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醉卧江山 >

第3章

醉卧江山-第3章

小说: 醉卧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的方向去走了。

如今苏牧回了府,虽然记忆丧失,但性子却收敛了许多,连老太公都感到有些欣慰,这个时机上,让苏牧与赵鸾儿见一见,也算是两家关系回暖的好法子。

也正是因此,苏瑜在小楼里待了半个下午,想方设法劝说苏牧去参加聚会,然而苏牧却只是笑着婉拒,这也让他感到有些气馁和不满。

苏瑜心里很清楚,弟弟苏牧哪怕丧失了记忆,但这段时间以来,该知道的也都应该知道了,他又不是愚蠢之徒,自然看得出这次聚会的背后意义,纵使有着个人理由,对于弟弟不肯为家族着想,苏瑜的心里也没办法开心起来。

如此便草草结束了交谈,苏瑜轻叹一声,起身下楼,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却听得苏牧在背后说了一句。

“哥。”

“嗯?”

“这些年。。。辛苦了。。。”

看着神色有些严肃的苏牧,苏瑜微微愣住,而后点了点头,径直下楼,到了楼下,深深吸了一口雨后的清新空气,而后重重地呼了出来,接着低声喃喃道:“失忆了也好,等你这句话好几年了,混蛋!“

这般想着,却又忆起儿时兄弟二人的荒唐玩闹,眼角竟然有些湿润起来,对于苏牧拒绝这次聚会,也便心无芥蒂了。

苏牧在二楼的窗台,看着兄长并不高大的背影,看着他偷偷抹了抹眼角,心绪也是颇为复杂。

他并非不想参加这些诗会雅集,对于一个后世现代人而言,这类聚会最能反映大焱皇朝的人文和风情,他自然是很有兴趣的。

然而他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在现世之时,他虽然经常读写诗词,也能背诵一些名篇,但到底还是缺了底蕴,在没有完全掌握状况之前,贸然参加什么诗会,妄图一炮而红,那是不太现实的。

再者,前任苏牧纨绔放浪,连欺男霸女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风闻不佳,虽然有些才华,但也为文人圈子不喜,加上离家游学之前闯下的祸事,烂摊子直至今日都未能收拾干净,早在回府的第二天,冤家便找上门来,还是父亲苏常宗出面应付下来的。

此时他还无法掌握到有用的信息和底牌,轻易出去参加这等聚会,难免会落入别人的设计,说不定第二天就会再次臭名远扬整个杭州城了。

苏牧习惯了谋而后动,掌控主动,否则也不会在街对面的包子铺住了大半个月,才安心回苏府,这段时间他也在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和适应着如今的生活环境和状态。

这些天来,他常常写字,就是希望能够将自己在现世的所学所得,做一个归纳和整理,想将这些东西,都化为己用。

然而世事如斯,老天不会等你准备好雨具才开始下雨,世事难料和事与愿违总是人生的主旋律之一。

苏牧也没想到,这个转折会来得如此之快。

第四章 三月青花香

时值暮春三月的最后时光,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天青色如玉,云朵如玉中之白瑕,如此美好的一个早晨,连目不识丁的屠户都在身上擦了擦手里的油腻,抬头看天,想着自己能不能作出一首应景的打油诗来。

杭州青年才俊们为苏瑜准备的接风宴,也便定在了今日。

苏牧显然已经将此事忘诸脑后,待得苏瑜来到小楼,想对这位弟弟做最后的游说,拉他一同去赴会之时,这位弟弟已经不在小楼内,问过院子里的丫头才知道,苏牧出门闲逛去了。

苏瑜苦笑一声,回到自己的院落,招来家族书院的老西席蒙师,将自己这两日准备好的诗词拿出来,二人密密商议推敲起来。

此时的苏牧已经在陆家的包子铺里呆了许久,早点时间已过,顾客稀稀,陆老汉在前门看着清闲的摊子,陆青花则在内院悠闲晒着太阳,而一道身影忙忙碌碌,赫然便是苏家二公子苏牧了。

面粉浆已经调好,食材也都摆在了一边,由于大焱朝还未普及铁锅,一时半刻想要弄到也不容易,苏牧只能将一块清洗干净的瓦片当成了炊具。

瓦片此时已经烧热,苏牧将粘稠适中的面粉浆倒在瓦片上,而后用木勺铺开,面粉浆很快便凝结成面皮,他便将搅好的鸡蛋倒上去,同样铺开,撒上菜油,香味便这般弥散开来了。

陆青花一肚子迷惑地看着忙碌的苏牧,转头朝彩儿丫头问道:“听说你家少爷脑子坏掉了?”

“啊…是失忆了…”这般直截了当的问话虽然难免冒昧唐突,但彩儿早知陆青花的性子,也就没太多介意。

“他好歹还是个读书人吧…怎么会做这等俗事…”虽然被苏家少爷伺候的感觉还不错,但陆青花总觉得读书人下厨并不是太妥帖。

徐三斤还在院里搬着一坛咸菜,此时刚要凑过来,又被陆青花踢了一屁股,嘟囔着继续搬他的咸菜,自从打赌输了之后,他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包子铺里渡过,也算是言而有信了。

此时面皮散发酥香之气,苏牧将切好的瓜菜丝,事先烤好的肉片都放了上去,而后将面皮卷起来,包裹这些馅儿,一个煎饼果子也算大功告成了。

“尝尝?”他将煎饼果子递到陆青花的面前,后者迟疑了片刻,才一脸不屑地接过,轻轻地咬了一口,面皮酥韧香软,带着鸡蛋的香味,不过味道算是一般。

“这个要大口大口地吃。”苏牧一边煎第二个果子,一边笑着提醒,陆青花看不过苏牧那笑容,赌气般咬了一大口,当肉片的汁水与菜叶瓜丝的清新质感糅合在一起,结合面皮的味道,在口中发酵之时,陆青花心头一紧,下嘴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

她心中其实有些不解,为何简简单单的几样食材,搭配在一起,味道就会变得如此不同,更加不解的是,苏牧这样一个大公子,读书人,为何会懂得这些?

“这个叫什么?”

“煎饼裹子。”苏牧将卷好的煎饼裹子递给了彩儿丫头,而后又补充道:“哦,对了,是我外出游学的时候学来的。”

“煎饼裹子?”陆青花吃完了一个,犹在回味,此时眼巴巴地看着彩儿美滋滋在吃,不由将目光转向苏牧,却见得后者笑吟吟做着煎饼裹子,还在低声哼着:“药药药,切颗药,煎饼裹子来一套…我说鸡蛋,你说要,啦啦啦啦…”

陆老汉看着摊子,也不知后院在闹些什么,过不多时,连徐三斤也进去凑热闹,声音也变得大了起来,其中还夹杂着陆青花和彩儿丫头的笑声,他回想了一下,这个小院子似乎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

如此想着,笑容便爬上了满是皱纹的老脸,而后又像盛开的菊花一般绽放,因为前方街道上,出现了一辆咿咿呀呀的牛车。

牛车在铺子前停了下来,车厢里的老人探出头来,花白的长须迎风轻颤,笑容却是坦诚真挚。

“老大人这是要出城踏青吗?”陆老汉一边照老规矩打包一份餐点,一边朝车上的老人问起,这位可是老主顾了,虽然身份尊贵,但对陆老汉并无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

“啊,城里的小朋友在桃园开诗会,老夫过去看一看。”陈公望亲手接过餐点,随口答了一句,他也没别的嗜好,虽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对于一些坊间小吃,也是情有独钟,似乎这些寻常面食,能够激起他少时的某些回忆。

车夫取了铜钱交给陆老汉,正准备驱车离开,陈公望却看到陆老汉的桌上放了一只盘子,盘子里摆着一样面皮卷起的卷饼,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陆老弟,那是你店里的新品?”

陆老汉微微一愕,顺着陈公望的手指,看到了那个煎饼裹子,连忙连盘子端了过来。

“是青花的一个朋友胡乱做的小吃,说是让老汉品尝一下,若觉得口味尚可,便可放在店里售卖。”

“哦?青花的朋友啊…呵呵…”陈公望听说青花这个老姑娘居然也有朋友,倒是呵呵笑起来,然而笑声很快就凝住了。

“遭了!肯定是东西不好吃,惹得老大人不高兴了!”陆老汉见陈公望皱眉不语,心头也是慌了,这陈公望在文人圈子里极有声望,本身又是杭州府信安县的主簿,虽然仕途没办法走太远了,但在杭州城里可是大有名气的耆宿人物。

他隔三差五来吃个包子什么的,也赚不了多少钱,可陆老汉不是那没见识的睁眼瞎,他赚的不是包子钱,而是与陈公望之间的那一点点君子之交的情分!

“唉…小辈们胡闹也就罢了,我怎地如此糊涂,竟然将这等东西交给了老大人呢!”陆老汉心中正自责,却听陈公望呵呵一笑,而后问道:“不知青花的那位朋友是何方人士,如今可在店里?”

虽然陈公望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陆老汉却是心潮起伏不定,陈公望不会仗势欺人,苏牧公子也只是一时玩皮,这东西到底是干净食材所制,也吃不坏肚子,陈公望看样子是要教导一下年轻人,可陆老汉也不太情愿将苏牧供出来,事情虽小,可到底也是不甚厚道之事。

“这个…小孩子胡乱倒弄的东西,本就不该污了老大人的金口…”陆老汉心里迟疑,陈公望也是迷惑不解,这新品口味确实新奇,但也称不上让人震撼的美味,难得的却是这份巧妙搭配的构思,想必创制者也是思敏过人之辈,他也只是随口一问,转念一想也便知道陆老汉在顾虑些什么,不过他也不打算解释。

“无妨的,这小东西口味还是不错的,呵呵。”陈公望也不想陆老汉留下太多心理负担,笑着说了一句,也便让车夫继续前行。

车夫正欲驱赶拉车的青牛,陆青花却是笑着从内院走了出来,身边是一名青色书生袍的年轻男子,长身而立,带着淡然的笑容,可不正是苏牧吗?

“这…这不是苏家那个不成器的幼子吗?那卷饼难道是他想出来的?”陈公望常年活跃于杭州文坛,对小辈也并不生疏,先前倒是见过苏牧几次,不过对苏牧的品行,并不太认同,如今见得陆青花与他笑言而行,陆老汉又有心维护,心里倒是有些讶异。

陆青花虽然年纪大了一些,在以瘦为美的大焱朝,她那有些丰腴的身段也算不得美好,对琴棋书画更是一窍不通,但胜在为人真实坦诚,性子最是纯净耿直,颇有英气,对寻常男子也看不上眼,这也是她为何一直嫁不出去的缘由。

按说这样的性子,对风闻极差的苏牧,她该骂着打出门去才对,怎地两人竟有几分亲昵?

虽然只是小事一桩,但陈公望不免对苏牧有些好奇,听说这位小朋友游学途中失去音讯,生死不明,回来之后便像换了个人一般,也有说此人不过是个假货云云。

若是平时,陈公望也不会想那么多,只是今日桃园的诗会,便是为了给苏家的长子苏瑜接风洗尘,此时见到苏牧,不免想得多了一些。

如此想着,到了桃园才收拾了心念,一干青年才俊早已在庄园前面守候多时,拱手行礼寒暄一番,这才进了园子。

此处桃园乃杭州布商行首王家的产业,占地广阔,园中青草如地毯,桃林一片红粉,朵朵桃花正在怒放,只见花朵而不见绿叶,花瓣纷纷扬扬落下,随着清风四处飘洒,如同一场粉红的花雨,果是唯美之极。

桃树之下则设置了诸多雅座,虽然散布于各处,但隐约围成一个圈子,这样的布局让所有人都能够直接看到最核心的主席,今日的主席,便该由陈公望坐下了。

此时诗会还未正式开始,但丝竹之声已经充斥会场,热闹之极,诸人大多四处游走,相互吹捧结交,耳边尽是“久仰久仰”和“幸会幸会”,事实上,这类诗会虽然也有比斗,但最主要的作用其实还是联络人脉,借机扬名罢了。

除了稍微来迟一些的陈公望,此次诗会的主角当属苏家长子苏瑜,诸家的年轻一辈,借着接风洗尘的由头,正在与苏瑜攀谈,见得陈公望到来,苏瑜也是连忙过来问候行礼。

一番交谈之后,陈公望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淡笑着朝苏瑜说道:“老夫听说令弟早先回来了,今日诗会怎地不见在此?”

苏瑜也没想到陈公望会直接问起自家弟弟的事情,当即讪笑道:“愚弟外出游学,遇险而归,正在府中调理身子,倒是辜负了诸位的美意,只是他才疏学浅,又顽性未脱,也就没带过来,省得扰了大家的兴致。”

“哈,亮之小朋友实在过谦了…”陈公望淡淡一笑,也便作罢,可正当此时,数人从人群之中走出来,为首的青年冷笑一声,朗声说道:“我看是不敢来吧!”

第五章 桃园诗会忙

午后的阳光温暖喜人,桃园处处芳菲之气,置身于花海之中,让人不由为之心怡,然而一道不甚和谐的声音,还是在人群之中炸响。

“我看他是不敢来吧!”

此次接风宴乃诗会雅集的性质,由王家长房次子王锦纶主持,苏家这边除了苏瑜,还有苏家其他房的一些青年才俊,而赵家则由三代的赵文裴牵头,连赵家**赵鸾儿都改扮了男装,前来凑热闹。

赵文裴在杭州文坛多有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