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131章

九龙夺嫡-第131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了,免了,三弟这一去辛苦了,为兄奉皇阿玛之旨意,特来此迎候三弟之大驾,且就一并进宫去好了。”

胤礽虽是极度不待见三爷,可在这等隆重之场合下,却也不致于弱智到给三爷脸色看之地步,面对着三爷父子的行礼,胤礽面带微笑地虚抬了下手,煞是和煦地叫了起,只是话却是说得颇显急了些,也没等三爷父子谢恩呢,便急吼吼地打算将此番郊迎仪式草草收尾了之,显见是不想让三爷有甚荣耀之感。

“谢太子殿下隆恩。”

三爷原也没指望太子能有啥好礼遇,自是不会因太子这般做作而动气,也就是依着朝规谢了恩,便即站了起来,并无甚旁的寒暄之言,至于弘晴么,虽是看太子极为不顺眼,心底里倒是狠狠地鄙夷了太子一把,可并未表现出来,跟着谢了恩,而后便即默默无语地站在了三爷的身后。

“三弟,请罢,皇阿玛可是在宫里等了多时了的。”

太子显然没甚寒暄的兴致,三爷父子方才起了身,他便已是有些个急不可耐地出言催请了一句道。

“太子哥哥,请!”

照常规,这等郊迎之规格仪式繁多,奏乐、夸官之类的都属于题中应有之义,可被太子这么一催,后头那些荣耀的玩意儿就全都省了去,这显然是在公然落三爷的面子,然则三爷却似乎并不在意,压根儿就没提那个茬,笑呵呵地躬身一摆手,从容地应了一声。

“嗯,好!”

太子本以为三爷受了冷遇定会有所不满,却没想到三爷浑然无事人一般,自不免有些个一拳打到了空处的郁闷感,脸皮子不由自主地便抽搐了几下,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而后便自顾自地一旋身,丢下茫然不知所谓的诸多官员,径自上了边上的马车。

“有劳诸公前来迎候,小王感激不尽,今皇阿玛有急召,小王实不敢多有耽搁,怠慢处,还请多多包涵则个。”

三爷并未急着走,而是恭谦地等候太子上了马车之后,这才朝着一众前来迎接的官员们作了个团团揖,满是歉意地致歉了一番。

“王爷客气了,您请!”

“王爷辛苦了,下官等恭送王爷!”

……

众官员们都是一大早便奉旨前来京郊的,这都等了近一个时辰了,虽说是圣命有定,心下里自也不免有些不甚情愿,再被太子这般胡搅一通,自是更觉无趣,可一听得三爷如此说法,众人的心可就暖了不老少,纷纷回礼不迭,一时间场面倒也乱中颇见热闹的。

得,老爹表现得不错,有点明君之气象了!

三爷这么番举动虽无甚稀奇之处,也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儿罢了,可效果却是奇佳,至少在弘晴看来是如此,自不免在心里头狠夸了三爷一把。

“小王先行一步了,诸公也都请了罢。”

三爷风度翩翩地再次行了个团团揖,交待了句场面话,而后领着弘晴便在众人的恭送声中上了马车。

“哼!沽名钓誉,走!”

太子虽先上了车,可隔着车帘子却是将三爷的举动全都瞧在了眼中,心中嫉妒之火登时便大起了,阴沉着脸,低骂了一声,也不等三爷那头准备就绪,便已是气急败坏地下了令。

“起驾!

太子既已开了金口,赵晓潇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扯着嗓子呼喝了一声,旋即便见太子车驾缓缓启动,在千余东宫卫士的簇拥下,一路向京城行了去。

“跟上。”

三爷方才刚进了马车,车帘子都尚未放下,入眼便见太子那头的车队赫然已是开动了,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可也没多言,只是声线淡然地吭了一声,旋即,三爷一行的车队也缓缓启动,遥遥地跟在了太子一行的后头……

“陛下有旨,宣,诚郡王胤祉,多罗贝勒弘晴养心殿觐见!”

待得到了皇城宫门前,太子并未等候三爷父子,自顾自地便进宫去交割了郊迎的差使,只留下三爷父子俩在宫门处等着,好在父子俩也没等上多长的时间,一炷香之后,便见奏事房总管太监秦无庸领着两名小太监急匆匆地从**里行了出来,宣了老爷子的口谕。

“有劳秦公公了!小王此番从河南归来,行色匆匆,不曾带甚奢侈之物,也就是几盒鱼干,若是公公不嫌弃,回头小王让人给您送了去。”

三爷领旨谢了恩之后,借着起身的机会,手指轻轻一弹,一张折叠好的银票子已是顺顺溜溜地弹进了秦无庸的宽大衣袖中,口里头还没忘客套上一番,礼数当真是周全万分。

“呵,那敢情好,老奴离乡多年,还真就想着黄河鲤鱼干了,能得此物,实在老奴之幸也,就多谢王爷赏赐了。”

秦无庸受惯了礼,对银票之类的其实并不是太感兴趣,倒是对三爷所说的黄河鲤鱼干分外的激动,不为别的,只因其正是河南兰仪人,六岁离家入宫,这都已是近四十年过去了,还真就没能再回过乡,对来自家乡的特产自也就格外的想念,一张老脸都因此笑成了朵菊花。

“公公客气了,顺手之劳而已,皇阿玛这一向可好?”

三爷的礼自然不是白送的,要的便是让秦无庸感激,为的便是探问一下老爷子眼下的心情究竟如何。

“四爷、八爷都正陪着圣上呢,就差您了,三爷,您请。”

秦无庸能成为老爷子身边最听用之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哪怕三爷问得含蓄,可他却是一听便懂的,这一回答起来么,自然也就跟着含蓄上了一把,至于三爷能否听得懂,秦无庸可就不管了。

“公公,请!”三爷乃精明之辈,只一听便已明了了秦无庸此言背后的未尽之言,左右不过是在提醒三爷此去必是为了议清欠之事,要三爷有个打艰苦战的思想准备,这一点,三爷心中早已有数,却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也没怎么多寒暄,笑呵呵地朝着秦无庸拱了拱手,一抖大袖子,领着弘晴便行进了宫门,疾步向养心殿方向赶了去。

第一百九十一章养心殿里耍太极(二)

**离养心殿虽是有段距离,可也并不算远,走上一炷香的时间也就到了,待得进了殿,入眼便见老爷子面色微黯地端坐在上首,几位阿哥以及众大学士们则分列两旁,三爷父子自不敢稍有耽搁,紧赶着抢到了御前,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平身罢。”

这一见三爷父子到来,老爷子原本平板着的脸色顿时便和缓了下来,虚抬了下手,甚是和煦地叫了起。

“儿臣(孙儿)谢皇阿玛(皇玛法)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早已料到老爷子对自个儿河南一行的结果相当之满意,可没见到老爷子之前,三爷自不免还是有些忐忑的,此际一见老爷子丽色和言,心中的些许不安立马便烟消云散了去,但却不敢失了礼数,恭敬万分地磕了个头,谢过了恩,这才站了起来,垂手而立,作出一派恭听老爷子训示之模样。

“老三此番差使办得不错,朕心甚慰。”

望着三爷那远比往日要见清瘦的面容,老爷子心中不禁微微一荡,嘉许地点了点头,对三爷此番赈灾差使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言一出,太子等几个在殿中的阿哥尽皆脸色微变,望向三爷的目光里尽皆闪烁着嫉恨之精芒,此时此刻的三爷赫然已成了众矢之的。

“皇阿玛谬赞了,儿臣不过尽本分事耳,但有所成,皆有赖皇阿玛之鸿恩浩荡,又有下头官民一体用心,儿臣惶恐,实不敢贪天功为己功。”

一听老爷子如此夸赞,三爷一开始还真有些飘飘然,可猛然感应到一众兄弟们投将过来的不善之目光,心头不禁为之一沉,立马便警醒了过来,好在城府足够深,却也没露出啥不应有的破绽,紧赶着躬身逊谢了一番,应对倒也得体大方。

“嗯,尔能知进退而懂谦让,怕不是好的,然,于朕面前,却也无须过谦,此番河南一事,赈灾无碍算是一功;身先士卒,平灭白莲教匪患又是一功;治河有道也是一功,上海运折子,敢为天下先,还是一功,有此四大功在,朕若是不赏,岂不昏庸?秦无庸!”

老爷子微笑着伸出了一只巴掌,板着手指算起了三爷的功劳,每算一桩,几位阿哥的脸色便更黑上几分,没旁的,就是被浓烈至极的嫉妒之情生生憋得喘不过气来。

“老奴在!”

听得老爷子点了名,侍立在一旁的秦无庸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了诺。

“宣!”

老爷子没甚废话,只是一摆手,道出了个字来。

“喳!”

老爷子金口一开,秦无庸哪敢稍有耽搁,紧赶着应了一声,几步走到了前墀的台阶前,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圣旨,缓缓地摊将开来,中气十足地高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诚郡王胤祉公忠体国,识大体,知进退,当为臣工之楷模,特晋封为成亲王,钦此!”

“嘶……”

“呼……”

……

三爷此番功劳立得大,众阿哥们自是早就料到老爷子会有重赏,却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晋升三爷为亲王,这可是所有阿哥里的头一个,一举将众兄弟们全都踩在了脚下,论位分,也就仅仅只在太子之下,这等情形一出,众阿哥们全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口凉气,陪侍在侧的一众大学士们同样也被这等赏赐震得个头晕目眩地尽皆呆愣在了当场。

亲王?老爷子这是要作甚来着!

别说一众人等没想到老爷子会来上这么一手,便是自认已熟知大势的弘晴也同样为之一愣,概因这等赏赐实在是太重了些,如此一来,原本就惹众阿哥眼红的三爷岂不就将成了公敌?弘晴一时间还真有些看不透老爷子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是真的看中了三爷,还是要拿三爷出来当众阿哥们的标靶?前者么,弘晴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可万一要是后者,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不为别的,只因三爷眼下所拥有的实力虽已是不小,却断无可能扛得住几方面的夹攻,一旦稍有闪失,那绝对是倾巢之祸!

“皇阿玛在上,儿臣实当不得如此之重赏,儿臣虽薄有微功,却尽皆是托皇阿玛之鸿恩浩荡所致,既不如大哥日夜坐镇宫禁之勤勉,也不及四弟操持户部之劳心,前番犬子晋多罗贝勒,已是超拔,今若是儿臣再受此爵,物议难免,还请皇阿玛收回成命,儿臣万不敢从也!”

亲王的爵位固然是好东西,三爷可是心动得很,然则却并未被此封赏冲昏了头脑,一念及自个儿十有**将成为众矢之的,三爷可就不免有些心惊肉跳了起来,哪敢真就此谢了赏,忙不迭地趴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地出言请辞了起来。

“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朕意已决,尔不必再辞。”

三爷说得倒是诚恳,可老爷子却是不为所动,一摆手,语调决然地否决了三爷的请辞。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爷心中虽依旧忐忑不定,可老爷子既然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三爷自是不敢再强辞,也就只能是诚惶诚恐地谢了恩。

“嗯,尔且平身罢。”

这一见三爷已是受了赏,老爷子欣慰地点了点头,一捋胸前的长须,和煦地叫了起。

“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三爷小心翼翼地谢了一声,而后站将起来,躬身垂手而立,恭谦地等待着老爷子的训示。

“老三,你这段时日虽远在河南,可想来对朝中近来之事也该是有耳闻的罢,且说说看,这清欠一事当何以为继方好?”

赏赐之事一毕,老爷子也没多寒暄,直截了当地便转入了正题。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于路上曾阅过邸报,对清欠一事仅略知一二,实不敢妄言。”

一听老爷子果然将清欠的事儿挑明了出来,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三爷还是禁不住一阵紧张,并不敢一上来便大炮乱开,而是谦逊无比地应答了一句道。

“无妨,言者无罪,朕只想知晓尔对此有甚看法。”

老爷子既已起意要将此事交给三爷去收拾,自不会因三爷的几句自谦话便作了罢论,但见老爷子一摆手,语气决然地往下追问着,摆明了是要三爷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皇阿玛明鉴,儿臣对此事仅仅一知半解,实不敢言有甚看法,然,若是皇阿玛信重,儿臣愿担此责。”

看法自然是有的,弘晴早就将一切都已尽皆剖析得个分明了,只是火候未到,三爷并不打算在此际将四策尽皆道了出来,不过么,对于承担收尾之重任,三爷却是没半点的含糊,干脆无比地便自请了起来。

“皇阿玛,儿臣以为三哥虽是理政之能手,然,毕竟未经事由,骤然担之,恐有不妥,儿臣愿接着办将下去,还请皇阿玛成全。”

四爷如今管着户部,自是不愿三爷在自家地盘上横插一手,再说了,这清欠的差使本是四爷经手的,如今若是换上了三爷,岂不是明告天下人他四爷不及三爷能耐么?这等后果可不是四爷所能担得起了,这一听三爷自请,自是有些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