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箭神 >

第74章

大汉箭神-第74章

小说: 大汉箭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啸吃了一惊,郡都尉是会稽最高军事长官,他身边至少有两百以上的亲卫营,要想接近他可不是容易的事,更别提射杀他了。桓远的射艺是高明,可是百步以外威力大减,怎么可能射中重重保护下的郡都尉?

梁啸刚想再问,秦歌摇摇头。“路上再说。”

梁啸心中大疑,却不好多问。这里除了他和秦歌,只有卫青和另一个郎中,秦歌想要瞒着谁?

过了一会,郎官在老汉的帮忙下借来了一辆牛车,在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然后将梁啸和卫青放了上去。秦歌和两个郎官骑马扈从,匆匆赶向吴县。

上了路,两个郎官骑着马,一前一后的警戒,除了驾车的百姓,只有秦歌在侧,秦歌这才开了口。

“为了救你,李椒和严大人吵起来了。李椒要亲自带人找你,严大人不同意,要李椒对付桓远。李椒使气,一时疏忽,田都尉中箭身亡,严大人也挨了一箭,险些丧命。严大人伤了面子,失言辱及李将军,说他教子无方,教出来的三个儿子一个都不如你……”

“我……去!”梁啸不由自主的爆了粗口。严助这张臭嘴,打击面还真是大啊。李家父子一向自负,听了这话,李椒不是来和他拼命,就是去和桓远拼命啊。梁啸突然打了个激零,意识到大事不妙。

“李椒找我师傅去了?”

“嗯。”秦歌点点头。“李椒一怒之下去找你师傅单挑,去了就没回来。未央郎们火了,说严大人逼死了李椒,拒绝出战。严大人无奈,只得派我来寻你,希望你能回去安抚未央郎,救回李椒,至少……找到他的下落。”

梁啸趴在稻草中,脑子里也乱得跟一团草似的。严助和李椒都是成年人了,怎么跟小孩子似的,一个口不择言,一个冲动冒失,不计后果。现在好,内忧外患,全凑到一起了。

我回去有个毛用?别说我受了伤,就算没受伤,我也对付不了师傅啊。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百七十名后羿营箭手,那可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啊。我刚刚射死他们十几个袍泽,看到我,他们不得扒我的皮?

严助,你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第150章小人之心

梁啸累了一天,身上的伤疼得他筋疲力尽,又喝了不少酒,如今遇到了秦歌等人,安全总算有了保障,精神放松了不少。躺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仰面看着漆黑的夜空,困意如潮水般的涌来,直欲将他淹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睡不着,脑袋晕乎乎的,眼皮像压了磨盘一般直打架,可他就是睡不着。似乎总有什么事,在阻挡他进入梦乡。

梁啸昏昏沉沉,辗转反侧。

“伤口又疼了?”刚刚还在打鼾的卫青翻了个身,一手枕在头下,一手伸了过来,摸了摸梁啸的额头。“看起来应该没事了,是不是紧张的?”

梁啸闭着眼睛,痛苦不堪。“不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劲。”

“我也有这种感觉。”卫青闷闷的说了一声:“也许是因为闽越势众,我们还没有安全吧。”

梁啸随口应了一句,过了片刻,他突然睁开了眼睛,翻身坐起,扯动了伤口,顿时疼得闷啊一声,冷汗涔涔。在牛车前引路的秦歌听了,放慢了脚步,举起火把,俯下身子,打量着梁啸。

“怎么了?”

梁啸顾不上伤口,他急急的说道:“秦兄,你护送大人回城后,有没有听到什么对大人不利的风言风语?”

秦歌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有一些,不过我不太听得懂本地土语,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

梁啸连忙让秦歌将那两个未央郎叫来。秦歌不解其意,不过还是照办了。未央郎一来,梁啸就急急地问道:“你们赶到吴县之后,有没有人问起严大人的下落?”

两个未央郎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梁啸的额头冷汗涔涔。“那李椒是怎么说的?有没有为大人掩饰?”

未央郎咧了咧嘴,似乎觉得梁啸的问题有些奇怪。他们奉命护送严助,但严助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呼来喝去,没少使唤他们。李椒积了一肚皮的怨气,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为严助掩饰。

一看未央郎这副表情,梁啸立刻明白了。严家虽然是吴县大户。但严助本人却不是什么有钱人,从王兴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在乡人中的声誉很一般,家庭情况也不怎么好。持节还乡,是他荣归故里的第一步。他一直很为此得意,因此还在江都特地多呆了两天,享受江都王刘非对他的款待。

可是,还没回到吴县,他就在望江驿被劫持,摔了一大跤。一般来说,出身不好的人都会有点自卑,特别怕人看不起他,说他的不是。严助丢了这么大一个面子,他能不急眼?

在望江驿的时候。他为什么一定要严助整理一下衣冠,正步出场?就是要维护他尊严,别让那副衰样落在别人的眼中,以免留下后患。在岛上的时候,严助那么配合,未尝不是因为体谅到了他的用意而对他产生了好感的缘故。

可是李椒显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到吴县之后,很可能有意无意的把严助被劫的真相透露了出去,甚至还有可能添油加醋的调侃了严助几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如果落在与严助不对付的人耳中,那问题就大了。

一心想在乡人面前露脸的严助如果受到了讥讽,能不恼羞成怒?

在吴县乡人面前受辱,很可能会提醒严助。在家乡丢脸。最多也就是丢脸而已,其他的没什么损失,可如果这样的事传到京城,传到天子耳中,他的前程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要想把这些事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必须将知道这些内幕的人收拾掉。

刺激李椒。恐怕就是借刀杀人的第一步。李椒和他比箭都没能赢,还能赢师傅桓远?

除了李椒之外,最清楚严助当时狼狈模样的人是谁?他,卫青、秦歌。

他们三个人现在就在野外,而闽越的贼兵正在四处打劫,万一发生遭遇战,他们凶多吉少。

梁啸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否则,以现在的紧张局面,严助再书生气,也应该知道把秦歌这样的剑术高手留在身边,而不是派出来找他。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严助可不是什么道德君子,他是朝秦暮楚的纵横家,指望他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受了污辱还一笑而过,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才是他最可能的反应。

事实上,这可能也是绝大多数汉人的选择。区别只在于是直接提着刀上门砍,还是用计谋。

“哪里的越贼比较少?”

“你说什么?”秦歌还没会过意来,他的智商显然不如他的剑术。

“我说,我们这么走太危险了。一旦碰上劫掠的越贼,我们寡不敌众,很可能会遇到麻烦。你们马快,可以走,我们怎么办?”

秦歌一愣,也紧张起来。之前他们三个人乘马而行,就算遇到数量占优势的越贼,打不过还可以跑。现在多了梁啸、卫青这两个重伤员,他们快不起来,一旦被围,很可能全军覆没。

“那我们怎么办?”

梁啸转身对赶牛车的汉子说道:“别急着去县城,先离越贼远一点,到他们最不可能去的地方去。”

汉子应了一声,拉着老牛,向北走去。闽越人是来劫掠,他们不会去没有人家的荒地。他是本地人,自然清楚哪里最安全。

秦歌意识到了危险,一边嘱咐两个郎官灭掉火把,小心戒备,一边问梁啸。梁啸也不客气,把自己的担心说了一遍,最后强调这只是自己的猜测,并不一定就是真相,也许严助没有他想象的这么恶劣。这两句话无异于火上烧油,秦歌气得脸都变了色,卫青虽然没有说话,却也意识到其中的凶险,眼角一阵阵的跳动。

梁啸躺在牛车上。他猜到了暗藏的杀机,反而轻松下来,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梦到了严助,梦到了桓远,还梦到了刘陵,更让他意外的是,他居然梦到了江都王刘非。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在眯着眼睛,看着远处初晨的阳光,一时出神。

他和刘非见过几面,但除了刘非对他这个出自广陵的少年有所好感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刘非在他的梦里出现,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阿啸,天快亮了,现在怎么办?要回城吗?”

梁啸正准备点头答应,突然灵机一动。“不,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下。”梁啸坐了起来,挠了挠头,从粘腻打结的头发里捏出一个虱子,很自然的用指甲掐死。听着那清脆的“咯嘣”声,梁啸不禁感慨起自己的入乡随俗。十天半月不冼头也就罢了,居然还长了虱子。更夸张的是,他居然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秦兄……”梁啸看着指甲上的血和污垢,心有所动。“请严大人悄悄的来一趟,我想到了一个破敌之计,想和他商量商量。”

第151章有毒妙计

半个时辰后,严助带着四个郎官匆匆的来了。

他行色匆匆,面色平静,看不出有任何心虚的模样。不过,看见梁啸、卫青二人重伤,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关心,一切都很正常。

梁啸没下车。他现在是重伤员,可以享受重伤员的待遇,不需要向严助行礼。

“梁啸,你有什么破敌良策?”严助跳下车,走到牛车前,看了卫青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在梁啸的脸上。

“大人,田都尉受袭身亡之后,损失不小吧?”

严助点点头,沉默不语,眼神中却露出几分焦虑。他奉诏持节会稽,不仅仅是调停,而是要击退闽越,彰显朝廷的尊严,可是现在形势严重,能不能守住吴县都是未知数,更别提将闽越赶出会稽郡了。

若非如此,他又怎么可能亲自出城来见梁啸,而且只带了四个郎官。在闽越几乎将吴县周围的乡里劫掠一空的时候,轻行出城无疑是冒了很大危险的。

“严大人,闽越本来就人多势众,再有了我师傅和他的后羿营,奇正相倚,如虎添翼,仅凭会稽一郡,恐怕力不从心。”

严助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但是眼神却缓和了些。梁啸当着卫青、秦歌等人的面说这些话,其实是为他开解。就算将来任务失败,卫青、秦歌也会将这些话传达到天子耳中,可以为他减轻责任。

梁啸就是梁啸,虽然也是武人,可是和李椒等人一比,他聪明多了。

“要想破敌取胜,首先要增兵。”

“哪来的兵?”

“有两个办法。一是征召所有的男丁。现在闽越人四处劫掠,百姓为守护家园而浴血奋战。只是分守各里,兵力分散,又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发挥不出作用。将他们集结起来,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

严助点了点头,又道:“计是好计,只是恐怕还不太够。特别是兵器甲杖的前期损失太大,供应现有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很难再供新集结的士卒。”

“大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持节去江都、广陵募兵。”

“到江都、广陵募兵?”严助愣了一下,眼神中有些异样。

梁啸笑了笑。又说了一句:“如果可能,大人不妨请朝廷下诏,调江都王助阵。江都王勇力绝伦,麾下又有精兵近万,他如果参战,可以极大缓解会稽兵力不足的问题。”

严助转着眼睛,犹犹豫豫的说道:“江都王勇则勇矣,调他参战,恐怕……不太合适吧?”

梁啸知道严助心动了,只是还需要一个更好的理由。他在江都停了那么多天。江都王天天陪着他饮宴,最大的可能就是想争取一个出兵参战的机会。刘非是个标准的好战分子,只要能让他打仗,他什么都愿意干。

“大人,朝廷分封诸侯王,不就是为了藩卫朝廷吗?如今边郡有乱,征调江都王平叛,对朝廷来说,可以减少开支,对江都王来说。也是给他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严助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梁啸说得头头是道,却把他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中。梁啸只是一个郎官。他可以提建议,但是没资格上书。上书朝廷的事,只有他严助可以做。做成了,梁啸有功,做不成,梁啸无罪。

可是。他又不能一口拒绝,当着这么多郎官的面,如果他斥责梁啸胡说八道,那将来任务失败,天子动怒,这些人说不定就会将梁啸的建议转达到天子面前。到了那时候,天子会怎么想?

他也许会觉得梁啸的建议还真有点道理呢。

可是,征调江都王刘非参战和朝廷压制诸侯王的既定政策相违背。就算成功了,将来被人问起,他严助也难辞其咎。朝廷那些大臣可不管什么会稽郡的安危,对他们来说,宁可丢了会稽,也不能让江都王坐大。

这是一个坑啊。严助再次打量着梁啸,在为难的同时,心里升起一阵凉意。这小子是不是太阴险了,居然提出这样的建议?我是听他的,还是不听他的?

“容我思量思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