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21章

悍臣-第21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室内的情况同样惊呆了姜伟等人,他们活了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金子和银子。至于那些名人书画,都被他们这些粗人下意识的忽略了。

从城里的典当铺叫了几名供奉和账房,花了整整十五天时间才将那一密室的东西清算清楚。算出来的结果,比张儒的预估要高得多得多。

黄金三万两,折合白银二十四万两;白银一百三十七万两,这都是成锭的,没成锭的不算在内;明珠七斛,合计一千三百四十四颗,折合白银二十七万四千两;精美饰品无数,估计价值在五十万两白银左右;玉佩七十九块,上好的和田美玉就有三十多块,折合白银百万两。

这不是抄家,可一下弄出近三百万两的巨款,饶是张儒自幼在皇宫长大,也不免有些瞠目结舌。这些钱,如果用在民生上面,那能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

又过了几天,在严复几次登门拜访遭拒后,张儒才带着几人去了暂时关押许宁和萧乾的大同锦衣卫千户所,当然,张儒并没有真正对他们动手,毕竟人家也是一方督抚大员,要是审出个好歹了,他也不好跟龙椅上那位交代。

看守许宁的锦衣卫校尉带着张儒出现在许宁面前的时候,许宁志得意满地道:“小子,赶紧放我出去,以前的事看在你年少轻狂的份上,本将可以既往不咎。否则…”

张儒接口道:“否则如何?是用万岁阁老来压我,还是用你书房密室里的百万金银财宝砸死我?”

许宁脸色变得煞白:“你…你都知道什么了。”

张儒淡淡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没看到,这次来就是想问问总兵大人,您那书房下面的密室里数百万两的金银珠宝,到底是从何处得来?”

“我,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休得诬陷与我。”许宁结结巴巴的否认。

事已至此,他除了否认,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同时,他也感到庆幸不已,至少张儒还没发现他埋在院子里的白银,那里面的白银数目虽然比不上密室,可却有两本要命的账本在里面。

张儒点点头道:“我说嘛,将军一年俸禄不过一千二百石,为人清廉如水,怎么可能集聚百万资财。既然将军说那些金银珠宝不是你的,那张某就笑纳了,反正都是无主之物,张某拿了也不亏心。”

许宁仿佛忘了让张儒放自己出去,连连点头:“张大人远道而来,手下兄弟又多,这点银钱,自然不算什么。”

“哎呀,将军也说本官远道而来,不知将军有没有准备礼物呢?”张儒开始明目张胆索贿。

许宁心说老子的府邸都被你给占了,人也被你给抓了,你还好意思问老子要孝敬。嘴上却说:“如今末将身陷囹圄,就是想给将军备礼,也是有心无力呀!”

张儒摆了摆手道:“无妨无妨,将军继续在这里反思,什么时候想到了礼物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再让人通知张某。当然,将军的府邸不小,张某也会自己找一找的。”

许宁下意识脱口而出:“不要…”

张儒停下作势欲走的脚步:“不要什么?莫非将军想起来了?”

许宁呐呐道:“没什么,没什么,大人慢走,大人慢走。”

第30章 :把柄

从许宁的反应,张儒笃定他一定还藏着什么东西,所以当他从千户所回到总兵官邸之后,马上就对手下人下令,挖地三尺,也要将总兵官邸所藏匿的财务找出来。

他就像是没见过荤腥的老虎一样,尝到了甜头就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

相比于大同总兵府内的热火朝天,京城万安的官邸内,此时却有两个人如坐针毡。

其中一人,自然是房子的主人万安,另外一人,却是张儒的老仇人,恨不得将其扒皮抽筋的锦衣卫前任都指挥使——万通。

万安一甩信件,对来回踱步的万通道:“你看这事闹的,我早说了那小子不是好惹的,你不信,偏要去招惹,现在好了吧!一个堂堂的封疆大吏让人就这么下了锦衣卫昭狱,一个锦衣卫千户被直接拿下,就连知府都有危险。”

万通不耐烦地道:“事已至此,现在应该想办法补救,而不是互相埋怨。”

“补救,你倒是说说该如何补救?”万安急道。

万通思忖片刻道:“边镇之兵,素来彪悍,更何况许宁在大同镇干了这么多年,总有些心腹存在的。只要许宁下令,让他那些手下闹一闹,不怕张儒不就范。”

万安道:“现在不是许宁下不下令的问题,他自己都深陷牢狱之中,如何下令。张儒心思缜密,可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万通以手抚额:“这个问题,就要拜托阁老解决了。”

万安不满地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当初是你说要对付张儒,现在连手下人都折进去了,你万指挥使都没办法,我一个糟老头子,能有什么办法。”

万通冷笑道:“莫非阁老真的如外人所说,是纸糊的不成?”

“你…”万安被气得涨红了脸,他知道有人在背后议论内阁的三个大学士,他也厚着脸皮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脸皮再厚的人,终究也是要脸面的,被万通当面说是纸糊的,万安也来了脾气:“你厉害你自己去弄,这事老夫不管了。”

大概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万通赶紧道:“阁老别生气,您也知道我这鸟嘴,说不出什么好话来。”

万安冷哼一声,却不答话。

无奈之下,万通只好抬出自己的杀手锏:“家姊的意思,这张儒去了大同,最好是不要回来,如果要回来也可以,她希望回来的人是报丧的。”

说到五十多岁依然圣眷浓厚的贵妃娘娘,饶是万安心中对万通有气,也不得不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他这阁老的位置,如果不是万贞儿争取,只怕多年碌碌无为,早就被皇帝给摘了。

大明人才济济,什么时候轮得到他来当这个首辅。

“要我怎么做,说吧!”万安没好气地道。

万通道:“军中的丘八,从来都不讲道理,只服从于对他们好的人,许宁在京中做人不错,在下面应该也会做人,只要有人煽动军心,到时候不怕那些丘八不给张儒脸色看。以张儒那火爆脾气,定然会让锦衣卫的人镇压,哼哼,死那么几个人,将丘八们的血性彻底激起来,张儒就是想收场也难。所以,请阁老休书一封,让知府严复派人挑动军中士卒的情绪,你我二人,便只需要在京城坐山观虎斗便可。”

“你确保此事万无一失?”严复可是万安的弟子,他这做老师的逢年过节没少收弟子的孝敬,自然要为弟子想一想。

万通拍着胸脯道:“这事绝对可以做成,阁老难道连我都信不过了。”

思忖再三,万安命人送上笔墨纸砚,当场休书一封给严复,言辞极为激烈,几乎把张儒形容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

为了调起严复的积极性,他还在信中隐晦表示,如果这事情办好了,他会让严复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是什么概念?

那意味着从一个知府一跃而成封疆大吏,正三品的官是跑不了的,知府不过四品,巡抚却有三品。而且巡抚大多都是中央直接任命,万安承诺严复当山西巡抚,还怕他不卖力为自己做事?

信件通过驿站送出去,用的却是万安自己的人,这信如果落在有心人手里,只怕一个鬻官卖爵的罪名就逃脱不了。

皇帝虽然不怎么过问政事,可却有自己的逆鳞,伺候了朱见深几十年的万安最清楚不过,谁如果触了皇帝的逆鳞,下场可不只是掉脑袋那么简单。而很不凑巧,鬻官卖爵,正好就是皇帝的逆鳞之一。

他不太认同万通的某些做法,他认为对付张儒最好的方法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可惜,万安习惯了用阴谋诡计,没有听从他这个当朝首辅的建议。

三天后,收到信件的严复果然被巡抚的高位弄得失去了分寸,连考虑的时间都没给自己留出,就马上派人去了大同边军驻所。

大同西北五里的大营内,大同卫的士兵忙完一天的训练,拖着疲惫不堪的躯壳正准备回营房休息,突然军号声想起,他们不得不带着一身臭汗匆忙赶到校场集合。

有人不免怨声载道:“什么情况,老子忙了一天了,休息的功夫都没有。”

说话的人在军中有些威信,看穿着应该是军官,四周附和的人不少。

这可急坏了严复的师爷,这个干瘪清瘦的小老头一辈子都没怎么跟这些不讲道理的丘八打过交道,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到副总兵杨荣身上。

只可惜,这杨荣一直觊觎大同总兵的位置,巴不得许宁死在锦衣卫昭狱之中,明知严复这个知府和许宁一个鼻孔出气,哪里还肯帮师爷说话。

求助未果,师爷清了清嗓子,声嘶力竭地道:“京城来信,当朝内阁大学士万大人肯定了你们为国浴血的功绩,可是大同奸人当道,总兵被抓,群龙无首,还望诸位能够同心同力,共抗鞑虏。”

“切,总兵被抓了干老子鸟事,老子半年没发过军饷了,口袋里穷得布擦布,少跟老子说那些虚的,那什么鸟阁老如果真体恤咱们这些提着脑袋过日子的粗汉子,就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至少让兄弟们死之前能吃顿好的。”又是那个埋怨的军官高声吆喝。

师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个…这个…只要总兵大人出来,定然会为你们补发军饷的。”

那汉子跳脚大骂:“放你娘的狗臭屁,就是因为许宁那老匹夫老子才没军饷,老子还盼着他出来作甚。他麾下的亲兵一个个都是满脑肥肠,军饷也是我们的双倍,而且还他奶奶的按时发了。到了老子们这里,他许宁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当老子们好欺负不成!”

大同卫中不少都是北方汉子,其中也有不少是陕北人,他们性子十分火爆,在那汉子的煽动下,竟然有冲出去暴走师爷的趋势。

杨荣干咳一声,低喝道:“都他娘的想造反不成!没看见师爷是个文弱书生么,你们这样,要是吓死了师爷,别说军饷了,脑袋都得搬家。”

下面被挑起情绪的不在少数,其中一个看上去老成持重的中年军卒乜着眼道:“那师爷倒是给咱们一个说法啊!我们也不是后娘养的,一个个养家糊口,靠的就是这点军饷,没了军饷,您让咱们怎么活?”

这闹剧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新的闹剧出现了。

许宁也不是一事无成之辈,军中自然有为他说话的人,在这些陕北汉子的口诛笔伐之下,马上就有许宁的亲信跳出来:“许总兵平日待咱们不薄,军饷的事也是户部拖欠,总兵大人自己都没拿到粮饷,此事怪不得总兵大人。”

煽动对立情绪的只是极少数,为许宁说话的也只是极少数,其余的大多数都是保持中立的立场。听那人这么一说,大家伙觉得这话似乎也有道理,至少大同卫在许宁治下三年,还不曾有人因为犯了军法被剁掉脑袋。

风向忽东忽西,杨荣也不好掌控,干脆闭上嘴一言不发,任由师爷满头大汗的看着下面的士兵。

这些士兵只是大同卫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军的一部分。中军之中尚且有士兵对许宁表达不满,就更不要说其他部队了。

一时间,两边人忘记了身体的疲倦,相互骂开了。一直骂了有半个时辰,双方的人接近筋疲力尽,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女性的粗俗语言这才消失一空。

师爷一看,并没有辩出个谁是谁非,心道一声:糟了,知府大人交代的事情没有办妥,那这次来不是白来了。

趁着那些军卒还没有一哄而散,师爷赶紧大声道:“诸位军爷,现在最重要的是营救许总兵,只有许总兵出来了,一切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杨荣皱了皱眉头,微眯的双目猛然睁开:“都散了吧,明日点卯,有不到者,军法伺候。”

师爷急了,一把抓住杨荣:“杨将军,你这…”

杨荣瞥了他一眼:“回去告诉你们严大人,下次要玩心眼,让他自己来,你一个小小的师爷,不够格。”

第31章 :哗变

浪费了不少唇舌,却被杨荣轻飘飘一句话带过,师爷心中别提有多憋屈了。可面对的是一个只讲一点点道理的武夫,他也无可奈何,只好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去复命。

得知师爷没有把事情办好,严复非但没有怪罪师爷,反而安慰他道:“没事,只要那些人知道了就行。”

姓刘名敞字甫青的年迈师爷险些给严复跪下了,入幕多年,这还是东家头一次这么通情达理。

却说士兵们各自分开之后,有人回到营地擦了擦身子等着开饭;一帮陕北兵却一直都在埋怨,那为首的校尉深知一拳将营房内的桌子砸了个对穿;还有人,却悄然聚集到一起,暗中准备起来。

翌日,点卯之时,中军五千士兵整整少了一千二百人,杨荣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没想到自己三令五申之下,竟然还有人敢点卯不到。

仔细一看,没来的人不正是昨日那些为许宁说话的么?

霎时间,他的心情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