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119章

我的明末之旅-第119章

小说: 我的明末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丰正和孟明昭谈论当今局势,作为军师,孟明昭是出色的,平时给了张丰很多有用的建议,一些重大事情,张丰也乐于和孟明昭商议。

孟明昭沉吟道:“公子,根据老朽推算,明廷灭亡不会超过一年,很多事情,公子要提前开始做准备。”

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流寇声势浩大,李自成在攻陷开封之后,号称六十万,开始挥师北上,张献忠也不弱,数十万大军攻城略地,明朝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兵力可以抵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明朝的灭亡是肯定,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灭亡,明朝还能撑多久。

听了孟明昭的建议,张丰点一点头,机会这么好,不想争霸天下,肯定是假的,张丰也有自己的野心,只是一直藏在心里,一直没有表露出来而已,而张丰的野心,孟明昭恰好是知道的。

总兵府大堂,再无第三人,一些话,孟明昭就没有必要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提醒张丰做准备。

张丰点头道:“孟老所言极是,现在我手上资金还算充足,不管是小青山兵工厂,还是上海机器制造局,我都准备再投入巨资,扩大产能,大量生产后装枪,尽快完成换装。”

孟明昭道:“公子,海军的发展也不能放松,要抓紧建造各式战舰,铁甲舰,三千料战船,两千料战船,运输船等等,都必须抓紧建设。”

张丰道:“这个肯定,上海造船厂,宁波造船厂,我都准备在加大投资,另外宝山钢铁厂也准备再次扩建。”

现在张丰手上还算有钱,卖粮食赚了钱,朝鲜的进贡,以及下属工厂的盈利等等,不过,花钱的地方也多,到处都要用钱。

两人谈论了各工厂的扩建之后,孟明昭提醒道:“公子,其实我们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人口太少,所辖区域太小,这才我们发展的最大阻碍。”

地盘小,仅限于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以前还没有这种地盘小的感觉,但随着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局限性已经渐渐凸显出来。

陆军加海军,已经发展超五万人,大量的青壮年参军,如果再招兵,兵源已经有限,这是张丰没有再扩大军队规模的原因之一。

张丰点一点头,这是无解的局,除非造反,自己去攻城略地,但张丰暂时没有造反的打算。

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

京城,皇宫。

崇祯看上去比较消瘦,两鬓又多了很多白发,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已经开始挥师北上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崇祯当然早就知道了。

听到消息的时候,崇祯特地询问了兵部,能组织多少军队,兵部的回答是七万,这让崇祯很是失望。

上次增援松锦,明朝也只抽调了十三万人,这次只能抽调七万,完全正常,崇祯失望加叹气,知道明朝距离灭亡估计不远。

崇祯心中想道,看来,有必要安排后路了,想到后路安排,崇祯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女,然后又想起了张丰。

思考良久之后,崇祯大声道:“来人!”

王承恩轻轻推开御书房的大门,小心的走进来,“万岁爷,您有什么吩咐?”

崇祯道:“拟旨,宣驸马进京。”

“是!”

王承恩轻轻的退出去,虽然心中不明白,这个时候万岁爷宣驸马进京是为什么,但王承恩知道,崇祯肯定有大事安排。

一道圣旨从京城发出……

…………

宁波。

张丰去了宁波造船厂,看了造船厂的情况,宁波造船四大船坞,正在建造的有一艘铁甲舰,此外是两艘三千料战船和一艘三千料运输船。

见造船厂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张丰比较放心,在数名警卫的陪同之下,正准备从宁波港码头离开。

码头旁边,停靠着数艘船只,既有风帆大船,也有一艘蒸汽动力海船,张丰乘坐的就是这一艘三千料蒸汽运输船,这艘船鹤立鸡群,明显比旁边其他的那些船只大了不少。

宁波港去年开始扩建,还未完工,还有上千民夫在进行建设,码头上,堆放着大量石料,当然,也有水泥。

张丰心中道:“建设进展慢了一点点,主要是民夫数量偏少,约只有一千余民夫,如果有三、五千民夫,那就完全不一样。

民夫偏少,这当然是原因的,因为宁波府不归张丰管,宁波知府不怎么卖张丰的帐,如果是在松江府,或是苏州府,张丰一道命令,谁敢违抗。

“让开,让开!”

一大群人,拥簇着一名贵公子模样的人正走过来,有人大喊大叫,让旁边的人避让,那贵公子模样的人,大摇大摆,仿佛别人避让,主动给自己让开一条大路是完全正常的。

张丰看了一眼此人,心中道,这谁啊,排场这么大,好像自己是一品大员一样。

…………

第一百八十一章跪了

张丰当然不会让,宁波虽然不是自己的地盘,但张丰是正二品总兵,没有给别人让路的道理。

张丰不动,旁边的警卫自然也不动,大家仿佛没有看见这帮人一样,大家不紧不慢,在张丰的带领下朝远处那一艘三千料运输船走去。

“让开,你们耳聋了。”

见张丰等数人仿佛没有听见一样,贵公子的一名手下就大声叱喝起来,这次张丰是便装,旁边几名警卫也是便装,这帮人还以为张丰等是普通人呢。

这帮人太无礼,张丰停住了,看着这帮人,缓缓的道:“掌嘴!”

旁边一名警卫,一把冲过去,将刚才那叱喝之人一把抓住,啪啪两声,抽了两个耳光,“这是松江总兵大人,你们眼瞎了吗?”

这帮人呆了呆,那贵公子反应过来之后,马上就大声喊起来:“狗屁松江总兵,不在松江府呆着,跑这里来干什么,你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我父亲是谁吗?”

张丰戏谑的道:“我还真不知道。”

贵公子得意的道:“我父亲是宁波知府崔勇德,我是叫崔兴业,现在你打了我的人,说吧,准备怎么办?”

知道张丰不但是松江总兵,而且还是驸马爷的人不多,估计宁波知府崔勇德知道,但崔兴业肯定不知道。

见是宁波知府的儿子,张丰心中一动,心中道,正愁没有机会呢,机会来了,打了小的,估计老的会马上跑出来。

于是,张丰就笑了,戏谑的道:“哎呦,我好怕哦,原来是宁波知府的公子,真没有看出来。”

旁边的警卫,见张丰这么夸张,也忍不住想笑,但不敢笑,只能拼命的忍着,崔兴业知道,张丰是在嘲笑自己。

崔兴业仗着自己人多,在人数上数倍于张丰,且这里是宁波,不是松江府,在宁波一带横行霸道惯了崔兴业不但不怕张丰,还想着要打张丰。

崔兴业大声道:“找死,给我打!”

崔兴业手下的那一大帮子随从,见崔兴业这么一喊,马上就蜂拥而上,围攻张丰等人。

看到自己这么多人一窝蜂围上去,崔兴业就笑了,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崔兴业想看一看张丰被打之后的惨像。

“哎呦!”

“嘭、嘭……”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崔兴业手下的这帮人完全不禁打,短短两、三分钟就躺了一地,全部在地上直哼哼,没有一个人能爬起来,估计能爬起来的也不敢再爬起来。

这些人吓破了胆,张丰手下的这几人太厉害了,下手还狠,警卫们能打是肯定的,开玩笑,这是张丰身边的警卫,没有两下子,怎么可能成为张丰的警卫呢。

张丰戏谑的看着崔兴业,缓缓的走到崔兴业的面前,淡淡的道:“你不是人多吗,你的人呢?”

崔兴业的人自然是趟了一地,在地上直哼哼呢,崔兴业心中一紧,有一点害怕,但想到这里是宁波,也不怎么再害怕了,崔兴业猜测,张丰肯定不敢打自己。

崔兴业大声的道:“我父亲是宁波知府,你,你要是敢打我,你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张丰冷冷一笑,扬手就是一个耳光,老子还真打了,且还是打脸,啪的一声脆响,崔兴业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你……”

你什么你,张丰扬手又是一个耳光,啪的一声,崔兴业另外一边脸也挨了一巴掌,被打了两个耳光,崔兴业终于有一点害怕。

崔兴业求饶道:“我…我错了,不要再打了,我这就走,马上走。”

想走,哪里有这么容易,张丰一挥手,“抓起来,抓到船上去。”

两名警卫员过来,抓住崔兴业就往船上拖,崔兴业害怕起来,也嚎叫起来,“我错了,我道歉,我……”

张丰也上了船,站在这艘三千料运输船的甲板上,张丰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张丰在等宁波知府崔勇德过来。

张丰准备将宁波港修建成继上海港,舟山军港之后的第三大港,去年就开始动工修建,但进展一直不算快,对宁波知府的不配合,张丰认为,有必要给他一点颜色看一看。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得到消息的宁波知府崔勇德急急忙忙的过来了,对于张丰的身份,崔勇德是知道的。

以前,张丰还不是驸马,崔勇德就一点不将张丰放在眼里,一个松江总兵而已嘛,崔勇德就抱着应付的态度,派了一点民夫去码头,但后来,张丰官至二品,又成了驸马,崔勇德就一点暗暗后悔。

不过,似乎一直以来,张丰也没有怎么过问宁波港的修建事宜,崔勇德也渐渐不放在心上,修码头而已嘛,又没有什么油水,还有出工出力,崔勇德就不怎么热心。

崔勇德听闻自己的宝贝儿子在码头和张丰起了冲突,还被抓到了船上,哪里还坐得住,马上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一上船,看到甲板上的张丰,马上跪倒在地上,直接跪了。

“宁波知府崔勇德叩见驸马爷。”

崔勇德显得有一点胆颤心惊,本来抱拳行礼也就够了,但自己儿子在张丰手上啊,崔勇德直接跪拜张丰。

张丰冷冷一笑,大手一挥,五花大绑的崔兴业被押过来了,从崔兴业身上的伤势看,肯定被打了一顿。

看到自己父亲,崔兴业又嚎叫起来,崔兴业真的怕了,张丰手下这帮人在崔兴业看来简直就是魔鬼,完全没有将他当人啊,下手太狠了。

“父亲大人,救我,救救我啊!”

看到自己儿子,虽然被打得很惨,但崔勇德还是松了一口气,命还在,命还在就行。

“驸马爷,犬子不懂事,平时嚣张跋扈习惯了,这次得罪了驸马爷,我代表犬子向您道歉。”说完,崔勇德又跪拜。

张丰挥手道:“崔大人,宁波港从去年开始建设,到现在也只是完成小半建设,这速度也太慢了吧。”

崔勇德连忙道:“驸马爷,这怪我,这是我的错,从明天开始,不,从今天开始我就征集不少于五千民夫参与港口建设。”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目的达到,又已经教训了一顿崔兴业一顿,张丰放了崔兴业,崔勇德再次叩谢,带着自己的儿子下了船。

张丰知道,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宁波港的建设速度肯定会大大加快,不久之后,这里将是一座大港口。

………

从宁波回来,没有几天,从京城来的圣旨到了,宣张丰进京,崇祯发了圣旨,那没有办法,只能上京。

接到圣旨,张丰心中也在猜测,这个时候,崇祯给自己发圣旨,要自己进京是为了什么呢?

临行之前,孟明昭给张丰算了一卦,算完之后,孟明昭道:“公子,不用担心,卦像显示,此次上京大吉大利。”

大吉大利,那是好事啊!

顿时,张丰就高兴起来,原本还有一点担心,以为是什么坏事,没有想道,居然是好事情,那就好,那就放心了。

张丰高兴的道:“孟老,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不知道这次是什么事情,居然发来圣旨,”

孟明昭道:“公子,具体什么事情老朽推算不出来,不过,既然卦象大吉大利,那公子就放心好了。”

闻言,张丰点一点头,知道孟明昭不是神仙,如果具体的事情都能推算出来,那就是神仙了。

两天之后。

张丰从上海港乘船出发,乘坐的依旧是“上海号”铁甲舰,一左一右两艘三千料蒸汽动力战船护航,几声汽笛之后,缓缓的离开上海港。

站在上海号甲板上,感受着徐徐的海风,张丰心中想道,此次上京,会是什么事情。张丰想了良久也没有想出一个结果,最后索性不再想。

历史走向已经发生改变,发生严重偏差,张丰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京城。

经过好几天的航行,张丰抵达天津港,然后乘坐马车从天津港抵达京城,入住的依然还是松江会馆。

顾不上舟车劳动,张丰进宫面见崇祯,还是在御书房,崇祯接见了张丰,看得出来,崇祯日夜操劳,比上次张丰见到的时候又苍老了一分,两鬓的白发明显多了一些,额头上似乎还出现了皱纹。

不过,见到张丰,崇祯的心情明显不错,先是关切的问了张丰的近况,接着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