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455章

九龙夺嫡-第455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玩上这么一手假道伐虢的把戏,危害可就大了去了,若不防患未然,哪怕弘晴有着三头六臂,那也是防不胜防的。

“嗯,也不算甚不妥罢,涟儿回去告诉你阿玛,有些事可一不可再,倘若过了界,好事也会变坏事。”

弘晴不想多解释,只是语气微重地嘱咐了一句道。

“王爷,您这是……”

清涟对整件事压根儿就不知情,这一听弘晴的话说得如此之重,双眸里顿时阴霾大起,惊疑不定地便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涟儿莫问,此事与你无关,回去后,只管按本王说的转述即可。”

事虽是小事,可内里的道道却实是太过阴暗,弘晴自是不想说得过多,面对着清涟诧异的目光,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随口敷衍了一句道。

“嗯。”

清涟尽自满心的疑惑,可这一见弘晴不想细说,也就乖巧地不再往下追问,只是好看的细柳眉却是微微地皱了起来,显见已是隐隐察觉到了此事断不似表面上那般简单。

都说防微杜渐,可说起来倒是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啊!

尽管不打算追究此事,可弘晴的心里头却是警醒了起来,只是城府深,倒也没表露到脸上,这一见清涟眉头微锁,爱怜之意顿起,也没再多言,一伸手,温柔地将清涟揽入了怀中……

“这么说来,这案子还真是有存疑处了的,晴儿可是打算接手此案了么?”

颐和园的书房中,三爷细细地看完了赵凤诏的书信之后,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皱着眉头,默默地寻思了好一阵子,而后方才一扬眉,语调淡然地发问了一句道。

“父王明鉴,兹事体大,孩儿实不敢擅专,一切听凭父王之决断。”

在三爷的面前,弘晴从来都很谨慎,哪怕此际心中已是有了定夺,也绝不会抢着表态,而是恭谦无比地将决定权交到了三爷的手中。

“嗯,夫子,子诚,您二位也都看看此信罢。”

三爷对弘晴的态度自是满意得很,不过么,也没就此下定决心,沉吟地点了点头,随手将赵凤诏的信递给了陈、李两大谋士。

“王爷明鉴,属下以为此信中所言若是属实,翻案当有一定之可能,只是真翻了此案,却恐得罪人过多,属下还是以为当慎重才是。”

尽管已然看出了弘晴有插手此案之意图,然则李敏铨却并未顺着弘晴之意言事,而是慎重地点出了此案的背景之复杂。

“嗯,那倒也是,夫子,您之意如何?”

三爷之所以迟迟不愿下个决断,顾忌的正是李敏铨所言之事,当然了,与此同时,三爷也惦记着收服了老十三以及赵家满门之后的收益,之所以问计两大谋士,就是想着能找出个平衡点来。

“要做事,就不能怕得罪人,此案可接,却须得有备而为,若不然,一个挑起满汉之争的罪名扣将下来,却须不是好耍的。”

陈老夫子显然看得比李敏铨要更深远一些,一针见血地便点破了此案真正的要害之所在,此无他,此番赵凤诏之所以会被陷害,乃是山西那帮子旗人权贵们联手而为的,要去翻案,那就得冒诸多旗人权贵们群起而攻的风险,更别说朝中还有四爷、八爷等人在虎视眈眈,一个不小心之下,闹不好便得吃挂落。

“这……,当不致于罢?”

三爷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么一条,这一听陈老夫子如此说法,当即便是一愣,满脸狐疑地便追问了一句道。

“不致于么?呵,王爷莫忘了四爷、八爷都在一旁看着呢,于四爷来说,实巴不得赵申乔就此倒下,而八爷么,又岂愿见赵氏满门尽皆投向王爷,又怎可能会错失此等浑水摸鱼之良机,若是老朽料得不差的话,只消小王爷一接下案子,四爷、八爷也就该联手散布谣言了,此话若是传到了陛下耳中,纵使陛下再不愿,也断然不会让小王爷真将案子给翻了过去的,真到那时,不单未能收获赵氏满门之忠心,反倒会令我诚亲王府一系威望大跌。”

陈老夫子冷冷地一笑,一番分析下来,已是将三爷的侥幸心理敲成了碎片,顿时便令三爷心中的退意大起了。

“唔,若真如此,当何如之?”

三爷心中虽已是萌生了退缩之意,不过么,却并未直接下个决断,而是神情肃然地追问了一句道。

“此又何难哉,所谓堵不如疏,小王爷只消在请旨之际,自提此事,便足以断了那些小儿辈之不轨企图。”

陈老夫子既是提出此难,自是早有解决之道,寥寥数语便已是点破了个中之蹊跷。

“嗯,好,晴儿且放手做了去,不管结果如何,阿玛自当为尔之后盾!”

三爷想了片刻之后,心意遂决,也就不再多犹豫,这便一拍文案,一派豪迈状地便下了最后之决断……

第667章 不好管的闲事(四)

“得天,将这几份折子都送到瑞景轩去。”

虽说已是准备插手太原一案了,然则此案毕竟非比寻常,弘晴自是不可能贸贸然地便直接跑去找老爷子请旨,若不然,不能成事也就罢了,一旦引得圣忌,那乐子可是小不到哪去,这等蠢事,弘晴自是不会去做,不过么,拐弯抹角地切入此案却是无妨,这不,一大早地到了清溪书屋,紧着从一大堆的折子中翻找出了数本弹章,皆是御史台那头转过来的弹劾贪官之折子,飞快地抄写了下节略,又批注了一番意见之后,便即招手将张照叫了来,语调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张照本就是专一服侍弘晴的,此际听得弘晴有令,自不敢稍有怠慢,紧赶着应了诺,捧起那几本奏折便匆匆向瑞景轩赶了去。

“陛下口谕,宣,仁郡王弘晴,瑞景轩觐见。”

果然不出弘晴所料,张照将折子送去后不多久,老爷子那头便派了秦无庸前来传了口谕。

“孙儿叩见皇玛法!”

老爷子有召,自然是怠慢不得的,弘晴领旨谢恩一毕,便即由秦无庸陪着进了瑞景轩,这才刚从屏风处转了出来,就见老爷子正端坐在龙案前,手拽着本折子,眉头微皱地端详着,弘晴眼尖,隔着老远便已认出了那本折子正是他叫张照送上来的几本之一,心中不禁便是一乐,不过么,却是不敢带到脸上来,忙不迭地紧走数步,抢到了御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问了安。

“嗯,平身罢。”

听得响动,老爷子从奏折上抬起了头来,看了弘晴一眼,而后方才不动声色地叫了起。

“谢皇玛法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爷子的语调虽尚算平和,可弘晴却是从内里听出了一丝淡淡的不满之意味,不过么,弘晴却是并不在意,只因他很清楚老爷子不满的缘由之所在,而这,本来就是弘晴故意为之,自是不会放在心上,恭敬地谢了恩之后,便即起了身,垂手而立,作出了副恭听训示的乖巧之模样。

“这几份折子是怎么回事,嗯?”

老爷子将弘晴调入中枢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培养接班人,正因为此,旁的大学士所上的节略,老爷子不一定看,可只要是弘晴所上的,那就非看不可,今儿个自然也不例外,却不想一看之下,还真就令老爷子生出了些许的不满,没旁的,这几份折子说来也不是甚要事,都是些弹章而已,可弘晴所上的批注却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建议重处,量刑比之律法所定的还要重上几分,毫无半点的宽恕之意,于老爷子看来,这等杀性未免过大了,实非好事,显然不符仁君之道,老爷子不满之下,自是要叫弘晴前来耳提面命上一番,不过么,倒也没一上来便开口训斥,而是给了弘晴一个解释的机会。

“回皇玛法的话,孙儿以为贪官者,不单误国还害民,实是社稷之蠹虫也,昔,前明之洪武帝尝言曰:贪官当剥皮,窃以为此令过矣,概因前明待官吏甚苛,月俸极少,诸多官吏为体面故,纵使不愿,也不得不腐,可而今,我朝待下宽容,不止月俸较前明多出数倍,更有养廉银之优渥,大小官吏皆无体面之忧,似此情形下,还有官要贪,那便是自寻死路,不狠杀上一批,何以震慑得住宵小之辈,故,孙儿斗胆用重典处之,虽不愿,却不得不为也。”

弘晴早在来之前,便已想好了应对之道,此际回答起老爷子的问话来,自是从容得很,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甚瑕疵来。

“唔……,晴儿能如此想倒是好的,只是圣人有云曰:水至清则无鱼,一味的苛刻却也不是明君之道也,若不然,要律法来何用?这几桩事且就按律办了去好了。”

老爷子此番将弘晴召来,本是想教育一下弘晴的,却没想到教训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呢,就被弘晴这么番大道理给堵住了嘴,无奈之下,也只好牵强地嘱咐了几句,便即给出了个最后的决断。

“皇玛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千古之明君也,孙儿所虑不周,幸得皇玛法提点,方不致有失,心悦诚服矣!”

老爷子的决断方才一下,弘晴立马便是一通子猛拍,满脸的诚恳与崇敬之色,说的当真比唱的还好听。

“哦?哈哈哈……,就你这小子嘴甜,尽哄皇玛法开心,得,这马屁不错,朕便生受了。”

一听弘晴这般谀辞连连,老爷子当即便被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话虽是笑骂着,可满脸的喜色却是做不得假,很显然,老爷子自个儿心中就是这么自认了的。

“皇玛法明鉴,孙儿所言尽皆出自肺腑,句句皆是实情,并非特意讨皇玛法开心,尽数历朝历代之帝王,唯一代大帝唐太宗可堪与皇玛法相媲美也。”

趁着老爷子高兴,弘晴自是抓紧机会,可着劲地灌着迷汤,直逗得老爷子笑得分外的灿烂。

“功过是非终归须得后人评说,时人之言大多靠不住,罢了,不说这个了,尔且自去忙好了。”

老爷子外在表现倒是一向谦和,不过么,内心里却是自视甚高,也一向以唐太宗为超越之目标,对于弘晴将其与唐太宗相提并论之言,自也就分外的欣慰,只是欣慰归欣慰,却并未真就被弘晴拍昏了头,笑了笑之后,也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挥手叫了退。

“是,孙儿……”

弘晴此来的目的还没达到,又怎肯就这么走了人,这便故意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迟疑着没说出请辞的话语。

“晴儿还有何事,只管说来,朕自当为尔做主。”

老爷子心情正好,这一见弘晴一副吞吞吐吐状,好奇心顿时便大起了,笑呵呵地便先行给出了个承诺。

“皇玛法明鉴,孙儿这几日确是在外头听到了些不好的传言,因事涉山西太原知府赵凤诏贪腐一案,孙儿实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听老爷子开了金口,弘晴自不敢怠慢了去,不过么,却并未一上来便竹筒倒豆子,而是假作犹豫状地卖起了关子。

“哦?讲!”

这一听弘晴提到了赵凤诏的案子,老爷子的脸色当即便肃然了起来,没旁的,赵凤诏之所以只当了两年的县令便高升了知府,全是出自老爷子的超拔,本来么,老爷子对此人还是颇为的看重的,也有心加以栽培,可却万万没想到此人居然会贪墨三十万两之巨,三日前接到山西巡抚苏克济的弹章之际,老爷子可是曾拍桌子骂了娘的,虽说诏书尚未下达,可老爷子已是决心重处了的,此际见弘晴对此案也有所关注,心中自不免起了些疑心,不过么,好奇心到底是更大上一些,略一沉吟之下,还是打算先听听弘晴是怎生说叨的。

“是,好叫皇玛法得知,孙儿昨儿个陪清涟去了趟崇福寺,原也就只是上上香,权当散心罢了,却不曾想于寺中竟听得有人在议太原的案子,孙儿好奇心大起之下,也就偷听了一回,却不想还真就听到了些怪论,说啥赵凤诏之所以被弹劾,其实是山西那帮旗人老爷们设谋构陷所致,还说甚这是看赵氏一家都是汉人,却个个居于高位,实不是旗人老爷们所乐见之事,这是朝廷故意在打压汉官,听听,这都是啥话么,皇玛法常言满汉一家,为实现此目的,费了多大的心血,劳心劳力,方才有了如今的局面,居然被一群小人就这么否了去,是可忍孰不可忍,孙儿当时就怒了,真恨不得将那些个嚼舌根的通通打翻在地,可转念一想,民众之口悠悠,能疏不宜堵,孙儿也就忍了下来,只是心中却极为愤概,今,特向皇玛法请命彻查此案,以明真相!”

老爷子既是开了金口,弘晴自不敢稍有怠慢,赶忙飞快地组织了下语言,慷慨激昂地扯了一大通,末了更是慨然自请了起来。

“嘿,还真有这么个说头,区区一个贪腐案都能胡诌到这般田地,朕倒是惊喜得很呢,哼,此案不好生查查还真不成了,朕便给尔……”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老爷子当真气得不轻,重重地怒哼了一声,火气一起,当即便要准了弘晴的奏请,只是话未说完,却又突然顿住了,眉头一皱,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接着开口道:“此事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