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宰辅 >

第18章

宰辅-第18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最后一丝无可掩饰的惊讶,和所有人一样,谁见到韩微的一副尊荣没点反应才怪。

“在下……”韩微抬头,看清楚帽子下的那张脸时,眼中射出浓重的恨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咬牙切齿恨恨道:“竟然是你!”

“我们认识吗?”赵铮早有酝酿,加上还算不错的演技,全然一副本能的疑惑反应。

“不认识吗?”

“尊驾是?”

闾丘仲卿虽有疑惑,却还是上前介绍道:“这位是符昭远公子的使者赵铮!”

“符昭远的使者?怕是赵匡胤的使者吧!”韩微转身道:“李公,尽快诛杀此人,他是赵匡胤的人。”

“什么?”花厅的气氛陡然凝重,还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赵铮与符璃笑道:“尊驾说什么呢?”

刘继冲幸灾乐祸道:“怎么回事?说清楚了。”

“你说他是赵匡胤的人,有何凭证?”李筠显然十分紧张。

韩微欠身道:“家父乃大周禁军侍卫司副都指挥使讳通!”

“你是韩通太尉之子?”闾丘仲卿也是一惊,作为陈桥兵变中唯一死去的忠臣,韩通在后周遗臣中很受尊敬。

“不错,正月初四,兵变那晚,家父率军抵挡赵匡胤。”韩微道:“在下前去定力院捉拿赵匡胤的家眷,就是被这个小和尚阻挡,大周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根本就是赵匡胤的人,兴许还与赵家有什么关系。”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都愕然看着赵铮,随后是满眼的愤怒。侍卫纷纷上前,拔刀相向,之待节度使一声令下,就要上前拿人。

“赵五郎,你怎么说?”

“果然姓赵,赵匡胤三年前就安排你去定力院出家,当真是狼子野心,不臣之心,蓄谋已久。”韩微事后对赵铮有过调查,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信息。

“姓赵就一定和赵匡胤有关系?”赵铮不急不慌反问道:“尊驾说完了吗?有什么要补充吗?”

“哼,你这个赵氏走狗,还有什么要狡辩的?”卢赞早就看赵铮不顺眼了,对于他破坏北汉与潞州之间结盟的举动,愤怒不已,早有处之而后快之心。今日遇到这种好机会,怎能错过呢?

“咦,卢先生只听了一面之词,就笃定这是事实?我还没说什么就定性为狡辩,如此居心,实在可疑啊!”

留下一声冷峻的质疑,赵铮转身道:“李公,可容在下说两句!”

“说吧!”

“首先这位兄台自称是韩通太尉之子,可众所周知,韩太尉父子都已经丧生,赵匡胤还假惺惺地办了葬礼。”赵铮冷冷问道:“如今又从哪里冒出来一个韩衙内呢?难道因为是驼背,长相凄惨,就认定他是韩衙内?”

韩微道:“哼,那是我用家仆尸体伪装;焚烧于火场,金蝉脱壳瞒过了赵匡胤,不过今日之后怕是瞒不住了,不过也无所谓了。

“原来如此!”赵铮道:“赵匡胤忌惮韩太尉,对其一家必然格外在乎,即便是死了,至少要验明正身对吗?你用一具老仆尸体代替,就真得能够李代桃僵?一个高明的仵作,能根据尸骨断定其死因和年纪。比如烧死之人懂口鼻中会有烟熏和灰尘,但死后放入火场中则不会,只需要掰开口鼻看看,便可知结果。

此招根本骗不过赵匡胤,韩太尉之子若没死,明里暗里肯定又追捕,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吹草动?李公,你可曾听到什么了?”

李筠轻轻摇头,他们在汴梁有很高级的消息来源,关乎此事,确实一无所获。

“其次,你自称是李重进将军所遣,可有凭据?”

闾丘仲卿道:“这里有李将军的信函,上面有淮南节度使的大印!”

“鉴定过笔迹和印鉴了吗?这玩意想要伪造很容易的。”赵铮笑了笑:“据我所知,李重进派出的使者叫翟守珣,途径汴梁投靠了赵匡胤,怎地又有一位使者出现在这里呢?李重进将军乃是谨慎之人,前车之鉴,他能绝对肯定部下的忠诚,肯定李公会起兵,而不是出卖他?还给出这样铁证如山的‘罪证’?

如此种种,实在可疑啊,我倒是想问问,这个丑陋不堪的驼背来自哪里?居心何在?”

第二十九章黑锅你们背定了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尤其是思维缜密,讲求理性之人,往往抱着怀疑的心态看待事物。

他们首先在意的是逻辑,在此基础上判断事情的合理性,从而相信所谓的真相。

哪怕确实的真相就摆在眼前,其中只要有匪夷所思之处,逻辑不通顺的地方,还是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尤其是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更会不断怀疑,甚至自动脑补相关的质疑和证据,越发的难以置信。

此刻节度使府花厅里就是如此状况,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以至于让素来足智多谋的韩微有些着急,乱了方寸。竟然忘记了先确认自己的身份,就着急让李筠杀了赵铮。

殊不知,赵铮已经来潞州半个多月了,一番忽悠之后,已经在李筠等人心目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础。哪怕怀疑不断,但信任程度至少在驼背韩微之上。

一个莫名的驼背突然窜出来,让自己杀了盟友的代表,李筠会怎么想?

如果韩微慢条斯理,有理有据地指正;如果赵铮不在现场,无法辩解,或许李筠会立即相信。以他暴躁冲动的脾气,可能直接不给赵铮任何辩解的机会,就直接杀人了。

不过赵铮的运气不错,李景元先认出了韩微,有了心理准备,不至于漏出马脚。又借助符璃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李筠那里先打了预防针。恰好这里又没有人认识韩微,无法证实其身份。

最重要的是,赵铮就在现场,立即发挥口才优势进行辩解。

赵铮没有与韩微去争论整件事,而是从中选取了几个“疏漏”进行反驳,显得这段谎言漏洞百出。前世作为一名律师,他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优势和反应,已经先入为主的李筠和闾丘仲卿不禁有些糊涂了。

韩微所言既然漏洞颇多,那就不完全可信,就不能证明赵铮有问题。

“果然口齿伶俐,竟然颠倒黑白。”韩微冷笑道:“在汴梁骗人,如今又来潞州行骗,还真是厉害啊!”

李筠心中暗有不悦,难道我眼力这么差?连个骗子都辨别不出来?

“哪里是赵某黑白颠倒?实在是尊驾的谎话实在不高明!”赵铮转身道:“李公明鉴,汴梁有传言,兵变之夜,赵匡胤的家人在佛寺避祸。却也只是传言而已,实情到底如何,外人无从得知。

这位却自称是前去捉拿,被在下阻挡了。按照他的说法,韩太尉之子怎么也能调动些许兵马,一个手无寸铁的和尚哪里能够阻止权贵与兵勇呢?不能因为我假扮和尚,就这般编故事吧?即便是编造,也该合理些才对。”

李筠轻轻咳嗽一声,不置可否,心中却已经泛起许多疑窦。

“还有,按照你的说法,赵匡胤三年前就安排我出家了,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吧!”

赵铮朗声道:“诸公明鉴,三年前世宗皇帝圣体康健,正当盛年,而赵匡胤不过是禁军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将领,谁能料到会有今日的局面?这谎话未免有些太不着边际了。”

符璃听得清楚,她知道韩微句句属实,直到此刻她才知道赵铮的厉害之处。难怪他让我问六姐,陈桥兵变之夜救了赵家人,还是从橐驼儿手中救了人。

韩微才智如何,韩家权势如何,符璃一清二楚。能将其击败,他还真是厉害。

顷刻间,小郡主便对赵铮刮目相看,同时她心中也有个疑惑,他姓赵,是不是和赵匡胤有什么关系?三年前就到定力院出家,目的就是为了那晚?符璃暗自摇头,很奇怪啊!

这是个很不合理的事实,不要说符璃了,赵匡胤也搞不明白,韩微自从陈桥兵变夜笃定此事之后,便没有多想。此刻看到众人愕然的表情,这才意识到有些不对……

他句句属实,其中却有不合常理之处,偏生赵铮故意找茬,顷刻间便有四五处漏洞。故而给人的感觉,这是个不太成熟,却又有匪夷所思的谎话……

李筠脸色阴沉,他是个多疑之人,韩微的话固然有漏洞,但对赵铮也心生猜疑了。只是该该当如何处置呢?没有证据,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有可能铸成大错,使他不得不谨慎一些。

韩微有些不服气,也不是很清楚李筠的脾气秉性,轻声道:“李公,此乃李重进将军亲笔信函,可证明我的身份,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淮南查证。”

“淮南多远啊!”赵铮摇头道:“为了证明各自清白,李公,想来汴梁肯定有人认识韩衙内,请来辨认,也好清楚明白,如何?”

赵铮故意“自找苦吃”,但坦然的态度和手段,反而增加了几分可信度。

“不过在下觉得……很是奇怪啊,这番说辞与在下的身份形象竟然如此契合,到底是什么人煞费苦心,越发让人怀疑了。”

“哼,根本就是你做的好事!”不得不说,韩微因为身有残疾,很少出见人,智商高,但情商却不是很高。

赵铮沉声道:“倘若真是我的问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如果不是,还请李公好好查查,是哪个熟悉我的人要坑害我……对了,卢先生你知道吗?刚才我尚未开口,你是如何认定我是狡辩的?未卜先知吗?”

卢赞愕然无语,在场之人都不约而同有种感觉,这么说的话,卢赞和韩微好像是同伙,他们之好像是在唱双簧。

嘿嘿,赵铮趁势道:“还有啊,刘继冲先生,普济寺行刺郡主的案件调查清楚了吗?凶手究竟是谁?我怎么觉得,有人蓄意要破坏符王爷、二公子与李公的合作呢?此人居心叵测,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呢?还请先生尽快给个确切答复,小心防备才是!”

栽了!

卢赞几乎恼羞成怒,多嘴了一句话,结果却莫名地背了黑锅。尽管他一再声称不认识这个驼背,但别人不见得相信啊!一前一后出现,花厅有说有笑,不经意间的默契,动机与作案条件完全符合……

很多人脑中不由自主勾勒出一幅画,卢赞意欲破坏符家与李筠的合作,先刺杀符璃郡主不成。而今有安排了一个人驼背,冒充李重进的使者,想要置赵铮于死地。

韩微也隐约明白过来,冲动之下自己卷入了潞州本来的明争暗斗之中,不经意间被人误会成了卢赞的同伙。

两人莫名其妙就成了冤大头,齐声高呼:“冤枉啊,李公明鉴!”

“唉,真是默契啊!”赵铮笑道:“算了,李公,为了安全起见,还请你暂时扣押我与符璃,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至于与北汉联合之事,我也不反对了。也许卢先生说得对,多个外援总是好的。”

李筠脸色阴沉,默然不语,闾丘仲卿若有所思。刘继冲和卢赞则莫名其妙,这个赵铮到底在搞什么鬼,顷刻之间,变化未免有些太快了,这不是纯心戏弄人?

第三十章结盟

回到李筠安排的听涛阁,赵铮的后背已经湿透了。

适才在节度使府,仿佛又找到了前世法庭辩论那种针锋相对的爽感,却也是压力山大。作为律师,输了不过是一场官司;但作为小郡主的情/郎,输掉了就意味着几十个人身首异处。

好在有惊无险,利用韩微急功近利,言语失密,以及那些难以解释“漏洞”,暂时蒙混过关了。

赵铮很清楚,只是暂时而已,李筠绝对已经起了疑心。

虽然成功将黑锅扣到了韩微和卢赞身上,搞得像他们联合陷害自己的感觉,李筠也确实有猜疑。但这样的骗局持续不了多久,自己将会被控制的更为严格,想要逃走更难了。

经此一事,也等若是完全得罪了刘继冲和卢赞,又多了两个不死不休的敌人,处境更为糟糕了。

赵铮默然不语,符璃却笑道:“没想到你这么厉害,竟然让橐驼儿连续两次落败。”

“他很厉害吗?”

“你不知道?”符璃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赵铮随口道:“知道什么?一个有些小聪明的驼背?”

“真不知道你是自负,还是自信!”符璃笑了笑:“不过赢了他两次,你确实有自负的底气。”

“嗯?他很厉害?”赵铮第二次询问。

符璃点头道:“他虽身有残疾,不常出门见外人,但汴梁城里,谁不知道韩太尉家的橐驼儿?韩通为人沉稳固执,这种人如何能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呢?多亏了他有个橐驼儿子在后面出谋划策。在汴梁,栽倒他手中的官员可不止一两个,其中不乏节度一方的封疆大吏。”

“是吗?这么厉害?”

“嗯!”符璃道:“我提醒你一下,不要小看此人。其实早在一两年前,韩微就告诫他父亲,提防赵匡胤,可惜韩通没听。”

“这么说,他还真有两下子?”赵铮仔细想想,这两次侥幸获胜,第一次是韩微过于自负,低估了一个小和尚。刚才的第二次,则是因为仇人见面,急功近利之故。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到最后,第二局胜负还未可知。

符璃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