上京面圣,圣上对松江府很是赞誉,赞誉松江府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民不聊生。”

张丰没有做声,心中想道,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

谭益先说这些自然是有目的的,果然,马上就道:“张老板,不知你是否听闻,张献忠部已经招降,李自成部遭官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目前去向不明。”

张丰疑惑的道:“谭大人,这些事情我有耳闻,只是不知道,您和我说这些是干什么?”

这些事情,张丰也不是耳闻,张丰知道历史的大方向,崇祯十一年(1638):张献忠部接受明军招降,李自成部遭明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农民军势力一时低沉。同年,清军犯境。

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崇祯十五年(1642):新年,揖拜阁臣,再图振兴。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五月,李自成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