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悍臣 >

第187章

悍臣-第187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问继位以来兢兢业业,夜以继日为大明江山社稷谋福利,可是没想到因为海禁一事,在朝臣的心里,竟然跟昏君差不多了。

就在这一刹那,朱佑樘感觉以前自己做得一切都是徒劳。似乎不管做出什么,只要稍微不如这些文官的意了,他们就能把你当千古难得一遇的昏君对待。

汪直连道:“陛下息怒,此事,臣可解决。”

內宫太监之中,除了他汪直敢在皇帝面前自称臣,哪怕是怀恩都不敢。

朱佑樘言语中依然带着火气:“怎么解决,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过,莫非真要朕将文轩给砍了才能罢休!”

皇帝根本不知道汪直进京的真正用意,更不知道汪直跟张儒暗通曲款。不过汪直进京以来,倒是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帮手,很多覃吉处理不了的事,他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也是看在他的能力上,朱佑樘才勉强留下汪直。但是暗地里,他一直都提防着这位成化朝曾经扰乱朝纲的大太监。

汪直做了个杀头的手势:“打不得骂不得,杀鸡儆猴却要得。”

朱佑樘很不耐烦地道:“汪直,别把你以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作风弄到朕这里来。你还想让文武百官对你攻讦一次,还想回南京当你的镇守太监不是。”

一直以为汪直是因为自己才再次进京的覃吉也忙不迭道:“汪公公就别惹陛下生气了,这事,真急不得。”

这覃吉也是跟在朱佑樘身边的日子太长了,除了对张儒狠辣,其他事情上他是能有多仁慈就有多仁慈。就拿萧敬这样的手下来说,要搁刘瑾、汪直手中,只怕早就卷铺盖滚蛋了。可偏偏在他手下,只是挨了一顿不轻不重的骂。

汪直却把覃吉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陛下,若是不能为陛下分忧,臣进京又有何用。”

“行,你要替朕分忧,想办法把那帮大臣全给朕赶走,不能伤不能杀,你要是能骂得过,尽管骂。”朱佑樘也是急了没办法,直接将事情交给了汪直。

“臣领旨。”汪直毫无惧意,拱手之后慢慢退出了乾清宫。

等汪直走了好一会之后,朱佑樘才想起这位当初在成化朝是怎么杀人的,立刻对覃吉道:“马上带人过去看着汪直,别让他把大臣们给打杀了。”

覃吉也是大惊失色,汪直可是通过他举荐才重新回来的,如果第一件事就没办好,不说朱佑樘会不会问罪于他,至少一个识人不明的罪状是少不了的。

跟一帮擅长打嘴架的文官扯嘴皮子,他可不认为自己有这个本事。

没一会,他便带着几个心腹屁颠屁颠朝汪直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等覃吉气喘吁吁到达午门的时候,刚才还呼啦啦跪着的三百号人少了一半多,只见汪直撅着屁股不停的在一个个官员耳边说着什么。那听他说话的官员马上就会脸色大变,然后灰溜溜的离开,连跟同僚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覃吉心中疑窦丛生:这都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这几年汪直在南京修生养性,这脾气也改了不成?

汪直能够兵不血刃的劝走一帮文官,他自然懒得打扰,等到跪在地上的文官只剩下三五几人之后,汪直直起身子拍打后背,覃吉这才走过去试探性问道:“这怎么回事?”

汪直一脸神秘:“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覃吉面露不悦:“连咱家都说不得?”

汪直笑嘻嘻道:“覃公公见谅,到该说的时候,汪某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公公。”

问了好几次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覃吉只好带着满肚子疑惑回到乾清宫跟朱佑樘报备。

第270章 :造船练兵1

得知汪直非但没有打那些文官,反而轻描淡写就解决了一场示威性静坐,朱佑樘大奇,马上找汪直问话。

可这汪直胆子也不知怎么就那么大,不管皇帝怎么问,他都是打死一句话:不知道。

朱佑樘没法,只好让他去忙自己,跟覃吉一样,带着一肚子疑问开始批阅奏折。

北镇抚司内,牟斌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午门那边的消息,同样对汪直十分提防的牟斌也不清楚汪直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去找张儒汇报情况。

今日正好张儒在北镇抚司坐镇,他敲响值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进之后,这才推门走进去。

“大人,因为昨日大人提议开海禁之事,今日有三百文官静坐午门之前,不过不到一个时辰,就被东厂提督汪直一个个劝了回去。”牟斌低声道。

张儒闻言放下卷宗,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笑:“哦,这汪直从南京回来,转了性了?”

“属下不知。”牟斌淡淡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忙你的去吧!”张儒没有再问其他,温和道。

牟斌退出值房后,依旧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命手下人多盯着点汪直的动静,以便锦衣卫做出反应。

门一关,张儒捂着肚子笑了起来,不过他没敢出身,他跟汪直之间的协议,至今为止只有他和汪直知道。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倒是知道,昨天夜里汪直连夜从北镇抚司这边拿走不少官员的黑材料,感情就是为了这么对付那些官员的。

仔细想想,他觉得汪直的做法还算妥当,现在的确不是对那些文官大开杀戒的时候,毕竟,现在的汪直还没有取得朱佑樘的信任。一旦汪直大开杀戒,只怕他再次贬谪是轻的,脑袋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

憋着笑了一阵之后,将放在卷宗下面的一封信拿出来,仔细用火漆封好之后,让范统交了个心腹进来交代了几句,一回头就看到牟斌带着疑惑的目光。

张儒干笑着解释:“大同那边白莲教又闹腾起来了,这次声势不小,先让他们闹着,等腾出手来再收拾他们。”

这事牟斌有耳闻,知道的情况却不是很详细,在对付白莲教一事上,一向都是张儒独揽大权。

“大人还是让下面的人看紧些,免得闹出大乱子。”牟斌不无担心地道。

跟白莲教交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那群地老鼠每次都是锦衣卫大队人马一出现他们就溜了,人一走,他们又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了。

不仅张儒拿白莲教头疼他,牟斌也拿白莲教头疼。

张儒轻松道:“没事没事,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小杂鱼而已,现在还不用收拾。”

牟斌也不再说什么,这种事,他从来都插手不上。

将桌案上的卷宗草草看了一遍之后,张儒便出了北镇抚司直奔宫里。

午门外跪着的官员早已不知所踪,在大部分人被汪直劝走之后,剩下那些人也觉得没什么趣味,干脆就直接离开了。

畅通无阻的进宫,朱佑樘正在批阅奏折,桌子旁摆着一个箩筐,凡是弹劾张儒开海禁一事的奏折,都安静的躺在箩筐里。

和成化朝不同的是,朱佑樘不管什么奏折都会亲自批阅,这位大明中期难得的明君,是绝对不愿意将全力下放到身边太监手中的。

就算有时候奏折实在太多需要司礼监的人帮忙,他也会时不时让人将准备扔掉的奏章拿过来瞅一眼,确定没有疏漏之后,才会让人再次将那些废弃奏折拿走。

“陛下,忙着呢!”有穿宫牙牌在手,守卫深宫的禁军又都是出身锦衣卫,张儒畅通无阻的进了乾清宫。

朱佑樘放下朱批,揉着眉心道:“还不是你给朕找的麻烦,你自己看看,你在他们笔下都成什么人了。”

说着,抬腿踢了一脚身边的竹筐。

张儒看都不看竹筐里的奏折,笑嘻嘻道:“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朱佑樘翻了个白眼:“这大明敢给你定罪的人,现在还真没有。行了,有事就说,没事别来烦朕,看见你就来气。”

皇帝闲话家常般的语气让覃吉心里滴血,他伺候了朱佑樘这么多年,离开东宫之后,皇帝跟自己说话的时候还从来没这般随意过。

张儒一本正经道:“陛下,臣就是来请罪的啊!”

朱佑樘端起桌上的参茶喝了一口:“你倒是给朕说说,你来请哪门子罪。”

张儒道:“臣已命人赶赴天津准备造船事宜,去辽东购买木料的人也到了路上。现在就差一道圣旨,招募水师了。”

朱佑樘一愣,随后马上就明白了:“感情你就是来跟朕打个招呼的,哪里像是来请罪的。”

张儒笑道:“前面两件事,自然是需要向陛下请罪才行,至于第三件事,那就是找陛下请旨了。”

训练水军,招募人手,这不再九边总督的权限范围之内,饶是在文官眼中权倾朝野的张儒,也不敢不经过皇帝同意就直接招募。

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银子,还有皇帝的面子。

如果藏着掖着,随便一个人弹劾他拥兵自重,他这颗脑袋就得搬家,皇帝护着都没用。

再说了,皇家向来无情,对自己亲兄弟下手的皇帝比比皆是,哪怕他遇到了大明朝唯一一个真正骨子里仁慈的皇帝,这种关系到军力的事,他也必须先报备再做事。

朱佑樘站起来走到张儒面前,神色有些沉重:“真有把握?”

张儒摇摇头:“没把握,但是必须要先做才行。趁着这些人还没反应过来,先把人安排下去。等做出成绩之后,自然就能塞住悠悠众口。反正也不浪费国库的银子,更不需要陛下的内库掏银子,亏了算我的,赚了咱俩对半分。”

朱佑樘苦笑道:“听你那日在朝堂上说什么都是内库出,可真把朕吓得不轻。”

张儒嘿嘿一笑:“陛下您那钱袋子里的钱差不多都被梁芳折腾干净了,臣怎么还敢问陛下要钱。陛下放心,只要水师一操练出来,不用一年,第一趟出海就能提上议程。到时候过几个月就能拿一笔钱回来贴补家用,何乐而不为。”

见他说得越来越没边了,朱佑樘收起戏谑之心,正色道:“文轩,你知道朕要的是什么。如果单单只是要银子,朕不会同意开海禁的。”

皇帝都认真了,做臣子的要是还吊儿郎当,那就有点目无君上了。张儒也正色道:“陛下,不管是对付鞑靼还是对付辽东那边的胡人,都是需要银子的。打仗,没有银子咱们就只能劳民伤财。

一旦海禁能够带来收益,那么大明要打仗,就算不用户部出钱,陛下的内库也能满足一场十万人以下的战役。

到那时候,咱们轻徭减赋,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轻松,就不是梦想了。”

“要成事,有很多要做的。”朱佑樘慨叹道。

张儒眼神凝重:“是啊!但是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成,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两人旁若无人的交谈,将一旁的覃吉吓了个半死,这些都是不能宣之于众的秘密,却被自己给听了去。

皇帝倒是仁慈,不至于一怒杀人,那张儒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正准备悄悄逃开,眼睛只顾着观察两个年轻人的动作,却忘了看身后。脚不小心碰到花盆,砰地一声脆响,直接将两人的目光都给吸引了过来。

看他那惶恐的模样,朱佑樘哑然失笑,张儒则目露凶光。

察觉到张儒眼中的杀意,朱佑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了文轩,别吓着老伴儿。咱们说的话,他又不会说出去。”

张儒冷冷的看着覃吉,一字一顿道:“今日我与陛下所言,若是在外边听到半句风言风语,我第一个进宫杀你。”

这种场合,一个臣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而皇帝竟然没有生气,古往今来,怕也只有这对君臣了。

朱佑樘十分认真地道:“老伴儿,今日朕与文轩所言,兹事体大,切勿外传。”

覃吉赶紧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奴才省得,奴才省得。”

磕了十几个头之后,朱佑樘才一把将他拉起来:“好了好了,没有问罪于你的意思,只是要你不要到处乱说。”

安慰了覃吉几句,朱佑樘转头对张儒道:“文轩,大胆去做,朕支持你。圣旨待会让怀恩给你送过去,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不过人不能弄太多了,免得被有心人知道,再参你个蓄养私兵的重罪。”

张儒点了点头,拱手告退:“臣多谢陛下好意,臣告退。”

转头的那一瞬间,冷不防看到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张儒有多嘴了一句:“陛下,还是不要太劳累了,身体要紧。”

朱佑樘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表面却不动声色:“没办法,你都不怕把自己放在千古罪人的位置上了,朕要是不理朝政,咱们的梦想只怕下辈子都玩不成了。”

张儒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转脸,眼眶已红。

他记得这位大明中兴之君,似乎只活了三十多岁。如今,他只盼着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到来,能让朱佑樘多活几十年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那么迫切的要求开海禁,那么迫切的准备造船的原因。

第271章 :造船练兵2

天津,还只是一座小土城,城墙都是用糯米汁兑着黄土夯击而成的,高不过一丈,厚不过半尺。

这样的城墙别说抵御鞑靼的铁骑,就是抵挡一般的山匪流寇都是个大问题。好在天津很穷,穷得那些只能靠水吃水的渔民都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