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383章

悍臣-第38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朝历代,不少王朝都有后宫干政的事情发生,唯独大明没有。

张窈夭有两个弟弟,而且张窈夭读过书,不是那种没有才能的女子。给张窈夭一个机会和平台,谁能知道是否大明能够出现一个武后一般的人物。

谁都没法担保,所以朱佑樘希望自己的话能够给张窈夭一种警示。

张窈夭明白丈夫的意思是什么,入宫以来,丈夫便是她的天,任何威胁到丈夫的人,都会成为她的敌人。

包括她的两个弟弟。

“陛下放心,臣妾知晓。”张窈夭很听话的道。

嘴上是这么说,她自己也没法保证自己能够做到自己的承诺。

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她说不得就得挑起重担。

至于身后之事,不是她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陛下,下臣有事禀报。”萧敬佝偻着脊背出现在二人视线中。

朱佑樘蹙眉问道:“什么事?”

夫妻温存的时候,他最讨厌别人打扰。以前覃吉知道这一点,后来的汪直李广都知道这一点,现在的萧敬同样知道这一点。

萧敬迈着小碎步走到朱佑樘面前,将一封封了火漆的信件交到了朱佑樘手中:“前线急报。”

说完,他就倒退着走出了东暖阁。

朱佑樘面色凝重,打开信件之后没有避讳张窈夭,直接展开信纸开始看。

看完之后,他的脸上的凝重之色更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之间保国公会写这样一封信回来?

信上的意思很明显,保国公朱永希望朝廷的调遣京中三千、五军、神机三大营共计五万人马前往宣府边城居庸关。

朱永没有明说到底为什么要调集三大营,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这三大营五万人能够左右战局。

信件的第二页,朱永还详细写明了他的兵力部署,包括前往榆林、固原、哈密等地调兵的军令都在其中。

张窈夭也不可避免的看到了这些内容,她很是不解的问:“这保国公到底是要干什么?闹出这么大的阵仗,难道是要进行国战?”

朱佑樘深以为然道:“这次的阵仗弄得这么大,估计是要有大动作了。可三答应是保卫京畿的最后力量,保国公不可能不知道。这要是一下把京城的人马抽调一空,京城的防守力量,就不足了。”

张窈夭问道:“陛下倒是是怎么想的?”

朱佑樘道:“朕得好好想想才行,三十万鞑靼大军不容小觑,可京城也不能不保。”

十二团营一共才不过十万人马,算是大明所有军队里面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也是大明最后保命的底牌。一旦十二团营离开一半,兵临城下之日,便是大明亡国之时。

他是大明的皇帝,这个问题容不得他不考虑。

丈夫思考的时候,张窈夭没有打扰,等了一阵,见朱佑樘没有搭理自己的意思,她便蹑手蹑脚的离开了东暖阁。

亲手送上一碗银耳莲子羹之后,张窈夭再次离开了东暖阁。

一碗银耳莲子羹已经放凉了,朱佑樘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以前张儒在的时候还有个能够给他出主意,现在张儒躺在床上,他连对方的面都见不到,不要说出主意了,就是诉苦他都找不到人。

“褚洪,现在朝中情况如何?”朱佑樘在后半夜已经有些困乏了,吃完一碗凉了的莲子羹之后,他突然对着空荡荡的地方道。

房梁上跃下一人,正是褚洪,他拱了拱手道:“回陛下,内阁几位大学士最近压力很大,李阁老都有些上火了,刘阁老最近也清减了许多。现在朝中冒出来捣乱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浮出水面。”

“这些人有没有其他动作?京中十二团营可有异动?”朱佑樘又问道。

“这个陛下倒是不用担心,十二团营的人有那些侯爷镇着,没有任何异动。倒是锦衣卫最近有两个百户小动作不少。现在这两人已经被御马监的人监控起来了,一旦有事,他们两个肯定会死。昭狱里面塞满了人,有忠直之臣,也有居心叵测之辈。刘阁老的意思就是不管那么多,先都羁押起来。”褚洪不紧不慢的回答。

他是参与了京中很多事情的人,刘健有时候要用人的时候都是直接找他,避免了勾结内宦这一口实。

皇帝可以不上朝,但是一旦有人能够拿出确凿证据,他这个皇帝就不得不对那个人进行处理。刘健谢迁等人,都没有资格拒绝这一点。

朱佑樘叹了口气:“朕现在不太明白保国公到底意欲何为,朝中不甚稳当,被父皇称为老沉持重之将的保国公却选择调京军去前线。”

褚洪没说话,他不觉得这种事情他一个侍卫能够插嘴。

“唉,若是虎哥在的话,说不定能给朕出个主意。”朱佑樘慨叹道。

有些人,不到需要的时候不会想起,一到需要的时候想起,已经有些晚了。

褚洪道:“陛下,此事陛下可以做主,何必找一臣子。”

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在天门九卫的人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就跟被张儒俘虏之后一直留在福州的崔克己一样,褚洪等人同样有自己的立场。前者是不知道该怎么给皇帝一个交代,得到自由之后索性留在福州。后者则是觉得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是一个臣子应该尽的本分。

朱佑樘挑眉微怒:“往后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定边侯有功于国,有功于社稷,而且,他也不单单是一个臣子。”

603。第603章 :决定

褚洪低眉顺眼的站在下首,不再反驳。

既然皇帝已经做了决定,他再说也是徒劳,反而还会惹皇帝不高兴。

伺候了几个皇帝,褚洪也不是笨蛋。

他们分散去各地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使命和目的,每个人都有一批人能够驱遣。回到京城之后,这些力量没有消失,只是需要他们亲自去召唤。

然而,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他们都不会觉得自己手里的力量能够抗衡皇权。

这就是褚洪这样的家仆和张儒这样的臣子最根本的区别。

“朕决定,命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率五万京军驰援宣府。”朱佑樘重重道。

褚洪闻言猛然抬头,不是朱佑樘的决定让他诧异,而是朱佑樘选择的主将人选让他诧异。

他马上道:“陛下,不可啊!”

朱佑樘缓缓道:“有何不可,给朕一个理由!”

褚洪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现在戴罪之身,陛下三思才是。牟斌本为张儒党羽,而今张儒麾下盘踞九边重镇,谋逆之心昭然若揭。保国公本身罪责未去,戴罪立功之身,若牟斌率军前往前线,二人沆瀣一气,里通外国,大明怕是气数将近。”

在大是大非面前,天门九卫的人不会盲从皇帝的意志,从来不会。

朱佑樘认真听着,同时脑中也仔细思索着,一想到那个身着铠甲脊梁笔挺的人现在躺在床上如同死人,他的心便一阵阵抽痛。

“不用说了,朕意已决!”朱佑樘挥了挥手,有些不耐烦的道:“王周马璁盘踞九边,意图谋反,那是他二人之事,与定边侯何干!定边侯劳苦功高,为国立功无数,岂是一帮未见鲜血的腐儒可置评的。你是天门九卫之一,切不可听信谣言。”

褚洪不卑不亢的反驳:“陛下可知外人是如何说的?”

朱佑樘反问:“如何说的?”

褚洪道:“如今坊间流传得最为普遍的说法,便是今上妒贤嫉能,无容人之量。围杀定边侯未果,以致定边侯如今如同死人。王周马璁等人忠心为主,反出朝廷,无非就是为了给定边侯讨要一个公道。”

朱佑樘故作镇定道:“这都是人云亦云,做不得数。”

任何一个皇帝,听到百姓这么品评自己,心里都不会好受到哪里去。更何况朱佑樘是一个为了朝政不惜身体的皇帝,他自认为不是昏君,可在百姓心中却成了昏君,这让他尤为痛心。

如张儒巡视九边之事杀敌戍边一般,回到朝中有人攻讦他拥兵自重,他同样心里不好受。

“陛下三思!”褚洪又道。

身为天门九卫,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这些人极少掺和到朝政之中,却不代表他们不会掺和。

他们并非饱读诗书之辈,却有精忠报国之心。

朱佑樘闭上眼睛,一脸冷漠,脑海中想的,是那个身体健硕的少年拍着自己的肩膀说:“佑樘,咱以后要创造一个大明盛世,一个超过汉唐的大明盛世。只要能够达到这个愿望,我愿披肝沥胆,不择手段。”

褚洪看了看皇帝的表情,叹了口气,十分无奈的消失在皇帝视线之中。

翌日,中旨到达神机、五军、三千三大营,神机营都督武定侯魏天赐随军出征,主帅牟斌。

从昭狱中放出来的牟斌明显憔悴了不少,虽然锦衣卫的人未必敢对他怎么样,但那暗无天日的地方,是个人就没法好吃好喝好睡觉。

暂时执掌锦衣卫的是之前牟斌的心腹石彪,他吩咐下面的人好吃好喝供着牟斌,别人自然说不出什么来。

不过那个叫高隐鹤的总旗一跃而成千户,倒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当然,石彪现在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没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石帅,牟斌被放出来了,咱们。。。?”城外旌旗猎猎,大军已然出发,两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十分突兀的出现在城门口。

来人一个身材魁梧,面色黝黑,壮硕的身子将战马压得喘不过气来。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两腮虬髯浓密如钢针。

另外一人看上去像个文弱书生,皮肤十分白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他们一个叫石彪,一个叫高隐鹤。

前者是因为牟斌落难而成为锦衣卫代指挥使的存在,正三品大员。后者则是突然之间从总旗变成千户的存在。

石彪是牟斌的心腹,高隐鹤则是石彪的心腹。

“休得胡言,牟帅出来了是好事,待牟帅凯旋之日,便是石某卸任之时。”石彪面露不悦之色,瞪了高隐鹤一眼。

“是是是。”高隐鹤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一样:“石帅雅量,石帅雅量。”

石彪没说话,调转马头就走。

看得出来,牟斌被放出来,这位锦衣卫代指挥使的心里,不是很好受。

这次朝廷的反应让他感到十分纳闷,毕竟前线军情紧急,而牟斌戴罪之身,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由牟斌领兵出征才对。

武定侯魏天赐的官职和勋爵都比牟斌要高,而且人家身上的军功那可都是跟着保国公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牟斌身上没有半点军功,凭什么让牟斌率军出征?

从这一动作,石彪很快分析出皇帝的意图,看来,自己这个锦衣卫代指挥使,估计是做不长了。

满怀心事的石彪回到北镇抚司值房之后便换了便装离开了北镇抚司衙门,他去哪里自然不需要跟别人报备,确定身后无人跟踪,他才钻进一条小巷子。

对于他们这种高来高去的武林人士来说,一堵墙算不上什么,翻过墙后,石彪将衣袍脱掉翻过来穿好,然后才低着头又饶了几个弯,这才进了一家不起眼的小酒肆。

“我找大人有事。”扔了一块石牌放在柜台上,石彪直接上了二楼。

那掌柜眯着眼看了看石牌,然后就将手里的事交给自家婆娘,转身进了里间。

在楼上左右踱步的石彪感到十分烦闷,这种烦闷来自于他的心神不宁。

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是不愿意出来见这个人的。但是今天,他真的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了。

604。第604章 :除掉

约莫过了两个时辰,桌上的茶壶已经被石彪喝了个干净,房门外这才响起熟悉的敲门声:“笃笃。。。笃笃笃。。。笃。。。笃笃。”

石彪一个箭步窜到门边,右手按住绣春刀,脑袋压低,声音低沉的问了句:“谁!”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我!”

随后,石彪将门打开,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之后,这才猛然将门关上。

来人坐下之后立刻开始兴师问罪:“不是说好没有特别之事不要来找我么!你如此不谨慎,若是漏了,咱们都得丧命。”

相对于来人的紧张,石彪显得十分轻松:“你就放心吧!现在京城的人自顾不暇,谁有功夫来管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内阁里面的人每天都在焦头烂额,为了就是防止被人攻讦。皇帝天天在深宫之中不曾出现,谁也不知道现在皇帝是不是活着。十二团营近半人马调离京城,带兵的可是在昭狱里面窝了数月时间的牟斌。

若不是因为牟斌带领五万京军离京,我也不会冒险来找你。”

来人皱着眉头道:“牟斌带五万京军离京,目的是什么?”

石彪摇摇头道:“这个我不知道,好像是前线的保国公写了密信回来,皇帝看了密信之后做出的决定。

那深宫之中除了御马监之外,可是还有皇帝专门培植的人,我的人进不去,东厂那边的人也没有传消息出来。

更何况现在皇帝窝在东暖阁,内阁几位要见他都很难,别说我们这些人了。”

来人眉头更加紧皱:“这是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