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箭神 >

第43章

大汉箭神-第43章

小说: 大汉箭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这么想。可是盖侯府找上门来,要我一个月内交出十匹锦,这显然是在刁难我啊。”梁啸无奈的说道:“况且,家母如今目力不济,已经不能织锦了。”

东方朔将最后一口肉塞进嘴里,又灌了一大口酒,这才用袖子一抹嘴角。“你别急。这事有点蹊巧,盖侯虽然富贵,却不像武安侯一般凶恶。也许是有人欺你不熟悉长安的形势,借盖侯之名吓唬你。”

梁啸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那当然再好不过。以他的身份,真要和刘彻的舅舅结下了梁子,以皇太后那护犊子的性格,他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如果只是有人假借盖侯之命,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秦歌主动请缨,问清了那人的相貌,要去打听此人的真实身份。梁啸说了相貌,却不知道秦歌怎么才能找到这个人。长安城内外几十万人口,这人长得又没什么特色,他讲得再细致,毕竟只是描述,秦歌能凭这几句话找到那人?

秦歌笑而不答,和庞硕一起转身去了。东方朔安慰道:“你不用担心,秦歌平生最仰慕的人就是一诺千金的季布,他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有办法找到。他和长安城内外的游侠儿很熟,消息来源很多。”

梁啸松了一口气。他想了想,又道:“东方兄,有事么?”

“你想干嘛?才吃了你一顿饭,你就准备讨债了?”

“我想去一趟淮南王邸,又怕学问不够,被人嘲笑,拉上你做伴,万一有人要讨论学问,也好挡一挡。”

东方朔连连摇头:“你到淮南王邸干什么?要想以后当官的话,最好不要和诸侯王走得太近。”

“找邓国斌商量点业务。”

一听邓国斌三个字,东方朔立刻来了兴趣。他吩咐胡细君自己回去,然后拖着梁啸直奔车马肆,一边走一边对梁啸灌输道:“老弟,既然你有心仕途,有些事,你就要听我几句劝了。这仕途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他至少得是士,你知道什么叫士吗?”

“士农工商,士乃四民之首。”

“错。贵族以血统胜,农工以力胜,而士以才智胜。士乃劳心之人,岂可与庶民同列?所以嘛,士,衣当有冠,食当有鱼,居当有屋,行当有车,缺一不可。你要去淮南王府,岂能无车?”

“等等。”梁啸连忙拽住了东方朔。“我不乘车,我有马,李当户昨天刚送了我一匹马。”

“那我呢?”东方朔反问道。

看着理直气壮,一点也不觉得惭愧的东方朔,梁啸忽然有一种掉进陷阱的感觉。只要还住在这里,估计是甩不开东方朔这个牛皮糖了。早上才借了三千,现在又要买车,这货是把我当大户了啊。

梁啸要想拒绝,转念一想,又笑了。早上东方朔刚提醒他注意长安的权贵,话音未落,盖侯府的人就上门找麻烦。这货要么是早就知道什么风声,要么是聪明到了绝顶,有了直觉。想想这货在皇宫大殿上撒尿都没事的生存本领,要想在长安混,有这样的一个朋友绝对是有益无害,求都求不来啊。

如今他主动送上门来了,自己还要往外推,那不是傻吗?花点钱算什么。

“行,买车!”梁啸主意一定,不再犹豫。“还要买什么,一并说了吧。”

东方朔哈哈大笑,用力搂着梁啸的肩膀。“我就喜欢你这样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把钱财看得太重。”

“东方兄说得有理。千金散尽还复来,会花钱才会挣钱,万贯家财,不如一醉尽欢。”

“然!”东方朔眼睛一亮。“老弟,我没看错你,你果然是有慧根的。虽不能为文,却时有妙语。这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果然妙极。”

梁啸笑而不语,心道这样的妙语我多着呢,你以后就慢慢惊讶吧。他转身对荼牛儿说道:“牛儿,你回去拿钱,把所有的钱都拿来。”

荼牛儿有些犹豫,东方朔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这么大一笔生意,等货送上门给钱也不迟。谁会带着这么一大笔钱乱逛,乡气!”

迟钝如荼牛儿也听出了不祥之意,东方朔这是要将梁啸那点钱花光才甘心啊。他连连给梁啸使眼色,梁啸却打定主意,非要看东方朔怎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就听东方兄的。”

东方朔领着梁啸进了市场,大肆采购,不仅买了车,买了马,还替梁啸、荼牛儿各买了一口剑,按他的说法,梁啸要入仕,必须要有剑,荼牛儿这么好的武艺,如果没有剑,也与身份不符。你看满街的游侠儿,有哪个不带剑的。再者,拳脚再好,上阵厮杀也要用武器,总不能赤手空拳的与人厮杀。

除此之外,东方朔还买了不少衣料。汉代有成衣铺,但是东方朔说,成衣铺的衣服手工参差不齐,不如自己找人做,量体裁衣,保证贴身。胡细君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买衣服让她做,比成衣铺合算。

听到合算二字,梁啸差点激动得流下泪来。原来这货还知道合算啊。看他这花钱如流水的架势,还以为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呢。

一番血拼之后,东方朔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市场。“回家,等着收货。”

东方朔买东西的时候,梁啸一直在估算价钱。他觉得有点超支了。“东方兄,好像不太够。”

“不太够?差多少?”东方朔从袖子里掏出两块饼,塞了一块给梁啸,自己张开大嘴,一口咬掉一半。

梁啸转手将饼塞给荼牛儿。“大概还差三五金的样子。”

“那没事,让邓国斌送来就是了。”

“凭什么啊?”梁啸笑道。他大概已经知道了东方朔的答案,但是他还想听东方朔亲口说出来。

“你想去淮南王邸,不就是想将双面锦的手艺卖出去吗?”东方朔瞟了梁啸一眼,似笑非笑。“虽说是避祸之举,却也不能便宜了她。淮南多蚕桑,这手艺入了淮南,每年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岂止百金。我们收她个几百金,不为金。”

他顿了顿,又道:“当然了,现在你就算拿坨屎给那位刘翁主,她都会笑嘻嘻的收下的。”

梁啸有些不好意思。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但他可没这么贪。几百金?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刘陵对他有恩,他不能这么不讲究。

东方朔拉住梁啸,难得的严肃。“老弟,听我一句劝,只能多收,不能少收。多收则两利,少收则两害。”

第88章大生意

梁啸心中一动,却没有多问。眼下他们虽然不是在长安城里,却也是大街上,行人如织,人多眼杂,谁知道会不会被人听了去。有什么话,还是回头私下再问的比较好。

梁啸让荼牛儿去淮南王邸找邓国斌,自己和东方朔一起回家。两人一边走一边说闲话,去心有灵犀的不提正事。晃晃悠悠回到家,已经有一部分货送到了家。老娘和小妾正和送货的人理论,看她们的神情,显然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梁啸买的。

不得不说,梁啸以前的确有点抠。没办法,就靠老娘一个人挣钱,再不抠点,早饿死了。

梁啸上前,将货物一一收下,付了货款,又赏些了跑腿钱。送货的人虽然费了点口舌,最后却得了一笔不菲的赏钱,满心欢喜地去了。

看着满屋子的东西,不仅李蓉清手足无措,就连一向有主张的梁媌也有些没底。她将梁啸拉到一旁,悄声问道:“啸儿,为什么突然买这么多东西?”

梁啸心里也没什么把握,不过在老娘面前,他还是摆出一副很笃定的样子。

“阿母,你苦了半辈子,现在也该享些福了。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自有主张。从现在开始,你就准备做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夫人吧。”

梁媌更紧张了。“怎么,你还要买奴婢?”

梁啸一听。对啊,咱还缺几个奴婢,没人侍候,怎么做贵夫人啊。东方朔忙了半天,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他将老娘安抚好,出来找东方朔。听了梁啸的疑问,东方朔“噗哧”一声笑,眼神中全是鄙视。

“奴婢虽是贱人,却不能随便用。你以为买个人就行?谁知道那些人是什么底细,懂不懂规矩?将来要是听到什么,出去乱说,如何是好?”

梁啸一听,觉得大有道理。他还和平常人家不一样,万一天子冒充平阳侯出入的消息传出去,对他的前程可不利。不得不说,东方朔虽然看起来有不靠谱,考虑还是很周密的。

“那怎么办?”

“这件事不用操心了,我去办。”东方朔摸着肚子,叹了一口气:“你以为我真是混饭的?我这是自降身份,为你做家丞啊。可惜,连工钱都没有,还要被人误会。”

梁啸笑了,伸手想拍拍东方朔的肩膀以示安慰。可是一看东方朔那比自己脑袋还高的肩膀,还是算了。

午时,邓国斌跟着荼牛儿来了,穿着一身短打,袖口全是墨水,看起来就像是被荼牛儿从木匠案上拖下来,就差拿一个墨斗。他脸色有些不太好,跑得气喘吁吁的。

“梁君,这么急着找我来,有何吩咐?”

不等梁啸说话,东方朔抢先说道:“要送一个大富贵给淮南王府,也送一个大功给你邓君。”

邓国斌诧异的看着东方朔和梁啸,眼前的情形有些不对。梁啸昨天才搬来的,怎么和东方朔这么熟了?看东方朔这架势,简直是梁啸的心腹啊。

“什么富贵?”邓国斌说着话,眼睛却盯着梁啸,显然不怎么相信东方朔。

“是这样的。”梁啸接过了话头。邓国斌是个技术宅,对人情世故不太擅长,别让东方朔把他说糊涂了。“家母有一手织锦的好手艺,只是如今年岁渐长,眼力不济,不能再织锦了。这手艺荒废了可惜,我想转让给刘翁主。一来让手艺有传承,二来也回报翁主的礼遇。”

“哦,是这样啊。”邓国斌松了一口气。“这事得翁主做主,不过我可以向她转告。”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却是非你邓君不可。”梁啸笑笑:“邓君是墨家传人,精通机关术,对织机可有研究?”

“织机?”邓国斌眉心微蹙,露出几分不屑。“我钻研的都是攻守器械,对织机涉猎不多。”

“如今天下太平,研究攻守器械有什么用?”东方朔厉声喝道:“人不可一日无衣,织机关乎民生,泽被天下。这等重要的事你不去研究,却研究无用的杀人器物,真是愚不可及。”

邓国斌眉头一挑,正欲反驳。梁啸摆摆手,示意他少安毋躁。这个技术宅根本听不懂东方朔的言外之意,还是由他转告给刘陵就行。“邓君,织机也好,攻守器械也罢,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可是从应用的范围来看,织机的用途却比攻守器械要广,哪怕是一点点小改进,也能立竿见影,对你研究大有益处。”

邓国斌皱起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抚掌而笑。“不错,我设计了很多器械,却没什么试验的机会。如果是织机,家家可用,利弊一目了然,要比我空想好得多。如果有利可图,也免得有人指责我虚耗财钱。”

东方朔哼了一声:“总算没有笨到家。”

邓国斌也不理他,笑眯眯的问梁啸道:“你准备出什么价?”

“出价的事,我会和刘翁主面谈,免得吓着你。”梁啸故作神秘的笑笑。“你的任务是改造现有的织机,让它更适用于双面锦的特殊工艺。具体的技术问题,家母会向你说明。她用了几十年,对现有织机的利弊再清楚不过了。”

邓国斌连连点头。梁啸请出老娘,让她把双面锦的工艺详细向邓国斌做了说明。在此之前,她用的一直是普通织机,从来没想过设计一个专用的机器,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清楚,经过梁啸说明,她这才放开思路,开始将织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讲给邓国斌听。

邓国斌虽说对织机没什么研究,可是毕竟在机械上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对梁媌提出的一些问题,他很快就有了想法,和梁啸母子一讨论,立刻心动不已,恨不得立刻回到自己的作坊里试制。

邓国斌喜滋滋的回到淮南邸,把情况向刘陵草草的汇报了一通,就钻进了作坊忙乎起来。正如梁啸猜想的,刘陵的注意点完全不在织机上,她沉吟了半晌,叫来雷被,带着十几个随从,堂而皇之的出了门,招摇过市,来到梁家。

梁啸早有准备,把刘陵迎进门,在堂上分宾主落座。

刘陵没有任何客套,开门见山的问道:“你是劝我淮南废武备,兴农桑吗?”

第89章吃硬不吃软

“淮南兴武备,备的是谁?是江南的百越,还是朝廷?”东方朔从后面走了过来,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刘陵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了出来。“朝廷在淮南立国,为的就是藩卫大汉,淮南备的当然是百越。”

“高祖四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的确有所藩卫王室的作用。如今淮南国只剩下九江一郡,在大江之北,如何藩卫大汉?翁主置丹阳、豫章于何地?”

刘陵闭上了嘴巴,一声不吭,只是默默的看着梁啸。东方朔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