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235章

九龙夺嫡-第235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阿玛,儿臣冤枉啊,儿臣断然没做过这事,儿臣……”

一见老爷子盛怒如此,大阿哥可是真的急了,慌乱地跳了起来,一迭声地喊着冤。

“来人,将这孽子给朕拖下去,跟胤祥关在一起!”

就算没魇压太子一事,老爷子也不会放过大阿哥,更别说如今魇压一事证据确凿,老爷子又哪会去听大阿哥的辩解,一挥手,便断喝了一嗓子。

“喳!”

老爷子此令一下,边上侍候着的一众大内侍卫们自不敢稍有耽搁,齐齐应了一声,一拥而上,将大阿哥架了起来,不管不顾地便拖出了大殿。

这才片刻功夫而已,三个阿哥都已是成了阶下囚,一众阿哥们自不免惶恐无地,不明内情的阿哥们就不必说了,就连肇事者的八爷一方也在心惊胆战不已中,没旁的,先前大阿哥可是捅出了张明德之事,倘若老爷子真要死揪住不放的话,八爷同样也得吃不了兜着走,纵使不被重处,夺嫡的希望也将就此渺茫了去,一时间大殿里竟是就此诡异地安静了下来,唯有大阿哥被架下去前的喊冤之声在殿中回响不已。

呵,老八好狠的手段,这等栽赃手段虽是阴毒无比,却也不足为奇,可能将赵晓潇这么个太子心腹都收买了去,当真是狠到了极致了!

一众人等都自惶恐着,不独阿哥们如是,马奇等几名大学士也同样面色惨白不已,唯有弘晴却是心中笃定得很,尽管也趴在地上,作出一派惶恐状,可内心里却并不以为然,甚至还有心思去计较一番八爷的手段,此无他,只因弘晴已是看破了老爷子的心思,断然不会再在此际追究其余阿哥的过错,不仅如此,反倒会极力抚慰众人一番,理由么,说来也简单,不外乎两条,一是家丑不可外扬,真要是大半阿哥都被拿下,老爷子的一世英名岂不就此泡汤了去,一个连家都治不好的帝王,又何谈治天下,这对于素来好面子的老爷子来说,实在不是个可接受的结果,至于其二么,而今太子被废已成定局,接下来还得另立太子,终归不能将所有阿哥都一棍子打死了罢?

“陛下,奴才有罪,奴才该死,奴才……”

死寂显然也是种无形的压力,一众阿哥们倒也就罢了,个个都是心机深沉之辈,尽管都惶恐着,可好歹还算是能稳得住阵脚,可赵晓潇显然就没这等城府,在这等巨大的压力下,精神已是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失声痛哭不已地便哀嚎了起来。

“滚出去!”

老爷子这会儿心火正旺,哪有功夫去理会赵晓潇,这一听其在那儿哀嚎,登时便怒了,重重地一拍龙案,火冒三丈地便怒斥了一句道。

“啊,奴才这就滚,这就滚……”

赵晓潇原本就已是顶不住压力了,再被老爷子这么一吼,当即便崩溃了,口中胡乱地应答着,爬起身来,跌跌撞撞地便退出了大殿。

赵晓潇那等狼狈样子要多搞笑便有多搞笑,然则一众阿哥们这会儿都正自惶恐间,却是谁也没心情去看这等笑话,一个个尽皆将头压得低低地,就怕老爷子会迁怒到自家的头上,于是乎,满大殿里就只剩下老爷子粗重的喘息声在回响个不停。

“尔等也都退下罢,眹有些话要与儿子们好生说说。”

老爷子怒归怒,可到了底儿还是没接着拿阿哥们来作法,喘息了一阵之后,也就平和了下来,有些个怏怏地朝着马奇等人挥了挥手,不甚耐烦地吩咐道。

“臣等告退。”今儿个大事一桩接着一桩,马奇等人早已是被震得头晕目眩不已,实在是不想呆在这是非之地,奈何老爷子没放话,他们却是不敢擅离,这会儿老爷子既是有了吩咐,众人们可是全都暗自松了口大气,哪敢再在这等险地多逗留的,紧赶着应了一声,便即全都匆匆退出了大殿。

第三百四十四章苦口婆心

“儿臣等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老爷子的语调已是柔和了下来,众阿哥紧绷着的心弦自也就稍稍松了些,可依旧不敢大意了去,齐齐磕头谢了恩之后,这才起了身,谨慎地聚集到了前墀之下。

“老三,你一向饱读诗书,想来对史实是不陌生的,眹有一问,尔可记得我大清入关之际有多少兵力?李自成、南明等诸方势力又有兵马,嗯?”

老爷子环视了一下众阿哥们,而后面带微笑地点了三爷的名。

“回皇阿玛的话,我大清入关之际,共有披甲人十二万六千余,再加上山海关吴三桂的降卒四万一千余,总兵力也不到十七万,而李自成所部在直隶的便有一百一十万之巨,加上南明各部以及各地团练,汉人一方总兵力不下三百万。”

一听老爷子问出了这么个问题,三爷的心头不禁便是一颤,倒不是这个问题有多难,而是就在前几日,陈老夫子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这显然不是“巧合”一词所能说得通的,毫无疑问,老爷子的所有反应基本都已被陈老夫子料了个正着,这等神鬼般的算计着实令三爷叹为观止,当然了,惊叹归惊叹,三爷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紧赶着出了列,言语谨慎地给出了答案。

哈,老爹看来是被吓住了,有意思!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可这句话用于弘晴身上么,却是须得倒过来说才是,这不,三爷脸色上的细微变化瞒过了所有人,甚至老爷子都不曾注意到异样,可弘晴却是一看便知三爷到底在心惊些甚子,心中不由地便是一乐,不为别的,只因陈老夫子之所以会跟三爷聊这么个问题,正是弘晴授意之结果,防的便是老爷子这么一手,当然了,弘晴其实也不是十分肯定老爷子就一定会问起此类话题,可有备无患也是好的,这不,老爷子不就真问上了?

“说得好,十七万对三百万,何等悬殊之对比也,然,最终胜出的却是我大清,个中缘由何在,尔等可都想过了么,嗯?”

老爷子早就知晓三爷博闻强记,对其能如此准确地给出答案,自是并不以为奇,并未出言嘉许,也就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再次环视了一下众阿哥们,大有深意地发问了一句道。

“汉人懦弱,不及我兵强马壮,且抱残守缺,上下不睦,将相不和,故非我大清之敌手。”

先前三爷已是得了彩头,八爷自是不愿又被其拔了头筹,这便抢先作答道。

“呵。”

老爷子显然对八爷的答案不甚满意,可也没旁的表示,仅仅只是淡笑了一下。

“皇阿玛明鉴,儿臣以为汉人无明君,久乱思定,故此,我大军一至,尽皆望风而降。”

“皇阿玛,儿臣以为当是李自成昏庸无能,不知笼络人心,妄自残害士人,故失了民心,方才有此大败。”

“不然,儿臣以为李自成之败当是其骄横无算之故。”

……

这一见老爷子如此作态,一众阿哥们可就来了精神,纷纷出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不管众阿哥们说了些啥,老爷子一律都是笑而不语,到了末了,就只剩下三爷父子与四爷不曾发过言,甚至连老十六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都跟着嚷嚷了几句,当然了,也就是人云也云的废话罢了。

“老四,你来说说看。”

众人扯乎了一通之后,大殿里便即又安静了下来,眼瞅着三爷、四爷都没半点站将出来的意思,老爷子不得不开口点了名。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诸位兄弟所言皆是有理,然,窃以为汉人之败当是政令不通,上下离心,彼此猜忌所致,此一条,从史可法守扬州之败便可见一斑,是时,史可法已是危在旦夕,而近在咫尺的黄镇却坐视不理,不以一兵一卒援之,反倒窃喜史可法之败,由是,汉人各部便是各自为战之局面,又岂能挡我八旗之勇悍。”

四爷不急着开口,其原因有二,一是心中无甚把握,二来么,也是想着好生揣摩一下圣意之所在,而今,诸位阿哥大体都已是发了言,四爷心中已然有了底气,此际回答起老爷子的问话来,自也就信心十足得很。

呵,好个四爷,当真奸诈似鬼,揣摩圣心的能耐还真不差,若非咱早有准备,此番指不定真要让其大出上一把风头了!

四爷这一番话说将下来,可谓是条理清晰得很,也基本上切中了圣心之所向,没见老爷子虽是不曾开口点评,可脸上的笑容显然比先前要和煦了几分,至于其它阿哥们么,这会儿望向四爷的眼神里已满是嫉妒之精光,便是三爷也有些个脸色微变,唯有弘晴却是平静依旧,只不过心里头却是暗自冷笑不已。

“老三,你的看法又是如何?”

老爷子虽是极为欣赏四爷的答案,但却并未加以置评,而是侧脸望向了三爷,微笑地发问道。

“皇阿玛明鉴,儿臣以为四弟之言较为全面,然,所言不过表象也,尚未及之根本,就我八旗之所以得天下者,窃以为根由当是有四:其一,前明之所以败亡,概因不修德政,横征暴敛,加之阉党横行,朝中党争惨烈,以致民不聊生,故会败于李自成之手;又,前民行卫所制,看似拥兵数百万,却全是虚额,体制败坏,急时无将可调,无兵可用,临时征召之民壮未经训练,战力全无,此军制不利也,焉能不败;再,李自成之败乃在于未得天下而先腐,将骄兵傲,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流寇习气不改,兵力虽多,却不过是乌合之众也,民心不在,何能存焉?其四,明唐王政令不行于下,诸将拥兵自重,实傀儡耳,其朝廷看似庞大,实则不过沙堡耳,水一冲,必垮无疑。由上可见,汉人之败并非败于战,而是败于自身之腐化也。”

三爷乃是有备而来,一番话说将下来,明显比四爷所言要更明晰了许多,也更合理了许多,这等述论一出,一众阿哥们的脸色当即便精彩了起来,兴奋者有之,嫉恨者也有之,可任是谁都无法从三爷的话里挑出甚瑕疵来。

“嗯,老三这话就说到了根子上了,历朝历代之所以会败,都非败于敌手,而是败于自身啊,这道理说将出来,尔等也都是懂的,可为何偏偏要彼此拆台,今儿个你踢我一脚,明儿个我还你一拳,而今更是连假调兵手谕都整了出来,下回是不是要真调兵彼此砍杀了?这不是自杀又是甚子?真要闹到我大清社稷就此垮台,尔等才甘心么?”

老爷子对于三爷的分析自是持着肯定的态度,可也没多加表扬,而是顺着三爷的结论便引申了开去,末了,更是痛心疾首地叹息着,一连串的问题抛将出来,直指众阿哥的本心,试图以此来劝说众阿哥们莫要再闹家务。

“皇阿玛教训得是,儿臣等自当牢记在心,永不敢或忘。”

四爷先前被三爷抢去了风头,心下里自是酸楚得紧,这会儿可就不想再让三爷领先一步了,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已是率先表了态。

“皇阿玛,儿臣等自当牢记此等教训,定当齐心努力,以为皇阿玛分忧。”

这一见四爷冒了头,八爷自然不甘落后,同样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进言了一番。

“皇阿玛放心,打今儿个起,谁要是敢再胡为,儿臣第一个不饶了他!”

“皇阿玛,儿臣等自会努力办差,断不敢有负您之期望。”

……

有了四爷、八爷的带头,一众阿哥们自是乐得跟着附议上一番,一个说得比一个好听,至于各自心中究竟是何想法,那就只有上天才晓得了的。

“尔等能有此明悟怕不是好的,倘若能身体力行之,那便是社稷之福了,眹……”

老爷子多精明的个人,自是不会全信一众阿哥们的表态,可也没揭破,而是苦口婆心地再次出言点醒着,只是话尚未说完,却见一名大内侍卫满脸惶急之色地冲了进来,心一沉,话也就此打住了,只是并未出言追问个究竟,而是眉头微皱地望了过去。

“启奏陛下,十八阿哥去了。”

那名大内侍卫满头满脸的汗水,显见是赶了长途而来的,这会儿一见老爷子望将过来,连大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便已是抢到了近前,一头跪倒在地,语带颤音地禀报了一句道。

“什么?”尽管早有预感,可真听得十八阿哥已死的噩耗,老爷子的心还是重重地一疼,惊呼了一声,身子摇了摇,人已是缓缓地向后倒了去,直惊得一众阿哥们全都慌乱了起来,纷纷冲将过去,或是抱着老爷子,或是焦急地嚷嚷着,整个大殿里顿时就此乱成了一团……

第三百四十五章圣心有惧(一)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十二,经半月余的行程,老爷子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师,只是老爷子并未进城,而是就在畅春园安置了下来;三月十四日,帝下诏,由张廷玉代为禀告天地,正式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将其幽禁于咸安宫中,并下诏,将胤礽心腹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暨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俱立行正法;三月十五日,帝又下诏,将魇压胤礽的大阿哥革除亲王爵,贬为庶人,圈于上驷院,另,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