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狠群 >

第18章

狠群-第18章

小说: 狠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诗阳走进门,借着日光灯发出的白亮光芒,上下打量门后的空间。

那是间面积还不到六十平方英尺的窄小办公室。墙壁上贴的白色墙纸已经开始发黄,显得肮脏而且陈旧,米色的矿棉吸音板天花很低矮,令人觉得这间本来就不大的办公室更为局促。

在靠近门口的墙边,放着两个灰色不锈钢文件柜,中央则是一张很小的深褐色办公桌,上面放着一台灰黑色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日光灯照在光滑的烤漆外壳上,倒映出两条亮白的长条形光斑。

老板锁上门,走到正对门口的墙壁前,拉开上面的百叶窗。然后用手指了指摆放在办公桌前那张灰蓝色的靠背椅,同时绕过桌子,在背靠墙的黑色皮转椅上坐了下来。

百叶窗后有块一米多宽的单面透光玻璃,玻璃另一面是水吧的酒柜,前面放着一排不同颜色的酒瓶,从间隙可以看到餐厅大堂的情况。

邓诗阳透过玻璃,看了一动不动地趴倒在餐桌上的翻译一眼,慢慢坐在椅子上。

老板拿起遥控器打开冷气,然后倚在转椅靠背上,平静地问:“这位客人,你打算从我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邓诗阳不紧不慢地回答:“大家都是生意人,其实你应该明白,减多少税,或者人工贵不贵不是我们最操心的。”然后顿了顿,进一步说明道:“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局势,谁也不知道这破地方会不会再搞出什么事来,让我们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老板听后点了点头,发出轻微的“嗯——”一声,然后皱起眉头忐忑地说:“你说的我都明白,但出卖政府和军队情报可是要掉脑袋的……”

“所以才会有值得你冒险的报酬。”邓诗阳立即打断他,扭头瞅了墙上的单面透光玻璃一眼。

老板狡谲地笑起来,问:“那你愿意付出多少让我冒这个险?”

邓诗阳把手伸进外套,摸出一捆对折后用橡皮筋扎着的一百元美钞,轻轻放在办公桌上。

“这里有两千美元。”

看着桌面上的钞票,老板的眉毛动了动,但没作声。

“老狐狸!”邓诗阳腹诽道。他装模作样地思考了一会,才满脸肉痛地再掏出一捆美钞放在桌上,心不甘情不愿地说:“这里一共三千美元,是我的底价。不行的话,我只能去找别人了。”

对方依然没说话。

“看来还是谈不拢呢。”

又过了几分钟,邓诗阳一脸失望地站起来,嘟哝着伸手打算取回放在桌上的美元。

“我接受你的条件。”就在这时,老板出声制止了他,同时迅速抓起两捆美元塞进抽屉。

这天中午,邓诗阳认识了许昭雄——“华利”中餐厅的老板。

许昭雄五十多岁,祖籍福建周宁,出生于台湾高雄,是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一九七七年,受到“中砺事件”影响,他加入了民主团体“夏潮”。三十年前,台湾爆发“美丽岛事件”,由于曾带领示威群众冲击防暴警察,他仓惶出逃,之后辗转到了南非。在德班一家中餐厅,他花了六年时间,从洗碗的学徒做起,一步步升上大厨的位置。

一九八七年,蒋经国总统宣布解除实施了三十八年的戒严令。他辞职返回台湾,但还不到一年,他发觉自己无法适应已经物是人非的故乡,于是另觅去处。一九八八年底,他经南非到斯威士兰,用积蓄在墨巴本开了这家中餐厅。

他花了十年时间在餐厅经营上,终于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不菲的收入。去年年底前,他甚至计划在曼齐尼开设第一家分店。

但政变后一切都改变了。军政府废止了原来流通的斯威士兰里兰吉尼,开始发行一种几乎每天都在贬值的新货币。这令他的毕生积蓄全部变成废纸,但他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守护着自己的餐厅,他世上唯一的财产。

两人谈了大约两个小时,邓诗阳慢慢摸清了情况。许昭雄证实了许多飞机上遇到那位维特妮医生介绍过的简况,并且增加了不少他自己了解到的奇闻轶事,当中有些令人听后毛骨悚然。

为了应付国内的物资短缺,军政府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施配给制度,把国民按照忠诚度和为国奉献能力划分为不同等级,以获取不定量的粮食。异见分子、政治犯及其家人、艾滋病带菌者都被划归“无用人口”,他们得不到任何配给,全部被流放到隔离区任由自生自灭。

由于政府官员腐败,大量国外援助的粮食和物资被贪污,再运到黑市出售,招致参与援助的民间团体不满。因为提供的帮助没能送到援助对象手里,“乐施会”和“维珍联合”上个月已经宣布撤出斯威士兰。

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军政府实行“连坐”,把犯罪者及其家人一起送进劳改营或流放到隔离区。除此以外还组建了穿便衣的秘密警察,并且鼓励国民检举那些“对总统和国家不忠”的人。在斯威士兰,人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监视,每天生活在惶恐之中。

尽管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两人,但许昭雄还是压低声音,说话时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这令邓诗阳产生一种印象,除了那些军政府统治下的既得利益者,这国家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异乎寻常的恐惧感。

了解完民生和社会方面的情况后,邓诗阳叹了口气,然后打听起军队的消息。

听到“军队”二字,许昭雄马上流露出一脸厌恶的表情。他咬了咬牙,回答道:“那帮穿制服的兵痞是群恶根!”

斯威士兰的武装力量统称为“斯威士兰人民解放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国防军、国家宪兵,以及总统卫队。

政变起家的总统对叛乱有恐惧症。他掌权后解散了警察,同时对“革命指挥委员会”进行清洗,把所有可以想像为威胁的人送进监狱或刑场。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他把高级军官全部替换成亲信。任人唯亲导致军队内部腐败严重,军饷经过层层盘剥后,士兵只能领到微薄的薪水。

于是,囊中羞涩但手握执法权的基层官兵们开始想办法提高待遇,而增加额外收入的对象则瞄准平民的钱袋。渐渐地,向管区的商号收取“孝敬”已经成为惯例。但很快,他们发现更便捷的生财之道——放任胸前戴着总统像章的“人民党”党徒四处抢掠,然后再一起分赃。

如果说国防军招平民怨恨,头戴红色贝蕾帽的国家宪兵则令人感到恐惧。它是支直接听命于“国家安全部”的部队,专司镇压和肃清国内反政府势力。他们可以随意拘捕和拷问任何人,毋需通过法院,也不管嫌疑人的国籍。

许昭雄言之确凿地证实,曾经有一名在曼齐尼经营制衣厂的台湾商人,被宪兵抓进监狱拷打。他的妻子带着丈夫的亲笔信回台湾募集赎金,最后向“国安部”交纳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贿款,才将那个被打得不成人形的倒霉鬼赎回。他的罪名是,没在工厂内张贴总统海报和标语。

听到这里,邓诗阳回想起当日在机场的遭遇,不禁为被抓的澳洲女医生捏了把汗。

而精锐的总统卫队是三支部队中规模最小,也是最神秘的部队。它的成员全部和总统来自同一部落,是绝对忠于恩多法的。他们是总统的直属部队,负责总统府和附近区域的防卫工作。没有一个排以上的卫队保护,他不会离开总统府半步。

当结束谈话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三十分。邓诗阳把睡得昏昏沉沉的翻译叫醒,然后一起坐上等在门口的出租车返回酒店。翻译非但没对自己在饭桌上突然睡着起疑,反而在车上嘱咐邓诗阳保密,他不想承担“监视失职”的责任。

对这种给自己减少麻烦的请求,邓诗阳自然是慨然允诺。回到酒店后,他还慷慨地付给翻译五十美元小费,作为捂口费用。

-----------------------------------分隔线-----------------------------------

注释:

中坜事件:1977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由于国民党涉嫌在桃园县长选举投票过程中做票,引起中坜市民忿怒,上千名群众包围并放火焚烧了中坜市警察分局。

夏潮:全称“夏潮联合会”,成立于1976年的台湾民主团体。成员主要由以实现“民主”与“和平统一”为目标的进步人士组成。

美丽岛事件:1979年12月10日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重大官民冲突。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非国民党人士,组织群众进行示威游行,诉求民主与自由。但游行很快演变成冲突,最后以国民政府派遣军警镇压收场。该次事件是台湾自“二二八事件”后规模最大的官民冲突。

乐施会(Oxfam):提供国际发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组织。

维珍联合(Virgin_Unite):维珍基金的工作名称,维珍集团设立的慈善分支机构。

—://。。

026斯威士兰(捌)

更新时间2009…11…2711:04:35字数:1958

当晚,在酒店举办了一次晚宴。

这是场西式酒会加上自助餐形式的宴会,由驻墨巴本的“经济合作代表处”主办,出席的除了考察团一行外,还有其他派驻斯国的中方机构人员。

由于中国和斯威士兰还未正式建交,在场的中方人员数目引起邓诗阳注意。深感好奇的他放弃了本应保持的低调作风,端着酒杯在宴会厅到处派发名片,打探在场那些中方代表的底细。

半个小时后,在他的西装口袋里多了十多张名片,名片的主人属于各个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其中有:商务部辖下的“中国非洲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和“中-斯经济贸易合作拓展处”、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还有提供免息贷款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承接了大量基建工程的中铁十四局、协助军政府重建通讯网络的中国电信、建设数字广播的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等。

弄清楚出席晚宴的是哪些机构和公司后,他走到“经济合作代表处”的代表附近。他等了很长时间,直到围在他们附近的人群散去,才客气地和其中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官员搭上话。

他一边恭维,一边谈论起中国政府对非洲的外交政策,接着谈到他们所在这个国家,以及派驻当地的人员,然后好奇地问:“对于一个还未建交的国家,中国派驻这里的人员会不会太多了点?”

那位年轻的副处长早已对他那番谈话感到不耐烦,冷冷地回答:“签署建交条约只是形式,‘经济合作代表处’已经具备正式外交代表机构的规模和职能,随时可以升格为大使馆。”

邓诗阳“嗯——”了声,然后带着忐忑问:“但我还是对军政府的能力抱怀疑态度。”

对方脸上流露出几分轻蔑,用炫耀般的语气道:“中国现在是斯威士兰的头号援助国,这国家的民生、经济、基建都依赖我国。我们拥有墨巴本规模最大的外交使团,总统身边的几个顾问都曾经在北京上过学,中央完全有能力左右这个政府的政策。”

“原来如此。”邓诗阳装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唯唯诺诺地点头回应。

到达首都的第二天早上,考察团一行先后会见了“经济合作代表处”和“中国非洲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的代表,了解中国政府对于斯威士兰的经济政策,和对在当地投资的中资公司提供的优惠措施。

下午,是斯威士兰政府安排的参观行程。

自从进入斯国境内,考察团的自由一直被严格限制,即使是外出参观,看到的东西全都是特地挑选出来的“样板”,实在和考察扯不上关系。

这次参观就是个典型。

考察团来到市中心,那里有栋浅灰色的政府大楼。大楼原本是墨巴本市政厅,现在被改建成斯威士兰革命纪念馆。

走进大门后才发现,纪念馆其实是个博物馆。为了说明被推翻的王室是多么残暴和灭绝人性,这里记录着前政府对斯威士兰人民犯下的所有暴行。

展品包括大量内容可恐的彩色绘画,详细展示了从宗教裁判所到第三帝国出现过的拷问手段。玻璃柜里陈列着一堆骇人的刑具,包括一条沾有血迹的笞刑鞭,几把拔指甲用的铁钳,一套造型诡异的剥皮刀具,一副拶刑用的夹棍,以及烙刑用的火盘和烙铁等等。

在展厅一侧的墙边,摆放着一张水刑用的木床,旁边立着几副半人高的木枷,和一个四角装有镣铐的X型拷问架,还有座看上去像色情影片道具的三角木马。

占地五千平方英尺的展厅内全是这些东西,讲解员也很专业地堆起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拼命向参观者诉说“旧社会”的黑暗。

邓诗阳不禁在心里揶揄:“真是太好了,政变才不过三个月,这里的‘发展’速度就快要赶上北韩半个世纪了。”

二楼名叫“国际友谊馆”,陈列着世界各国送给恩多法总统的礼物。展品什么东西都有,除了邦交国赠送的国礼,还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