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569章

九龙夺嫡-第569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时迟,那时快,双方的交手变化了几下,可其实不过只是一瞬间事而已,待得众爷们反应过来之际,老十四已是有若病鸡一般地落在了弘晴的掌握之中,四爷、八爷、九爷等人震惊之余,也尽皆都急了,一个个不管不顾地便呵斥了起来。

“陛下驾到!”

任凭四爷等人吼得再响,弘晴也不为所动,漠然着脸,死扣住老十四的脉门不放,但凡老十四想用力之际,弘晴便即抖腕子加以镇压,可怜老十四虽也有一身的好武艺,偏偏脉门被扣,却是半点都发挥不出来,一张俊脸已是生生被憋得个白里透青,正自羞恼无已间,却听后殿处传来了一声喝道,旋即便见一声素白的三爷已在李德全等人的簇拥下,缓步从后殿转了出来。

“臣等叩见陛下!”

这一见诚德帝已到,一众人等都不敢再闹了,尽皆跪倒在了地上,而弘晴在跪倒之前,又是一用暗劲,强压得老十四也站不住脚,愣是被整得软趴在地,那等跪不似跪、趴不似趴的样子,要说多狼狈便有多狼狈,偏偏气息又被弘晴逼入其体内的内力震得大乱,便是想骂人也骂不出声来。

“晴儿,你在作甚,还不赶紧放开你十四叔。”

弘晴的感觉是正确的,诚德帝其实早就到了,只是那会儿十四爷正闹得凶,诚德帝愣是被唬得不敢露面,此际见弘晴将老十四治得死死地,心里头当即便滚过了一阵解气的惬意,只不过并不曾带到脸上来罢了,但见诚德帝环视了一下诸般人等,最终才将视线落在了弘晴与老十四的身上,眉头一皱,假作不悦状地便呵斥了一嗓子。

“是,儿臣遵旨。”

诚德帝既是放了话,弘晴自不敢不从,不过么,也没轻饶了老十四,在临收手之前,又是一道内力强突入老十四的体内,震得其上气接不的下气,老半晌都稳不下来。

“十四弟,你可总算是回来了,朕期盼已久啊,皇阿玛这么一去,诸般朝务都压在了朕一人的身上,可苦得朕日夜难眠,而今,有了十四弟归来,朕也就可以松上口大气了。”

诚德帝就是一个标准的机会主义者,尽管看不懂弘晴耍的是甚功夫,可却看得出老十四这会儿上气不接下气,压根儿就没有还嘴闹事之能力,当即便作出了副宽仁兄长的架势,好生抚慰了老十四一把,话说得当真漂亮已极,听得老十四双眼直冒金星,偏偏气息不稳之下,又无开口之能,也就只能是干巴巴地任由诚德帝在那儿表演个够了的。

“四弟,这是怎么回事?十四弟远征归来,朕正要大用于其,究竟是何事惹得十四弟如此盛怒,还请给朕一个交代。”

诚德帝旁的本事不见得有多高,仗势欺人的能耐却是十足十的强,这一安抚完老十四,立马便将炮口转向了四爷,平板着脸,毫不客气地便将四爷痛斥了一番,那等不分青红皂白的架势一出,当即便气得四爷眼冒金星不已。

“陛下息怒,此乃十四弟因伤心过度所致,实非他人惹之。”

无端端被诚德帝如此训斥,四爷心里头满是怒火与不甘,奈何眼下君臣名分早定,四爷就算再恼火,也不敢公然跟诚德帝顶嘴,无奈之下,也就只能是委婉地解说了一句道。

“哼,狡辩!十四弟一时伤心过度应是有的,可朕不在,尔便是长兄,为何不好生开解十四弟,以致闹出这般笑话,将致我天家脸面于何地,嗯?”

诚德帝自然知晓四爷所言不假,不过么,他却是没打算就这么放了四爷一码,这不,面色一沉,不由分说地便又给四爷扣上了顶大帽子,直气得四爷浑身哆嗦得有若筛糠一般。

“陛下教训得是,臣弟知错了。”

明知道诚德帝这就是在借题发挥,拿他四爷作法来震慑诸位弟弟,问题是这会儿他四爷人在屋檐下,又怎容得其不低头的,心中愤怒归愤怒,却也就只能是老老实实地低头认了错。

“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四弟既已知错,朕自不为己甚,然,十四弟毕竟是尔之一母同胞之弟弟,他有难,尔却须得好生体贴了去才是,这样好了,朕便将十四弟托付给四弟了,好生照看着,莫要再闹出甚名堂来,若不然,祖宗家法可不是摆着看的,尔等都好自为之罢。”

四爷不认错还好,这么一认错,得,诚德帝立马便顺着杆子爬了上去,不容分说地便将管教老十四的责任推到了四爷身上,而后么,也没给四爷开口解释的机会,佯怒地一拂大袖子,就这么怒气冲冲地又转进了后殿,只留下满大殿看傻了眼的诸般人等。

呵,这样也行?老爹看来是大有长进啊,这么妙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了!

不说一众爷们看傻了眼,弘晴对诚德帝处置此事的干净利落也颇感意外的,好笑之余,对诚德帝的渐入佳境也就此生出了几分的忌惮之心,不过么,好在城府深,倒也不致于带到脸上来。

“陛下口谕:宣,仁亲王弘晴后殿觐见!”

诚德帝这么一离去,大殿里立马便是一派诡异的死寂,一众人等显然都有些个不知所措,正自无语间,却见李德全去而复回,高声宣布了诚德帝的口谕。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德全这么一宣旨,所有人等的目光立马齐刷刷地全都聚焦在了弘晴的身上,然则弘晴却是并不为所动,照着朝规谢了恩,便即一挺腰板,就此起了身,缓步便向后殿行了去……

第827章 隐忧重重(一)

“儿臣叩见皇阿玛!”

乾清宫这地儿,弘晴其实并不陌生——这十数年来,弘晴可是没少到此向老爷子请安,而今么,作为阿哥,却还是第一次到此,心下里自不免颇有些别样的感慨,也就是城府沉,这才不曾带到脸上来,任由李德全引领着,一路无语地穿堂过巷,径直到了寝室之所在,方才刚从屏风处转将出来,入眼便见诚德帝端坐在龙床上,左右两边分站着两人,赫然是张廷玉与李敏铨,却是没见着陈老夫子,弘晴不禁为之一愣,可这当口上,却也容不得弘晴去细想,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猜疑,紧赶着抢上了前去,规规矩矩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平身罢。”

这一见弘晴已到,诚德帝满是忧愁的脸上立马便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抬手,很是和煦地便叫了起。

“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晴其实早已猜到了自家老爹此际相召的用心何在,左右不过两条,一者是明确一下西北之局势,二来么,自然是商议对付诸位爷们的手段,不过么,弘晴却是不打算自己来挑这么个头的,规规矩矩地谢了恩之后,也就老老实实地躬身而立,作出了一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晴儿此番西北的差使办得不错,朕很是满意。”

诚德帝原本对西北之局势极之不放心,毕竟那一头不单有着老十四的三十万大军,更有着年羹尧这么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占据了四川与汉中之地,再算上心怀不轨的陕西总督鄂海与巡抚范时捷,简直就是个随时会喷发的大火山口,处置稍有不当,半壁江山怕就得糜烂了去,那后果当真不是好耍的,而弘晴只领了两千骑军前去,三下五除二便解决了这等心腹之大患,诚德帝对此自是满意得很,尤其是见弘晴毫无居功自傲的表现,就更满意了几分,这一开口,便是不吝誉美。

“皇阿玛过誉了,之所以能有此结果,上,有赖皇阿玛之洪恩浩荡,下,全靠将士们用命,儿臣不过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耳,实当不得皇阿玛赞誉如此。”

弘晴在诚德帝面前,从来都是一派谦谦君子的模样,此时自然也不会有甚例外。

“晴儿不必如此,尔之功劳,朕始终都记在心里,朕初登大宝,诸事缠杂,还须得晴儿多多襄助才好。”

诚德帝尽管早已习惯了弘晴的谦逊,可心中却还是受用得很,这便笑吟吟地抚慰了弘晴一番。

“能为皇阿玛效力,乃儿臣之荣幸也,但有吩咐,儿臣自当景从。”

父子相处这么多年下来,弘晴又怎会不知自家老爹的性子,自然是啥好听便说啥来着。

“嗯,晴儿这话,朕信得过,尔前番所上之本章,朕已是批了的,一切都按着尔之意愿办了去,今,延信那头已是来了几份奏本,说是西北大军已陆续回撤,然,准噶尔叛乱一事却兀自未平,朕对此颇感忧心,不知晴儿可有甚计较否?”

果然不出弘晴所料,诚德帝几番抚慰的话语一过,便已是有些急不可耐地转到了西北局势上。

“皇阿玛说的是,策妄阿拉布坦野心狼子之辈也,虽经我大军数年征伐,却兀自顽抗不已,更兼俄罗斯这等贪婪之国在其背后使力,久后必酿成大患,另,据儿臣了解,青海之罗卜藏丹津也已是起了反心,其与策妄阿拉布坦暗中颇多勾连,今我大军一撤,其不久必反,青海、藏边恐烽烟再起矣。”

说到西北之局势,弘晴自是不敢有甚隐瞒,这便将实情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嘶……,竟有此事?不若西北之军暂且不撤了,先行拿下罗卜藏丹津如何?”

诚德帝本来只是担心准噶尔部会再次扰乱边疆,却浑然没想到罗卜藏丹津这个素来依附朝廷的蒙古部落头领也会起来造反,顿时便大吃了一惊。

“不妥,陛下明鉴,无论是准噶尔诸部还是罗卜藏丹津,都不过是癣疥之患耳,就算闹得再大,也断伤不了我大清之根基,倒是西北这一拨军万不可再聚于边陲之地,须得分拨撤回,以防为小儿辈所趁!”

诚德帝这等主张实在是臭不可闻,偏偏弘晴还不好出言反对,而张廷玉一贯慎言慎行,也不想急着表态,好在李敏铨头脑还算是清醒,赶忙便出言反对了一番。

“嗯,也是,大军既是非撤不可,却又须得如何防止边患大起,衡臣、子诚,尔等可都有甚章程否?”

李敏铨这么一提醒,诚德帝似乎才想起如今麋聚在西北的大军可都是老十四使惯的人手,今番能顺利将老十四弄回京师,已经是险而又险了的,倘若一个不小心,被有心人利用上一把,转眼间便会成为祸乱之源头,一念及此,诚德帝自是不敢胡乱任性了去,紧接着便将问题丢给了张、李二人,却并不去问对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弘晴。

呵呵,老爹啊老爹,您老这是何苦呢,费如此大的心力来演这么场戏,很有趣么?

弘晴多精明的个人,到了这等时分,又怎会看不出诚德帝故作惊诧不过是在与李、张二人配合着演戏罢了,根本的目的说穿了只有一个,那便是想在接下来势在必行的整编新军中压制住弘晴的势力之扩张罢了,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实在的,弘晴若是急着当皇帝的话,又哪还能轮得到三爷在此处指手画脚的。

“陛下明鉴,臣以为不止西北军中,便是各地将领也颇多异心之辈,若要一体换了去,一者难有如此多之大将,二来也恐激起狼子野心之辈铤而走险,故,实不可取也,倒不若从头做起,编练新军,以之来逐步替代各地之驻防军,如此一来,既可保得我朝军力鼎盛,又可以之确保社稷不乱,三来亦可凭之平边乱,实一举而多得之好事也。”

李敏铨演戏的天分极高,畅畅而谈间,宛若这主张就是他自己所思的一般,可实际上么,不过是将弘晴早就论述过的章程改头换面地扯将出来罢了,偏生李敏铨脸皮厚,竟是说得毫无半点的愧色。

“嗯,此策甚好,衡臣可有甚要补充的么?”

这么个策略其实早在诚德帝龙潜之时,便已是商议过了的,大体方案也就是这般而已,对此,诚德帝自不会有甚异议可言,不过么,李敏铨之所述显然不是此番议事的重点之所在,诚德帝对此也不过仅仅略略点评了一句,便即将问题丢给了始终默默不语的张廷玉。

“陛下明鉴,臣以为编练新军乃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非陛下亲力亲为不可,他人都不可替代。”

听得诚德帝有问,张廷玉自是不敢再保持沉默,但见其从旁一闪而出,朝着诚德帝便是一躬身,开宗明义地便点出了关键之所在。

“嗯……,话倒是这话,只是朝务繁重,朕怕是有心而无力啊,此又当何如哉?”

张廷玉这话显然就是诚德帝想说而不好说出口的话语,不过么,诚德帝好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既想防着弘晴专权,又不愿将新军扩编之事搞砸了去,这便沉吟地又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有一策可决之,若是以干员组建一新衙门,名曰:军机处,但凡军国大事,皆由此处办理,陛下只消能掌控此衙门,便可确保诸事无虞也,另,此衙门不设定员,但凭圣上心意定人,如此,进退皆出自圣意钦点,大事几可定焉。”

张廷玉显然是有备而来的,诚德帝方才一问,他便已是将所谋之策娓娓道来,几不带半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