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262章

悍臣-第262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拿你们那位侯爷来吓唬本汗,他现在窝在京城,连个七品的小官都敢看不起他,他有什么可能来大同。只要不是他领兵,你认为就你这点兵力,能够克制我二十万草原勇士。”屠胡颇为胸有成竹,似乎这个世界上,他除了张儒之外,谁都不怕。

“貌似现在被围住的是你不是我的吧!”马璁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这新的鞑靼大汗看上去年纪不大,可他的表现实在太过冷静,一点点偶不像是被围困的样子。

莫不是,他还有什么后手没有用出来?

屠胡没有回答马璁的问话,自言自语道:“时间差不多了,该动手了。”

话音刚落,身边的阿史那心领神会,转身进入汗帐拿出牛角大号,深吸一口气之后,猛然吹响号角。

外面的马璁一听到号角暗道一声不好,立刻扬手:“进攻!”

这种时候选择撤军只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只有进攻,拿下巴图蒙克,才能让兄弟们逃出生天。

“慢着!”锋利的小刀在林克敌脸上划出一道血痕,屠胡面色狰狞的看着马璁:“你要是敢进攻,我就杀了这两万多降卒。”

“不用管我们,杀!”林克敌忍着剧痛大喝。

屠胡抬手一拳毫不留情的打在林克敌脸上:“马将军,不要试图挑战我的耐心,你们的人命如果不值钱,本汗也不会留他们到现在。”

马璁投鼠忌器,一时间进退两难。

进,林克敌等降卒必定会被巴图孟克的人杀掉;退,自己这五万人会十分屈辱的成为俘虏。之前他们加诸于那些鞑靼人身上的一切,鞑靼人都会毫不留情的换回来,甚至变本加厉。

沉思的时间不过一瞬,远处就响起了马蹄声。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敲打在每一个明军的心坎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一个军令,到底是战,还是降。

“林将军,对不起了。”马璁深深看了林克敌一眼,然后抬高手臂:“兄弟们,杀敌!”

时间十分紧迫,那些早已做好准备的明军全部有了动作,战马的铁蹄毫不留情的践踏在一干鞑靼士兵身上。锋利的腰刀挥舞着,带着血花前进着。

才一个交锋,鞑靼那边就倒下了上千人。

这还是因为王帐所在的位置是一个高坡,明军自下而上攻击有些不方便的前提下。不然,就这一个冲锋下去,战死的鞑靼士兵只会更多。

首领们纷纷抽出武器,呼喊着自己人保护自己,谁都没有注意到,屠胡和阿史那在马璁说出林将军对不起这几个字的时候,已经带着林克敌和降卒们消失在王帐之中了。

第37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3

“铿锵!”

马璁的长枪狠狠刺出,被哲科别的弯刀架住。£∝頂點小說,x。

哲科别满头大汗,朝马璁恶狠狠道:“我跟你们的张将军是朋友。”

“战争面前,没有朋友。”马璁淡淡道。

说罢,双手用力,长枪往上一提,枪尖对准哲科别的胸膛刺去。哲科别大惊失色,脚步连退,因为之前屠胡的气定神闲,让这帮鞑靼贵族全部没有骑马。

退了三四步之后,好不容易有惊无险的躲过了马璁的枪尖,他愤愤的看了马璁一眼,竟然掉头就走。

好不容易才逮住一个官职看上去不错的鞑靼将领,马璁怎肯就这么放过哲科别。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快速奔向前方,长枪再度刺出,这次的目标,是哲科别的后背。

眼看哲科别就要被刺穿,忽的,哲科别脚下一软,竟然一脚踩进一个陷马坑中。这一下,阴差阳错的救了他性命。

长枪如吞吐信子的毒蛇一般再次袭来,哲科别连滚带爬的爬出陷马坑,一个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懒驴打滚,不顾华贵丝绸衣裳上沾满草屑和泥巴,在四五丈之外爬起来发足狂奔。

他从马璁眼中看到了**裸的杀意,所以他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

一般的草原勇士,可能面对一个想要不死不休的敌人会选择殊死搏斗,但是像哲科别这种身居高位日久的人则不会。

他们明白自己的命比什么都重要,荣华富贵没了,命还在的话,他们可以继奋斗。但是命没了的话,什么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哲科别七拐八绕之后,一路狂奔的同时口中呼喊着自己的手下过来救自己,没多会,还不等马璁策马追逐,他已经躲到了十五六个鞑靼汉子身后。

马璁无奈,只能策马追上去。

然而,等他将十几个鞑靼士兵全部杀死之后,哲科别已经不知去向了。

战场上不断有人倒下,金帐这边的鞑靼士兵只有两万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再战马上的。没了战马的鞑靼士兵就像没了翅膀的雄鹰,根本就飞不了多高。就算是明军跟他们同样站在地上对打,他们也为未必是精于步战的明军的对手。

更何况有战马的配合,冲击力加上武器砍劈的力量,能够轻松的撕裂他们的身体。

草原上缺少铁器,草原人的锻造水平也远远比不上大明。

占据极大优势的情况下明军轻而易举的撕裂了鞑靼的防御阵型,来回厮杀,如入无人之境。

“保护大汗!”

“保护大汗!”

虚伪的呼喊声不短响起,没有人看到屠胡的声音,这些部落首领这才明白,自己等人竟然上了当了。

他们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汗要将自己的精锐分散出去,为什么要留下他们这些知识表面上对新大汗巴图孟克表示臣服的首领。

原来一切,都不过是哪个看上去毛都没长齐的大汗在借刀杀人。

恐惧,在瞬间占据了很多鞑靼士兵的心扉。

他们挥舞兵器的速度开始变慢,他们的眼神开始涣散,他们的脸色开始变得煞白。

任谁知道自己被上面的大人物当成了弃子,只怕心里都不会好受到哪里去。

眼前的明军悍勇如斯,以至于不少鞑靼士兵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抗如潮水一般的明军。

多年积累的国仇家恨,让明军变得极为暴虐,往往杀人的时候不确定那个人死了,他们是绝对不会离开战斗地点的。

号角声过后,双方已经激战许久,草原贵族们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了。那理应出现的援兵,并没有及时出现,好像是随着巴图孟克的消失而一同消失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降。

只要不想战死,只有投降才能换来一条生路。

有人选择顽抗到底,因为他们害怕成为明人的俘虏,害怕过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生性刚烈的他们来说,屈辱的活着,不如痛快的死去。

有人选择跪地求饶,因为他们心里的恐惧,彻底左右了他们的思绪。

还有人犹豫不定,到底是投降还是顽抗到底,他们一时间根本做不出正确的决定。

对于第三类人,马璁带领的大同边军十分生动的给他们上了一课。锋利而冰冷的钢刀划破脖颈,温热的鲜血染红大地,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

可惜错了就是错了,这世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

也许来世投生为人,他们还能记得今生的抉择,估计会选择果断一点。

选择负隅顽抗的人还是不少,毕竟这么多草原上的勇士,他们的性格大多数都是极为刚烈的。

如果站在高处看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跪在地上的鞑靼人,大部分都是衣着华贵的。而那些拿着弯刀不停跟明军对抗的,基本上都是普通人。

激战了半天时间,除了少数几个逃跑的士兵,其他人基本上都做了明军刀下的亡魂。倒是那些跪在地上的草原贵族有不少倒霉鬼,明军不会对跪在地上的人挥动武器,战马却不认识他们,直接就踩死了五六个。

激战过后,青草染血,金帐周围的土地一片暗红。明军以付出八千人生命的代价,全歼鞑靼一万八千人马,俘虏五百一十六人。

大战过后,等待食物的鹰隼和秃鹫开始在空中盘桓,这些聪明的扁毛畜生都在等待着,它们在等待那些拿着武器的两脚动物离开。

夕阳西下,残阳染红天际,就像鲜血染红大地一般随意。

马璁肩膀上多了一道贯穿伤,那是一个负隅顽抗的鞑靼士兵射出来的利箭穿透的。左手握着长枪,跟打扫战场的士兵一样,看到活着的鞑靼士兵会很心善的送他们上路。仿佛他们收割的根本就不是人的性命,而是在做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夕阳的余晖不曾全部消散,土城以北三十里位置的战场已经彻底打扫完毕,得到捷报的张儒带着三千人快速袭来,看到马璁之后一言不发的拍了拍他的肩。

马璁亦步亦趋跟在张儒身后,皱着眉头道:“老大,这事有些奇怪,本来能够捉拿那个巴图蒙克的,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带着自己的亲信心腹从地道跑了。那鞑靼大汗似乎是有意将这些人留给我们杀的,所谓的援兵不仅没来,而且好像还远遁乐。”

张儒指着战场道:“你看到了什么。”

马璁老实道:“草、尸体、战马、军人、血。”

“我看到了阴谋,看到了一出借刀杀人的好戏,看到了很多不该看到的东西。小马,你说战争,真的有那么好么?”张儒指着空中,失神道。

马璁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战争到底是不是好,我只知道没有战争,我们这些武将就没有地位可言。没有战争,也可能不会有那么多人流离失所,不会有那么多纷争。很多人希望没有战争,我也不例外。但是这个世上没有战争,好像又不太可能。”

张儒笑骂道:“行了,我只是偶尔发发感触,没想到你的感触比我还多。这场小规模的二姐出站,你还看到了别的么?”

马璁道:“二十万大军的规模,该不会是那巴图孟克想借我们的手清理门户吧!”

张儒皱着眉头道:“很有可能,这场战争只是一场闹剧,一场跟我划清界限的闹剧。”

马璁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

张儒笑了笑:“没什么意思,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吧!对了,杨荣现在还活着,你有空得去雷公山把他给接回来。”

马璁不屑道:“我可不想去他那儿碰一鼻子灰,本来他也想躲进大同府城的,可我没让,不然他也不会躲到雷公山不肯出来。

他自己怯战在先,如今又要我去请他回来,我不想去。”

张儒道:“这话你跟你爹说去。”

马璁一下就来了火气:“能不提他不?”

张儒道:“不能!”

“那我走开,眼不见为净。”马璁气呼呼的转身就走。

正好那边张安慢慢走过来,遇到马璁,后者跟他打了个招呼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闹得张安以为自己得罪了马璁。

“文轩,怎么回事?”张安走到张儒身边,回头指了指马璁离开的方向。

张儒苦笑道:“这小子还是记恨着他老爹把他发配到辽东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一提他爹的名字他就急眼。”

张安叹了口气:“少年得志嘛,难免会有些疙瘩。”

张儒笑道:“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了,今天大捷,这奏折该怎么写,还得你张大将军教教小子才行。”

张安分析道:“那要看你是打算留下马璁还是想要他死了。”

“怎么,这还有说道的?”张儒纳闷的问了一句。

“杨荣快回来了,马璁不救他,你觉得他在奏折里面会怎么写?这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咱们还有两万多兄弟在鞑靼人手里,这些黑锅,马璁不背,难道杨荣这老泥鳅会背。”张安摸了摸胡子,神色古怪的看着张儒。

第379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4

张儒摸了摸自己的脸,诧异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可跟你说,我是没有断袖之癖的。”

张安抬手在张儒肩膀上轻抽了一把:“滚蛋,老夫也没有断袖之癖。老夫是觉得奇怪,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通。”

“什么想不通?”张儒有些没摸着头脑,一脸奇怪的问。

张安道:“关于马璁的处置方法。摆明了只要杨荣不死,他定然会在奏折中参马璁一本。这次就算马璁戴罪立功,只怕这大同副总兵的位置也保不住。

哪怕马璁立功巨大,哪怕是因为他的拼死相救才保住大同和宣府边军。以后杨荣和他也注定没法共事,以杨荣的性子,只安排以后会给马璁小鞋穿。

你我的奏折里面除非是将事实写得十分曲折,并且将责任推到杨荣身上,才有可能保住马璁。这一点你都想不明白,这就是老夫纳闷的地方。”

张儒呵呵笑着,不解释也不反驳。

这就更是勾起了张安的好奇心思,死活拉扯着不让他离开,非得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

张儒反问道:“好吧!将军为马璁着想,可曾为那些被俘的兄弟想过,可曾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兄弟想过?

对,我不想马璁出事。

可能整个朝堂上除了马文升老将军之外,就我最不希望马璁出事。

但事情已经出了,不给马璁点厉害瞧瞧,他不会长记性。不给杨荣和朝廷一个交代,就算马璁的老爹是兵部尚书,那些文官也会抓住不放。

我不怕引火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