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757章

九龙夺嫡-第757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廖抟晌剩孀拧毒┦κ北ā返姆⑿校鞯匾惨虼讼破鹆艘怀〈蠊婺5恼椋搅苏獾鹊夭剑呐率浅⒊雒娴梗家押苣呀獾却蠊婺V榍啃醒怪葡氯ィ浅⒛苣贸鲆桓隽罡鞣矫娑悸獾慕峁

为政者,最怕的无疑就是争议不断,很显然,这么场突如其来的科举风暴一出,各省督抚们始料不及之下,自不免全都乱了手脚,纷纷上本向朝廷告急,要求朝廷对科举改革一事拿出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来,而朝中诸般大臣也更是本章齐上,随之而来的么,自然是庞大至极的压力,若是换了个人当皇帝,遇到这等突发事件,势必要乱了分寸,可弘晴倒好,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愣是不曾出面对此事加以说明,甚至在朝议之际,也不曾要群臣们对此展开讨论,这等情形之下,诸般臣工们茫然之余,也自不免为之忧心不已。

什么事都没做么?当然不是,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弘晴其实几乎每天都在就科举改革一事与众军机大臣们分别交换着意见,辛苦了几日赶将出来的改革章程已然是几易其稿,每日里都忙到了深夜,没法子,身为帝王,要处理的政务实在是太多了些,自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到科举改革一事上去,如此一来,也就苦了弘晴一人,这才一个月不到一点的时间,整个人已是累廋了一圈,好在辛苦总算是没白费,在张廷玉等人的协助下,一份相对完善的科举革新章程终于是完稿了,只是又一个问题冒了出来——该交给何人去执行?

朝中能信得过的大臣虽是不少,可够资格牵头科举改革的人却是不多,几名军机大臣又都已是在满负荷运转了,再给他们加担子显然不太合适,至于刘承恩等一大批弘晴原先的嫡系人马么,无论资历还是能力上,显然都不足以应付这等重大之变革,再说了,还有四爷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一旦稍有点差池,朝中必然要再起大风波,很显然,这么个人选的圈定必须小心再小心,对此,弘晴自是心中有数得很,思忖了几日之后,终于有了最后的决断。

“微臣叩见陛下!”

礼部侍郎萧玄武方才一行进养心殿,立马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没旁的,偌大的殿堂中,就连一个随侍的太监都没有,只有弘晴一人高坐在上首的龙床上,这明显是造膝密陈之格局,心不由地便是微微一慌,好在养气功夫了得,倒也不曾露出甚慌乱之神色,赶忙疾步抢到了御前,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

面对着萧玄武的大礼,弘晴并未有甚旁的表示,仅仅只是声线平和地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弘晴的语调淡然得很,萧玄武不单没松上口气,反倒是更忐忑了几分,没旁的,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萧玄武自是清楚自家这个大舅哥是个怎样的人,越是表现得平和,那所要谈的事儿十有**就越是重要,萧玄武自不免为之忧心不已,也就是城府足够深,这才不曾有所失态,紧赶着谢了恩之后,便即起了身,垂手而立,作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洛山(萧玄武的字)可还记得当初尔中了探花之际,朕与尔所言之事么?”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哪怕萧玄武掩饰得很好,他也能一眼便看穿了萧玄武心中的紧张,不过么,倒也没怎么在意,更不曾直接切入正题,而是一派拉家常似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您之训示,微臣时刻不敢或忘,是时,圣上曾教诲微臣要脚踏实地,臣一直牢记在心中。”

萧玄武能考中探花,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记忆力当真了得得很,弘晴话音方才刚落,他便已是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嗯,爱卿这些年的政绩,朕始终都看在了眼中,‘脚踏实地’一词,便是对尔之最佳评价,然,脚踏实地之目的不是为了踏地,而是要青云直上,朕此番叫尔前来,只为一事,此份章程尔先看了再议。”

弘晴对萧玄武的态度自是满意得很,夸奖了其几句之后,也没再多啰唣,拿起搁在桌面上的一份折子,随手便丢给了萧玄武。

“陛下圣明,臣以为若能按此章程办了去,为国选贤才当非难事也,臣以为可行。”

萧玄武虽也是儒家子弟,但却不是那等死读书、读死书之人,而是真有着经世之才的人物,更兼在地方上历练了多年,为政的能力自是极强,看完了章程之后,略一思索,便已明了了个中之要,表态起来,自也就无甚含糊可言。

“嗯,既如此,朕便将此事交给尔去办,尔可敢为否?”

弘晴并未对萧玄武的表态加以置评,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紧接着便将这么副重担压在了萧玄武的肩上,当即便令萧玄武猛然大吃了一惊。

第1099章 革新科举(四)

“陛下如此厚爱,微臣惶恐,本当欣然领旨才是,然,臣位卑,实不敢担此军机大臣之责也,还请陛下明鉴则个。”

严格算来,萧玄武入仕不过才十二个年头而已,便已然身居礼部侍郎之高位,这固然有着是额驸之缘故,可其之精明强干却绝对是主因,但凡其到任之处,无不留下斐然之政绩,而更令人称道的则是其谦虚谨慎的作风,这不,面对着突然落在肩上的这么份重任,萧玄武并未欣喜若狂地胡乱应承,也不曾露出半点畏难之神情,而是谨慎地指出了自身资历尚有欠缺之实。

“洛山无须去考虑那些劳么子的虚衔,朕只问你一句,若是此份差使交由尔去办,可能办好否?”

弘晴最擅长的便是观颜察色,只一听便知萧玄武此等言语并未推辞之言,而是心中的真实想法,自不会见怪,这便不动声色一摆手,声线平和地往下追问道。

“能!”

弘晴给出的那份章程尽管大多还只是框架性结构,可基本的程序以及步调却都已是规划完全了的,所差的不过是实践中的细节调整罢了,而这,正是萧玄武所最擅长之事,对此,萧玄武还是有着足够之信心的,这会儿听得弘晴如此问法,自不会有甚含糊,干脆利落地便给出了答案。

“嗯,洛山能有此信心,朕也就可放心不少了,这几日尔且好生钻研一下此份章程,三日后便是大朝,朕还指望着爱卿能在朝议时上演一场舌战群儒之好戏呢。”

萧玄武这么一声应答一出,弘晴当即便笑了起来,语调轻松地便给萧玄武布置了个任务。

“是,微臣遵旨。”

弘晴金口这么一开,萧玄武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将折子仔细地收进了宽大的衣袖中,而后方才神情凛然地应了诺。

“嗯,洛山若是有甚不明白之处,随时可来见朕,且自努力罢。”

该交代的既是都已交代过了,弘晴自也懒得再啰唣,一挥手,便已是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能得弘晴之重用固然是好事,可在真正开始接手之前,却还有着无数的难关要过,对此,萧玄武显然有着很清醒的认识,自不会因骤然被大用而欣喜若狂,也就只是神情宁静地行了个礼,就此退出了养心殿,自去推演那份折子之内涵不提。

“皇上驾到!”

八月初五,又到了五日一朝之时,辰时不到,群臣们方才刚在乾清宫外的小广场上排好了队,小步疾走的喘息都尚未平定下来,就听门内响起了一声尖细的喝道声,旋即便见弘晴在一大群太监宫女们的簇拥下,缓步从内里行了出来。

“臣等叩见陛下!”

尽管绝大多数的朝臣们此际气息都尚紊乱着,可帝驾已至,却是无人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便全都跪在了地上。

“众爱卿平身!”

弘晴缓步走到了门中的龙床前,一撩衣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威严地环视了一下跪满了一地的朝臣们,而后方才虚抬了下手,声线略显暗哑地叫了起——这不是弘晴特意如此,而是累的,整整一个月都不曾好生休息过一天,每日里的正常政务要处理,还得花大量的心思去准备科举革新之事,再加上还得去关系其余诸如铁路规划乃至军务革新等事务,哪怕弘晴自幼打熬出来的好身子骨,如此高强度的煎熬下来,也当真有些吃劲不住了的。

“臣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能混成朝臣的,自然都不是愚钝之辈,大多数朝臣显然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弘晴整个人都显得消瘦了一些,中气也明显不如往日那般雄浑,很显然,这无疑都是累出来的,对此,忧心者有之,暗喜者也有之,只是在这等场合下,却是无人敢流露出甚异样的表情,也就只能是齐声山呼万岁了事。

“朝议开始,有本者上奏。”

众朝臣们起了身之后,李德全按着朝规便宣了一嗓子,代表着今日的朝议正式开始了。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德全的话音方才刚落,就见礼部队列中一名官员已是大步而出,疾步抢到了御前,一头跪倒在地,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嗡……”

群臣们循声望将过去,这才发现这率先站出来禀事的赫然是额驸萧玄武,顿时便不免哄乱了起来,没旁的,萧玄武从地方上调入朝中虽也有数年之久了,可在朝中素来慎言慎行,还真就少有在朝议时发表意见的时候,就更别说抢先上本了的,而今这么突然一出头,自不免令群臣们有些个犯嘀咕的。

“爱卿有本只管奏来,朕听着呢。”

群臣们会犯嘀咕,弘晴却是不会,没旁的,只因这一幕本来就是他安排好的,为的便是要给萧玄武一个尽情表演的大舞台。

“谢陛下隆恩,微臣要奏之事便是近来朝野乱议许久之科举革新事宜。”

萧玄武虽已在朝中厮混了些年月,城府也足够深,可在这等大场合之下打头炮却尚属第一次,尽管掩饰得好,可眼神里其实不免还是透着股紧张之色,好在话倒还算是说得顺溜。

“嗡……”

萧玄武这么句话一出,方才刚消停下来的乱议之声顿时便更响了几分,此无他,这一个月来,每逢大朝,总有朝臣上本要奏科举之事,可每回都遭弘晴之训斥,无论是四爷一方的人马还是原本就亲近弘晴的朝臣,所得的待遇都无甚不同之处,全都是本章未上,便遭弘晴喝退,而今,萧玄武居然又是要奏此事,自不免令朝臣们皆为之好笑不已的。

众人皆哄乱,暗中嘲笑萧玄武不自量力的也有不少,可四爷却并未笑,不单没笑,反倒是就此皱紧了眉头,冷眼看了看弘晴,又看了看萧玄武,眼神狂闪了几下,已是趁着诸般臣工哄乱之际,飞快地向就站在身旁不远处的弘历打了个暗号。

“肃静!”

群臣们的反应虽是在弘晴的预料之中,但显然不是他所乐见之局面,也自不可能让此等情形再这么持续下去,这便一挥手,声线阴冷地断喝了一嗓子,瞬间便令正乱议不已的群臣们全都老实了下来。

“都忘了君前不得失礼了么,嗯?值日官听着,再有敢喧哗者,一律记档!”

或许是这些天来太过劳累之故,弘晴的火气不小,哪怕群臣们都已是安静了下来,他却并未就此作罢,但见其冷厉地环视一下诸般人等,声色俱厉地便下了令,顿时便令群臣们全都为之凛然不已,赶忙全都低下了头,再不敢有甚旁的动作。

“萧爱卿且接着往下说。”

处置完了群臣们的骚乱之后,弘晴这才又将视线转回到了萧玄武的身上,放缓了口气,很是和煦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近来朝野间就科举一事争执颇多,纷扰无穷,已然影响到了社稷之绥靖,故,微臣以为断不可等闲视之。”

被群臣们这么一打岔,萧玄武原本些许的紧张感已是尽去,这会儿说起话来,自也就更顺畅了几分。

“嗯,卿之所言颇是有理,朕亦在思忖此事,只是尚未曾有所得,不知卿可有甚高见否,且就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往常若是旁人说到科举之事,弘晴那可都是冷脸相向,可这回倒好,不单不曾动怒,反倒是一派深有同感状,当真令不明情况的朝臣们全都看傻了眼,只是先前弘晴已然有所不满,这当口上,众朝臣们纵使是满腹的疑问,却也没谁敢再乱说乱动的,也就只能是瞪大了眼,狐疑地打量着正自奏对着的君臣二人。

“启奏陛下,微臣虑及此事不宜久拖,殚精竭虑之下,终有所得,显有本章一份在此,恭请陛下垂询则个。”

尽管是在演戏,可萧玄武演起来,就宛若真有其事一般,但见其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折子,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递上来。”

听得萧玄武这般说法,弘晴立马大手一挥,带着几分兴奋之色地便吩咐了一句道。

“喳!”

弘晴既是开了金口,李德全自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忙恭谨地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跑下了台阶,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