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嗨皮牛爷 >

第190章

大唐嗨皮牛爷-第190章

小说: 大唐嗨皮牛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是更痛苦的事,小贩和李月儿端着酒杯挨桌敬酒,几轮下来,饶是酒里搀了水,小贩也喝的头重脚轻的,因为李月儿气场太强大,大家都逮着小贩出气,没看出来这小子有哪一点好的,为什么能找个这么漂亮的媳妇,于是怀着各种嫉妒的心情,小贩醉倒在家门口。

等小贩醒来之后,天都黑了,李月儿坐在客厅里陪几个婶子大娘在聊天,院子里剩一群人在打扫卫生。

看见小贩起来了,婶子大娘们纷纷调笑着离去了,小贩一拍脑袋这都什么事啊。带着李月儿到了楼下,晚上还得再陪自己的几个亲戚喝一茬,这是规矩少不了的!

好在今天晚上的亲戚都是很近的亲戚,大家随便喝了点,然后教导小贩两句就散了,不打算耽误年轻人太多时间。

小贩也在李月儿的搀扶下准备上楼,牛妈一起跟了上来,到了小贩屋里顺便把一个账本留给小贩“这是你结婚的彩礼单子,你看一下,月儿你收好”

李月儿连连摆手表示不要,小贩也劝老妈把钱拿回去,毕竟自己不缺那点钱,牛妈执拗不过也只好随他去了,又把东西带了下去,和牛爸一起翻看账单上的数字。

“他爸,大宝什么时间认识这么多有钱人啊,你看这个随了一万,还有这个也有八千”

牛爸也是一头雾水,自己家的亲戚也没有这么大方的,看来这一切都是自己那儿子鼓捣出来的“算了,小孩的事你就别管了,随他们去吧,对了,大宝今年还不满二十二,我过两天去乡里看看能不能帮他办个结婚证,不然没法要孩子”

牛妈一拍大腿“对啊,把这事忘了,那你抓紧点把这事办了,我还等着带孙子呢”

第一九三章大灾将至

对于父母操心的事,小贩一点想法也没有,结婚归结婚,粗俗点说就是可以有个合法打炮的机会而已,至于孩子的事,呵呵,远着呢!

在家呆了三天,小贩拉着李月儿到处逛游,美其名曰度蜜月,这下可把李月儿高兴坏了,以前好多没见过也没吃过的东西在这些天里都尝了个遍,幸福的跟得到一包榛子的松鼠似的。

如果不是长安那边有生意要照看,小美女都有点乐不思蜀了,就在小贩怀疑结了婚之后自己绝对会被累死到床上的时间,老黄一个电话把在外云游的二人叫回来“大宝,你要的东西弄好了,你赶紧回来拿走吧”

小贩不得不停止无忧无虑的生活,回身忙自己穿越大事去了,第一批建厂的人员在老袁和户部的努力下已经选出来了,早在几天前这些人已经按照李二的意思开赴范阳了。

小贩把李月儿搁到长安之后也开赴范阳,在这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尉迟恭,大老黑一见着小贩,二话不说,上来就在兜里踅摸“大宝,快,给我掏根烟”

小贩递给尉迟恭一根烟,并帮他点上,老黑一使劲,一根烟就报销了,看的小贩目瞪口呆,你这是多大的肺活量啊!

“敬德兄这是怎么了,这才几天啊,见着烟就那么亲了?“

尉迟恭摆摆手“别说了,范阳这穷地方鸟不拉屎,天天闲着没事做,这烟啊就消耗的快”

“明白了,行,敬德兄抽好了吧,那咱先干正事,这次我来是准备在范阳这边建个钢铁场,其他的到还好说,只是这工人这方面不太好弄,麻烦你帮我招点人手,你看可行?”

“没问题,不过要我说啊,这事你自己去办我怀疑更简单点,你不知道现在范阳这边的百姓都把你当神看了,十里八乡都立的有你的生祠”

我去,小贩没想到自己放场电影还有这好处,不过听到百姓为自己立生祠心里老是有那么一点别扭,好像历史上就一个太监享受过这待遇,哥又不是太监!

放下这事不提,尉迟恭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三天时间就帮小贩聚集了上千民夫,当一群民夫随着小贩的指引来到自己将要工作的地方时间都是心里哇凉哇凉的。

小贩选的地方紧挨着一座荒山,光秃秃的啥都没有,表面裸露着黄褐色的土壤,一条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河流从山脚流过。

当小贩指着这片土地告诉大家要在这建立一个比范阳还大的城市时间,民夫们都是用看傻。逼的目光看着小贩的。

知道有些事给这群人解释不清,小贩干脆也不解释了,从戒子里把镐把?头等东西倒出来,让这群人按照图纸挖沟垒墙去了。

把图纸交给随行的道士“这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以后每个月来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先记下来,我帮你们解决”

“好的国师您先忙去吧”

“那你们注意安全,记住了,人才是最重要的,你们也在学校里学了那么长时间,我可不想有什么损失”这群来帮忙的道士都是在学校里抽出来的,好歹也边教边学了这么长时间,是时候拉出来练练了。

道士都笑“国师放心吧,我们还没活够呢”

交代完道士们,小贩把生活用品什么的都扔到山脚了,反正以古代人的工作效率,估计没个一年两年的别想建成,慢慢等吧!

回到长安把事情的进展给李二汇报了一下,李二听说一两年之内就能有个年产钢材三十万吨的“大”厂,高兴的当即拉着小贩就赐宴含元殿。

酒桌上李二端着酒杯“大宝啊,咱哥俩啥也不说了,全在酒里,干”

“干”

长孙无忌和李绩李靖几个人围坐在一块,长孙无忌端着酒杯恭喜二位将军“这下好了,有了国师这个钢铁场之后,以后二位将军的手下可以全身上下用铁罐子包起来去打仗了”

李绩呵呵笑了笑“如果按以前的打仗方法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现在咱们有了大炮和火药枪了,就是不知道以后这仗啊,该怎么打了”

看来热兵器的出现确实引起了李二手下这群杀人狂魔的注意,现在就在开始考虑新式武器和新式战法了。

李靖看了看李绩,有瞅瞅正跟李二喝的热闹的小贩“要不让国师给我们指点一下”

二人齐点头“要得要得”

于是三人商议宴会结束后先跟李二开个小会,看看李二同不同意这事,毕竟让一个驸马参合军队的事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李二同意一切好说,如果不同意,大家只能自行摸索了。

吃完饭李二叼着烟带着一众官员在皇宫里转圈消食,走到之前的蓬莱阁那里,李二摇摇头“大宝,还记得这地方吗?”

小贩能不记得吗,看着眼前被重新堆起来的蓬莱阁,小贩回忆着当初整个小山头被自己的大炸药包嘣秃的情形。

“李哥这修的很快吗,走上去看看,上次来没顾得看一眼,只顾提心吊胆了”

“呵呵,走吧,这次你想看到什么时间就看到什么时间”说着带人到蓬莱阁上面的小亭子吹风。

小贩脚蹬到亭子边上的栏杆上,拣几个碎瓦片往水里撇,李二看小贩打水漂,也来了兴致,一群人不顾形象的在蓬莱阁比赛谁撇的好。

到最后蓬莱阁边上再也找不到合适的瓦片了,这才罢手,小贩瘫软在长椅上,一个蚂蚱蹦到小贩胳膊上,小贩不动声色的把蚂蚱捂了起来。

捏着蚂蚱两只肥硕的大腿让它朝自己磕头玩,李二也凑过来看热闹,这个国师这么大人了还童心未泯。

玩够了小贩把蚂蚱扔到水里喂鱼,拍拍手上沾的看不见的东西“李哥这才几月啊,你们这就已经有蚂蚱了”

“可能今年天热吧,你看下面的池水都降了不老少呢”

小贩顺着李二指的地方一瞧,可不是吗,太液池的水明显的是往下降的趋势,这一点从水边的纹路就可以看出来。

“还真是哎,不行,这么久没下雨,我得回庄子上看看,我家的麦子可不能旱死了”

小贩这么一提醒,在场的都纷纷表示要到自己庄子上看一下,李二也不好拒绝,说定明天不上朝,大家可以尽情的去照顾自己的庄子,毕竟民以食为天,虽然各位都是权贵,但是一大家子还得吃饭呢,粮食不能少。

第一九四章十旱九蝗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小贩知道粮食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意味着什么,离了皇宫,小贩直接开车杀到牛家庄。

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是远远的也可以看到田地里依然有人打着火把在忙活,走到地头,小贩使劲摁了摁喇叭“有德叔在吗?”

“哎,伯爷您回来啦”

老头衣服下摆掖在腰里,手里拎个木桶,估计是在浇水“有德叔,你们这是浇水呢?”

老头把桶递给旁边的人“可不是吗,这年前年后都三个多月没见一滴雨落下了,眼瞅着地里的庄稼就不行了”

“那光靠这玩意能行吗?”小贩指了指村民们手里拎的桶,实在难以想象一桶一桶的拎水,要把自己的地浇完估计都到收麦子的时间了。

老头脸一苦“那还能怎么办”

“叔,你真是的,我那时间买的手扶带的有喷灌机,你们怎么不用啊”

老头一愣神“喷灌机?那是什么?”

看到老头这表情,小贩就知道大家把那东西忘了“叔,上车,跟手扶配套的东西在哪放着呢?”

“就在咱村的祠堂里”

俩人来到祠堂,在旁边的厢房小贩找到了自己买手扶时间带的那套东西,喷灌机水管什么都还崭新着呢!

“叔,你去叫人把咱的手扶都开出来,把这东西拉到你们取水的地方”

“哎,伯爷你稍等,我这就去叫人去”

不大会打着灯的手扶就都来到了祠堂外面,小贩着人把喷灌机什么的都装车拉到河边,好在牛家庄附近的河属于上游,水是直接从山间流出来的,还不至于断流。

车队开到河底上,小贩先指挥一辆手扶弄好,村民们趁着灯光仔细的看着小贩的操作,当河水把瘪瘪的水管撑起来,跟一条蛇似的往前跑的时间,村民们兴奋的跟着水流跑着看。

当出口出喷涌而出的白花花的河水浇灌干旱的土地,甚至有人跪下来朝小贩磕头,赶紧把激动过度的人拉起来“行了,别整这些没用的了,都看会怎么操作的了吧,赶紧去弄吧,我再帮大家买一些过来”

十台喷灌机明显不够用,不够这效率也比村民们用水桶一桶一桶的提快多了,天亮之后小贩又去再买了十台,当二十台喷灌机一起发力时间,小贩就知道自己的麦子算是保住了。

在地头看着村民满脸喜悦的浇地,小贩却在盘算这为什么现代社会越来越没有人喜欢种地了,就这一晚上自己又花了小十来万,就按一亩能赚二百算,这一晚上五百亩地白种了,这还只是只浇一次的情况下,如果再多来几次,还不如抛荒呢!

算了,不想这些了,钱花多花少不要紧,只要村民们高兴了就行,踩灭烟头,小贩去学校看了看双胞胎就回长安了。

刚进城门就被一个传令的太监逮住了“国师正好你回来了,咱家正要去找你呢”

“找我,什么事?”

“咱家也不知道,陛下说见到你第一时间把你带到宫里”

“哦,那走着吧”

小贩只好跟着太监进了宫,虽然昨天李二已经说了今天不上朝,可是大殿之上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李二背着手焦急的在上面走来走去。

一看见小贩进来跟见了救星似的“大宝,你终于来了,快赐座”

小贩从没见过李二如此失态“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

“嗨,你自己看吧”说完李二从龙案上拿起一摞奏折递给小贩,小贩才不管什么忌讳不忌讳呢,拿起来就翻。

来唐朝这么久了,也能凑合着认识他们的一些文章了,基本奏折看下来,小贩心里也咯噔一下,事情有点严重了。

奏折上没有其他的,只有各地的告急书:陇州告急,汾州庆州怀远等等纷纷告急,全是大旱,而且还有个不好的情况是十旱九蝗,从奏折的描绘中小贩仿佛看到了漫天飞舞的蚂蚱扑面而来。

看到这情况小贩也直挠头,从奏折的来源上看,整个大唐北方貌似没有哪个地方能幸免的,这范围也太大了。

“陛下,这…各位可有什么章程了?”

李二叹了口气摇摇头“朕也没有头绪,看来真的是朕失德,惹得天怒人怨,才得此一报,来人啊,传令下去,大赦天下,三日后朕要祭天祷告”

对于李二这种作秀的行为,小贩直撇嘴,那玩意要能好使还要科学干什么,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小贩不好反驳不是,再说了李二祭天肯定是由道门操持,多好的一次扬名的机会,不能浪费了,于是小贩跟其他人一样朝李二躬身施礼“陛下圣明”

恭维完李二,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了,李二把小贩留下“大宝,我刚才看你表情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不知道是什么“

“呃,李哥果然明察秋毫,其实呢对于蝗灾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是这其中的花费颇多”

听说有救李二当时就精神了,别管什么花费不花费,只要能挽救这次蝗灾,至少没有人再拿自己的品德说事,这可是天大的政。治问题。

当下李二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