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277章

九龙夺嫡-第277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已将原本的历史强行篡改了不老少,然则历史的车轮却依旧还是滚滚向前,就夺嫡形势而论,若要说有甚不同点的话,仅仅只是三爷从原本打酱油的角色变成了帝位最强有力的竞争者罢了,其余的似乎还真就没太多的不同,太子依旧是两次被废,八爷也依旧是与帝位绝缘,至于四爷与十四爷么,眼下也还是潜在的帝位竞争者,哪怕三爷如今优势明显,可能否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却尚难逆料。

“群臣反对?嘿,自是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的,然,陛下已决之事,又岂容得他人反对,谁敢先冒出头来,必遭横祸无疑,掉上几颗脑袋,怕就没谁敢再反对了罢。”

这一头弘晴正自沉思不已,那一边陈老夫子已是不留丝毫情面地又训斥了三爷一番。

“唔……”

三爷还真就怕了陈老夫子,尽管被训得个面红耳赤不已,却愣是不敢顶嘴,只是心里头到底还是不甘得很,这便支吾着沉吟了起来。

“陛下待王爷厚矣,似这等不立太子之机枢大事都肯先透于王爷知,此殊遇也,由此可见,王爷在陛下心中之地位已远超其余阿哥之上,只消不犯错,将来定是可期!”

李敏铨观颜察色的能耐相当之了得,只一看三爷那等尴尬的样子,立马便猜知了其内心里的真实想法,这便从旁慰籍了三爷一句道。

“但愿罢。”

事已至此,三爷虽不甘却也没辙了,至于将来么,三爷虽有信心,可在他看来,将来的事儿又怎比得过现在就将太子之位拢进手中,只是形势使然,三爷除了认命之外,却也没甚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王爷若是这般患得患失,时日一久,必败无地!”

眼瞅着三爷那副失落无比的样子,陈老夫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便再次不留情面地敲打了一把。

“夫子教训得是,小王知错了。”

尽管心中的不甘其实尤在,可被陈老夫子这么一教训,三爷自不敢再有所流露,忙不迭地认错了事。

“知错?王爷其实未见得知晓错在何处罢,嘿,陛下不立太子并非真不立,所谓的不立不过是不明立罢了,若是不能看透此条,王爷应对起来必错谬百出,何谈甚知错的。”

夺嫡之路步步凶险,自容不得半点的闪失,这一点,陈老夫子看得比谁都透彻,这一见三爷在那儿口不应心地敷衍着,眉头立马便是一皱,毫不客气地便指出了三爷的小心思。

“啊,这……”

三爷本正因未能得进东宫而懊丧不已,乍然一听陈老夫子这般说法,当即便又起了些野望,双眼一瞪,问话便将将脱口而出,只是话到了嘴边,又觉得有些不妥,这便强行又咽了回去,只是望向陈老夫子的眼神里却已是透着浓浓的期盼之意味,很显然,三爷想问的便是老爷子暗定的那个太子人选是否便是他三爷。

“陛下之所以不明立太子,理由有三,其一,不立太子,可保得皇权独揽,再无掣肘;其二,不立太子,可免众阿哥拉帮结派,朝臣们不知圣上属意何人,便不敢盲目投靠,可保得朝纲不乱;其三么,陛下心中虽是有了人选,却可随时更易,自可从容观察了去,从诸般人等中选出一最佳之承继者,以保社稷江山之永续,这么说,王爷可明白了?”

三爷虽没将问题问出口来,可陈老夫子却是一看便知三爷究竟想问的是甚,心中虽是颇为的不屑,但却并未再出言讥讽于其,而是不紧不慢地板着手指,一条一条地分析着老爷子此举背后的用心何在。

“原来如此,小王明白了。”

三爷到底是受过严格的精英教育之辈,此际陈老夫子已是分析得如此透彻了,他自是清楚自个儿该如何应对了的,心中的不甘之意虽未完全消散了去,可斗志却已是就此起了,比起先前那等患得患失之状态,可谓是一天一地之差别。

“明白便好,王爷但消能谨守本心,自可无往不利。”

陈老夫子认真地看了三爷一眼,见其眼神里已是起了斗志,这才算是确信三爷是真的听明白了,只是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这便又叮咛了一句道。

“嗯……”

三爷没再多言,仅仅只是重重地点了下头,可藏在袖子里的双手却已是紧紧握成了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番胤礽行事乖戾,眹曾行禁锢,后,因体父子之情,从宽免责,奈何其心叵测,竟无丝毫悔改,放荡不羁,结交小人为党,恶莫大焉,前番起复之际,眹曾有言在先,善则复位,不善则再行禁锢,今,眹观其行,兀自乖张丑陋,已是大失人心,深失眹望,着即革除太子之位份,仍着禁锢咸安宫中,永不再起,钦此!”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久已不上朝的老爷子终于回到了皇城,并于次日大聚群臣,以议国事,朝议方一开始,秦无庸便奉老爷子之旨意,宣布了废黜太子之诏书,至此,复立了一年的太子再次被废,群臣无不为之凛然。

“陛下圣明,臣有本启奏。”

一众臣工们方才谢了恩,人都尚未站直,就见一名身着五品服饰的官员已是从队列后方闪了出来,高呼着来到了乾清门前的台阶下,双手捧着本黄绢蒙面之奏折,一头跪倒在地,一众臣工们凝视望将过去,这才发现出列高呼者赫然竟是一生面孔之监察御史,诸臣工们大多不识得其之来历,一时间怯怯私语声顿时便大起了。

是他?八爷还真是急不可耐,这就要开始了?

旁人认不出那名监察御史之来历,可弘晴却是一眼便认了出来,赫然就是那个在扬州盐务一案被免职的知府车铭,此人乃是八爷的死忠,此际出头显然奉的便是八爷之意,至于所要奏的内容么,用不着细想,弘晴也能猜出个大概来,左右不过是要催请老爷子再立太子罢了,却也无甚稀奇可言。

“嗯,卿家看着眼生,且就自报下履历好了。”

老爷子自江南归来之后,一直不曾大聚过群臣,也不曾接见过新晋之朝臣,此际一见车铭这么个新人,居然敢在这等时分出头奏本,心下里还真是有些好奇的,不过么,倒也没急着让车铭上奏,而是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要车铭自报家门一番。

“微臣车铭,叩谢陛下垂询,臣,金陵人氏,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出身,蒙陛下圣恩,先任江阴知县,三年考绩甲等,得以超升至扬州知府,历两年,因故中途卸任,康熙四十六年补缺为沧州通判,考绩甲等,上月初奉调入京,目下在监察院任监察御史一职,如上以闻。”

车铭能被八爷看重,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胆气壮得很,哪怕面对着的是老爷子,依旧沉稳得很,一番履历报将下来,语调平缓,丝毫不乱。

“车铭?唔,眹有印象了,尔便是当初扬州盐务一案被免的那个知府,眹没记错罢?”

老爷子的记忆力相当之好,车铭的履历一报出,老爷子已是想起了此人之来历,连带着也猜出了车铭所要奏的是何事,嘴角一挑,已是露出了丝讥讽的笑意,不过么,倒是没直接发落车铭,而是似笑非笑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说的正是微臣。”

扬州知府任上被解职乃是车铭心中永远的痛,若非此挫折,以其之履历,再加上八爷那头的力量,车铭早该能爬到臬台以上之高位了,又何须从正六品的通判开始熬起,而今,伤疤被老爷子这么当众一揭,心中当真是又疼又慌,冷汗顿时便淌下来了,但却不敢虚言狡辩,只能是强压住心头的不安,规规矩矩地应答道。

“嗯,晴儿。”

老爷子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却并未让车铭上奏,而是朝着站在工部队列最前端的弘晴招了招手,和煦地轻唤了一声。

啥?我?我勒个去的,老爷子这是要抓壮丁啊,晕乎!

弘晴本来只是想着看一场大戏的,冷不丁听得老爷子宣召,不由地便是一愣,可很快便醒悟了过来,心头不禁为之一苦,但却断然不敢稍有迁延,没奈何,只得硬着头皮行到了御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道:“孙儿在。”

“晴儿曾去扬州办案近年,想必是认得这位车御史的罢?”这一见弘晴面色虽是从容淡定,可隐约间却透着股苦意,老爷子不由地便笑了起来,没旁的,只因老爷子明白弘晴看破了自个儿叫其出列的用心之所在,不过么,倒是没出言揭破,而是笑眯眯地问了一句道。

第四百零六章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三)

望着老爷子嘴角边那丝戏谑的笑意,弘晴便知自个儿的心思怕是已被老爷子猜到了,心下里的苦意顿时又更深了几分,然则真说到怕么,却也不致于,没旁的,诚亲王府一系与八爷一方本来就是无可化解的死敌,就算再多上些仇恨,也真算不上啥大事来着,问题是这事儿纯粹就是老爷子自己的勾当,却平白抓上他弘晴这么个看戏的一并来担当,自是令弘晴一想起来便牙根发痒不已的。

“回皇玛法的话,孙儿确曾与车御史共事过两月有余。”

哪怕明知老爷子拉自个儿出来居心有些不良,可人在屋檐下,却又哪容得弘晴不低头的,没奈何,也只能是恭谨地回了一句道。

“嗯,是熟人便好。”

老爷子促狭地一笑,随口点评了一句之后,也没再跟弘晴多啰唣,而是面色陡然一肃,视线已是如刀般地扫到了局促不安的车铭身上,声线微冷地开口道:“车爱卿有甚要奏的,且就说罢,眹听着呢。”

“是,微臣遵旨。”

事先预计好的戏路愣是被老爷子给拐了个弯子,饶是车铭也算是胆壮之辈,此际也免不了慌张不已的,再者,与弘晴这么个“官场屠夫”演对手戏,压力不可谓不大,车铭就算在如何自信,也断然不敢小觑了弘晴这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虎,心里头还真就打起了退堂鼓,奈何开弓又岂能有回头箭,到了这等田地,车铭也只能是壮着胆子应了一声,颤巍巍地摊开折子,高声诵读道:“臣,监察御史车铭有一事要禀陛下,今,前太子胤礽乖张无德,已是被废,东宫之位出缺,夫太子之位乃社稷之根基也,若不早定,恐万民不安,于社稷不利,臣百拜叩首,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臣民之心,如上以闻。”

“陛下,臣以为车御史所言甚是,太子之位不可或缺,须得早做定夺才是,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

车铭话音刚落,左都御史纳兰揆叙已是大步从队列里行了出来,恭谨地朝着老爷子便是一礼,高调声援了车铭一句道。

“斯言甚是,陛下,臣以为太子之位须得早定,若不然,何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亦附议!”

……

尽管车铭禀事不顺,八爷一方原本早已准备就绪的部署有被打乱节奏之虞,然则事情都已到了这般田地,不动也得动了,这不,纳兰揆叙的话音方才刚落,呼啦啦地便站出了三十余位朝臣,七嘴八舌地进谏个不休,说的都是同一桩事儿,那便是要老爷子早立储君,更有不少朝臣也在蠢蠢欲动之中,隐隐然已成逼宫之势。

“哦?哈哈哈……”

没等更多的朝臣发动,老爷子突然仰头大笑了起来,笑得似乎很开心,可那笑声怎么听都带着股寒意,尽管很淡,可气息却令人毛骨悚然不已,正自蠢蠢欲动的朝臣们顿时便全都踌躇了起来,一时间还真不敢在此时强行出头的。

“陛下,立储君乃是国之大事,臣不知其中有甚可笑之处。”

老爷子这么一笑将起来,诸般臣工尽皆心惊不已,可纳兰揆叙却是不惧,自忖言官之身份,不等老爷子笑够,当庭便规谏了一句道。

“不好笑么?眹却是觉得好笑!莫非眹笑与不笑还须得你纳兰揆叙准许不成,嗯?”

老爷子可不是啥好相与之辈,纳兰揆叙的话音刚落,老爷子已是变了脸,先前还是笑得灿烂无比,转眼间便已是乌云满天,一双眸子精光爆闪,眼神锐利如刀般地便向纳兰揆叙横扫了过去,话语也说得个阴寒无比。

“陛下息怒,臣,臣不是,啊,臣不敢,臣不敢……”

纳兰揆叙能入仕,靠的是明珠的遗泽,能快速升迁则靠的是八爷在背后使力,至于其本人么,虽也算是小有才学,可论及胆气与阅历却是远不及其父兄,被老爷子这么一呵斥,当即便吓得个腿脚发软,如烂泥般瘫在了地上,一边磕着头,一边慌乱不已地告着饶,那可怜兮兮的小样子要说多狼狈便有多狼狈。

“哼,晴儿,尔既与车御史共事过,其之奏本便由尔来替眹解答好了。”

老爷子尽管对纳兰揆叙不满已极,但却并未当场处置其,显见是看在了去岁刚病故的纳兰明珠的面子上,也就仅仅只是怒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已乱了分寸的纳兰揆叙,侧头看了弘晴一眼,声线略缓地开了金口。

得,这就要咱做恶人了,老爷子还真是有够不客气的!

一听这么道旨意,弘晴心里头当真歪腻得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