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宰辅 >

第8章

宰辅-第8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周知,魏王府七郡主是最得宠的。”

赵普道:“即便王爷深明大义,可有了符璃郡主这个联系在,万一符王爷受到了李筠的怂恿劝说,生出什么变数来,后果不堪设想!”

赵光义的脸色很不好,符彦卿是他岳父,却也是柴荣的岳父,前朝小皇帝柴宗训的外公,立场和态度确实复杂。万一弄出个什么事情来,对自己没有好处。

赵匡胤对此也颇为忧虑,问道:“则平以为如何是好?”

“最好是将郡主接回来,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很难!不若派人到她身边去,保护郡主。至少……至少也可以……留意相关举动!”赵普有些不好意思,保护不假,却也有监视的意思。

“可派谁去呢?”赵光义道:“我们派人去,李筠肯定会察觉,必定阻拦,很难见到符璃,更加不能用强……”

赵普轻轻一笑,低声道:“陛下,臣心中倒是有个人选!”

“何人?”

“符璃郡主现应该在普济寺中守孝,差不多还要待两个月,派其他人前往颇为突兀,想要长期接近很难,可若是……”赵普笑了笑;“若去的是个僧人,是否顺理成章呢?”

赵光义眼前一亮道:“对,这个办法可行!”

“也是,僧人进入普济寺名正言顺,也规避了男女之防,可以长期停留。”赵匡胤颇为赞同,却又皱眉道:“这个和尚可不好找,去潞州可不光是念念经……”

赵普笑道:“官家,其实眼前就有这么一个人……”

“谁?”赵光义急忙追问。

赵匡胤略微迟疑,沉声道:“你不会是说……”

“戒色,定力院那个小和尚?”赵光义也反应过来了,疑惑道:“可是他的底细未查清,如此重大的事情,怎么能用他?”

“殿下多虑了!”赵普道:“此人的底细确实没查清楚,不过无论他是谁的人呢,在这件事上与我们的立场是相同的。从他那晚的表现来看,此人聪明有谋略,机敏灵动,善于应付危局。

而且他还有一身好功夫,可以保护郡主。最重要的是,他正经是个和尚,更为自然,人又年轻,容易被轻视,行事也能更方便。”

“这……”赵光义显然是多有疑虑,赵匡胤则是沉吟不语,应该是在权衡利弊。

赵普趁机道:“陛下,那小子确实是个人才,也许他过去受命他人,但将来……若是擒纵得当,恩威并施,未必不能使其归心,陛下可愿意试试?”

赵匡胤沉吟许久,点头道:“好,光义啊,你亲自走一遭定力院,带他秘密进宫来。”

“是!”

赵光义领命欲行,赵普提醒道:“殿下最好快点,没记错的话,小和尚今天还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三章还俗咋就这么难呢?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地事儿都能成……”

赵铮哼着小曲早早地起床了,今天就要还俗了,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脱掉僧袍换新衣,就可以上街愉快地玩耍了,毫无顾忌地享用美味的笋肉包子,光明正大地瞧小娘子的身段,抛个媚眼,拉拉小手什么的也未尝不可。

可是兴冲冲到了天王殿,赵铮不免有些失望了。

丫的,今天竟然是赵匡胤的生日,礼部为了拍皇帝的马屁,竟然要汴梁城所有的寺庙诵经祝祷。

你/妹啊!

赵铮心中悄悄咒骂一声,才觉得有些对不起赵嫣然。

封建王朝,皇帝为天,礼部让你给皇帝诵经祝祷,你敢说个不字吗?

还俗仪式不可避免地推迟了,赵铮满肚子不乐意,却还得与僧众坐在一起,装模作样地动动嘴皮子。

没办法,当一天和尚,念一天经嘛!

好不容易熬到祈福结束,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总不能让寺中僧人饿着肚子给自己搞还俗仪式吧!

一顿午饭,时间不长,但对于焦急等待的赵铮而言,却格外的漫长。

眼看着净空法师放下了碗筷,赵铮总算松了口气,准备上前邀请众人,尽快把仪式搞定。

夜长梦多,免得再有耽误!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寸,担心什么来什么。就在赵铮张嘴的前一秒,知客僧风风火火来禀报:虎捷右厢都虞侯,江宁军节度使张光翰陪同母亲来上香。

似乎是因为今日长春节赐宴上,皇帝给了什么封赏,故而来寺庙感恩还愿的。

靠,想要感恩你去叩谢赵匡胤啊,来拜佛算怎么回事?

看着净空法师离去的背影,赵铮一脸无奈,心中也泛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也许好事多磨吧,赵铮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终于到了晌时分,送走了所有的香客。赵铮急忙上前道:“师父,可以为弟子主持还俗仪式了吗?”

净空法师道:“戒色啊,是为师父疏忽了,以至于耽误了吉时,不如改日重新选个良辰吉时?”

晕!又不是娶亲拜堂,还要讲究个良辰吉时?今日错过了,不知又得到几时,赵铮是一刻也不能等了!

赵铮陪着笑脸道:“不打紧的,天色尚早,依旧是好时辰,有劳师父了!”

“那好吧!”净空法师虽觉得可惜,奈何赵铮坚持,他也不好强留。

“谢师父!”

寺中僧人很配合,全都聚集到了天王殿,还俗不像是剃度,有那么严格的仪式规程。

但定力院乃是名刹,戒色大师兄身份特殊,好歹得有个像样的仪式。

天王殿的佛像前,净空法师道:“戒色啊,即便是还俗居家,但你终究在佛寺聆听梵音多年,还须记得慈悲为怀,多行善举。”

“弟子谨记!”赵铮的恭恭敬敬地答应,心里却略微有些怨怼,这时候咱就不要废话了好吗?

“好!”净空法师朗声道:“那好,佛祖在上,即日起本寺弟子戒色……”

“慢着!”一声呼喊在大殿门口响起,打乱了还俗仪式。

谁啊?喊你/妹啊!

赵铮心中一声咒骂,不由在想,师父啊,你真的确定今天是黄道吉日?

回过头来,却看到赵光义快步而来,嘴角带着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

“都虞侯殿下!”

殿下本只是太子和亲王的称呼,赵光义却尚未有爵位,但作为皇帝的亲弟弟,将来封王是必然的。故而臣属也就习惯性地称呼为殿下,杜太后与赵匡胤对此也并不反对。可到了赵铮嘴里,就变成这么一个奇葩的称呼。

赵光义笑了笑,并未计较,问道:“还俗仪式完了吗?”

“还没有,可否请殿下稍后片刻,很快就完了!”净空法师只道赵光义是来接赵铮的,心中不由啧啧称奇,官家的亲弟弟前来相迎,戒色的面子可真不小。

“尚未还俗正好,仪式暂停,不必了!”

暂停是什么情况?不必了是几个意思?赵铮有些糊涂,有些生气。

看着赵铮疑惑又不忿的眼神,赵光义坏坏一笑,低声道:“官家有旨,宣戒色法师入宫觐见。”

赵铮满头黑线,心中更是不快!

赵匡胤啊,一个多月不理人,这会子跑来捣乱,存心戏弄人咋地?

*

直到站在垂拱殿,赵铮依旧满肚子怨念,今天果然不是好日子,纯粹黑/道凶日啊!

“怎么,进宫来见朕,很不情愿?”赵匡胤看着赵铮的表情,眉头一皱。

“小僧不敢!”

赵光义笑道:“臣弟去定力院的时候,正好赶上戒色小师父一波三折的还俗仪式,结果又被臣弟打断了,所以……”

赵匡胤不由笑道:“原来如此,看来是天意,赵铮啊,你还是不要还俗了。”

“为何?陛下答应过小僧的,陛下是天子,金口玉言……”赵铮颇为疑惑,也有几分不悦。

不就是和尚还俗嘛,连皇帝都要插手,至于吗?已经一波三折了,现在赵匡胤还一口否决,难不成这辈子注定了就是当和尚的命?

赵铮心里大为不爽,赵匡胤啊,我好歹救了你的妻儿老母,你咋能这般不仗义呢?

如果是别人,如此态度已经算君前失仪了。赵匡胤却只当赵铮是耍耍“小孩子”脾气,不过是率真滑头,并不以为忤!

赵匡胤笑道:“朕是说过,不过朕现在要和你商量商量,还俗的事情能不能推迟一段时间。”

“啊?”赵铮先是一怔,随后问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果然机灵!”赵匡胤道:“有一桩差事,你的身份前往正合适,朕想让你走一遭潞州。”

“潞州?还请陛下详细示下!”赵铮有些蒙,连潞州在哪都不太清楚。

“则平,你来解释!”

赵铮早就认出了赵普就是那日的中年文官,不过到此刻才知道,他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听完赵普的一番解释,赵铮已然心中有数!

去保护魏王符彦卿的女儿,这差事……

也许一个月前,赵铮会毫不犹豫一口答应,能与符彦卿搭上关系,那可是天赐良机。

但是现在,赵铮心生迟疑,这分明是个苦差事。

那个符璃是堂堂王府的郡主,后周两位皇后的亲妹妹,妥妥的天之骄女,这样的娇小姐,肯定不好伺候。

再者说,听赵普的意思,潞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有谋反之心。联系前世记忆,宋朝开国之初,此人确实起兵叛乱了。

潞州将会是是非之地,战火纷飞,安全实在没保障。这样的危险苦差事,实在不想去。

见赵铮迟疑不语,赵普道:“以小师父的能耐,必定可以游刃有余,完成此事。”

“赵大夫,你高看小僧了,如此重要的事情,小僧能耐有限,实在怕办砸了!”赵铮急忙推辞。

赵匡胤眉头一皱:“你不想去?”

“陛下,不是小僧不想去,实在是没信心,万一弄巧成拙,可就糟了。”

“朕相信你,朕对你有信心,即便是有闪失,也不怪你!”

你凭什么怪我?赵铮暗想,潞州之行必然格外凶险,是有生命危险的。要是被李筠一刀杀了,责怪与否还有用吗?重生大宋才一个多月,大好年华,岂能冒险?

“怎么?不想去?”赵匡胤道:“你刚才说的什么?不是不想去,那就是想去喽?!若是再推三阻四,朕可就要问你的欺君之罪了!”

不带这样威胁人的吧?赵匡胤,你怎么能这么过分呢?

“陛下,小僧实在是能力有限,怕是让你失望了。”

“好吧!”赵匡胤突然神色一变,沉声道:“既然没什么本事,还俗又有何用?你这辈子就待在庙里好好念经吧!”

我靠!

赤果果的威胁啊!赵铮苦着一张脸,低声道:“陛下,你答应过小僧的,不能不讲道理啊!”

赵匡胤冷冷道:“道理?朕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至于先前之语,朕收回成命!”

简直是就是无赖行径,可他是皇帝,你跟谁讲道理去?

可怜的戒色小和尚欲哭无泪,仰天长叹:不就是想还俗吗,咋就这么难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四章风尘仆仆

二月春风最芳华;零星雨色映流霞。

正是春/光灿烂的季节,沿途的景色确实很美,赵铮的心情却实在不怎么好。哪怕已经出了汴梁,过了黄河,进入河东地界,还是心有怨念。

赵匡胤不地道啊,以还俗作为要挟,逼着自己前去潞州。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金口玉言,圣旨不可违抗。人在大宋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赵匡胤以为卡住了还俗,就等于捏住了自己的七寸?哼,清规戒律的限制作用要是真的有那么大,历朝历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酒肉和尚了。

不过为了长远计,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能够光明正大,更为舒心,还俗还是很必要的。

至于潞州的差事……

半路溜走是不能的,赵匡胤让楚昭辅带着一队禁军乔装跟着,作为自己的搭档。美其名曰是带路,实际上起什么作用大家心照不宣。

赵铮暗忖,以自己的身手,甩掉尾巴也逃走也不难。眼下倒还是十国割据的局面,可要不了多少年,大宋一统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该躲到哪去?

辽国?吐蕃还是西域?

赵铮摇摇头,还是中原之地活着更为习惯舒坦。忍了,走一遭潞州就是了,尽管那是龙潭虎穴。

凶险是可以预料的,不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困难,险中求生,这是穿越大牛们成功的必经之路。

至少,不能做逃兵。

赶路十多天,到了潞州附近,楚昭辅等人纷纷散开,各自化妆进入潞州城。至于赵铮,则是本色出演,对外的说法,他是奉魏王符彦卿侧妃秦氏之命而来的。

秦氏正是七郡主符璃的生母,她娘家的母亲去世了,身为女儿本该前去尽孝,不想却身染疾病,只好由女儿代为前往,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病愈之后,秦氏亲自抄写了四十九份《往生咒》,在白云寺佛前供奉数日,然后由小和尚戒色送到潞州普济寺,在去世的秦老夫人灵前焚烧,以表思念和孝顺。

定力院这个名字现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