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527章

九龙夺嫡-第527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两难,某料仁郡王纵迟疑,也断不会久拖,彻查乃是必然之举也,若如此,我等应对之道也就呼之欲出了,不外三策也。”

陆纯彦显然很是享受这等久违的议事风格,满脸笑容地一摆手,示意十爷不必急躁,而后么,一边捋着胸前的长须,一边慢条斯理地分析着时局的可能之演化。

“哦?还请先生教我。”

陆纯彦这等自信满满的话语一出,八爷也不淡定了,赶忙朝着陆纯彦便是一拱手,很是谦逊地求教道。

“王爷客气了,容陆某详细道来,此头一条便是着人即刻散布流言,将仁郡王将下令彻查梁绪文一事大肆宣扬出去,此事须得越快越好,此无他,概因三爷父子看似一体,实则已分两府,彼此各有统属,势力其实已分明矣,流言一起,三爷必乱无疑,纵使不致与仁郡王冲突迭起,也必心存疑虑,无论是在此时还是将来,都有妙用哉;至于其二么,让阿尔松阿、纳兰揆叙尽皆上本,以求把握审案之主动权,将此案往深里挖了去,能牵连到三爷最好,即便不能,也可在舆论上造些势,纵使不能拿下三爷,也可令其清誉不再;最后一条便是等,等着三爷犯错,但消其一露出关说此案之行迹,则可将计就计,一举将三爷也卷入此案之中,待到那时,陛下纵使不想重处三爷,怕也不可得了。”

面对着八爷的礼数,陆纯彦自是不敢坦然受之,而是恭谨地拱手还了个礼,而后方才正容将所思之三策详详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唔……”

八爷对陆纯彦所言自是信然,只是心中却还有一丝疑问,并未急着下个决断,而是捻动着胸前的长须,眉头微皱地思索着。

“先生,若是老三不出面关说,那又待如何?”

八爷虽是尚在沉吟中,可九爷却是一口道破了八爷心中之所思。

“三爷其人格局小,怕是见不得心腹之辈受难,担心的无外乎是不帮衬着,恐下头人等尽皆起离心之意,从此一条来说,三爷出手干涉此案的可能性不小,当然了,若是其真能忍得住,那也无妨,散布些三爷见死不救的流言,便足以令诚亲王府一系阵脚大乱矣,总而言之,无论三爷做甚反应,于我等来说,都是好事,乐观其成也就是了。”

陆纯彦显然早就将方方面面都思忖过了,回答起九爷的疑问来,自也就迅捷得很,言语间满是自信之意味。

“嗯,那好,就这么定了,九弟,十弟,您二位辛苦些,就按先生所言,即刻办了去好了。”

陆纯彦既已是将道理分析得如此透彻了,八爷自是不会再有丝毫的犹豫,这便一击掌,毅然决然地下了最后的决心。

“哈,成,这事儿就交给小弟了!”

“八哥放心好了,小弟这就去安排!”

……

八爷既已有了决断,九、十两位爷自是不敢多有迁延,各自应了诺,就此起了身,匆匆便奔出了暖阁,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奴才叩见小王爷!”

冬日的天黑得快,这才申时末牌而已,天便已是全然暗了下来,处理完一日公务的弘晴出了畅春园之后,本想着直接上马车,却不曾想人才刚走出园门呢,边上侍候着的侍卫人等中便窜出了个人来,也没管地上泥泞不堪,纳头便拜。

“嗯,墨雨?”

弘晴眼神好,借着边上侍卫们手持着的灯笼之亮光,一眼便认出了来者,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一股子不甚妙的预感便就此涌上了心来。

“小王爷,王爷请您即刻回府一行。”

弘晴没叫起,墨雨自是不敢站将起来,忙不迭地磕了个头,紧赶着禀报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尔且平身罢。”

一听果然是三爷有请,弘晴的心头立马便是一沉,此无他,只因弘晴已然猜出了三爷相邀的用意之所在,无非是想了解梁绪文一案的处置罢了,以三爷与梁绪文之间的关系,三爷着紧此案本身并不为奇,真正令弘晴忧虑的是三爷从何得知的此事,要知道陶彝的本章是今儿个才上的,还是直接上到了老爷子处的,就连弘晴这个总揽政务之人都没能第一时间看到这么份弹章,而弘晴对此案的批复虽已是签了,却并尚未转呈到老爷子处,更不曾下发诸有关部分,换而言之,此案理应尚未传播开去才是,可三爷居然就已经知晓了,这其中要说没有蹊跷,又怎生可能!

“小王爷,您请,王爷已是等得急了。”

墨雨礼毕之后,见弘晴兀自不曾动身,自不免有些心急,赶忙小声地从旁提醒了一句道。

“嗯,去诚亲王府!”

被墨雨这么一打岔,弘晴立马便从遐思里回过了神来,也没再多啰唣,大步便行到了马车旁,一哈腰,钻进了车厢中,语调微寒地便下了令,须臾之后,大队人马便簇拥着弘晴所乘的豪华马车一路疾驰地向城中赶了去……

第766章 帮理不帮亲(一)

“孩儿叩见父王!”

方一回到诚亲王府,弘晴连歇息都顾不上,便已是直奔了内院书房,这才刚从屏风后头转将出来,入眼便见三爷面色阴沉地端坐在上首文案后头,弘晴原本就烦的心情顿时便更烦上了几分,此无他,在路过西城之际,弘晴已从曹燕山处知晓了城中流言四起的消息,以弘晴对三爷的了解,又怎可能猜不出三爷到底在气恼些甚,只是这当口上,也不是解释的时候,弘晴也就只能是强压住心头的躁意,疾步抢上了前去,恭谨万分地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坐!”

三爷虽是正在火头上,可也不好一上来便对弘晴兴师问罪,不过么,叫起的声音里却是明显透着股浓浓的怨气。

“谢父王隆恩!”

三爷语气里的怨气是如此之浓烈,以弘晴之精明,自不可能会听不出来,不过么,弘晴却是并未急着出言辩解,仅仅只是恭谦地谢了恩,而后腰板一挺,就此起了身,缓步行到了一旁的几子后头,一撩衣袍的下摆,就此端坐了下来,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更山(梁绪文的字)的案子是怎么回事,嗯?”

三爷等了等,见弘晴并无开口解释之意,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不耐地便发问了一句道。

“好叫父王得知,事情是这样的,今儿个午时前,皇玛法处转来了份朱批,乃是广西道监察御史陶彝弹劾吏部侍郎梁绪文的折子,于其后,有皇玛法亲笔批文曰:酌情处置。因此事起得蹊跷,孩儿暂时尚未下文诸有司各处,然,皇玛法既是有所批示,事亦拖不得许久,明后日便须得有所定夺。”

弘晴并未因三爷的语气不善而有所慌乱,恭谦地行了个礼之后,这才不紧不慢地将事情的原委解说了一番。

“哦?”

尽管弘晴已是将前因后果解释得很是分明了,可三爷却显然并不尽信,此无他,城中如今疯传的流言与弘晴所述大相径庭,再者,三爷虽已没了差使,可对朝中的动态还是心中有数的——如今所有的折子处理程序皆是由诸大学士抄写完节略之后,便往弘晴处送,唯有经过了弘晴的朱批之程序,方才会转呈御前,似陶彝这等微末之官并无直接请见老爷子的权力,其之折子按正常程序是无法直接递到御前的,正因为有着这两个因素在,三爷对弘晴的解释也就只是将信将疑罢了,不过么,三爷倒是没直接出言质问,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

“小王爷,按您所言,陶彝的折子莫非是有人特意转呈到了陛下处的么?”

三爷不好问的话,自有李敏铨待劳了,这不,三爷的轻吭之声方落,李敏铨已是会意地出言质疑了一句道。

“确实如此。”

尽管心中对李敏铨的离心已是有着极大的不满,然则弘晴却是不会带到脸上来的,仅仅只是声线平和地给出了个肯定的答案。

“唔,若真是如此,能为此者必不多矣,除了诸位阿哥之外,也就只有六位大学士能办得到,且不知小王爷可有所察否?”

李敏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可口中却还是不依不饶地追问着,所问的问题大多是站在了质疑的立场上,摆明了就是在帮着三爷当这么个恶人来着。

“目下尚难断明。”

李敏铨这个问题可就有些诛心的,乍一听似乎只是就事论事,可实际上却是暗藏机锋,隐隐暗指弘晴有借机拔除三爷羽翼之嫌疑,以弘晴之睿智,自不可能会听不出个中之意味,心中的火气当即便狂涌了上来,不过么,好在城府深,倒也没当场爆发,仅仅只是实话实说地回应了一句,心底里却是躁意狂涌不已。

弘晴的躁意固然有着对李敏铨不满之故,可更多的则是在为自身所受的限制而伤着脑筋——别看弘晴眼下是高居中枢之地,看似位高权重,可实际上么,人却是有被困中枢之嫌,在对局势骤变的掌握上,能力不单不增,反倒是降低了不老少,没旁的,畅春园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就连李敏行这个副将衔的王府侍卫统领都难进园半步,就更别说旁人了,“尖刀”虽强大依旧,可所得的消息却无法及时转送到弘晴处,唯有等弘晴下了班,方才能办得到,如此一来,消息的滞后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的,要想及时应变自也就没了可能,错非如此,此番也不致于被三爷误会到了这般之地步。

“当下要紧的是如何应变,至于究竟是何人所为,将来自可见分晓,何须急在此时,本末倒置又岂是智者所应为之事!”

这一见李敏铨在那儿喋喋不休地含沙射影个没完,陈老夫子可就看不过眼了,一皱眉,冷声便呵斥了其一句道。

陈老夫子这么一开口,李敏铨可就不敢再多啰唣了,本来么,那么些诛心的问题就不是李敏铨自己想问的,他不过是替三爷发问罢了,而今,陈老夫子既是出言打断,他自也乐得赶紧闭嘴,此无他,说到底李敏铨对弘晴还是很有畏惧之心的,尽管已是决定紧抱着三爷的大腿了的,却也不愿将弘晴得罪得太狠了去。

“夫子所言甚是,而今这个局面却是须得好生商榷个稳妥的应变之道,唔,更山其人,小王还是了解的,为人一向踏实,也算得勤勉,当不致贪墨若此,想来应是有小人在其中作祟,终归须得设法还其清白才好。”

李敏铨这么一沉默下来,三爷可就不好再缄默了,这便尴尬地笑了笑,顺着陈老夫子的话头便扯了一大通,竟是要为此番之议事先行定个基调,摆明了就是想死保梁绪文这个心腹奴才,说穿了也不奇怪,三爷门下虽多,可真能在朝中排得上号的却并不算多,真要算将起来,其实比弘晴都不如,在这等情形下,三爷自是不能坐视手下大将就这么平白折损了去,再者,倘若三爷不出面死保梁绪文的话,自不免担心手下那些奴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受,万一要是都起了异心,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

还其清白?那厮有个屁的清白!

一听三爷这般说法,弘晴心中立马冷笑不已,没旁的,只因弘晴早就知晓梁绪文屁股底下不干净,尽管不是完全掌握其贪墨的所有证据,可对其去岁年初调任吏部侍郎以来的所作所为却还是知晓的,而今,老爷子既已摆明了要彻查的态度,显然不可能给三爷以蒙混过关的机会,在这等情形下,要保梁绪文,那简直就是自找死路,对此,弘晴心中跟明镜似地清楚,不过么,他却是不打算去揭破,也就只是默然地端坐着不动。

“王爷所言甚是,更山乃我诚亲王府一系之重将,却是不能容得小人作祟了去,而今,折子既是转到了小王爷处,巧妙周旋一二,窃以为应是不难将此事压将下去的。”

三爷这么一说,李敏铨立马便跟着附和了一把,倒不是其与梁绪文有多友善,实际上,当初同为谋士之际,李敏铨还真就没少受梁绪文等人的排挤,此际之所以附和三爷之言,一者是要时时刻刻与三爷保持一致,二来么,不过就是兔死狐悲的心理在作怪罢了。

“嗯,子诚斯言大善,晴儿以为如何哉?”

三爷与李敏铨显然事先便已有过了商议,此际一唱一和地逼着弘晴表态,当真是配合得默契已极。

如何?还能如何?回答不行的话,原本就大受流言之影响的三爷心里头立马便要起疙瘩,说行?那绝对是自找死路,不单保不住梁绪文,便是连整个诚亲王府一系都有倾覆之危,奈何这个道理却是不好说出口来,至少不能由弘晴本人来说,否则的话,不单不能说服三爷,反倒会令其更起猜忌之心,一旦三爷恼羞成怒地擅自妄为一通,后果将是不消说的严重!

“哼,王爷若是想自寻死路,那便只管出手去帮衬梁绪文好了!”

正值弘晴左右为难之际,却听陈老夫子已是极为不满地冷哼了一声,端出了座师的架子,毫不容情地便呵斥了三爷一句道。

“这……,夫子言重了,当不致此罢?”

这一听陈老夫子如此说法,三爷的老脸登时便耷拉了下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