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朝没事 >

第52章

宋朝没事-第52章

小说: 宋朝没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闲话,那杨宗保又不时与穆桂英斗嘴,只是每每都要吃亏,随后两天,便索性闭了嘴巴,不再开口。一日,那苏文放眼远望,便见那汴京城,在远处春花烟柳中隐约可见。

第七十四章望江南

第七十四章望江南

且说苏文随大军还朝,官家自遣宰相张齐贤,亲出城两里相迎。汴京城更是人人争先,个个趁头,要观那入城献俘仪式。那家家户户,更是得了官衙的信,各自张了红灯笼,只等那得胜之师进城,便鼓乐同响,鞭炮齐鸣。

那潘维固早早下马,将大军安顿城外扎营,自引诸将步行向前,远远见了前来迎接的张齐贤,便对杨延昭道:“想必是圣差张相前来,我等快些上前迎接!”紧赶几步到得张相面前,寒暄几句,那张相便有宣读了诏书,也是个圣心大慰,要嘉奖三军的话。

那张相便引了潘维固与杨延昭并几个将军,一同径往朝中而去。因布置得法,夹道俱是人群嚷嚷,那鼓乐声也起来了,那鞭炮也连串儿的放出来。那张相自上轿前面相引,潘维固与杨延昭等自骑马缓缓而行。这等荣耀自是官家特意嘱咐,如此才显得荣耀,自不必那夸马御街的状元差的分毫。

那潘维固心里极为受用,一路上得意洋洋,只恨不得这路途便是几日也行不完一般。进了宫,各自下轿落马,一行整理衣冠,昂首挺胸,随着张相径往政事殿而来!天子坐堂,见众位功臣进殿,便大笑,自下龙椅相迎,慌得潘维固等一行,赶紧叩头口称“死罪”!

那官家亲手扶起领头的潘维固并杨宗保两人,又笑道:“众位将士辛苦,不要行这跪拜之礼,”因又道:“给诸位将士赐座!”此话刚落下,那大殿两侧文武百官,只倒吸凉气,这是何等荣耀,自太祖废了坐着议事的章程后,此乃之后先例也。

便有御史上前要谏止。官家大笑道:“满朝文武,但有谁能平定辽事,朕也可此般对待!此不必再言!”那谏官便不敢再多言。潘维固并杨延昭等诸位将士也知这等殊荣,又自谢了恩,挨了半边屁股坐了。那官家方才端坐议事。

那潘维固与杨延昭早已各自上了奏表,官家心中分明,又降旨封赏。又传旨,晚间留宴,款待诸将,一时间荣耀无比。晚间御宴,又自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宴酣半晌,官家出德政殿,片刻,唤了杨延昭道来。那杨延昭行了礼,官家又赐了座儿。

又有宫女送来点心茶水。官家只管招呼杨延昭,略吃些儿。官家便相询道:“今日大殿叙功时,诸位将领之中,并无那苏文,却是为何?”

杨延昭便奏道:“只因那苏文只是个武翼大夫,从七品官儿,潘元帅言,武职五品以下不得上朝议事,那苏文便不得上朝得观天颜。”

官家点头道:“也是这个理,朕今日问你,此苏文是个何等样人物?只管直言,不得隐瞒!”

那杨延昭便起身向那官家行礼一揖道:“贺喜圣上!”

官家笑道:“朕又有何喜?”

杨延昭便笑道:“官家问起这苏文,臣便向官家贺喜。此人文才武略皆精通,此番破辽,便是此人首功,也不为过,若不是得他以五千步卒灭那辽国两万铁骑,只怕臣也无法脱身!”因又将那战事经过,如实详尽奏与官家,却比那奏折中又更详实,这自是得了那杨宗保的转述而来。

官家闻得此事,默然不语。那杨延昭也不敢多问!良久,官家才叹道:“果然是个良才!”便挥手道:“卿家自去,此事我自有计较!”

杨延昭告辞,此次面圣,问起这苏文之事,便见苏文已然入了官家的眼里,重用时日,只怕便在眼前,心中又替苏文暗自欢喜。一径儿径往军营中而去寻那苏文,此消息,却是要早早的告诉他才是。

那苏文早听闻人报杨延昭来见,便自迎了出去,那苏文自将杨延昭引进营帐,又遣穆桂英与杨宗保门前守着,又吩咐了一些酒菜,一边儿吃酒,一边儿自与杨延昭说话。

吃了两盏,那杨延昭言圣上相招之意,笑道:“兄弟腾达,便只在这几日了。想来官家定然不会亏待了你的。想必先前的罪过也都揭得过去了!只怕还有升赏,也不定!”

苏文吃了一杯,自古笑道:“元帅岂不知我心意?若是又得封赏固然是好,便是没有,只要能抵得过先前的一些过失罪行,倒也便称心如意了!”

杨延昭便摇头笑道:“兄弟此心却是我做哥哥的不愿闻!忠君报国,乃我等毕生之志,何苦兄弟如此个疲懒性子,让人好不可惜!”

苏文也不分辨,只是笑,只拿闲话与杨延昭言谈,又只专拣他爱说的,谈些武艺枪法。果然那杨延昭兴趣大增,也不再纠缠那封赏之事。那杨延昭又问起苏文师承,苏文笑道:“却是自幼随龙虎山修仙的紫阳真人习得。”杨延昭摇头道:“原来是个修仙的真人所授,某败在你的手下,也算得其所!”殊不知,这紫阳真人,世上哪的如此之人?只不过苏文杜撰出来,拿来堵人口实的。两人复又吃了几杯酒,尽了兴,那杨延昭吃的有些熏熏的,自去。

次日,又有个黄门来传官家的口谕,只要苏文独自觐见。把了那黄门几贯铜钱,那黄门立时眉开眼笑,便没扣子向苏文道喜,只道这是讨喜钱。苏文便又把了他几贯,这黄门才笑眯眯的去了。那苏文不知何事要如此相招,但想必也应无坏事。通穆桂英商议了,那穆桂英笑道:“定然是官家要封你的官儿,不知道会不会也赏我个诰命?”

苏文摇头笑道:“你倒是想要诰命,我又何尝应承你便是我的老婆?”穆桂英听得大怒,欲要拿刀来赶苏文。苏文忙道:“某便要面圣了,这般须不好看,恐人笑话!”那穆桂英方才住手,怒目对苏文恨恨不已。

苏文忙忙的换了寿色官服,将那朴刀、挂件俱丢在营中,着穆桂英看管。自身便急匆匆便赶往宫中。到得宫中,便见那方才宣旨的黄门在正殿门口候着,又道了喜,苏文免不得又破费几贯,那黄门便一路奉承着径引苏文往那德政殿而去。

至门外,那黄门悄声道:“凡七品一下官员,官家还从没单独召见过,此是天大的恩情,大人进去,礼仪要足,不可直视圣颜,一切小心在意!”也不带苏文再问,便在门口唱喏,只道苏文觐见。

那内里却无声响,苏文头次面圣,难免忐忑,一是此者,生杀予夺全在一人之念,二者这般人物,前世也不曾见过,心中难免惴惴不安。半晌才听得那内里传来一声儿,听闻其声,却是中气不足,威严有余。想来这真宗皇帝在位也就25年,只活55岁,想来这身体之内,早已埋下病根。

苏文闻召唤,便整顿了衣襟,那黄门已然打开门,领了苏文进去,那苏文记着这黄门的言语,只顾低着头,虽黄门进了,径到内里而去。

那黄门自退,苏文便行了叩拜之礼,口称万岁。官家见苏文进来,却是一个魁梧后生,虽一身寿色官袍,却自有一番风流姿态。便笑着伸手虚扶了道:“起来罢!”因又赐了座位。

苏文早忘那黄门吩咐,只管抬头,见那官家也不过一个方脸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生的白皙的皮肉,看似却也和蔼,便谢了恩赐,坐了下首。

官家温言道:“朕听闻卿家破辽当居首功,却要何封赏?”

苏文闻得此言,不禁冷汗夹背,哪有做皇帝的自问臣子要何等赏赐的?苏文便离了座儿,躬行行礼道:“此功劳全赖官家天威,若无官家英明果断,挥大军前往,又怎能有此大胜?况潘元帅果断决策,遣杨副帅为先锋,便已料敌先机;此后副元帅洞悉辽军意图,果断遣臣前去阻绝那萧挞凛军,此大胜,乃是上至官家运筹帷幄,又有统帅贯通官家意图,臣等将士自然敢效死命,以报君恩!”

那官家听了此话,不禁大笑起来,便指着苏文道:“却是一张巧嘴。这般说来,你便无甚功劳了?难得你还有这般想法,没有居功自傲,难得难得!”

苏文听闻此言,不禁脑门冒汗,感情这官家问那话儿,只是看自己识不识得进退,若是自己夸夸其谈,夸耀功绩,尽管官家还会升赏,但心内只怕早被官家所恶了!

苏文赶紧道:“臣实无半寸功劳,能得官家召见,得观天颜,便为臣最大赏赐了!实在不敢再求甚么。”

那官家点头笑道:“难得卿家也是个实诚人,不过朕听说卿家不止武艺出众,那文采书法更是一绝,和不让朕也瞧瞧?”

苏文便道:“臣那不过小道,远未达火候,官家若要瞧时,臣也便斗胆献丑了!”言毕,那官家自吩咐取来纸笔墨砚。铺在一旁案几上。

苏文行道案几旁,将那笔饱蘸了,摒气凝神,将那腕儿一抖,便逼走游龙,写了一首词儿,名曰“望江南”,再看那词儿,却写道: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写毕,苏文吹干墨迹,早有司职太监上前,将那字幅捧与官家看了。

那官家见了,不禁点头笑道:“果然是好词,果然是一手好字!”因想苏文笑道:“原来卿家是想那温柔乡了,朕也曾闻言卿少年才子,在那秦淮河两词而得花魁,三词至佳人呕血,只当有些以讹传讹,言过其实,今日一见,只怕是真有其事!”

苏文冷汗直流,心道这些事儿竟然也传到官家耳中,想必已然对我已经上心,诸事小心谨慎才是,与这生杀予夺的皇帝当差,祸福全在一念之间,便做惶恐状叩头道:“臣荒唐之举,陛下实明察秋毫啊!”

第七十五章春归

第七十五章春归

且说苏文听了官家一言,只道是三词而至佳人吐血,也不知是何用意,便只做惶恐状,叩头道:“此乃臣荒唐之举,陛下实明察秋毫!”

那官家见苏文诚惶诚恐,便虚扶他起身,温言笑道:“此风流才子之举,不必在意,流传出来,倒也是一篇佳话,又闻那张阁老之女张薇娘,千里寻夫,又不惜以身试法,虽犯死罪,亦因其情可悯,又有人讨保,朕也免了她的罪责。如今卿家所立功劳,便已见得,这女子所为,倒也是值得!”

苏文赶紧行礼道:“陛下仁德,臣岂敢不忠心效命,以报陛下殊遇!”

官家笑道:“也罢,只索性成全了你便是!”因又道:“看你这词儿,倒是对那江南之景思念的紧。又有几分文采,做个武翼大夫倒是屈才了。你如今去罢,我自由安排,稍安勿躁便是!”

苏文见官家微微闭了眼,便忙忙告辞了出来,自由那黄门在门外候着,见苏文出来,便笑嘻嘻的恭贺了一番,这少年将军得圣上另眼看待,便又奉承几句。苏文出得宫来,一径儿便回到营中,早有杨宗保并穆桂英侯在帐中,那杨宗保道:“父亲差我来,要寻你去我府上小住数日,想必官家不日便要下旨封赏,自有将军的去处。”

苏文不好辞,便与穆桂英一同在那天波府住了下来。每日只与那杨延昭闲话,又考校杨宗保武艺,有时又与穆桂英斗几句嘴。虽然有些惬意,但这几日官家也不曾下诏,不知官家会如何处置?总有些挂碍。

过得三五日,清早晨,苏文在园子里使了趟刀法,那穆桂英一旁瞧见手痒,便捏了一直长枪,与苏文斗了起来,但见两人一来一往,一上一下,刀里暗藏玄机,枪法自有妙处。正斗得酣畅,忽便见杨宗保急匆匆而来,远远便高声叫喊道:“将军大喜,圣上终于下诏了!”

苏文将那刀一拨,将穆桂英长枪磕在一旁,那穆桂英收势不住,一个踉跄,险些儿跌倒,正兀自不服,却见那苏文早已收了刀,招呼一声,径回房中换了官服,自与杨宗保同去领诏。临了,那杨宗保见穆桂英狼狈,不禁挤眉弄眼,嘿然而笑。穆桂英待要发怒,那杨宗保随着苏文,一溜烟儿跑了。

圣上下诏,又是那个黄门前来宣诏。诏书言苏文之功,授苏文杭州府通判,两浙路都监,节制宁海军。又取出葵花乌木轴敕命文书,言张薇娘与翠儿果敢重情,赐婚苏文,封张薇娘六品敕命安人。敕命虽苏文到任时,便立时成婚。另有赐予苏小小绸缎首饰。

苏文谢了恩,又把了十两银子与那黄门。那黄门交付了圣旨,又将那所赐之物等交割清楚,自笑眯眯的去了。苏文收了圣旨,那杨延昭并杨宗保等方上前道喜。

杨延昭笑道:“这等也是一方大员了!只是这职位却有些不合情理,不知官家如何思虑!”原来这通判一职,一般乃是授予文官,少有武将担任,参与地方知州、府事物。又那都监一职,乃是掌管一府之兵,两职乃是实权,实乃少有的殊荣。

苏文笑道:“某也不曾想官家如此殊遇,只得尽心报答就是!”

杨延昭点头称是,又道:“那杭州乃你生长之地,如今也有些耳闻,那杭州实乃暗隐危急,指望你前去,认清形势,撇清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