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91章

悍臣-第91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那延绵数里的鞑靼大军大营,捂着脑袋很头痛地道:“不知道,本将等着他们进攻,来多少,杀多少。”

多少也算是诗礼传家的富商老头显然不太习惯这位南蛮说话直来直去的方式,讪笑着背过身,走下了关城。

林克敌没有回头,嘴角噙着冷笑,手,不由自主的握紧了腰间那柄锦衣卫飙云骑千户王周赠送的绣春刀。

良久,等到腰间绣春刀的刀柄已经变得温热,他这才松开了手,静静的看着那黑漆漆的大营,心中不住咆哮:来吧!鞑子们!尽情的宣泄你们兽性,让你大明的爷爷们,教教你们,人,到底该怎么做。

因为战争,关城内几乎没什么百姓了,有的,只是披着甲胄的士兵,和某些实在没空回家只能让家人过来的士兵家眷。

这其中,就包括了林克敌特地从长沙府赶过来的妻儿四人。

第131章 :男儿何处不埋骨1

结束一天提心吊胆的煎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属于自己的那所不大的院子,小院子里已经升起炊烟,那个贤惠的南方女子正在准备着晚餐。

在门口犹豫了一会,林克敌伸手推开院门走进去,在灶台旁忙活的妇人回头一看,脸上的笑容如雏菊绽放,扯起围裙擦了擦手:“回来了。”

林克敌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恩,你先忙着,等会有事跟你说。”

大敌当前,他心情真算不上好,莫说大战在即他没那份跟家人增加感情的心思,就是有,生死未卜的前程也让他无法放下心头的大石。

很快,三菜一汤的家常便饭就在那个容貌平平却极为贤惠的妇人操持下端上了桌。

一脸书呆子模样的独子从里间走出,手里犹自拿着一本连书皮都没了的左转。

“复儿,吃了饭再看吧!”对十七岁的儿子,林克敌一向都是十分宽容的,本来还有几个孩子,却都夭折了。

一心想让儿子通过科举一跃而成为文人的林克敌是个粗人,但是他很羡慕那些在朝堂上动动嘴皮子就能让武将死无葬身之地的文人,所以他不想儿子走自己走过的路。

对父亲感情十分淡漠的林复一边看书一边吃饭,连理会自己那个粗犷性子的父亲的心思都没有。

妇人有些尴尬,笑道:“夫君这次怎么兴师动众的让人去长沙府接我们过来了,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

林克敌怔了怔,眉头一下皱起一下舒展开,显然在心中思量怎么跟这个已经和自己相濡以沫近二十年的糟糠之妻说。

眼睛盯着书本却用余光打量父亲的林复冷冷说了句:“有什么想说的就说,掩掩藏藏的像个堂客们。”

林克敌有些尴尬,张了张嘴,想要训斥,话到了嘴边,却终究什么都没说出口来。

妻子于氏却十分恼怒的呵斥道:“复儿,闭嘴,怎么能跟你父亲这么说话。”

林复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不满,站起来看向自己那个两鬓已经有了白发实际年龄却只有三十多的父亲:“我可没有三五年不回家的父亲。娘,您慢慢吃,我吃饱了。”

于氏朝林复离去的背影大喊了一声:“化生子。”

林克敌摆摆手拉着自己的媳妇坐下:“好了,这孩子这么多年受了不少苦,别为难他了。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合格,怪不得孩子心里有怨气。你坐下,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丈夫脸上露出难得的严肃神情,于氏只好乖乖坐下。

林克敌长舒了一口气后,一边用筷子夹着那带着浓郁家乡味道的菜肴一边道:“这次叫你们过来,是督帅的意思。见一面,你们就要走,盘缠有人会出,可能,过不了多久他们会给家里送一笔银子。这笔银子你不用管,直接收下就是,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军队会管。

回去之后多管管复儿,这孩子这些年受委屈不少,也的确难为他了。

我”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一来是声音在不觉之中变得哽咽,二来,是有一只算不得温软的手,捂住了他满是胡须的嘴唇。

“可是有什么危险?”于氏焦急的问:“如果真的太危险了,咱们会长沙去,大不了这个官,咱不做了。”

林克敌粗糙的大手握住了那只比他的手小两号却因为务农而变得粗大的手:“别说胡话了,当了十几年的兵,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哪有离开的道理。

复儿出生懂事起就一直没什么父亲的概念,希望我战死沙场之后,复儿有一天想明白了,能带着我的孙子到我的衣冠冢前烧点纸钱。”

于是敛容道:“夫君,别说那些丧气话,答应我,活着回去。”

林克敌苦笑连连:“其他事我或许能答应,但是这事,夫君做不得主。鞑靼的鞑子愿不愿意让夫君回去,还是个未知数。”

他连尸体能不能回去都不知道,更何况说活着回去。

大同右卫人数不少,可是要面对的敌人同样不少。这一次鞑靼倾巢而出,对于大同边境上的士兵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考验。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够活着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唯一能够保证的,就是在战场上多杀一些敌人。

只有敌人死得多,自己人才会死得少。

这些从年轻时候就习惯了握刀而不是握笔的糙汉子,只懂得一些最简单最实用的道理。但是在敌人来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毫不犹豫的抽出腰间的战刀。不管胜利还是失败,终归是一场男人之间的战斗。

语气中充满了死志,却给妻儿带来了无限的惶恐。

他本来可以隐瞒,甚至不让军队将妻儿接过来。但是他没这么选择,一来是因为的确有很久没见过儿子和妻子了,二来,则是想借着最后一次机会,告诉那个仇视了自己十多年的儿子,你老子不是个孬种。

小家和大家之间的抉择,往往是最难的,特别是对林克敌之中一根筋的武夫来说。

然而,大是大非面前容不得他有半点小心思,所以他跟妻子说的话,几乎就是他要说的遗言。

夫妻二人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在一起,彼此之间感情算不得多深厚,林克敌也是个男人,他也喜欢那些面容姣好胸脯******大的娘们,可就算再不喜欢眼前的女子,她也是为自己生儿育女的。

拿了军饷之后也抱着尝鲜的态度逛过窑子,可林克敌心里放不下的,依然是那个他一直比较排斥却忘不掉的家。

不觉之中,泪水从七尺男儿的眼眶中无声流出。

于氏小心的为他擦去了脸上的泪水:“夫君,你放心,妾身会好好照顾复儿的。”

林克敌随意的在脸上抹了一把:“一家团聚的大好日子,不说这些丧气话了,老子吉人自有天相,怎么可能会战死沙场。来,坐下来吃饭。”

于氏眼中有掩饰不住的哀愁,她甚至不知道在家中顶梁柱走了之后,自己该怎么办。

林克敌一边喝着不算太好的北地烧酒一边道:“刚才这事别跟复儿说。”

于氏用力点头:“夫君放心,妾身有分寸。”

林克敌点头之后,不停的往嘴里塞着吃食。

辛辣的味道从舌头上的味蕾一直传到喉咙里,最后进入胃部,进入心坎,他浑然不觉,依然在狼吞虎咽。

可能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能够这么安静的坐在家里吃东西了,可能这辈子是最后一次吃这个自己不爱的女子做出来的饭菜了,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以后。

一直在里间装出看书模样的林复其实随时都竖着耳朵,当听到从来都很严厉的父亲跟母亲说那些话的时候,他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桌上的小菜被林克敌扫荡一空,末了,他才发现妻子没怎么动筷子。

不好意思的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林克敌钻进了灶房,亲手炒了个不算什么名贵菜肴的鸡蛋,端着菜走出来后,他脸上黑一块灰一块的。

于氏心疼为他擦脸,却被他强行按着坐在了位置上:“这是夫君头一次下厨房,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无奈之下,于氏只好用筷子夹起一块鸡蛋放进口中。

成亲的时候觉得只是有些清秀的女子,在这一刻显得如此美丽,这是林克敌以前都没有发现的。

他就这么撑着下巴静静的看着她一筷子一筷子大口的吃着鸡蛋,时间就像定格了一般,全然没有注意到妻子脸上的为难。

碟子被弄得干干净净,连最后一点油脂都被于氏用饭粒裹着填进了口中。米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洞庭湖畔出产的家乡米,是这个吃不惯面食的女子一路背过来的。

“我马上就要离开,明天应该会有锦衣卫的人送你们回去,回去之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拿锦衣卫给你们的腰牌去找长沙千户所的人帮忙。我若不死,便回去看你们。”林克敌看着光溜溜的碟子,心满意足地道。

于氏用力点着头,一双眼睛没离开过林克敌的脸。

双方沉默半晌,林克敌终于站起来道:“早点休息吧!我搜罗了不少书籍,也不知道有用没用,走的时候给复儿带上。”

“不进去再看看孩子?”于氏依依不舍的拉住他的铠甲边缘。

林克敌顿住脚步,思考了一会摇头道:“算了,不过是徒增烦恼,别打扰他读书了。我走了,你早点休息。”

说完,这个掌控着上万人马的大同右卫偏将迈开大步走出了院子。

背影没有萧索,反而充满了决绝,那是为大明的亿万百姓征战沙场,他觉得很值当。

只是他到死也不知道,他第一次下厨被妻子吃光的那盘鸡蛋,其实没有放盐,他走后没有多久,从小院子里跑出一个疯狂的年轻人,迎风追了三里地,泪流满面,却终究没有追上他骑的那匹上等大明战马。

有些事,人不在的时候做,和人在的时候做,真的是两回事。

第132章 :男儿何处不埋骨2

烈火,放肆的灼烧着并不是很高的城墙,数不清的鞑靼骑兵放弃了朝夕相伴的战马,用步卒的方式爬上了攻城云梯。

厮杀声到处都是,站在城墙上,钻进耳朵里的不死惨嚎声、闷哼声,而是喊杀声。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天以来一直都只是试探性攻击的鞑靼人突然像疯了一样攻城,而且攻城的次数比以前几天加起来还要多。

林克敌亲自在城头指挥战斗,不计其数的箭矢从城头倾泻而出,巨大的床子弩被投石机砸中之后四分五裂。

云梯因为被鲜血浸湿而变得湿滑,牛皮靴子踩上去之后一个不慎,一脚将身后的兄弟踹下了云梯。最前面那个鞑靼士兵险之又险的用手臂吊在云梯上,却可怜跟在他身后的六七个兄弟都被他这一脚送进了地狱。

有鞑靼士兵探头,马上就有明军士兵从城头伸出长枪,只需要轻轻一推,没有可靠立足点的鞑靼骑兵就会下饺子一样从城头掉落。

三丈高,不算很高,可是下面不满了箭矢和碎石,摔下去只能是个死。

偶尔有不知道说命好还是命歹的士兵摔在自己人的尸体上,勉强得意活命,却因为高处而下的震荡让他们浑身无力。

也许几天没攻陷老虎口,这些人就会比那些死了的倒霉蛋更加悲催,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手能动的人还好,能够用自己的弯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怜那些手不能动的,就只能眼巴巴的等死了。

“弓箭手,给我把西边的窟窿补上,奶奶的,人都死哪里去了,那边有鞑子冒头都没人看见。”

“狗娘养的杂碎,用金汁浇,烧死他们那些王八羔子。”

“舒乙,你愣着干什么,那边光膀子的汉子太厉害,给老子射死他。”

城头时不时传来的大明边军将领的呵斥。

一个只有一只眼睛却提着弓箭的家伙二话不说拿着弓箭就射,箭矢射出,一颗拳头大小的碎石也到了他脑后。

“噗嗤”

碎石钻进了年轻人的脑袋,箭矢射进了那个光着膀子的鞑靼大汉胸口。

鞑靼人的弯刀很锋利,长枪的枪头他们无法砍断,却能够将木质的枪杆弄断,一个手里拿着被削断了枪头的木杆发愣的边军士兵愣了一下,就这一会功夫,面前那个手长腿长速度还很快的鞑靼士兵就扬起弯刀割掉了他的脑袋。

越来越多的鞑靼人涌上城头,越来越多的战士战死沙场。

“大老粗,这场景,太过惨烈了。”身边年轻的士子轻叹一声道。

这个从江南赶来边境写诗的年轻人,很不凑巧的见证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又很不幸的被林克敌抓了壮丁。

姓刘名鹏字腾飞的年轻人上嘴唇有一颗小小的黑痣,此时不大的眼睛里满是哀伤之色。

林克敌微微转头,看着这个生在南方却长着一副北方人骨架的年轻人淡淡道:“你怕是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血吧,看到这种场景,你就不怕?”

“怕!”刘鹏十分肯定地道:“非常怕!圣人都会怕这种修罗地狱般的场景,更何况我一个普通人。”

“趁着现在还有机会离开,赶紧走吧!大明的读书种子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像你这样来边关走一遭的人已经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