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388章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388章

小说: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美华公司也派出高级事务官员到德国,负责联络克虏伯等德国企业和南华的合作项目。??????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1923年的7月,本是温暖舒适的季节,但走在柏林的街头,却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弗德里希大街依旧繁华,高级的餐厅酒店比比皆是,出入其中的往往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犹太商人和外国商人,他们油光满面,衣冠楚楚,愉快地享受着高级食品,还有美妙的音乐。

这些人是不会使用马克的,马克贬值得厉害,除了贫苦的德国人,其他不会背着一大袋子的马克上街购物的。

“美元在这里真的很好使啊!钱老!”司徒南微笑地看着面前的慈祥的老人——南华驻德公使钱恂。

“现在德国的情况真是惨绝了,通货膨胀的后果真是太严重了,你看看外面那些人。”钱恂悲悯天人地叹道。

清末的时候,他曾做过驻荷兰大使,当时德国人是多么不可一世啊,现在却??????

司徒南抬头看了看,外间的街道,正值下班时间,对面的面包铺突然冲进一群人,他们手里拿着一袋子厚厚的钞票,只换来一片薄薄的面包,走出门口时,几乎每张脸上都露出痛苦的神色,回头看了看正在疯狂涌进店里的长龙,脸色马上变得有些庆幸,紧紧握紧宝贵的面包,飞快地走开。

“这里每天都这样吗?”司徒南回过头来,看着脸色带着淡淡忧愁的钱恂大使。

第157章人在德国

“嗯。现在柏林的工资是按天发的,每天下班,那些工人就拿着厚厚的一大堆钱冲到最近的面包铺。

物价飞涨,原来能买到的一袋面包的钱,过一段时间后只能买到面包渣了。一到下班时间,满大街都是像是冲刺一样的人群,乱哄哄的。其他地区的情况也类似。”

钱恂道,心里一阵叹息。

司徒南心有戚戚,他突然想到了几年后的十年后的美国大萧条、49年的中国。

尽管那两场大灾难还没来得及体验,但眼前灰暗消沉的德国街头清晰地让他感受到那种末日般的灾难。

当然,司徒南肯定不会像普通人一样经历那些绝望的日子,反而会利用那些机会谋取暴利,经济萧条的灰暗的景象终归让他感觉到了。

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人享福就有人遭罪。如果英法败了,眼前的一幕估计也会在巴黎街头上演吧!

就算是目前悲观绝望的德国百信,二十年后也会报复,把灾难带到全世界吧!

司徒南心里想道。

撇开心底的淡淡的同情,笑着对钱恂道:“欧洲人再难过,也比我们过得好。柏林的街头百姓的日子过得比上海好多了,用不着我们担心。还是操心我们的事情吧!

德国人的灾难对我们来说或许是好事。大使先生,目前你最主要的工作是,协助美华公司和德国公司达成合作,把更多的德国技术人员转移到南华。到了南华,他们也有饭吃了,不是功德无量吗?”

“我已经收到外交部的指示了,一定会尽力的。大使馆已经在鲁尔地区开设专门的办公室,照目前的这种情况,别说10万技术工人,更多的人我都有办法把他们招到南华。”

钱恂自信道。

想到大批的德国工程师到南华的情景,他沧桑的脸上泛起久违的兴奋。是否到南华出仕他曾经犹豫过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没放下心里的遗憾,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些大事,而不是在上海守着图书度尽余日。

“辛苦钱老了。南华是个落后的地区,大部分德国人都没听说过,最好能跟德国官方合作,由政府或者大公司出面担保,事情就顺利多了。”司徒南建议道。

在这方面,南华已经和克虏伯公司达成协议了。钱恂一听就会意,他微微一笑,点点头。

南华的情况让钱恂重新燃起希望,他对目前的发展情况很满意,唯一不爽的是新唐山正在进行汉字改革,为此他没少写信批评那个激进的弟弟——钱玄同。

“听说新唐山正在进行文字改革,你听说了吗?”末了,钱恂突然问道。

“嗯。”司徒南点点头。

“怎么让那些几个小子瞎搞呢?真是的,总理他们也不出来制止。”钱恂抱怨道。

司徒南看了面前须发皆白的老人,不好接话,只是淡淡一笑。这位可是钱玄同的大哥,比钱玄同大三十多岁,在南华也算是德高望重,在这位眼里,钱玄同和吕碧成他们确实是小辈。

司徒南是始作俑者,自然不好告诉对方真相,心里一边偷笑,一边享受难得的美食。

要不要去给小胡子一点帮助呢?再过几个月,那个不成材的艺术家就会在慕尼黑啤酒馆举行暴动了,精神虽然可嘉,但现在他只是个不入流的小政客,一点没看出来有大红大紫的征兆。

算了,不用理会那么疯狂的家伙,等他上台还有十年呢。有克虏伯和巴斯夫两大公司和南华的合作,有没有和小胡子搞好关系,其实都没关系。

想到这里,本想让钱恂小小地偷偷地帮助小胡子的想法被司徒南压了下去。

从餐厅出来,街上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地上有不少洒落的钞票,感觉像是废纸一样躺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捡起来,感觉那马克马克印刷得挺精美的。

果然是德国佬的产品,连废纸一样的钞票都印刷得这么漂亮,不过没什么购买力,估计都收不回印刷成本。

“收好,留着纪念!”司徒南笑着把那张大面额马克交给身旁的何永元。

“是。”何永元有些忍俊不禁,掂量一下手中的马克,估计要好几斤才能买下一片面包。

司徒南接着又去了酒店,见到正在德国访问的南华代表团。

南华总理司徒美登为首的代表团从从巴黎过来,庞大的上百人的代表团包含南华的各个部门,还有南华的工商业人士,欧洲列强的风采让他们吃惊不小。

哪怕刚刚经历战争不久,欧洲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强大的工业生产也让这些南华来人感到彼此间的差距。

“老叔,感觉如何啊?”司徒南坐在司徒美登面前,一脸随意。

没等司徒美登开口,旁边的副总理黄三德就感叹道:“大开眼界啊。我们几个老家伙还好,年轻时也在全世界跑,有点见识,但手下的那些人很多没见过世面,不让他们见识一番,今后的工作没那么容易落实啊。”

“这倒也是。”司徒南点点头。

南华要建成一套高效率的行政体系,手下的官员素质是关键。如果不在开始的时候,让他们有清晰的目标,知道政权是如何运作的,恐怕几年后又要走上晚清衙门的那条老路了。

除了学习外国的建立商业社会的体制,经贸合作,招商引资也是另一重大任务。

“我有些明白你砸锅卖铁都要修铁路,建铁厂了,别说英法,就是眼下遭罪的德国,那密密麻麻的铁路,规模旁大的铁厂就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真是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了。

南华的地理环境跟英国人相似,都是岛国,除了铁路铁厂,造船也迫在眉睫。我看了英国的造船厂出来,就感觉矮人一头了,别人给我们白眼是有道理的。”司徒美登感慨道。

“认识到差距是好事!只要我们努力,说不准将来别人也会羡慕我们的。欧洲人能有今日成就也是一点一点辛苦建立起来的。南华正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司徒南平静道。

南华的代表团这次出访还算成功的,在欧洲人看来,南华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有打败荷兰人的名声在,英法等国也把南华当成正常国家对待。

对于南华要派出学生官员到欧洲学习考察,他们也欢迎。南华是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去欧洲的,意识到南华的资源丰富的英法等国工商业界也有计划去南华投资。

当然税收等相关政策不会像他们殖民地一样向他们倾斜,让他们胡作非为。

“对了,法国人对我们的铁路计划很感兴趣,想贷款给我们,你看?”司徒美登突然道。

“可以啊。按照一般商业合同处理,只要不涉及其他,答应他们。”司徒南道。

法国人出了名爱放高利贷,他们有意要分担南华的铁路建设资金,司徒南没有不欢迎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司徒美登笑道。具体的事项还得要美华公司和法国人慢慢谈,细节的事情不用他关心。

“不过,法国人野心也不小啊,他们也开始打我们的石油资源了。要求开放法国的石油公司进入南华。”司徒美登又道。

“是道达尔石油吧?”司徒南问道,心想这法国人手也够长的了。

“没错!”司徒美登点点头。

道达尔石油是法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垄断法国市场,政府是最大股东,性质跟英国bp石油公司差不多。

以前印尼群岛是荷兰人的地盘,英国和荷兰的石油公司垄断当地的石油勘探、开采,不让法国人进来。

现在南华出现了,还和美国石油公司眉来眼去,英荷的壳牌石油公司也恢复在南华的业务,法国人心里就开始惦记了,也想插上一腿。

南华代表团到欧洲招商引资,这不正好岁了法国人的愿吗?

不过此事重大,司徒美登没敢一口答应,他看着司徒南的严肃的表情,道:“要不就回了法国人吧!让他们参与铁路就够了。”

南华标榜开放市场,自然要做足样子,向法国人开放石油市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法国人想在偏僻的山林沼泽里进行石油勘探,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像英国人明明知道中东沙漠地下有丰富石油,能不能勘探出来却是个大问题。

昂贵的勘探费用并不是随便一家公司都可以负担得起的,石油公司在动工前,至少要地质学家经过反复的考证后才敢动工。

再说南华的油气资源过半被西方石油和美华石油控制,此外还有其他美孚、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法国人想挤进来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乖乖按照南华的要求去做,别无他法。

司徒南里里外外地想了一遍,无所谓道:“那倒不必。法国人无非想要得到南华的石油资源罢了,法国的石油公司要想进来也可以,不过要守我们的规矩。必须要跟南华的石油公司合作,他们提供资金设备,我们用开出来的石油偿还债务。”

“这不失为好办法。”司徒美登点点头。

“要是日本人也提出类似的要求呢?”黄三德插嘴道。

“照办!”

司徒南咬牙道。

“这是不是太武断了,这日本人可是狼子野心啊?”司徒美登皱着眉头道。

“不用担心。油田在我们地盘上,还不是我们说了算?日本人要是不识抬举,我们干脆一滴油也不给他,看他奈何?

不过,目前先不要搭理日本人,先拖着,过几年,我们的钢铁工业有所成效后,说话也可以硬气了。”

司徒南分析道。

无论如何,作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国,而且是无油国,日本对南华来说都是个庞大的市场。

南华既不能放弃这个市场,也要小心戒备日本人,以防日本人搞小动作。南华的情报部分虽然还很稚嫩,在本土盯住隔海远来的大部分日本间谍还是没有问题的,尽管他们伪装得很像华人。

司徒美登凝视司徒南,觉得再大的事情在落到司徒南手里也会轻而易举解决,感慨道:“这样一来,英美法荷日,还有我们跟德国人合作,牛鬼蛇神都凑在一起了。守着这样大的宝地,有时候,我真担心他们联合起来??????”

“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建设军队,砸锅卖铁也要建设钢铁工业嘛!列强之所以敢横行霸道,还不是他们武力强大?而武力强大,根子里还得靠工业,钢铁工业。”

司徒南笑道。

司徒美登和黄三德点点头,深以为然。

“礼尚往来,我们也要求法国向南华企业开放安南市场,让南华企业可以在安南投资。”司徒南突然道。

“怎么?你打上安南的主意了?”黄三德笑眯眯地看着司徒南。

“安南距离我们的广西根据地那么近,物产富饶不下南华,总不能白白便宜法国人吧?”

司徒南笑道。

“说得也是呢!不能光让法国人占便宜。”黄三德笑道。

美华公司已经小规模地开发安南北部的鸿基煤矿和山西铁矿,把这些物资运回两广,建设钢铁工业。

两广的工业建设比南华起步稍早,不过由于资金和人力限制,发展速度没有南华疯狂。宋子文主持的武汉工业集团不再在湖北扩大规模,把投资重点放在两广,免得便宜了那帮北洋军阀。

三年过去了,两广建设也算小有成就,随着钢铁、水泥、盐化工等项目逐渐建成,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

特别是大量贫苦农民移民南华后,社会逐渐安定。富裕的小商人从南华回来投资家乡,也让南华和两广的贸易越来越繁荣。

直奉在北方大打大闹,致公党则窝在南方踏踏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