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682章

九龙夺嫡-第682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见陈老夫子的表情略带了一丝的不悦,弘晴自不敢再贫嘴,不过么,脸上的笑容却依旧灿烂着,笑呵呵地便给出了个解释。

“蒸汽机车?这又是甚新奇玩意儿?”

论及智算之能,陈老夫子绝对是天下顶尖的高手,说到文章辞赋,那也是顶尖之列,可要说到科技方面么,限于见识,那就颇为的有限了,自是无法理解蒸汽机车这等发明到底是甚东西,自也就无法推断出蒸汽机车对大清社稷的意义之所在。

“回师尊的话,蒸汽机车说来复杂,若是简单言之,此物可以拖拽大量货物,在两道铁轨上运行,若是技术成熟的话,一次出发,可拖拽的货物多达十数万斤之巨,而其速度兀自可达每个时辰百余里,于客货运输上,乃重大之变革也,有此物相助,我大清之岁入当可有望在十年内翻上十数番,至于在调兵等军事用途上,更是有着不可替代之重要作用,换而言之,有了此物,我大清必为天下最强国!”

蒸汽机的原理说来简单,可构造却相当之复杂,一时半会要想说个明白,显然是不太可能之事,再说了,弘晴本人也尚未见过真物,当真就不知晓科学院那头发明的蒸汽机车是否与他画出来给科学院参详的前世那时空之火车相类似,也不敢断言此番试验是否真能成功,自是只能将陈述着重落在了蒸汽机车的战略意义上。

“嗯,若真能有此大用,王爷且去看看也好,至于朝中之事么,姑且搁置一下,也是好事一桩。”

尽管弘晴说得兴奋无比,可陈老夫子对蒸汽机车还是没啥具体的概念,至于说到其用途么,自也就不免存疑在心,不过么,却是并未再多言追问,而是沉‘吟’着给出了个建议。

“师尊说得是,徒儿且就先去安排一二。”

弘晴本来就对那所谓的弹劾案不甚在意,一心只想着赶紧去见证一下蒸汽机车这等划时代的发明,只是担心陈老夫子会有看法罢了,而今,听得陈老夫子这般说法,弘晴自不会有甚异议可言,笑呵呵地‘交’代了句场面话,便即匆匆出了书房,自去安排出行之相关事宜不提……

“启奏陛下,仁亲王在宫‘门’外求见。”

申时将至,诚德帝正在养心殿里批着折子,却听一阵脚步声响起中,李德全已是疾步抢到了御前,一躬身,小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

今儿个一早,与弘晴闹得不甚愉快,诚德帝恼火之余,已是下了加紧行事的密谕,打算在弹劾耿三飙一事上,跟弘晴好生扳扳腕子,这冷不丁地听闻弘晴前来求见,自不免便犯起了疑心,脸‘色’变幻了几下之后,这才颇不情愿地开口道:“宣罢。”

“喳!”

听得诚德帝金口已开,李德全自是不敢耽搁了去,紧赶着躬身应了诺,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养心殿,不多会,又已是陪着一身整齐朝服的弘晴从殿外行了进来。

“儿臣叩见皇阿玛。”

方一进了殿,入眼便见诚德帝面带狐疑之‘色’地高坐在龙‘床’上,弘晴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抢到了御前,很是恭谨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

诚德帝定定地看了弘晴好一阵子之后,这才虚抬了下手,声线淡然地叫了起。

“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诚德帝的声线虽是淡然,可弘晴却还是从中听出了几丝的狐疑与猜忌,不过么,却并未放在心上,照着朝规谢了恩之后,也就顺势起了身,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说罢,如此急地要见朕,所为何事,嗯?”

诚德帝瞥了弘晴一眼,不咸不淡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想请道旨意,打算明日一早去延庆州一行。”

身为亲王,按朝规,不请旨,是断然不准离京的,哪怕弘晴如今其实已权倾朝野了,却也不愿破了这等规矩,此际诚德帝既是有问,他也就照实说了去。“嗯?”一听弘晴要去延庆州,诚德帝当即便是一愣,望向弘晴的眼神里满是掩饰不住的诧异之‘色’…………5aahhh+25718826……》

第九百八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脚步声(二)

“好叫皇阿玛得知,事情是这样的,今儿个戴梓、戴大人前来邀约,说是科学院在延庆州之分部已将蒸汽机车造了出来,请儿臣前去观礼,事儿便是如此,儿臣不敢擅专,还请皇阿玛恩准。…”

诚德帝的心思不难猜,左右不过是担心他弘晴会玩出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罢了,对此,弘晴虽是心知肚明得很,却也懒得去理会,也就只是实话实说地解释了一番。

“蒸汽机车?此何事物来着?”

诚德帝对科学院之事素来漠不关心,所知的不过就是工部那头每年的岁入增幅巨大,除此之外,也就懂得‘花’钱而已,至于科学院有甚最新成果么,他却是从来不曾去关注过的,这会儿听得弘晴说起了蒸汽机车的事儿,自不免茫然得很,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半点头绪全无,不得不疑‘惑’万分地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回皇阿玛的话,此为一种载重工具,以之可拖拽大量货物于预设铁轨上运行,若是技术成型,则每辆机车可拖拽十数节巨大之车厢,总载重据闻可多达十数万斤,速度更可快至每时辰百余里,既可客运,亦可载货,若能大规模铺设开去,则天堑可变通途,实利国利民之好事也,儿臣此去便是要验证科学院之发明是否实用,若真如此,当可大用焉。”

弘晴狠清楚诚德帝就一科技‘门’外汉,自不会对其阐述那些个专业术语,也就只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将蒸汽机车的用途简单地介绍了一番。

“哦?竟有如此之神奇,那倒是稀罕物来着,晴儿既是要去,那且就去看看好了。”

诚德帝如今的心思浑然就不在工部那些新奇发明上,一‘门’心思只想着收权,饶是弘晴说得好一通的长篇大论,诚德帝却是压根儿就没听到心里去,倒是以为弘晴此际离京方便他布局拿下耿三飙,略一寻思之下,也就顺势准了弘晴之所请。

“谢皇阿玛隆恩,儿臣告退。”

这一见诚德帝兴致缺缺,弘晴也就懒得再多啰唣,躬身行了个礼,就此请辞道。

“嗯,去罢。”

事情既是有了变化,诚德帝的心思早已转到了改变布局上,自是不愿再多留弘晴,顺势便一挥手,准了弘晴的请辞。

“来人!”

弘晴方才刚退出养心殿,诚德帝已是霍然站起了身来,面‘色’‘潮’红地断喝了一嗓子。

“奴才在。”

听得诚德帝呼唤,‘侍’候在殿旁的李德全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从旁抢了出来,恭谨万分地应了一声。

“去,将李敏铨给朕传了来!”

诚德帝扫了李德全一眼,声线微寒地便下了令。

“喳!”

诚德帝金口既开,李德全哪敢稍有耽搁,恭谨地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大殿,自去军机处传唤李敏铨不提……

延庆州,位于京师西北角,早在三皇五帝之际,便有先民聚居于此,至‘春’秋时,已筑城,属燕国所有,明设延庆州,清随之,州内地形相对复杂,既有平原,也有山区,更不乏溪水、湖泊,著名的八达岭便位于该州北部,而大清科学院延庆分院就设在八达岭下的八达岭镇外不远处。

八达岭镇很小,拢共也就一条主街三五条横巷,人口更是只有可怜的数百人,大多以务农为生,往日里,除了偶尔到此的货郎之外,少有游人到此,商旅更是绝迹,此处的生活可谓是宁静而又祥和,可今儿个的八达岭镇却是一派的戒备深严,镇内各处战略要地全都站满了岗哨,一队队武装到了牙齿的大清官兵们严密地监视四面八方之动静,此无他,只因仁亲王弘晴的大驾即将抵达镇外的科学院延庆分院。

“看,来了,来了!”

“快,准备迎驾!”

“奏乐,快奏乐!”

……

巳时三刻,一长队的马车从东面大道上疾驰而来,早已在科学院延庆分院外候多时的人群立马便‘骚’动了起来,一大早便率州中属官赶到了此处的知州德音泰更是‘激’动得直哆嗦,呼喝的话语很明显地打着颤。

“下官等叩见王爷!”

疾驰而来的车队终于缓缓地停在了迎候人群的不远处,自有数名王府‘侍’卫紧赶着抢到了中间一辆豪华马车之旁,卷起了车帘子,旋即便见弘晴哈腰从车厢里转了出来,一见及此,诸般迎候人等立马便在德恩泰的带领下,齐刷刷地跪满了一地。

“都免了罢。”

弘晴其实很不喜欢这等为迎驾而兴师动众的场面,奈何此乃朝规——身为亲王者,一旦出巡地方,该地的大小官员都须得前来迎候,若不然,便是违制,轻则丢官,重么,闹不好就得掉脑袋,哪怕弘晴不喜这等劳民伤财的玄虚,可也不能破了此例,面对着跪满了一地的大小官吏们,弘晴也只能是作出一派欣慰的样子,满面笑容地虚抬了下手,很是和煦地叫了起。

“谢王爷隆恩!”

弘晴既是叫了起,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王爷,您大驾光临,我延州上下尽皆倍感鼓舞,下官等已在八达岭镇中备好了庭院,还请王爷先行入镇休息片刻可好?”

众人谢恩方一毕,身为地主的德音泰已是赶忙抢上了前去,满脸谄笑地讨好了一句道。

“老德不必张罗了,本王此番乃是受科学院之邀而来的,就不必惊扰地方了,尔且自绥靖好地方便是了。”

德音泰的官职虽卑,可弘晴却还是很给其几分面子的,此无他,只因此人乃是老十六‘门’下奴才,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不是?

“王爷放心,下官昨个儿一早便已安排停当,沿线十里皆已戒严,断不会误了科学院之大事的。”

这一见弘晴如此和煦温言,德音泰的心情自是‘激’动得很,赶忙信誓旦旦地作出了保证。

“嗯,那就好。”

弘晴心急着要去观礼蒸汽机车的试运行,自是无心跟德音泰多啰唣,点头示意了一下之后,便即由戴梓等随行官员们簇拥着往排列在后头的科学院诸般人等行了过去。

“王爷,这位就是我延庆分院员外郎张叔武。”

待得行到了科学院队列前,紧随在弘晴身后的戴梓赶忙抢前小半步,将延庆分院的负责人介绍给了弘晴。

“下官叩见王爷。”

戴梓话音一落,张叔武已是一头跪倒在了地上,言语哽咽地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免了,伯荣(张叔武的字)啊,时光匆匆,这都已是五年未见了,呵呵,不曾想你已晋至了员外郎,好,好啊。”

不等张叔武大礼行毕,弘晴已是一步上前,和煦地伸手将其搀扶了起来,满脸欣慰之‘色’地感慨了起来,此无他,张叔武乃是小串子胡同的孤儿院出身,自少年时起便入了工部研究院学习,十年前成立蒸汽机车研究组时,他便是元老之一,后头也没少被弘晴叫去耳提面令蒸汽机车的概念以及原理,说起来,也算是弘晴在科学院里的嫡系心腹了,只是后头弘晴忙于军务,无暇顾及蒸汽机车的研发,自也就不曾再接见其人,而今再次见面,其已是科学院延庆分院的负责人了,这等出息自是令弘晴为之欣喜不已。

“下官能有今日,皆有赖王爷之栽培,您的大恩大德,下官永世不敢或忘。”

张叔武本是河南兰仪人氏,时值河南水灾,家中遭难,全家尽墨于大水之中,只有他孤身得脱,无依无靠,险些饿死在逃难途中,幸得“尖刀”开封分舵四下收拢孤儿,方才侥幸得生,说起来,弘晴乃是其恩主,时隔多年,再次见了面,其心情之‘激’‘荡’自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的。

“嗯,这个马屁好,本王就受用了,哈哈哈……,好了,不瞎扯了,且带本王去看看你那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车好了。”

弘晴心情大好之下,话也就说得随意了些,哈哈大笑地便调侃了张叔武一番。

“王爷请稍候,下官这就去安排一二。”

听得弘晴这般吩咐,张叔武自是不敢怠慢了去,恭谨地请示了一句,待得弘晴点头准了之后,这才领着几名手下匆匆跑进了科学院左侧的一栋巨大的工棚之中。

“呜……”

张叔武去后不多久,就听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暴响而起中,一辆高大威武的蒸汽机车已挂着两节车厢缓缓地沿着铁轨行驶了出来,首次见到这等庞然大物的诸般人等顿时便全都被震慑得咋舌不止,就算早已知晓蒸汽机车是怎生回事的弘晴也已是‘激’动得面‘色’‘潮’红不已,此无他,这等四轮驱动的蒸汽机车之外形赫然已极其贴近后世那等通用之类型,若是实用‘性’也能保证的话,大清将就此踏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启禀王爷,我院之蒸汽机车已研发成功,按理论计算,最快时速可达六十公里,最大载荷为一百八十吨,满载时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