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反贼平天下 >

第195章

反贼平天下-第195章

小说: 反贼平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二十个精壮的士兵各自手持一口战刀走了进来。

王旭暗道一声终于来了,他猛然从坐席上站起来,拎着那柄刚锻造好的钢刀,朝进入大帐的二十个精壮士兵吩咐道:“你们二十个人排成一排,全都双手握紧战刀,往外伸出。”说完后。王旭走到左侧第一个精壮士兵的侧面,举起钢刀,双眸圆睁,大吼一声:“杀!”

钢刀劈下,只见一抹璀璨的刀光闪过,劈向战刀。

“铛!”

战刀和钢刀碰撞,接触的地方迸出一溜璀璨的火星。

握紧战刀的士兵双手忍不住颤了颤,整个人身体都往前倾斜了一点。不过。等王旭重新举起钢刀的时候,士兵又握紧战刀。平伸而出,等着王旭劈下。这一次,王旭双手握刀,奋力的往下一劈,钢刀带着一股破空的锐啸声,劈砍在战刀上。

“铛!”仍然是一声脆响。

直到王旭劈砍第五刀时。

“嚓咔!”

钢刀过处。战刀应声而断。

这一幕,让站在大帐中的其余十九个精壮士兵张大了嘴,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包括张猛,也是非常惊讶。

他也能做到像王旭那样劈断战刀。而且是一下劈断,但是原有的战刀不破损,却是有点难办。这只能说明,王旭手上拿着的是一把好刀。

王旭满意的点点头,拿起钢刀检查了一番,现钢刀刀刃依旧非常锋利,没有任何豁口。看到这种情况,王旭心中暗叹钢刀厉害,若是有几千柄这样的钢刀,西都军和帝都交战就能大展身手,不费吹灰之力的击败朝廷了。

如此削铁如泥的钢刀,绝对是大杀器。

“嚓咔!”

“嚓咔!”

王旭握着钢刀,一连劈断了十五柄战刀。当王旭握着钢刀和第十六柄战刀碰撞的时候,两柄刀碰撞在一起,都断成了两截。王旭单手握着只剩下半截的刀柄,脸上却抑制不住欢喜的神色,连连叫好。从侍从手中接过干净的丝巾,王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摆手打了站在大厅中的十七个精装士兵。

“主公,你力气也太小了,还不如我麾下的羽林军。”张猛哈哈笑着说道,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

哪知此话一出口,大帐内众人欢喜的笑声愕然而止,众人都惊讶的看着张猛,暗道张猛大胆,连王旭都敢说,这下文王可丢尽脸面了。

王旭脸上也是一顿,不过他一看此话是张猛说的,便一笑置之了,张猛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说话从来都是不经大脑,不知轻重,绝对不是故意的。

张猛像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继续道:“如果是俺,一刀断一柄。”

“张将军神力过人,本王当然是不及了。”王旭微笑道。

不过转念一想,王旭也反应了过来,自己的力量和普通的士兵差不多,也就是说普通士兵,也能五刀就劈断敌人的战刀,而如果是像张猛那样的猛将,则一刀便能奏效。

“此钢刀不,我要取一个名字。”王旭话语一段,沉思片刻后,道:“此后,这就叫文王钢刀,文王钢刀要大量炼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所有的士兵都换上,而且,箭羽、我们的城门等,凡是带铁的,都要同一侧换。”

大帐内,众人又高兴的笑了起来,如真能像王旭说的那样,那真是西都的大喜事,实力将暴增,而以后和朝廷作战,也就更有把握了。

不过笑过之后,贾恢有愁眉苦脸起来:“主公,户部尚书文卿昨日还在说,炼钢事宜只能进行实验,绝不能大量的打造,否则,我西都的经济将立刻陷入瘫痪,无法运转。”

王旭哦了一声,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没钱了。

炼钢虽然是好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直在用钱,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收入,这哪里是在为户部解围,简直就是在加重负担嘛。

“让他们不要中断,弄钱的事,我自有办法。”王旭道。

“诺。”

其实,王旭真正弄钱的手段,是这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如果此举成功,以后就不需要担心没钱的问题了。

以王旭如今在西都的地位和声望,这第三步说起来也简单,其实就是将现在这个时代的“私人钱庄”升级,变成现代的银行。

第391章贪官

当然,这需要一步一步来,刚开始不能开办银行,只能实行“国债”制度。

所谓国债,其实说白了,就是向老百姓借钱,而且王旭敢断定,老百姓一定会借!

离开军营,王旭回到了王宫,但他刚走到承乾殿,便有羽林军来说,绵升正在书房等候,似有什么要事。

来到书房,便见绵升站在那一动不动的等着。

“主公,我查到了,户部果然有贪赃枉法的迹象!”绵升面色欣喜道。

闻言,王旭目光一冷,他猜的果然没错,户部的官员贪赃自肥,还敢说没钱!

王旭还依稀记得,三年前,西都有数千万两白银还有几十万黄金,而这三年来,虽说也用了很多,但是每年文王仙酿推向全国贩卖,赚的也是不少,绝不会用的这么快。

“查清楚了没有,是谁把钱吃了?”

王旭来到座位上坐下。

绵升缓缓拿出了一份奏章,递给王旭后,说道:“户部将假账做的是天衣无缝,几乎无法查证,但是属下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漏洞。”

“两年前,户部尚书文卿,拨给河西郡辽源县两百万白银,说是苦禅道长想要修建一处道观,此事是六部同意了的,也属于正常消耗。”

“但是,根据在辽源县的锦衣卫说,辽源县并无道观,两百万两白银全被户部官员、辽源县县令吞没食肥。”

说道这里,绵升有点遗憾道:“卑职也是猜想,两百万两白银被官员吞没。但是卑职并无实质的证据,不过卑职敢肯定,户部确实有这么一处帐,也确实播出了两百万两银子,而银子,不知去向。”

绵升一说完。王旭便懂了,看来,户部的官员确实大胆至极,竟然敢在自己的手下贪赃,真是不要命了。

只是细细一想,王旭又疑惑了起来。

“如果此事是文卿主谋,那以文卿的智慧和权谋,怎么可能露出此破绽,既然名为修建道观。那他至少也要马马虎虎的修一座在那,如此,也好掩人耳目,不至于被查出来。”

绵升点点头,他也想过这个问题,经过查证,绵升已经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绵升道:“卑职猜想,应该是辽源县的县令欺上瞒下。将户部给他的银子全部给吞没了,因为这样一来。县令就能得到更多的钱。”

“钱是好东西啊,不过,要有命花才行!”王旭突冷笑道。

既然有人敢贪赃,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王旭冷哼道:“你要继续暗访,看户部还有什么贪赃的地方,一旦查到。立刻回报于我,至于辽源县的事,你就不必管了,我立刻就派钦差大臣去明察,一定要将此大胆的官员给揪出来。”

“诺。”

绵升应答一声。随即离去。

次日,王旭再次来到了文渊阁,现在的文渊阁可谓是人才济济,就大学士就是二十几人,只不过,有一大半都在外公干,或者兼任六部官员,只有极少数的大学士才留在这里,每日教授学子,或者是处理文渊阁琐事。

来到文渊阁大堂,文渊阁中还剩下的八个大学士立即前来拜见,八人分坐两旁,等候王旭吩咐。

王旭扫了一眼众人,说道:“你们之中,谁智谋最高?”

八人齐齐翻了个白眼,这让人如何回答;文人都是比较谦虚的,怎么说的出口,其实八人是谁也不服谁,可是又不好意思说。

最终,还是有一人出言道:“文王,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说谁的智谋最高,却是难以分辨。”

“那你叫什么名字?”王旭看向那个说话之人。

“卑职杜厄。”

杜厄,王旭想了想,没听过这名字,不过,既然说了,那就这人吧。

“好,杜厄留下,其余的都退下吧。”王旭微笑着说道。

“遵命。”

不多时,其余的七个离去,只剩下杜厄一人留在大堂内,和王旭相对而坐。

杜厄也是智谋过人之辈,他隐隐猜到,肯定是王旭有什么重任要交付,一时间找不到人手,来这文渊阁找人了。

“文王有何事,尽管吩咐。”杜厄神色一正,说道。

王旭道:“我有件重要的事想请你去办,可是我又担心你办不好。”

“文王但说无妨。”

王旭从袖口在拿出了一份奏章,递给杜厄后说道:“你自己看吧,我给你的任务,就是查辽源县,若是你能查个明白,回来定有重赏!”

将奏章上的所有资料全部看了一遍,杜厄深感此事的重大,而且很有难度,不过,他没有放弃,保证道:“文王放心,杜厄一定尽心尽力查访,并且追回脏银。”

“好,那我现在就任命你为钦差大臣,亲赴辽源县,我会在西都等候你的好消息,希望你凯旋而归!”

王旭微笑道。

“谢文王。”

继续交代了一些事情,王旭离开文渊阁,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办,至于这查贪官的事,就不必自己担忧了。

第二天,杜厄接到任命后,快速赶往河西郡,随行有上百顺天府的兵士保护,仪仗什么的一应俱全,甚是威风,可把文渊阁的那群书生给气坏了。

众人都在后悔,如果那日是他们先开口,说不定威风的就该是他们了。

西都北郊。

这里有一处宅院,富丽堂皇,颇有威仪,这院子的牌匾上,写着“文府”两个大字。

文卿,户部尚书,文卿的府宅!

此时在院子内侧的书房中,文卿正焦急的来回走动着,而在一旁,两个黑衣人站的笔直,似在等候吩咐。

“大人,你快拿个注意啊,钦差大臣要不了多久可就到辽源县了。”一旁的黑衣人说道。

文卿满面愁容,他得知王旭派人去辽源县后,便立即查证了辽源县的案子,结果发现,辽源县根本就没有道观,可是户部的账目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为了修建道观,花费了两百万两白银,这本来就是一笔巨款了,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修。

“这辽源县县令是想钱想疯了!只知道拿钱,不办事。”文卿气愤之下,一巴掌打在了案桌上。

文卿一想起钦差大臣去辽源县,背脊便是一凉,如今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善后!

第392章还是缺钱

“大人,你快拿个主意啊。”

文卿闻言,心里一烦:“你们慌什么?出了事,摆平就行了,这什么钦差大臣,能否到得了辽源县,还不知道呢。”

看向站在左边的那个黑衣人,文卿道:“出重金联络山贼,把人给我做了!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黑衣人面色一狠:“大人放心,我会做的滴水不漏的。”

黑衣人转念一想,又道:“可若是杜厄死了,文王还会派其他的官员前去,我们。”

“那就再杀!”文卿喝道。

看向右边的黑衣人,文卿道:“你快马加鞭至辽源,告诉县令,我给他半个月时间,即刻给我建造一座道观出来,否则,他得死!”

“诺!”黑衣人狞笑着答道。

文府发生的事,王旭并不知晓,他此刻正在想办法赚钱,像查案那种小事,不值得他劳神。有杜厄足矣。

现在的西都,是接连发生大事,刚开始是炼钢厂,之后造纸厂,如今,街头巷尾都贴满了告示,告示的内容写着:西都建立“农兵商银行”,面向全国推行国债银票,百姓可以将银子存入农兵商银行,等到一年之后,百姓拿着国债银票到银行,可以换取自己的银子,而与此同时,银行将会多给百姓百分之五的利息。

比如,百姓存一千两白银到银行,那么等到一年之后,可以到银行领取一千零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却是巨款,足够一家三口一年的用度了;而且,像那些世家大族,哪个没有上百万两银子,如果存到银行。那么到年底,就可以多领好几万两,这可不是小数字了。

此告示一发布,引起了西都百姓的关注,百姓们都信任王旭,纷纷准备购买国债银票,可是,世家大族却在犹豫,他们害怕这是王旭故意布下的陷阱。如果自己的钱一旦送到了银行一去不回,那就亏大了。

世家大族会如此怀疑,不奇怪;因为王旭以往在处理世家大族的问题上,实在做的太过了,直接失去了所有世家的支持。

告示如今只在西都城内贴,没有扩展到其他郡县,虽然范围不大,但是却是引起了众多百姓的关注。

此时在一家酒馆内。便有几个人在商量此事。

“这文王实行的国债银票,你们说是不是真的啊?”

“当然是真的。告示不都贴出来了吗?”

“听说十日后,农兵商银行就建立了,你们拿不拿钱去存啊?”

“我们现在能有这好日子,全靠文王,既然文王缺钱,咱应该帮忙。再说了,文王一诺千金,我们一年后还可以将银子赎回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