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83章

悍臣-第8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大明出了一个如此悍勇的将领,这让他感到心悸。

特别是那个青年将领的身边还跟着一员虎将。

他看了看那虎将,又扭头看了看早已死了多时身体却屹立不倒的屠胡,感觉这两人是如此相似。

不等他的感慨完毕,手下千夫长就开始了劝说:“图鲁博罗特,咱们撤吧!明军悍勇,若是先锋军全部折损,大汗会怪罪的。”

原名孛儿只斤。图鲁博罗特,后因为父亲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蒙克而改名巴图别离的虬髯将领犹豫道:“一万先锋军,战死奖金七成,就这么回去,父汗不怪罪,我自己都无法在部落立足了。”

那千夫长道:“那颜,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里是明军的地盘,随时都会出现明军的援军,我们是孤军深入,大汗的大军离这里还有七十里地。这些人都是您封地里的子民,如果不走,那以后那颜就别想在大汗面前再有话语权了。”

那颜是一种尊称,对贵族领主的尊称,鞑靼本就是脱胎蒙古的存在,而且孛儿只斤这个姓氏,代表着巴图蒙克这一支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

如果张儒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怀疑,为什么前世历史上到现在还只有十二三岁的蒙古小王子巴图蒙克,连儿子都这么大了?这巴图别离可是二十几岁的大小伙了,莫非历史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就这么撤了,我不甘心。”巴图别离闭上眼睛道。

千夫长暴喝道:“如果不走,那么多子民死在战场上,你回去怎么跟部落的人交代,他们是你的子民,也是你以后成为大汗的基础。没了这些基础,你怎么跟自己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争!”

这千夫长显然是巴图别离的长辈,说话还有点用,在他厉声呵斥下,巴图别离终于做出了撤退的决定。

现在来支援的明军还没有接近关城,就算那几千骑兵全军覆没,关城里的一千多人还是可以撤离的。如果等到明军打到了面前,那么就是他们想撤离,那些一心想着报仇雪恨的明军,也未必会放他们离开了。

撤退的号角吹响,交战的鞑靼骑兵如潮水一般退去,除了少数被明军缠上之后实在无法离开的士兵之外,大部分没有战死或者受伤的士兵,纷纷调转马头,朝关城方向汇合。

那些留下来的士兵为巴图别离的撤离争取了不少时间,等到张儒带着剩下的两千多人将战场打扫完毕之后,巴图别离带着人已经如风一般消失了。

范统打马要追,张儒喝止道:“穷寇莫追,先把受伤的兄弟送去救治,然后迅速入城休整,兄弟们这段时间也累得够呛,追击的话怕他们有埋伏。”

范统不甘心的调转马头,跟姜伟一起去处理善后工作。

他很想杀人,看着那些年轻人把命生生丢在战场上他就想杀人,那些都是他的袍泽兄弟,都是昨夜还跟自己睡在一个军帐里的兄弟。

可是军令如山,如果他不尊军令,那么张儒带领的这三千人,以后就别想打仗了。一个将领没有威信,那就跟一个男人没有下面那只小鸟一样,说出去会让人耻笑。

尸骸遍地的战场上,明军提着尖刀不停逡巡,看到有喘气的鞑靼兵卒就会上前给一刀,不留俘虏,这是张儒从出发就下达的军令。

他们这次长途奔袭,根本没带粮草辎重,学习的就是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那种轻骑兵的攻击模式。以战养战是最好的方法,虽然这个方法会为后人所诟病,但是为了少死一些兄弟,张儒不得不这么做。

对这些伤兵而言,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因为明军不可能为他们治疗伤势,与其受尽伤痛折磨而死,还不如现在就被人一刀子弄死。

鞑靼人的尸体和鞑靼战马的尸体被堆成了一座小山,因为害怕出现瘟疫,所以范统打算一把火将这些尸体烧了。对待这些掳掠汉人的敌人,他从来没有什么仁慈之心。

这一点上来看,范统比巴图别离更适合当一个将军。

当然,这些小事情是不需要麻烦张儒的,如果换成张儒来下达命令,那结果也是跟范统下达的命令一样,全部烧了。

不说多了几百年历史知识的张儒对胡人的痛恨程度,就他出了大同城之后看到一个个被焚烧的村寨,看到一个个被****而死的妇女,看到一具具早已腐臭的尸体,他也不会假惺惺的说要为这些人挖坑埋葬。

战损清点出来之后,范统和姜伟拿着小本子禀报张儒:“禀将军,此战我放战死四百一十七人,重伤一百二十四人,轻伤六十五人。敌军战死一千二百六十人,无重伤,无轻伤。”

鞑靼骑兵之中重伤的和轻伤留下的人都被明军给杀了,自然不可能有受伤者存在。

张儒点点头:“锦衣卫战损如何?”

范统为难的看了姜伟一眼,带过来的几百锦衣卫里面很多都是大同锦衣卫千户所的,可这一战,死得最多的也是那些年轻人,这让他感到面上有些无光。

姜伟道:“锦衣卫战死三百六十九人,重伤一百二十三人,轻伤六十五人。”

张儒的脸色顿时就黑了:“这就是你们操练出来的锦衣卫?”

范统解释道:“这些大部分都不是北镇抚司的人,咱们北镇抚司的五百兄弟留下四百在大同,带出来的一百人只死了一个。”

张儒喝道:“还敢嘴硬,大同千户所的锦衣卫莫非就不是咱们锦衣卫的人了?战场之上,分什么北镇抚司和地方卫所。要不是那些老卒相助,死的人只怕会更多,你还有脸跟我狡辩。”

看出张儒是真的动了怒气,姜伟拉了拉想要顶嘴的范统,示意他不要再说话。

张儒叹了口气道:“把战死的兄弟尸体收集起来,带进关城,所有人,随本将迅速进关。”

其实,在看到巴图别离的大军是从关城方向撤退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鸦角山关城,十有**是没有活口了。可他心里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够找到几个活着的兄弟。

大军踏入关城,眼前的一幕幕将所有人都惊呆了,特别是那些大同千户所的锦衣卫,更是有不少人看到地上的场景之后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第120章 :英雄

害怕被督帅训斥的锦衣卫马上就捂住了嘴巴,一个个憋着气,尽量不让那刺鼻的血腥味进入鼻孔之中。

不过这时张儒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他们身上,他的眼睛,一点点巡视着战场,一点点的看着那残败不堪的景象。

鲜血染红了城墙,一个个明军死状凄惨,有人甚至连脑袋都找不到了。

地上一片湿滑,那是敌人和自己人的鲜血导致的,这场面,说血流成河都不为过。城头上被敌人的攻城云梯弄出了两个不大的豁口,那口子上还扒着一只带血的手。

张儒好奇的将脑袋探了出去,就在这时,异变陡生,那血手没动,可是那一面却突然挥出一把边军佩刀。

张儒往后一仰头,很惊险的躲过了这算不上快的攻击,而后,马上就有锦衣卫缇骑上前将那血手的主人从城墙另一侧拉了上来。

那是一个脸上有一道刀疤的瘦弱少年,身高只到张儒鼻子那里,眼中充满了惊恐的神色。

他的身上穿着一件稍微显得有些大的边军军装,被锦衣卫按住之后,身体犹在抖动。

张儒朝两个缇骑挥了挥手:“是自己人,别伤了他。”

那小子突然如疯牛一般扑到张儒身上,双手用力在张儒身上击打着,好像在发泄心中的愤怒一般,任凭两个反应过来的锦衣卫缇骑怎么拉扯都没法将他拉开。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这时候才来,为什么要等到所有人都死了之后才来!”

少年口中发出不敢的低吼,喉咙深处好像有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不再打张儒,反而趴在他的胸口痛哭起来。

看得出来,这少年是真的很伤心。

张儒面带愧疚之色,不仅没让手下人继续阻止,反而伸手抓住了少年的肩膀。以他的身手,要躲避这么一个孱弱少年的攻击,那基本上简单得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小事。可他没有躲避,这一顿打,是他心甘情愿挨的。

哭了好久,少年沉沉睡去,这时,一个锦衣卫从远处快步走来,到达张儒身边之后小声道:“看到了守将的尸体。”

张儒顺着那锦衣卫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远处一个黑乎乎的影子。

天色已经有些晚了,经过一天跋涉,不少兄弟都累了,他吩咐一部分人收殓尸体之后,将怀里的少年交给范统,站起来迈开大步朝那黑影走去。

刚上城头的时候,他只顾着看满目苍夷的惨状,倒是没注意到远处还有一个这么大的黑影。

走到近前才知道,这竟然是鸦角山的守将,被杨荣所排挤的屠胡的尸体。

只见五六根长矛插在他的胸口和腹部,长矛上的鲜血早已经干涸,呈现出渗人的暗红色,长矛的底部顶在地上,正是有这些长矛的支撑,才能让屠胡站着没有倒下。

他的背上有一条三尺长的血口子,身上的铠甲早已残破不堪,如果不是从颜色分析,张儒甚至根本认不出这件已经被鲜血湿透的衣裳,竟然是大明边军的军服。

屠胡的眼睛睁着,眼中充满了不甘,一只手还是保持握刀的姿势,只是他死了之后,再没有那个力气握住陪伴了自己二十年,刀身上满是豁口的大刀了。

他的身边有五六具尸体,这些尸体全部都是鞑靼骑兵的尸体,方圆三丈之内,没有一具尸体是明军的。

张儒走到屠胡面前,看着他那双已经失去了神采却不肯闭上的眼睛,突然感到一阵悲伤。嗓子眼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屠将军,走好!”憋了很久,他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说完他就伸手去想要让屠胡闭眼,可是连续动了三次,屠胡的眼睛都不曾闭上。

周围的士兵尽皆哗然,要不是有张儒这个九边总督镇在这里,说不定他们就会四散逃开了去。这场面实在太过诡异了,诡异到这些刀头舔血的汉子都感到害怕。

一个从宣府跟过来的老卒走到张儒身边轻声道:“将军,这是屠将军不甘心,他的死,朝廷不能没有半句话。”

沙场上有不少这样的传闻,大多数都被士兵传得神乎其神,不过张儒没有见过,所以一直没当回事。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大声道:“屠将军,一路走好!鞑子有小兄弟我替你杀,你放心,只要张儒活着一日,绝对不让鞑子的铁蹄踏上大明的半寸土地。”

说完,屠胡的眼睛依然没有闭上,张儒脸上开始露出怀疑的神色,那老卒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只好继续说道:“杨荣之罪,本将在战后自会问责,将军放心离开便是。你们都是英雄,整个鸦角山的战士,都是大明的英雄,你们的名字,本将会命人写进史册。你们的血,不会白流,本将发誓,有朝一日,定要杀上鞑靼王庭,让那些野蛮人看看,咱大明的儿郎,到底是什么模样!”

说来也奇怪,当他说出这些话之后,屠胡的眼睛,竟然奇迹般的闭上了。

张儒带头单膝跪地,将拳头狠狠的砸在胸口,对着屠胡的尸体,也对着这鸦角山三千死去的将士,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很多老卒都流出了眼泪,特别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卒,他们征战半辈子,为的,就是保护这大明的江山。

之后,张儒让人收殓了所有战死明军的尸体,那些残破到身首异处的尸体全部集中摆放在一处,那些完整的尸体则搬到了城墙下面。

这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所以就地掩埋是最好的选择。当姜伟问这些人的尸体该如何处理的时候,张儒却犹豫了。

谁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特别是这种常年在外镇守的边军,他们活着的时候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就少,很多人都想死了之后埋进祖坟之中。

然而现在的情况,容不得他们将尸体运回去,只能就地掩埋。一旦爆发瘟疫,那么受损失的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鸦角山了。

“屠将军的尸体暂时留着,他不应该葬在这里。”范统第一时间道。

他看到屠胡尸体的时候,心里都对这个将军有了敬佩之心,甚至他还想着要是能成为这位将军麾下的将士,那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当然,他不是觉得张儒不好,只是这个死去的将军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强了。

姜伟反驳道:“这次的任务十分重要,我们根本不可能带着一具尸体跟鞑靼人作战。”

范统道:“怎么不能了,你们不愿意带着,我来带着还不行吗。”

老好人姜伟难得的坚持:“这是大人第一次带兵作战,我绝对不容许出现任何差池,不管是你带着还是别人带着,这尸体都不能带走。”

范统脖子一梗,就要开口骂人,张儒看情况有些不对劲了,喝道:“都给我闭嘴,现在还不是吵架的时候,留着力气战场上杀人去,别他娘的在老子面前吵。范统,你是不是不累,不累的话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