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240章

悍臣-第240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儒道:“做这件事,必须要胆大心细的人,你胆子够大,但是你心思不够细腻,你兄长心思够细腻,但是胆子不够大。相较而言,我愿意让一个心细的人去大同,至少这样不会坏事。

你们的老娘,我会让人接走,廖大,这些银子和银票,是你路上的盘缠。

廖二,你跟我走,咱们就在这里分道扬镳。到了大同之后,没有人会跟你联系,如果我需要联系你的时候,我会让人来找你。

记住,你不认识任何朝廷的人。”

说着,张儒将腰间的钱袋朝廖大扔了过去。

廖二不再言语,只是依依不舍的看着大哥转身离开,一直到背影完全消失,他才站到张儒身后。

当天晚上,那个重病在床几乎身死的老妇人得到了全京城最好的大夫救治,同时,一个陌生面孔出现在定边侯府的亲卫队中。

廖二做梦都想不到,他一次不应该出现的伸手,竟然给自己带来了这样一个贵人。而廖大也不知道,他这一去,竟然是三年。

进入定边侯府的那一刻,廖二就知道,自己彻底跟以前的生活做了了断,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写。

第346章 :新的挑战

时光似箭,一晃而过,眨眼间就到了弘治三年。△頂點小說,x。、

数年时间,边军的整顿在马文升的微风细雨下慢慢发生着变化,虽然这变化不是很大,却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边军和各地卫所吃空饷的现状。

大同白莲教基本上处于蛰伏状态,姜伟在大同发展了不少帮闲,这些帮闲散落在各地,只要有风吹草动,锦衣卫立马会倾巢而出。

牟斌掌管的锦衣卫勉强算是兢兢业业,很多以往只知道欺压良善的锦衣卫全部被清除出去,某些依靠裙带关系进入锦衣卫的人也纷纷失去了实权。

朝中有人说牟斌是要只手遮天,也有人说牟斌意图谋反,但这种声音都在皇帝朱佑樘和以定边侯张儒为首的一干勋贵打压下销声匿迹。

天津港发生过白莲教发动的叛乱,还在训练之中的水师联合天津卫联合将尚未真正成型的叛乱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在张儒的建议下,朝廷加大了对天津港和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手工业扶持,允许小手工业者进行组合。更是在朝廷的扶持下,成立了数家商号。

同时,对这些赋税相对来说要轻很多的地方,朝廷也加强了官员的管理,农业赋税减少,商业赋税却在不停增加。

朝中几位阁老将赋税的额头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让那些商人短短几年之内拥有富可敌国的家财,又能让那些人尝到甜头。

朝中一片和谐,至少在这段时间内,没几个人站出来攻讦张儒。倒是有几个跟定边侯府关系还算亲近的青年文官是不是会在朝中帮定边侯府说几句话。

这些年轻人大都是御史言官,其他文官根本就不好指摘他们。

满朝文武几乎都在等待着天津和福州那边的海商出结果,只要结果让他们不满意,他们就有把握对张儒发动攻击。

朝中攻讦的方式很简单,政治运用的方式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让对手下来,自己上去而已。不少已经将一切看得透彻的文官甚至不惜在朝堂内对张儒大肆吹捧,意图捧杀张儒。

只可惜这点小心眼根本就没让朱佑樘上心,他对张儒的信任,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了的。

当然,这也跟朱佑樘这段时间的修养有关,反正张儒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拿着穿宫牌子入宫跟皇帝聊天玩乐。有什么好的建议,他也不是自己提出来,而是通过汪直的嘴巴告诉皇帝,然后用皇帝额嘴巴告诉朝臣。

甚至有一次连内阁大学士邱濬都说:吾皇之英明,堪比唐宗。

当然,好事是朱佑樘享受,张儒自然也是要背一些黑锅的。例如朝臣之中就有人说他蛊惑皇帝,荒废朝政。

朝中涌现出不少新贵文官,其中最为耀眼的要属杨廷和。这位曾经在张儒时代的锦衣卫待过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后来被张儒强行赶出锦衣卫之后发奋读书,考取进士之后就入了翰林。恰逢宪宗实录的修订,他作为新晋翰林,得以有机会跟人老成精的内阁大学士邱濬接触。

邱濬这个老头很奇怪,有时候,连张儒这个真正的穿越者都觉得邱濬这老头比他更像一个穿越者。

老头是琼州府人,永乐十九年进士,历经成祖、英宗、宪宗三朝,而今到了弘治年,可谓是四朝元老。

可在朝廷内部,他的官职升迁速度却不是一般慢,别人从一个小小的庶吉士爬到文渊阁大学士的位置只需要一二十年,可他却足足用了一辈子。

他负责编纂的《宋元纲目》、《大学衍义补》两部鸿篇巨著张儒都有幸吧拜读过,一开始看的时候,张儒差点就把这老头当成了同一个时代的穿越者了。

要知道他的经济思想,都是十分超前的,很多东西,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难想到,可这老头都想到了。

然而,他想到的东西,在朝中却无人赞同,就算侥幸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讨论,这些理论终究无法付诸实践。

可以说,张儒的出现,让老头的某些想法和思想得到了一个实践的机会,比如说,他所主张的互市立法,就让张儒真真切切的执行下去了。

故而,朝中文武百官十之**对开海禁大加指摘的时候,唯有邱濬不动如山。

那是他的梦,只不过这个梦是经过一个后生的手来执行而已,他虽然不能明着站出来帮助,却至少也不会使绊子让自己的梦破碎。

杨廷和从进入翰林开始,就对定边侯府保持着亲近,这一点邱濬看在眼里,不曾提点,也不曾敲打。

老头已经七十岁了,很多事情他都不会去管那么多。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邱濬却对杨廷和刮目相看。

宪宗实录的撰写,是邱濬负责的,他叫了几个人帮忙,这其中,就有一个杨廷和。

本来邱濬也没盼着杨廷和等小年轻能够做出什么让他满意的事,让他们来做事,只不过是想着为朝廷培养一下年轻人而已。

但是三个月之后,当杨廷和把宪宗实录的大纲交给邱濬的话,已经到了老眼昏花地步的文渊阁大学士彻底震惊了。

他强忍住心中的震惊,不动声色的挥手让杨廷和离开,又带着海商特地供奉的西洋眼镜将书稿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之后,心中惊骇莫名。

这样一份书稿,他竟然找不到半点纰漏。

如果说这样一份书稿是一个穷经皓首埋头于故纸堆里的人写出来的,不足为奇。可这样一份书稿竟然由一个新晋翰林写出来,就由不得邱濬不目瞪口呆了。

自那次之后,邱濬对杨廷和大加赞赏,就算是跟其他几位阁老聊天的时候,对杨廷和也是不吝溢美之词。

用刘吉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不是杨廷和比邱老头的女儿要小很多,老头说不定得招个东床快婿。

这些笑料自然传到了张儒和皇帝的耳中,不过两人都没在意,只是当做玩笑而已。

杨廷和之才,张儒是知道的,不然他也不会在接手锦衣卫不久之后就把杨廷和带在身边。后来之所以把杨廷和踢出锦衣卫,不是因为杨廷和不会武功,也不是因为杨廷和不够聪明,而是锦衣卫这个平台对于杨廷和这种财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弘治三年秋,枫叶红了半个南山,站在长城上看去,就像是一片血色的树林一般,偌大个长城上,只有两人并肩而立。

一个,是权倾朝野而攻讦声遍地的定边侯张儒;一个,是体弱多病却致力于匡扶大明江山社稷的弘治皇帝朱佑樘。

“大好河山,应如是也。”朱佑樘感慨道。

他身上穿着有些厚,不过相对于以前孱弱的身体来说,他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了。这还要归功于张儒想出来的几套锻炼方法,正是因为这些锻炼方法,朱佑樘的身体才比以前要好一些了。

张儒摸着下巴道:“这恢弘的长城之下,掩埋着多少白骨,这红遍了南山的枫叶,谁又知道是多少儿郎的鲜血染就。”

朱佑樘笑道:“文轩,你一个披坚执锐的武将,怎生也开始学那些文人一般悲春伤秋了。”

张儒叹了口气,目光迷离的看向远方:“佑樘,你我兄弟二人,做这么多,为的是什么?你我君臣二人做这么多,又是为了什么?

无非就是为了太平二字而已。

你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我是匹夫,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但是天下黎民百姓,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

他们的日子应该自己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再有逼良为娼的事情发生,不再有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一个盛世而已。

我们的目的也很困难,需要一个盛世啊!”

朱佑樘满怀信心道:“文轩无需多虑,你我兄弟二人只要还活着,这大明的盛世江山,就不会远。朕相信,待你我垂垂老矣,还能来这长城上,好好看一看不再有血色的大明盛世。”

看着朱佑樘年轻而又有些苍白的脸,张儒不由有些失神。

朱佑樘抬手在他面前晃悠了好几下,他才回过神来道:“哦哦,会的,一定会的。”

别人不知道朱佑樘最后的结局,他是知道的,这位皇帝创立了弘治中兴,可是他没有来得及享受就累死了。

他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朱佑樘会不会如自己那个时代的史书所写,但是以现在朱佑樘的身体状况来看,最后的结局,多半会如史书所写。

弘治三年了,留给他们两个的时间,都不长了。

张儒沉默了一会转移话题道:“锦衣卫密探传来消息,草原蒙古鞑靼部不日将遣使朝见,请求归还鞑靼部小王子巴图孟克。”

朱佑樘眉头轻皱:“这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张儒呵呵笑道:“陛下,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些年鞑靼不曾大规模犯边,多半就是因为定边侯府的巴图孟克。说实话,臣还真不想把人还回去。”

朱佑樘道:“不还也不好,不还就等于给了他们犯边的理由。”

微风拂过,稍微有些凉,朱佑樘打了个哆嗦。张儒看到之后,拉了皇帝一把:“陛下,这个挑战就交给臣去做吧!已经消停了这么久了,再不动弹一下,京中某些人还以为臣死了呢!”

说完,他拉着朱佑樘朝下面走去。

第347章 :使节再至

下城头,已经等待了许久的宫廷侍卫纷纷松了口气,皇帝身子本来就不强悍,若是出了些什么事,他们这些贴身保护的侍卫都是掉脑袋的大罪。

朱佑樘也没再问张儒会怎么对待那些蒙古鞑靼部的使节,反正现在人都没来,他也不着急。

七日后,蒙古鞑靼部使节布洛特入京,京城鸿胪寺那边的接待规格不大,跟弘治元年的接待规模比起来,这次显得十分低调。

布洛特入京之后第一时间进宫觐见皇帝朱佑樘,朱佑樘以鞑靼小王子一事归定边侯全权负责为由拒绝见面,直接将皮球踢给了张儒。

无奈之下,布洛特不得不携礼物求见定边侯。

定边侯府,门外是三车礼品,这些礼品当然不是从草原上千里迢迢带来的,大部分都是布洛特在京城采买的。

见张儒,不过是为了让张儒松口,将鞑靼小王子巴图孟克还给他们而已。

如今的鞑靼部已经远没有了巴图蒙克在的时候那么微风,王妃满都海虽然凭借积威依然掌控者大部分的部落首领,却远没有巴图蒙克那个控制力。

很多部落的首领直接以小王子不在为由,拒绝向汗王金帐缴纳每年收成。

鞑靼虽然没有大部犯边,小规模的扰民策略依然不短,某些部落根本不用汗王金帐发出的敕令,就敢私自带着部落里的勇士掳掠边民。

只要不闹出太大的事,让明廷将小王子巴图孟克给杀了,他们就能够过上一个吃饱穿暖的冬天。

满都海害怕明廷对巴图孟克下手,一直不敢大举侵略,所以这些年,汗王嫡系部队的日子反而过得十分清贫。

好在张儒命大同榆林等地开放互市,这才让满都海不至于狗急跳墙。

对于这些番邦,张儒的态度十分简单,吃,必须要给他们吃,不然他们就会抢。但是又不能让他们吃饱,一旦吃饱了,他们就会露出自己的獠牙,让大明的边疆再起烽烟。

这个策略有好处也有弊端。

好处是这个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鞑靼诸部的发展,也为大明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坏处是现在鞑靼诸部,包括金帐嫡系之中,都有不少人对大明恨之入骨。

至于这次来明廷是不是会释放小王子,布洛特心里也没底,他要做的,就是问明廷要一个态度。

临走前满都海就跟他说过,如果这次明廷还是推三阻四不放人,那就只有用打来解决问题了。

此时布洛特站在定边侯府门外,心中忐忑不安,在等待禀报的同时不停来回走动着。

过了好一阵,那个前去禀报的侍卫才快步走出:“布洛特大人,侯爷有情。”

布洛特顿时喜笑颜开,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